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发病年龄<4岁,多为1、2岁发病。起病急,病程较短,类似AL。第一个症状通常是反复感染,其次是出血、瘀斑、皮疹、腹痛、骨痛和肝脾淋巴结中度肿大。幼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累及多能造血干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出血、消瘦等。白细胞的数量通常是(15~85)×109/L(1.5万~8.5万/mm3);血小板数常为(25~100)×109/L(2.5万~10万/mm3);血红蛋白值常为80~100g/L骨髓中粒细胞系统极度活跃,巨核细胞减少,周围血液中可见幼稚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和核红细胞。可能有黄瘤(xanthoma)除湿疹样皮炎外,还可见牛奶咖啡色小皮疹(常见于神经纤维瘤)、胎儿血红蛋白(HbF)常升高,平均为38%,有的高达70%,但也有不升高的人。Ph1阴性染色体。
1989年在贵阳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白血病治疗研讨会上,儿童慢粒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1.慢性期(chronic period of CML)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低热、乏力、多汗、减肥等症状。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加,主要是中性、晚幼和杆状细胞(Ⅰ型 Ⅱ型)≤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极其活跃,以粒度增生为主,中、晚、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增多(Ⅰ型 Ⅱ型)≤10%。
(4)染色体:Ph染色体。
(5)cFu-GM培养:集落或集群明显高于正常。
2.加速期(accelerated period of CML) 具有下列之二,可以诊断:
(1)发热贫血原因不明:出血加重,骨痛(或)。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不是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加。
(4)原始细胞(Ⅰ型 Ⅱ血中及(或)骨髓>10%。
(5)外周血嗜碱性细胞>20%。
(6)骨髓中胶原纤维增生明显。
(7)出现Ph其他染色体异常。
(8)传统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9)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增加集群,增加集群和集落的比例。
3.急变期(blastic crisis of CML) 可以诊断以下一种:
(1)原始粒细胞(Ⅰ型 Ⅱ型)或原淋加幼淋,或原单加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子加早细胞≥20%。
(3)骨髓中的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