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老年心房纤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老年房颤患者发病率高,危险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同时,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因此积极治疗老年房颤非常重要。心脏病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容易中风。如果这些患者未经治疗,每年栓塞的发病率将超过60%。窦性心律恢复后,可减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早期房颤复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①防止心房电重构。②预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③心房房颤和房颤复律后心房内血栓形成,减少栓塞的发生。

       治疗房颤的目的:①将房颤转化为窦性心律。②防止房颤复发。③控制心室率。④预防血栓栓塞。⑤降低病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1. 房颤的病因治疗非常重要。只有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房颤才能转化为窦性心律,并在转化后长期维持。即使病因无法治愈,也能缓解血流动力学异常。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引起的房颤患者中,当心肌缺血改善、心力衰竭纠正、血压控制良好时,房颤转化的几率增加,窦性心律可长期维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房颤患者在手术去除病因后,许多患者长期维持窦性心律。

       2.药物治疗 包括药物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药物复律的适应证:①持续性房颤小于半年,或超声检查证实心房无血栓;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在房颤发作或间歇期治疗。②窦性心律在电复律后用药物维持。

       (1)药物复律:

       ①奎尼丁:ⅠA类药物可以减缓心房的传导速度,延长动作电位时间表,加快房间的传导,抑制迷走神经,加快心率。它是第一种用于复律的药物。用法:先口服0.1g,若无过敏反应,第二天开始增加剂量,常用剂量为0.6~2.0g/d,复律成功率40%~80%。维持量为0.6g/d。副作用: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导致尖端扭转室速、晕厥,因此在复律期间,应进行心电监测,注意QRS波宽度和QT间期,如QTc超过0.50s,则停药。

       ②氟卡尼:ⅠC类药物,减缓心肌内传导,对不当期影响较小,具有抗迷作用。该药物对病变心脏的传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容易导致新的心律失常,严重心脏损伤不应选择该药物。口服用法:200mg 2次/d,或静脉注射1~2mg/kg·d。

       ③普罗帕酮:ⅠC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低于同类药物,仍被广泛使用。用法:口服150~300mg 3次/d,静脉2mg/kg或70mg/次静脉注射。

       ④胺碘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间表,延长心房有效性,消除房颤,是目前治疗房颤较好的药物之一。药物半衰期长,作用慢,可长期服用。该药对心肌抑制作用轻,复律效果好,转复率可达70%以上,合并心功能不全时也可应用。其优点:A.抗心肌缺血。B.抗心律失常。C.预防猝死。D.延长使用寿命。过去认为这种药容易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但经过大量研究报道,其心律失常的副作用甚至较少QT超过间期延长0.60s尖端扭转室速的发生率只有17%。用法:口服第一周0.2g 3次/d,第2周减为0.2g 2次/d,以后改为维持量0.2g 1次/d,服药第一周,每天监测心电图,注意QT间期变化,第2周可隔日监测心电图,第3周以后可每周做2次心电图。当QT间期为0.45s时为发挥作用,QT间期>0.50s,谨慎使用此药。静脉剂量为。600mg iv drip/d。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胺碘酮有许多优点,因为这种药物持续了几天,即使患者忘记服药,或者每次剂量不能达到。通常不会引起或加重传导障碍。注意甲状腺功能减退、窦性心动过缓等,肺纤维化一般较少见。当该药物与地高辛结合时,它具有协同作用,应注意减少。

       (2)控制心率:对于不适合药物转复或药物和电复律转复失败的老年患者,治疗目的是控制心室率。

       ①洋地黄:对于症状明显或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快速房颤,应及时控制心室率,洋地黄是最常用的药物。A.毛花苷C(西地兰):用于急性房颤。常用方法:0.2~0.4mg溶于5%葡萄糖20ml慢慢注入心室率满意度,半小时后酌情重复上述剂量。C(西地兰)具有加速旁道传导功能的作用,应谨慎使用预激综合征伴房颤。B.地高辛:该药是控制心室率最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慢性房颤控制心室率。一般用法是0.125~0.25mg/d一次口服。地高辛的作用机制:通过迷走神经作用于房间结,从而减缓房间的传导,降低心室率。

       ②β-受体阻滞药物:该药物也常用于减缓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主要用于增强运动时对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也能控制静息时的心室率,使心室律相对规律。可与地高辛结合使用,其作用机制为:直接抑制房间传导。常用药物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安酰安心。

       ③钙拮抗剂:主要是指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硫氮唑酮),可延长房间结,减缓房间结传导速度,可减缓心室颤动的安静和运动,特别是当患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时。维拉帕米(异格)静脉药物5~10mg慢慢静注,口服40~120mg/d,地尔硫卓(硫氮唑酮)硫氮唑酮)主要是口服药物,30~60mg,3次/d。

       ④胺碘酮:可作为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之一,因为它具有预防猝死和延长寿命的作用。临床应用,疗效好。

       选择方案: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房颤,可考虑控制室率的相应药物。①冠心病伴房颤: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10~30mg)+复方丹参(40~60ml)+强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胰岛素8U、10%氯化钾15ml、25%硫酸镁20ml)+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药)+阿司匹林胺碘酮的使用如前所述。阿司匹林75~150mg 1次/d,早上8点口服,最大剂量300mg/d。②地尔硫卓(硫氮唑酮)或维拉帕米(异搏定)可用于高血压伴房颤。③地高辛或胺碘酮可用于心力衰竭伴房颤。④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房颤时,可选择非选择性β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受体阻滞药。

       当一种药物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时,可以两种合用,如胺碘酮与地高辛合用,或地高辛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合用。理想的心室率控制目标为60~80次/min,轻度活动不超过90次/min。

       (3)预防房颤复发:即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无论是药物复律还是电转复窦性心律,都需要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如果不维持,一年内房颤复发率可以达到70%~75%。一般来说,所有用于复律的药物都可以用来防止房颤复发。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房颤复发时,应注意患者的年龄(>60岁)、基本心脏病类型、病变程度和房颤持续时间(≥3~6一个月),心功能(Ⅲ等级以上),以便更好地掌握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3.非药物治疗

       (1)同步直流电复律:房颤通过电除颤复律器转化为窦性心律。其原理是瞬间给心脏强大的电能,使心房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消除颤动波,从而重建窦性心律,使用同步电复律装置R波触发复律器的放电分为体外复律和体内复律。优点:安全、快速、成功率高。电复律成功后,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心脏射血分数显著增加,患者症状减轻。改善生活质量。适应症:①房颤病史短,半年内效果好,最多不超过一年。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但室率控制不好。③左房内径≤45mm,心胸比例<0.55。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房颤,矫正后仍有房颤。⑤已控制甲亢症状的房颤。⑥冠心病和高血压引起的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常规用于电转复前,以保持体内一定的血药浓度,防止复律后房颤复发,提高转复成功率。复律前麻醉患者,使患者安静,减少患者不适。复律期间,应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监测,并准备救援设备和药物。除颤能量一般为100~150J,个别达200~300J。并发症罕见,偶尔有栓塞报告,发病率为1%~2%,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抗凝治疗应该在恢复前进行。体内电复律的临床应用较少,是指将电极放置在心脏或食道内进行电复律,效率较高73%~100%。<0.55。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房颤,矫正术后,仍有房颤者。⑤甲亢症状已控制的房颤。⑥冠心病、高血压病引起的房颤。电转复前需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体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预防复律后房颤的复发,同时提高转复的成功率。复律前对病人进行麻醉,使病人安静,以减少病人不适感。复律过程中,应给予心电、血压及呼吸监护,并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除颤能量一般为100~150J,个别达200~300J。并发症少见,偶有栓塞的报道,发生率为1%~2%,故而有些学者认为转复前宜抗凝治疗。体内电复律临床应用较少,是指将电极置于心房内或者食道内进行电复律,有效率为73%~100%。

       (2)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明显,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室率不易控制。最早采用房间结消融术,导致永久性完整性房间传导阻滞,然后配合起搏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效应。近年来,改进是选择性消融室结慢径,改善室结传导,降低房颤心室率。大多数患者术后无需永久起搏。

       (3)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希氏束离断术,“走廊术”及“迷宫术”。临床应用广泛“迷宫术”。其主要机制是引导心房在一系列切口之间同时兴奋,以消除房颤,即通过一系列切口中断常见的返回环,建立特殊的传导通道,使心房电活动同步。手术保留了窦房结到房间结“走廊”,又使窦房结的冲动能传导到各心房肌组织,使心房肌能收缩一致。

       (4)起搏治疗:对于一些慢性房颤患者,特别是老年房颤患者,起搏器治疗已成为一种手段。一些患者也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植入心脏起搏器(VVI或VVIR类型)可以弥补心室率慢和房颤心室律失常引起的心室充盈不足,有助于改善心功能,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条件。

       4.抗凝治疗、预防栓塞 房颤结合血栓塞,老年患者年发病率达到5%,它是非房颤患者的6倍。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心房血瘀有利于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移动,导致全身不同部位栓塞。因此,许多学者提倡积极抗凝治疗。目前,药物主要用于:

       (1)阿司匹林。乙酰基与环氧化酶结合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抑制花生四烯酸成为前列腺素H2和G2。不产生血小板TXA2,降低血小板聚集度。一般小剂量为宜,75~150mg/d,最大可应用300mg/d。提倡早上8点服用,这是最佳治疗时间窗口。

       (2)华法林。口服香豆素抗凝剂阻碍维生素K的代谢,致使维生素K依赖维生素的缺乏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合成,从而达到更好的抗凝效果。口服华法林一般2~7天才有抗凝活性,停药后可持续2~5天。华法林副作用:皮疹、胃肠道反应,最严重的是大出血,年发病率为2%~4%。

老年心房纤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二)预后

       偶尔短暂发作,无明显不适,预后良好,无需治疗。持久性房颤,心率快,心脏基础差。AMI或并发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预后较差。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老年心房纤颤症状

老年心房纤颤治疗

老年心房纤颤病因 老年心房纤颤饮食
老年心房纤颤医院 老年心房纤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