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继发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静脉高压胃病。主要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只起辅助作用。
1.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门静脉系统及其侧支循环阻力,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及其侧支血流和压力,减少出血血流,达到止血效果和止血率60%左右。常用的药物有垂体后叶素,0.4µg/min静脉滴。14肽生长抑素,第一剂250µg静脉推注,继以250µg/h连续静脉滴滴。8肽类似物(奥曲肽),第一剂100µg静脉推注,继以250µg/h静脉滴注持续。
2.介入性放射治疗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后,通过导管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
3.内镜治疗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必要时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组织粘合剂栓塞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文献报告效率高80%~96%,再出血率12%~28%。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食管穿孔狭窄,偶尔会导致其他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的血栓形成。
4.手术治疗 肝功能好,脾功能亢进者宜手术治疗。
(1)分流,包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脾静脉-左肾静脉分流,远端脾肾静脉分流。虽然分流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消化道出血,但过度分流的门静脉血流不仅会减少肝血流,还会导致肝性脑病。
(2)断流:各种门-奇静脉断流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肝前性门静脉高压,但疗效较差。由于断流术很难完全切断曲张静脉,即使断裂的静脉也可能在压差的作用下再次切断“沟通”;断流也会破坏肝性交通静脉,很少作为首选。目前常用的有食管下端和胃底周围的血管离断术,可以保持门静脉流向肝血。
(3)分流加断流:目前多采用联合分流加断流。通过缓解脾功能亢进,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急性止血和预防长期复发出血的目的。
(4)脾切除:针对脾大、脾功能亢进。
(5)其他:如门静脉球囊扩张断流控制急性出血,术中腹腔导管内置脾静脉,术后通过放射介入下将球囊扩张导管放入门静脉主干扩张,缓解门静脉梗阻,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
(6)联合治疗:临床发现每种手术都有缺点,单纯脾切除术再出血率高达90%,并可引起致命的脾切除术后败血症,应尽量避免使用。脾切除术加断流会进一步提高门静脉压力。虽然它可以立即止血急性出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可避免地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再次出血是不可避免的。据报道,门体分流术加门奇断流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最佳选择。特别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吻合(Phemister手术),可能会获得更好的长期止血效果。
(二)预后
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只要患者病情允许,联合分流加断流术(肠系膜上静脉和下静脉C型架桥)。若病情紧急,则先行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控制出血后,再加行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被添加到已经断流并再次出血的人身上C架桥手术。需要指出的是,搭桥手术容易栓塞,应慎重考虑,最好选择自体血管。硬化剂治疗后的患者不宜分流。而且硬化剂治疗并发症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种方法不应该是首选,而应该是彻底断流后出血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