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注意临床表现外,老年胰腺癌还可选择以下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老年胰腺癌的临床检查手段    

       一、肿瘤标记物检测

   

       1.癌胚抗原(CEA)

   

       CEA肿瘤相关抗原是从结肠腺癌中提取的,是一种肿瘤胚胎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可以增加结肠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等消化道肿瘤,CEA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仅30%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能检测出血清CEA增加,少数报道CEA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51%和50%~80%,由于正常人和慢性胰腺炎都有假阳性,所以血清CEA胰腺癌的诊断水平上升只有参考价值。据报道,胰液的确定CEA,结合胰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的敏感性可以提高到86%,CEA不能作为无症状人群的筛查试验,也不能作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2、糖抗原决定簇CA19-9

   

       从结肠癌细胞株中提取的糖蛋白对胰腺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相对特异性,是正常人的血清CA19-9值为8.4±4U/ml,37U/ml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临界值79%,结肠癌仅18%,胰腺炎患者无一例升高,有助于鉴别。最近介绍了免疫过氧化酶检测的应用CA19-9,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6%,CA19-9癌症的含量与癌症的大小呈正相关,低水平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肿瘤切除后CA19-9对正常人的预后明显下降较好。

   

       三、胰癌胚抗原(POA)

   

       POA正常值为正常胎儿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细胞的抗原4.0±1.4U/ml,>7.0U/ml为阳性,文献报道胰腺癌患者POA增高占73%,而胃癌和结肠癌的阳性率则:分别为49%和33%,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被诊断为73%和68%,但有10%左右胰腺炎病例为假阳性,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特异性不高,因此广泛使用仍有限。

   

       4.胰癌相关抗原(PEAA)胰腺特异性抗原(PSA)

   

       PEAA它是一种糖蛋白,从胰腺癌患者的腹水中分离出来,血清正常PEAA上限为16.2ng/L,胰腺癌患者PCAA阳性者占53%,其中Ⅰ期患者阳性率为50%,但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患者的阳性率亦分别高达50%和38%,提示PCAA胰腺癌诊断特异性差,PSA从正常胰腺中提取的单肽链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正常人是8.2μg/L,>21.5μg/L即阳性,胰腺癌患者血清PSA阳性者占66%,一期患者阳性率为60%,良性胰腺疾病和胆石症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5%和38%,PSA和PCAA与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分别达到90%和85%。

   

       分别用ELISA糖抗原的检测方法-199(CA-199),胰腺癌胚胎抗原(PEA),恶性肿瘤检测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其含量明显增加,阳性率分别为:85.4%,87.5%和83.3%,胰腺癌阳性率联合检测诊断为100%,CA-199,PEA,TSGF动态检测是诊断胰腺癌、观察胰腺癌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二、其他实验室检查

   

       1、CCK-PZ胰泌素试验

   

       静滴CCK-PZ胰液和胰泌素后,胰液通过十二指肠收集,注射胰泌素后正常值80min流量>90ml,碳酸氢盐最高浓度>80mmol/L,注射CCK-PZ后淀粉酶总排出>7500SomogyiU/80min,酶值和碳酸氢盐浓度均显著降低。

   

       2、BT-PABA试验

   

       口服合成多肽BT-PABA胰腺糜蛋白酶糜蛋白酶的分泌功能,正常值为63.52±10.53%,如低于30%,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肯定胰分泌功能低下。

   

       血清核糖酸酶

   

       有人报道90%>250U/ml(正常值<200U/ml),血清核糖酸酶是诊断胰腺癌的可靠生化指标,因为该酶具有胰原特性,胰腺癌明显升高。<200U/ml),由于此酶有胰原特性,且在胰腺癌明显升高,故认为在肾功能正常时,测定血清核糖酸酶是诊断胰腺癌的一个可靠的生化指标。

   

       4、乳铁蛋白

   

       LF它是一种结合铁的糖蛋白,可以在乳液、胰液、唾液、胆汁、支气管分泌物和中性粒细胞等各种外分泌物中检测到。LF有助于识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

   

       近年来,由于影像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验诊断方法的进步,胰腺癌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但早期胰腺癌(肿瘤直径≤2cm,包膜未受侵犯,未见转移)的检出率仍很低,尚需继续探索。

   

       三、X线检查

   

       钡剂造影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术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胰腺癌会影响相邻的空腔器官,因此最常见的是十二指肠的胰腺侧“倒3征”,但不常见,只有3%患者阳性,胰头癌如侵犯十二指肠壁,X线下表现为十二指肠壁僵硬、粘膜损伤或管腔狭窄。胰头癌还可引起胃粘膜损伤。胰头癌引起胆总管下端梗阻后,增厚的胆总管和肿大的胆囊也会压迫十二指肠球部和横结肠并移位。胃和十二指肠的横部大多推向前方,而横结肠则向下移位,或表现为胃大弯和横结肠间隙增宽。

   

       2.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通过十二指肠镜从壶腹开口插入导管ERCP,胰腺癌的诊断率为85%~90%左右,较B超或CT胰腺癌可以早期发现,尤其是对胆道下端和胰管阻塞的患者。ERCP性能可分为阻塞型、局部狭窄型、进行性狭窄型和异常分枝型。主胰腺管和胆囊管的优点是观察胰腺病变是否渗入十二指肠乳头、胰腺管和胆囊管的形态变化,这是显示胰腺管最有价值的方法。

   

       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通过腹主动脉将导管插入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做选择性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约90%左右胰腺癌主要表现为腹部或胰周动脉,静脉形态变异,包括锯齿状血管壁变化、狭窄、角现象,即移位、中断、阻塞等。

   

       4、胆道造影经皮肝穿刺(PTC)

   

       可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程度和结石鉴别,如肝内胆管扩张,B穿刺成功率在超引导下90%以上。

   

       四、CT检查和MRI显像

   

       1、CT检查

   

       胰腺的位置、轮廓、肿瘤等表现清晰地观察胰腺的位置、轮廓、肿瘤等表现,CT胰腺癌的诊断率达到75%~88%左右胰腺癌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胰腺或胰腺外形轮廓异常扩大、胰腺周围脂肪层消失、胰头肿块、相邻身体、尾部水肿、肿瘤坏死或胰管阻塞、局部密度降低。

   

       2、MRI显像

   

       胰腺癌MRI显示T1在癌症中心的不规则图像T1如果同时出现胆管阻塞,则认为是胰腺癌的特异性表现,对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3、MRCP

   

       无侵入性、无创伤、无严重并发症、检查时间短等特点X射线损伤可以清楚地显示胆管和胰管,胰腺癌的诊断率和ERCP相仿。

   

       五、超声显像

   

       1、B型超声显像

   

       可了解肝内外胆管是否扩张,胰头或胆管下端是否有肿块,肝外胆管梗阻部位、性质和胆管扩张程度,胰腺癌超声图像为胰腺局限性肿大或叶片变化;边缘不清晰,回声减少或消失。

   

       2、超声内镜检查

   

       胰腺癌,包括早期胰腺癌的诊断,对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有很大的诊断价值。胰腺癌超声内镜检查表现为:

   

       (1)低回声实质性肿块,内部可见不规则斑点,圆形或结节状,肿块边缘粗糙,典型病变边缘火焰状(flame-likeoutercontour)。

   

       (2)胰腺癌浸润周围大血管时,表现为血管边缘粗糙,肿瘤压迫。

   

       六、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直视下,正常胰腺表面呈黄白色。由于胰头癌的特殊解剖位置,腹腔镜检查只能根据间接迹象进行诊断,表现为胆囊明显增大、绿肝、胃窦大弯侧肿块隆起变形不规则、右胃网膜动静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曲张、肝脏和腹腔转移、胰腺体、尾部癌的直接迹象为胰腺肿块,表面小血管增生不规则,伴有血管中断、狭窄、质地坚硬等变化。

   

       七、胰腺活检和细胞学检查

   

       术前或术中细针穿刺胰腺活检(FNA)用于诊断胰腺癌法有:

   

       1.胰管通过十二指肠镜直接穿刺十二指肠壁;

老年胰腺癌的临床检查手段    

       2、B超,CT或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胰腺组织;

   

       3.术中直视穿刺胰腺,Kim30例胰腺占位病变FNA诊断准确率为80%,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79%,阳性预测值为100%,是诊断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老年胰腺癌症状

老年胰腺癌治疗

老年胰腺癌病因 老年胰腺癌饮食
老年胰腺癌医院 老年胰腺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