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诊断MM应特别注意识别单克隆球蛋白病、隐匿性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骨硬化性骨髓瘤、浆细胞瘤和重链疾病。</p>
1.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骨髓瘤中浆细胞增多有限,均为正常成熟浆细胞。免疫球蛋白呈正常多克隆性,水平升高有限(如IgG<30g/L)。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病,无MM相关临床表现。</p>
2.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没有明确的意义(MGUS)。</p>
3.肾病 当老年患者有肾损伤、骨痛或与肾功能不全不平行的贫血(肾性贫血与肾功能不全平行)时,应进行相关处理MM检查。</p>
4.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p>
(1)淋巴细胞样浆细胞在骨髓中增生。</p>
(2)一般无溶骨病变。</p>
(3)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是罕见的。</p>
5.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临床表现是由于淀粉样(即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沉淀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血清和(或)尿液中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和尿本-周蛋白阳性,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肌酐升高)。骨髓中无骨髓瘤细胞浸润,无骨溶性病变,无高钙血症、高粘滞综合征。
6.重链病 其特点是病变克隆浆细胞合成和分泌不完整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只有重链和轻链缺乏。MM识别主要依靠免疫电泳,发现血液中只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而不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血液和尿液中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定量测定有助于识别重链疾病和MM,前者血液和尿液无后者血液和尿液中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p>
<p> 7.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伴发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也可见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血液病、非恶性血液病、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器官移植等。识别要点如下:</p>
(1)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加水平通常有限IgG<35g/L、IgA>20g/L、IgM<10g/L。</p>
(2)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完全取决于原发病。</p>
(3)骨髓穿刺无骨髓瘤细胞,X检查无溶骨性病变。</p>
<p> 8.腰痛性疾病 当老年患者主要抱怨腰痛时,尤其是持续性和活动后,局部压痛和贫血或血沉显著增加,尽管X未见溶骨性病变或压缩性骨折,也应进行相关检查(骨髓穿刺、蛋白质电泳、免疫电泳等),排除或肯定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p>
<p> 9.骨转移癌</p>
<p>(1)一般无血M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加的成分水平也有限。</p>
<p>(2)骨髓穿刺或活检可见成堆转移癌细胞,其形态和分布与骨髓瘤细胞明显不同。</p>
<p>(3)免疫表AE1/AE3阳性。</p>
<p>(4)其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表现。</p>
<p> 10.其他侵犯骨骼而需与MM鉴别的疾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变化的特点是广泛脱钙、纤维囊性骨炎和骨囊肿;血尿中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骨髓中无骨髓瘤细胞。</p>
<p>淋巴瘤可侵犯骨形成骨肿:骨髓中无骨髓瘤细胞;无广泛的骨质疏松症和多发性溶骨病变。</p>
<p>其它肿瘤侵入骨骼,形成纤维肉瘤、特因肉瘤、神经外胚叶瘤、血管肉瘤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