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1.轻度屈光参差可无症状。
2.单眼 屈光参差超过一定程度,双眼单视功能受损。在视觉发育不成熟的阶段,为了避免模糊图像的干扰,儿童不会单眼,而是单眼,即只使用视力较好的视觉物体,另一只眼睛不会被浪费。单眼视觉没有正常的深度感和三维视觉。
3.弱视 形成单眼视后,主视眼的视网膜不断受到正常视觉刺激,视觉信息通过视觉路径传递到视觉中心形成视觉,其视觉功能可以正常发展。眼睛模糊的图像及其产生的信息被抑制,视觉中心对眼睛的视觉信息没有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弱视。一般来说,弱视的屈光不正确程度大于另一只眼睛。大量数据表明,远视屈光参差弱视的发生率较高。在儿童屈光参差弱视中,大多数为远视屈光参差。弱视的程度与屈光参差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弱视的程度就越严重。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屈光参差弱视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近视更正常,同时近视屈光参差较晚,很少发生在视觉功能发育的敏感时期,即使近视屈光参差导致弱视,程度往往较轻。
4.斜视 弱视不一定伴有斜视,但如果长期抑制和废弃,则容易出现斜视。
5.交替视 发生在双眼视力良好的情况下,两只眼睛可以看到目标,可以交替使用两只眼睛。另一种情况是,儿童一眼是近视,另一眼是正视或轻度远视,会不由自主地看近视,看远视或远视,形成交替使用眼睛的规律。虽然每次只使用一只眼睛,但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为它不使用调整和收集,因为它看起来很远,看起来很近。
双眼验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