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枕骨大孔区为中心的颅骨放射学检查-颈部正侧片、体层片、前后开口片(检查环、枢椎)、颅底片(检查斜坡、齿状突出)等颅脑片,通常是颅脑片-颈侧位片是诊断颅底凹陷症最简单的方法,必要时可行CT对枕骨大孔区域的畸形进行扫描观察枕骨大孔区域的畸形。此外,脊髓造影、气脑造影、脑室造影和脑血管造影可根据病情选择。

颅底凹陷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颅骨平片

   

       颅底凹陷需要用颅骨平片进行各种测量来诊断。由于枕骨大孔区局部正常解剖变异较大,虽然测量方法较多,但没有理想的诊断方法非常可靠。因此,至少需要根据以下两种明显的异常测量结果进行诊断。

   

       1、钱氏线(Chamberlain’sline):也被称为腭枕线,头侧片,从硬腭后缘到枕孔后上缘,即钱氏线,正常齿突出这条线3mm如果超过此限,则为颅底凹陷。

   

       2、麦氏线(McGregor’sline):又称基底线,从硬腭后缘连接到枕骨鳞片的最低点,即麦氏线,正常齿状突不应高于此线6mm,若超过,则为颅底凹陷。

   

       3、Bull角:硬腭平面与环椎平面形成的角度正常小于13°,大于13°即颅底凹陷。

   

       四、基底角:从鼻根到蝶鞍中心和蝶鞍中心到枕孔前缘的角度正常为109°~148°,平均132。3°,颅底凹陷症时此角增大。

   

       5.克劳指数(Klaus’sindex):从齿状顶点到鞍结节与枕内隆突连接的垂直距离正常为40~41mm,若小于30mm即颅底凹陷。

   

       六、二腹肌沟连线(fishgold线):在颅骨前后断层片上,将两侧的二腹肌沟连接起来,从牙齿突出到这条线的距离正常为5~15mm,若齿状突顶点接近此线,甚至超过此线,则为颅底凹陷。

   

       7.双乳突连线:在正位片上,两个乳突之间的连线正常通过环枕关节,齿状突可以达到或高于此线1~2mm,颅底凹陷时,超过此值为异常。

   

       8、Boogard角:枕孔前后缘与枕骨斜坡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9.5°~136°,颅底凹陷时此角增大。

   

       9.外耳孔高度指数:在头部侧位片上,外耳孔的中心点或两侧外耳孔的中心点延长到枕骨孔前后缘的距离,即外耳孔的高度指数,正常为13~25mm,平均17.64mm,小于13mm即颅底凹陷。

   

       二、CT扫描

   

主要是显示脑组织和脑室的变化,有时脑室造影是可行的CT扫描后,将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注入脑室CT扫描可以观察脑室大小、中脑水管是否通畅、第四脑室和脑干的变化,并勾勒出小脑扁桃体下缘的位置。

颅底凹陷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三、MRI检查

   

MRI它是诊断这种疾病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特别是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和脑干的变化、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和颈髓的压力,很容易确定手术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颅底凹陷症症状

颅底凹陷症治疗

颅底凹陷症病因 颅底凹陷症饮食
颅底凹陷症医院 颅底凹陷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