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髓母细胞瘤的病程较短,这是由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决定的,近一半的病程在一个月内,少数可达数年,文献报告一般病程为4~5个月,由于髓母细胞瘤生长隐蔽,早期症状缺乏特征,常被患者、亲属和医生忽视,头痛(68.75%),呕吐(53.75%),步态不稳(36.25%),以后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视力减退,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侵及脑干者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时常有颈强直,斜颈表现,因肿瘤多数梗阻第四脑室而产生颅内压增高。
一、颅内压升高
由于小脑蚯蚓肿瘤的持续生长,第四脑室和(或)中脑导水管受压,导致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眼底视盘水肿。这组头痛占76.6%,呕吐占95%,视盘水肿占72.1%,小儿童可能有颅裂,其中呕吐最常见,可以是早期唯一的临床表现,除颅内压增加外,肿瘤直接刺激第四脑室迷走神经核也是呕吐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晨呕吐,通常伴有过度通风,儿童患者视盘水肿少于成人,这可能是因为儿童颅内压增加可以部分补偿,在成人视盘水肿。
二、小脑损伤征
躯干性共济失调主要是由小脑蚯蚓部损伤引起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步态蹒跚步行间距增宽,甚至站立不稳,站立摇晃,Romberg阳性征兆,由于肿瘤侵入部位不同,表现不同。当肿瘤侵入小脑上蚯蚓时,患者向前倾斜,而位于小脑下蚯蚓部的肿瘤往往向后倾斜。由于肿瘤侵入下蚯蚓部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向后倾斜的情况也较多。肿瘤一侧的发育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共济运动障碍,原发于小脑半球的患者可表现为小脑语言,超过一半的患者表现为眼肌共济失调,多为水平性眼震。肿瘤压迫延髓可有吞咽窒息和锥体束征。三分之二的儿童表现为肌肉张力和肌腱反射低。这组小脑征占88.3%。
三、其他表现
1、复视:颅内压升高导致双侧神经不全麻痹,表现为双眼内斜视,外展运动有限,单侧神经麻痹伴周围面瘫,常表明肿瘤侵犯第四脑室底面神经丘。
2、面瘫:肿瘤直接侵犯第四脑室底面神经丘,比较少见。
3、强迫头位:小脑扁桃体深入椎管时,会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引起患者的保护性位置反应。
4、头颅增大及McCewen征:由于颅内压升高和颅缝分离,常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5、锥体束征:由于肿瘤体积增大,脑干向前压迫,双下肢病理反射较为常见。
6、呛咳:肿瘤压迫脑干和(或)Ⅸ,Ⅹ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发生在脑神经中。
7、小脑危象: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小脑扁桃体下疝或肿瘤直接加重脑干压迫,导致意识丧失、呼吸缓慢和血压升高,伴有阳性双侧病理反射,甚至大脑矫直,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停止呼吸并死亡。
8、蛛网膜下腔出血:髓瘤出血是儿童非创伤性后颅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脑瘤转移症状
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主要特征。肿瘤细胞脱落后,可通过脑脊液循环沿蛛网膜下腔播种。脊髓,尤其是马尾神经,是常见的受累部位,前颅凹底也是常见的种植转移部位。少数转移到大脑各个部位,少数可能因血液传播而远距离转移,也可能随分流而发生腹腔种植。术前转移后可发生,但后者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