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规 可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红细胞比例小于33%。

       2.尿常规 1/3患者有蛋白尿

       3.血沉 94%患者初次检查时血沉增加较快。

       4.临床上肾功能 75%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不同,表现为尿少、氮血症,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

       5.近年来,碱性磷酸酶 被认为是该病的标志物,碱性磷酸酶的升高对诊断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1.超声检查 本检查无创,无放射性,便宜方便,可作为本病的筛选诊断方法之一。

       (1)B超:可发现腹膜后纤维化斑块,提示肾盂及输尿管积水程度,并可排除肾积水结石等常见原因。

       腹膜后纤维化肿块的典型超声特征是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从双肾动脉水平到下腰椎或骶骨角的前缘,内部回声更均匀。腹主动脉的前部和两侧被片状的低回声包围,有时在腹主动脉的壁上可以看到钙化斑块的强回声。病变的前边界清晰,后边缘与腹主动脉的前壁密不可分。两侧粘附在后腹膜腔的后壁上,受肠气影响较差。肾盂和输尿管扩张积水。早期腹膜后纤维化,由于轻微变化和肠气或肠腔液体的影响,容易漏诊。

       (2)彩色多普勒:观察腹主动脉和髂血管的血流信号,判断血管是否狭窄。

       (3)超声鉴别: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及腹膜后恶性肿瘤应注意鉴别。

       ①与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形成的识别:腹主动脉内膜后纤维化仍清晰光滑,可钙化。低回声主要位于腹主动脉的前部和两侧,范围较大,难以探索边界。腹主动脉瘤表现为动脉壁梭形膨出,内膜不仅完整,管壁内血栓形成的低回声不规则,可探索动脉瘤的边界。

       ②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识别:腹膜后纤维化主要分布在主动脉的前部和两侧,肿块范围广泛。边界探测不清楚,但不是融合或叶片,内部回声均匀,很少导致主动脉移位、无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种植。

       2.X线检查

       (1)静脉尿路造影(IVU):由于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输尿管压迫,一旦怀疑该病,应选择静脉尿路造影。有文献报道,90%上述患者可显示异常,成人病例2/3l儿童病例双侧输尿管受累(图2)。因此,它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方法。

       

 

       ①图像特征:静脉尿路造影的典型迹象是“三联征”。

       A.肾盂积水伴上输尿管扩张扭曲。

       B.将输尿管移到中心。

       C.输尿管受到外部压迫的迹象。晚期双肾不显影。

       ②影像鉴别: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输尿管旁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术后或炎性狭窄病人静脉尿路造影亦可能有类似的征象,应与之鉴别。

       在少数情况下,当纤维化范围广泛涉及盆腔时,膀胱会因环状压力而产生泪液形状,这应与盆腔脂肪过多、盆腔血肿、双侧盆腔淋巴结肿大和盆腔侧支血管形成区别。

       (2)血管造影:

       ①下腔静脉造影:可显示腰骶部的下腔静脉段呈光滑的逐渐狭窄,少数病例下腔静脉可完全梗阻。

       ②主动脉造影:受累的主动脉和髂总动脉可显示光滑或不规则的狭窄变化。

       (3)淋巴管造影:淋巴管扩张扭曲,造影剂通过主动脉旁淋巴结排空延迟,但有时淋巴管造影可能正常。

       (4)消化道钡剂造影:消化道受累时,可显示管腔光滑的外压逐渐狭窄。直肠、乙状结肠受压时,应与盆腔脂肪过多、放射性肠炎等相鉴别(图3)。

       

 

       (5)CT扫描:CT不仅可以了解腹膜后纤维化的范围,还可以在尿路梗阻前发现明显的病变,是诊断和随访的主要手段之一。

       ①图像特征:腹膜后纤维化CT各种表现,通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阴影,前缘清晰,后缘不清晰,包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输尿管从肾门到骶骨角两侧包裹,肾盂积水程度不同。肿块不仅延伸到主动脉前,还会导致肿块和附近腰肌之间的脂肪垫闭塞。早期腹膜后纤维化血管增生活跃,板块血液运输丰富。因此,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肿块明显增强,晚期增强程度很弱。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CT无异常发现(图4)。

       

 

       ②图像识别:腹膜后纤维化CT在CT不易区分新生物或肿大的淋巴结肿块。因此,应注意以下疾病的鉴别:

       A.淋巴瘤、原发性肉瘤等恶性转移灶:腹膜后纤维化肿块中特征性条索状影分离,可钙化。病变不穿透腹膜,也不会造成局部骨损伤。相邻的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往往被包裹和固定,而不是移位。转移到腹膜后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和腔静脉旁的肿块影。淋巴瘤、原发性肉瘤等恶性淋巴结肿大往往会抬高主动脉,使其远离椎体。

       B.动脉瘤:虽然动脉瘤周围的纤维化也可以加强,但主动脉周围的组织环与腹膜后的纤维化相似,但被纤维包围的主动脉呈肿瘤扩张。

       C.其它疾病:如淀粉样变性、腹膜后血肿、宫颈癌、胰腺癌等。

       3.磁共振成像(MRI) 与CT相比,MRI其优点不仅可以显示腹膜后纤维化形成的肿块,还可以显示血管狭窄和CT上表现为正常硬化区域,肿块与这些大血管的关系可以通过血管内的流空来确定。此外,它T2加权像可以为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供依据。Arrive等学者认为T2增加信号强度对恶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T1在加权图像上,良性和恶性腹膜后纤维化没有明显差异。良性腹膜后纤维化和恶性腹膜后纤维化肿块均为低-中信号强度,但良性纤维化形成的肿块T1及T2加权图像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强度,边缘锐利清晰。恶性腹膜后纤维化形成的肿块的特点是T2加权像呈密度不均匀的高信号,边缘模糊(图5)。

       

 

       4.扫描放射性核素 Hillebrand等报道应用67Ga柠檬酸盐闪烁扫描法扫描腹膜后纤维化5例CT、MRI能更好反映腹膜后纤维化疾病过程中病变的严重性和活动性。

       5.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摄影(PET) 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积极意义。Kubota在腹膜后纤维化病变中,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摄影显示,肿块/肌肉的放射能量略有增加,恶性淋巴结疾病的比例显著增加。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腹膜后纤维化症状

腹膜后纤维化治疗

腹膜后纤维化病因 腹膜后纤维化饮食
腹膜后纤维化医院 腹膜后纤维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