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1.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并发症是由非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引起的脑病。血红素降解的非结合胆红素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极性化合物,可以进入大脑。胆红素对大脑的损害取决于以下三种机制:
(1)即使在“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也可以连续通过血液-脑脊液屏障,但多数不引起永久性神经损害;
(2)在病理条件下,血浆游离胆红素显著增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胆红素与神经细胞结合,导致脑组织沉积
(3)败血症、缺氧、发热、酸中毒等某些因素会进一步损害血液-脑脊液屏障,增加胆红素渗透到大脑中。核黄疸的术语基底节和小脑被胆红素染成黄色。脑病的临床症状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5天,也可发生在晚期。
早期症状包括厌食症、睡眠不安、肌肉张力减退、呼吸暂停和拥抱反射消失。随着疾病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出现大声尖叫、痉挛和角弓反射,然后出现不规则的呼吸和肺出血,这通常会导致死亡。幸存者可能有持久的后遗症,如神经性耳聋、阅读困难、语言障碍、脑瘫、智力障碍、共济障碍和手足徐动症。
从高胆红素血症到胆红素脑病可分为四期:
(1)先兆期;
(2)痉挛期;
(3)恢复期;
(4)后遗症期。
胆红素脑病常缺乏典型的痉挛症状,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二、别的
少数病例可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凝血。
三、重症儿童
血糖的降低可能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增加有关。低血糖会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和胆红素的毒性,应定期监测和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