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根据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的绝对值增加,而不是白细胞分类计数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总结如下:

       1、感染:各种局部或全身的急慢性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增加中性粒细胞。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水痘、立克次体感染等病毒感染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加程度往往与感染程度成比例,化脓现象增加更明显,甚至引起类白血病反应,此时白细胞总数可达到50×109/L以上或幼稚细胞。

       2、物理和情绪:冷、热、运动、剧痛、抽搐、创伤、怀孕、电休克、缺氧等物理刺激可暂时增加中性粒细胞。

       3、炎症及组织坏死:类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幼儿、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血管炎等,可增加中性粒细胞。如果合并感染更容易发生。其他炎症,如肾炎、胰腺炎、结肠炎、甲状腺炎、心肌梗死、肺梗死、血栓栓栓塞性疾病等组织坏死,也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4、肿瘤:胃、肺、肝、胰腺、乳腺、子宫、肾癌等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甚至是类白血病反应,可作为副肿瘤综合征之一。淋巴瘤,尤其是霍奇金病,可能会增加中性粒细胞。

       5、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性脑病、急性痛风、子痫、肾上腺皮质亢进等。

       6、中毒和过敏反应:铅、汞、砷、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等化学品和药物5-羟色胺、组胺、肝素、氯酸钾、乙酰胆碱等,以及一氧化碳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激活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7、急性失血及溶血:急性失血后2h可以看出,当白细胞增多、胸腔、腹腔、关节腔、蛛网膜下隙和颅内出血时,白细胞增多更为明显。宫外孕破裂、肝脾破裂、白细胞增多也很明显。当大量急性溶血时,白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可以达到类白血病的反应程度。

       8、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可显著增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并出现幼粒细胞。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也显著增加,可达到100×109/L以上,成熟中性粒细胞约为90%。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巨幼细胞贫血或粒细胞缺乏。

       9、其他:手术后12h~36h也就是说,中性粒细胞增多,其程度与手术范围、失血量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脾切除术后,中性粒细胞增多,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这种变化发生在脾切除术后的短期内,也可能发生在几个月后,大多数在几周内恢复,并持续数月或数年。输血反应也会导致白细胞增多。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症状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治疗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饮食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医院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