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用药烧伤伤口

       由于局部血管阻塞的深度烧伤,抗生素在全身的应用难以达到局部,单靠静脉应用控制伤口的细菌繁殖疗效较差,而抑菌或杀菌制剂的早期局部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人们研究和应用外用药物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仍然没有完全理想的外用药物。

       1.抗细菌外用药物

       ⑴磺胺米隆:60年代中毒,Moncrief首先制成10%磺胺米隆霜作为烧伤伤口外用药。临床应用10%焦痂可在30分钟内的伤口上,焦痂可在30分钟内穿透,5小时内有80%~90%药物区域离开载体,8~10小时后失去抗菌作用,药物从肾脏排出。主要特点是涂抹后伤口疼痛明显,代谢性酸中毒大面积应用,因抑制碳酸杆菌酶,注意肺并发症;高渗透性常导致多尿或破坏新的表皮细胞。应用方法,使用方法10%磺胺米隆霜直接涂在伤口上,约1~2mm,每天两次,第二次用药应先清除上次用药,每天用量不超过450g,严重绿脓杆菌感染时可使用5%~10%水溶液水浴。

       ⑵磺胺嘧啶银(DS-Ag)及N-磺胺类化合物,SD-Ag它是一种弱酸,是一种广谱抑制剂,通常对绿脓杆菌和伤口上的其他常见细菌有效,对克霉素白杆菌效果较差。磺胺嘧啶银通过焦痂释放银离子和磺胺嘧啶,在伤口上形成浅灰色薄痂。释放的银离子大多与细菌有关DNA结合抑制细菌生长。银离子很少被人体吸收。10%磺胺嘧啶被吸收,敷药3~4血液浓度可达天1.5~4mg%。

       磺胺嘧啶银对延缓和减少伤口感染有明显作用,对控制伤口感染有更好的作用。尽管各种外用药物相继出现,但磺胺啶银仍是最有效的外用药物之一。磺胺啶银可引起磺胺结晶尿、皮疹、磷片样皮炎和白细胞减少。

       在N-金属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啶、磺胺甲基啶和磺胺二甲基啶。锌盐能促进伤口愈合,水溶性好,霉素低,但最低抑菌浓度高于银盐,表明银盐仍是抗菌效果最强的药物。结合锌和银盐的优点。人们还研究了制作银锌霜。由于磺胺啶银面临药物问题,人们开发了烟酸银、天门冬氨酸银和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萘啶酚、吡啶酸、氟)银盐,特别是吡啶银和氟哌酸银的抑菌浓度低于磺胺啶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⑶双氯苯双胍乙烷(洗必泰)及其混合物:洗必泰是有对抗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作用,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的刺激性。烧伤临床治疗常用1‰洗必泰溶液清洗伤口,或用作内敷料。

       洗必泰等外用药物经常混合,以提高疗效。洗必泰加硝酸银;新霉素加多粘菌素B洗必泰;磺胺米生加磺胺嘧啶银洗必泰。

       ⑷吡咯酮——碘。它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以前作为正常皮肤和粘膜的消毒剂,杀菌力强,但不能穿透焦痂。1%可溶于水的霜剂可用于大中部烧伤伤口,副作用可引起高碘血症(T4代谢性酸中毒谢性酸中毒。

       ⑸氯间二甲酚(PCMX):选用5%氯间二甲酚(PCMX)霜剂外用对金葡菌疗效较好,可弥补磺胺嘧啶银的不足。

       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0.1%硫酸庆大霉素溶液和0.5%外用新霉素溶液可穿透焦痂进行杀菌,严重感染可提高抗生素浓度,但应注意肾脏和听神经损伤,耐药菌株的出现也限制了其作用。

       ⑺碘络醚: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等有显着杀灭作用。碘络醚为亲水性药物,碘络醚水剂在临床上使用方便,对皮肤粘膜无刺激。一般用0.5%碘络醚半暴露疗法也可制成低浓度清创消毒。碘络醚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Ⅱ良好的烧伤伤口外用药。

       2.抗真菌外用药物

       ⑴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抑菌剂可选择性与细胞浆膜脂质结合,影响真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常用于烧伤伤口真菌感染3%~5%克霉唑冷霜或1%~4%克霉唑二甲基亚啶制剂。

       ⑵益康唑:本品是咪唑的衍化物之一。与其他咪唑衍化物(如双氧苯咪唑、克霉唑、异比唑)相比,抗菌谱广,抗菌性强,疗效高,对烧伤伤口念珠菌和曲菌有一定作用,对浅层真菌感染有效,对侵犯深层真菌无效。局部外用剂量1%霜剂和1%混悬液,每天涂伤口2~3次。

       ⑶酮康唑:白色或浅棕色,无味粘合剂,对各种念珠菌表面和深层感染有效。1%(使用)酮康唑溶液2%稀盐酸制备)或1%混悬液涂伤面,疗效优于益康唑。

       ⑷其它外用药物:包括制霉菌素水悬剂或黄柏、山豆根等药煎液对白念珠菌有效。

       二、防治全身感染。

       1.免疫疗法应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以防止绿脓杆菌感染。方法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首次注射多价绿脓杆菌疫苗20mg/kg,肌肉注射或皮肤注射,然后每7天注射一次,直到伤口愈合。免疫血浆同时进行主动脉250ml静脉输液或人体血清球蛋白的应用有效。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青霉素应用于烧伤前三天或植皮前后,以防止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的治疗应用:当病原菌明确时,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4、积极防治合并症:感染与休克、肾衰或应激素性溃疡有因果关系,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合并症可以明显在减少感染的发病率。

       5.合理的伤口用药:局部外用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磺胺啶银、必泰洗涤和吡咯酮碘。

       6、迟早切割(切割)痂皮肤覆盖伤口:近年来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成功经验主要是早期切割(切割)痂皮肤,因为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础,痂是去除病变和感染源,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侵袭性感染得到控制。当然,选择合适的时间可以提高皮肤移植的存活率。一般建议在休克稳定或其他并发症基本控制后,皮肤移植不易导致手术失败和感染传播。

       7.营养支持疗法:营养是防治患者侵袭性感染的主要环节。烧伤后,大量蛋白质因伤口渗出而流失(通常1%从创布通知中丢失1~的面积2g蛋白质);超高代谢消耗增加;伤口修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能量供应。因此,烧伤患者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氮平衡,否则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障碍、免疫分子合成减少、身体衰竭、诱发侵袭性感染。后期侵袭性感染的发生与蛋白质和热量供应不足有关。

       烧伤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包括口服、鼻饲料和静脉营养,应根据情况选择一种或两种补充营养的方法。口服营养摄入量是最好的方式,最符合生理要求,早晚口服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营养学家应合理分配营养物质和水,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和各种维生素、民解质和微量元素。患者可以口服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药物,如12金维其或施尔康。

       对于口服营养不足的人,可以每天定期将牛奶、鸡蛋汤或元素注入胃管。胃肠道喂养有助于释放胃肠道消化酶和内分泌物,而不是完全的胃肠道外营养。促进胃肠道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增加肠粘附厚度,增强屏障作用,降低细菌及其毒物从肠道吸收的风险。

       胃肠功能障碍或胃肠道喂养不足的患者可采用静脉内营养的方法。外周静脉插管一般采用,可减少中心静脉插管易感染的缺点。外周静脉营养应注意水的补充,一般水的需求是1%面积×50+生理需要量。

       三、预防和治疗全身真菌感染

       1.消除诱因,加强预防措施,如加强伤口处理,缩短疗程,加强营养供应,预防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滥用。

       2.当真菌侵入痂下活组织甚至肌肉和骨骼时,可局部切除伤口真菌脓毒症,切除边缘并向外延伸3~5cm,必要时可考虑截肢。

       3.停止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窄谱敏感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可用于混合感染。

       4.抗真菌药物应用于全身和局部

       ⑴制霉素:口服仅作用于胃肠道真菌,不吸收,从粪便中排出,50~100万u,每天4次曲古霉素20~40万u,分4次口服。

       ⑵克霉唑:对念珠菌、隐球菌、曲菌和藻类有效。口服吸收少,胃肠道反应重,口服少。5%外用克霉唑霜。

       ⑶酮康唑: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一天量0.2~0.4两次服用。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⑷5-氟胞嘧啶(5-FC):它是一种以念珠菌和隐球菌为主的合成吡啶氟化物50mg/kg/日,分次口服,也有静脉注射剂型。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⑸大蒜注射液:成人每日20~80ml,从静脉静脉缓慢滴入,多与50-FC同时使用。还可口服生大蒜,每天三次,每次2~4克。

       ⑹两性霉素B:广谱抗真菌药物,口服吸收少但不稳定,必须通过静脉给药,副作用严重,患者常发生冷战、高烧、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血压下降,对肝肾和血液系统有影响。每天给药应为1~5mg逐渐加量至1mg/kg体重。氟美松可同时添加,以缓解副作用。5mg或者氢化考的松25mg静脉滴注。

       5.全身治疗

       四、治疗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包括清创、切除坏死组织、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口服或静脉灭滴剂,常用量为1.5g,三次输入;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的适当应用。

       五、治疗病毒感染

       疱疹净、干扰素或阿糖腺苷可用于选择。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烧伤感染症状

烧伤感染治疗

烧伤感染病因 烧伤感染饮食
烧伤感染医院 烧伤感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