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发病原因
1.原发性肾性镁损失: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一型为单纯性肾小管重吸收镁功能障碍,为伴氨基酸尿型。另一型是肾小管重吸收镁功能障碍伴钾转运异常,又称伴钾转运障碍型。
二、继发性肾性镁损失:肾小管酸中毒是肾脏本身疾病引起的常见。Bartter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此外,由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高钙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酒精中毒和降钙、生长激素、利尿剂、强心苷、氨基糖苷抗生素等肾外疾病,可增加尿镁。
二、发病机制
这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此发病机制尚未澄清。一般认为,与遗传相关的肾性镁损失是由多基因缺陷引起的肾小管功能障碍,而继发性原因引起的肾性镁损失的发病机制可能因其根本疾病而异。如果醛固酮增加引起肾镁损失,其发病可能是醛固酮抑制重吸收或通过容量扩张,使尿钠、镁过滤、钠、镁到远端小管,在远端小管由于醛固酮能促进钠重吸收,镁重吸收无效,因此尿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