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口腔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86年,它依借广东省中医院的全面优势同时结合本科专业的特点,现已发展成为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文明科室,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除大德路总院门诊外,还有芳村、二沙、大学城三个分院门诊及天河门诊部口腔科。口腔科现共有20张进口高级口腔综合治疗台(均配有高级超声波洁牙机),牙科X线片机、口腔全景片机、高频电刀、激光治疗机、镍钛根备系统、根管长度测量仪、真空铸模机、点焊机、高温高压消毒炉等先进设备。日平均门诊量约三百多人次,除了普通门诊外,每周还开设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夜诊、周日诊等,并且担负急诊工作。设立了四种普通号,分别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设立了四种专科号,分别为牙周病专科、口腔粘膜病专科、正畸专科及种植专科。现有专科医师21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还陆续选派医师至全国名院名校进修学习或攻读研究生学位,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阶梯队伍。口腔科现开展各项常规治疗,如牙体牙髓治疗,牙体缺损充填治疗,牙漂白,牙周病的系列治疗,儿童牙病治疗与预防,各种复杂牙、阻生牙拔除术,牙槽手术,各种颌面部肿物切除手术,颞下颌关节病治疗,粘膜病治疗,牙体牙列修复治疗,正畸治疗及种植义齿修复等。发挥中医药特色及优势,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疾病。开设的口疮专科及牙周病专科是成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专科。研发了纯中药制剂修疡口服液及口炎康口服液治疗口腔黏膜疾病及牙周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积极运用其他中医药治疗本科疾病。本科室开展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口腔溃疡及颌面部的疼痛症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注重教学及科研。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七年制中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任务,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副主编及参编国家级教材、专著2部,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期刊2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厅课题3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

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是广东省\"十一五\"重点专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系结石华南防治基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结石学组挂靠单位,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承担单位和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是华南地区乃至国内都具有一定规模与影响力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专科自1988年开始创建,经过20多年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二沙岛医院、大学城医院、芳村医院、珠海医院共4个泌尿外科病区的专科,专科共有床位110张,在大德路、二沙岛、大学城、芳村和珠海各院区均设有专科门诊,专科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以上、2014年来年收治病人4500多人、年手术量达4000多台次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专科拥有各类先进的微创手术和诊疗设备。包括拥有泌尿外科腹腔镜系统10套(包括超声刀、结扎束等先进配套设施)、经尿道电切系统7套(包括等离子电切刀、气化电切刀)、膀胱镜6套、经皮肾镜系统(包括标准肾镜、微通道)8套、输尿管硬镜12套、输尿管软镜3套、气压弹道碎石系统4套、三、四代EMS超声碎石清石系统4套、C臂\/B超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4台、100W钬激光机4台、尿液化学分析仪系统2台、泌尿外科电工作站4台。红外线光谱结石成分分析系统1部。尿动力学分析仪系统3台、生物反馈治疗仪3台。结合医院其他的先进设备,如64排CT、3.0MRI、PET-CT等,为开展微创泌尿外科业务提供了优良条件。专科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学术带头人陈志强教授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科带头人王树声教授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结石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副组长。专科现共有泌尿外科专科医师35人,人才梯队合理,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3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7名,硕士学位24名。有广东省名中医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3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术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男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系结石学组组长

病理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于1976年成立病理室,是中医系统首批开展病理检验的科室,经几代人的努力,医院的病理事业不断发展,至2005年基本形成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临床基础科室,2012年全年外检量超过32000例,TCT检查突破42000例,各项指标名列全国中医院前茅,位居珠三角地区大医院的前列。在探索和实现专科化、自动化、标准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广东省中医院和我国中医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广东省中医院在广州市设四个院区、在珠海市设一个院区,各院区均设病理科或病理室,均已开展病理检验,其中大德路总院病理科承担全面病理检查,大学城分院病理科、芳村分院病理科、珠海分院病理科和二沙分院病理室分担了重要的外检任务,自2005年实现信息化办公,使用图文报告系统并网络化传输,提高了工作效率;2012年启用分子病理诊断相关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2013年数字切片及远程会诊平台正式启用,轻易便捷地实现了基于网络系统的诊断工作。病理科有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如: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多头显微镜、全自动组织切片染色封片一体机、Thinprep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设备等,近年还引进了TCT自动阅片系统I2和TIS系统、蔡司显微切割仪、VENTANABenchmark自动免疫组化仪、Thermo原位杂交仪、基因分析仪3500Dx、实时荧光定量PCR仪ViiA7Dx等现代化的大型仪器和设备。病理科在完成大量医疗工作外,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课题的在研工作,获得多项中药新药临床批件和新药发明专利,近3年发表SCI论文10篇,影响因子累计21.7分。目前,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已成为一个主攻方向鲜明、创新力强、科研水平一流、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员素质高、人才梯队合理、设备齐全,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病理科开展的工作项目主要包括:1、全身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包括所有手术标本、身体各部位的穿刺组织标本(如肝组织、乳腺、肾组织、肺组织等)和纤维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喉镜的活体标本,均可进行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肠癌、胃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肺癌等报告参照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报告模板,率先发送国际规范化的病理报告。2、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开展了妇科(宫颈阴道刮片)、非妇科(痰涂

体检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著名三甲医院之一,以服务和质量闻名全国,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国家、卫生部及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赞誉我院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我院体检中心(现名:体质辨识中心),以我院雄厚的医疗实力为依托,我们致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连续两年被评为\"百姓最信赖的健检中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健康,对疾病预防保健有强烈的需求,为了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广东省中医院在预防疾病,防治并发症和病后康复上不断探索有效的中医特色干预手段,以推进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2007年3月全国首家\"治未病\"中心在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中西医结合体检中心——体质辨识中心的诞生,告诉您不生病、少生病的办法!体检中心内设内科、耳鼻喉科、眼科、B超、放射科、妇科、中医体质辨识等多个科室,检查医师均为高年资主治或副高以上职称。我们的服务优势有以下:一站式服务在独立的体检中心内,可以做完所有常规体检项目,不用四处去排队。质量保证丰富经验的各专科医生、先进的设备和认真细致的检查,确保体检质量。网络化管理及时将每个人的检查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建立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方便快捷不用手工填写各种检查单,单位员工只要确认一下身份即可开始体检。机动灵活您可以在约定的数周或数月时期内,灵活选择合适的日子来体检。环境优美花园式的园林、宽敞舒适的体检大厅,让您轻松享受体检服务全过程。隐私保护独立间隔的体检诊室,您不用担心自己的健康隐私被别人听到、看到。自由组合医院开设的所有检查项目,都可以根据您的意愿,自由选择和搭配组合。交通便捷市中心区,多路公交车、地铁1、2号线等直达医院门口或邻近街道。中医体质辨识\"中西医结合体质辨识\"与常规西医体检的区别是:在西医体检\"查病\"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医\"体质\"辨识,发挥中医\"上工治未病\"优势,更全面把握健康状况,指导个人如何增强体质,争取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体检中心还可以为团检单位,分析员工健康结果,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帮助单位联系安排专家,举行饮食调理及中医养生等健康讲座。地址:广州市大德路111号北区三楼电话:81887233-38300;传真:8185759

急诊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大科是全国第一批中医急症中心,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200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目前是是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热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专科拥有独立的实验室、研究室、流派传承工作室:1995年成立广东省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2013年专科成立\"岭南岑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流派传承工作室。1994年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中医急诊学》被评为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主编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2012年成为广东省护理学会急诊专科护士培养基地;2013年成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急救继续教育基地。目前急诊大科拥有总院及4个分院共5个急诊科、分别为大德路总院急诊科、二沙岛分院急诊科、芳村医院急诊科、大学城医院急诊科、珠海医院急诊科,共203张床位,是融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留观病房、EICU四位一体的急诊大专科,承担临床、科研、教学任务。每个急诊科均设置了观察室、抢救室、手术室、抽血室、输液室,配备有包括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便携式彩超仪、CRRT机、心肺复苏仪等在内的专属先进仪器设备,可开展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呼吸支持、床边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和治疗、急诊胃镜、急诊介入、可视喉镜气管插管、CRRT专科先进诊疗技术,承担内、外、妇、儿、骨、颅脑、五官等所有学科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以及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现场抢救和运送任务。2014年急诊量达38万余人次。5个急诊科均是属地市区(含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珠海市)120急救网络成员单位,年出车急救量近1万人次。目前急诊科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基础知识扎实,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人才层次合理的先进中医医疗技术团队,拥有医护人员共251名,

按摩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始建于1959年,是广东省最早开展推拿的单位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推拿科在医疗、科研、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已成为本地区规模最大的推拿临床、科研及教学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按摩推拿专业委员会挂靠主委单位。其中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泄泻3个病种为我科重点病种,我科现有全国名老中医1名、广东省名中医一名,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一名,拥有推拿学博士点及硕士点,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导师2人。高级职称医师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7人,硕博士学历比例80%,日平均门诊量500人次左右,高峰期可达700多人次,年就诊人数12万人次,是全省乃至全国中医推拿科门诊量最大的单位之一。开设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脊柱侧弯和小儿推拿专科门诊,门诊分设在大德路总院、芳村分院、二沙岛分院、大学城分院、下塘门诊部、天河门诊部。业务发展方向:专科目前形成了痛症推拿、小儿推拿2大优势病种。其中痛症推拿方向主要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及四肢常见筋伤,如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垫枕背伸定点按压法治疗胸腰椎退行性滑脱及小关节错位、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踝关节定点挤压手法治疗急慢性踝关节扭伤、腕关节定点挤压疗法治疗腕关节扭伤等。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科成立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工作室,林应强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学会技术顾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推拿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山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重点推拿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推拿技术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医药学会推拿按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手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林应强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2007年获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2010年获\"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广州妙手\"称号,2014年在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在海南省中医院及三亚中医院成立了\"全国推拿名家-吴山教授工作室\"。在学术学科带头人带领下,经过近40年的临床实践,我科逐步探索出:\"筋骨并重、调补气血\"及推拿整

儿科专科 查看详情

本学科点创建于1933年,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2000年成为我国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本学科点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岭南特色的中医儿科学流派,学科底蕴深厚,学科建设蓬勃发展,学科焕发出朝气和活力。学科共有医护人员近60人,具有全国第3、4批名老中医师承导师2名,广东省名中医1名,具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1名,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7人,具有硕士学历28人,博士学历7人;学科拥有医院\"朝阳人才\"2人,全国名中医徒弟3人。儿科共有病房、门诊、急诊三部分。在二沙、珠海、芳村、大学城4个分院及罗冲围、下塘、天河3个分门诊均常年开设门诊,门诊病种齐全,设立小儿哮喘、小儿发热、小儿肾病、小儿神经(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癫痫)、小儿血液、小儿心血管等6个专科,年门诊量约30万人次,位居全国中医儿科同行之首,年出入院病人约1500人次。本专科以小儿肺病、肾病、脑病等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优势病种包括哮证、肺炎喘嗽、水肿病、肝风等,优势病种诊治能力居全国之首,在理论、技术、专科制剂、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特点及优势。理论方面:学科带头人许尤佳教授提出\"儿为虚寒之体\"理论,为《中医儿科学》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方面重要理论创新,以此指导于临床应用,尤其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保健、遗尿等病症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技术方面:本学科在国内中医院儿科同行率先开展变态反应性疾病脱敏疗法、肺功能检测、儿童哮喘慢病管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肾脏穿刺活检术、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等具有中西医特色的诊疗技术,在华南地区甚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本学科拥有儿童保健测评系统,即插即用的PC肺功能测量装置,儿童多动症测试仪,儿童智商测试仪,Bart肾活检枪,低温冰箱,微型电子听诊器等先进的专科检查治疗设备,适用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的需要。中医特色疗法技术:开展、总结及优化中医药特色疗法技术,善于发掘民间技术疗法,突出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特色及优势,提高临床疗效,2013年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门诊,目前专科开展的中医药特色疗法10余种,包括穴位贴敷、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操作简单

耳鼻喉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创建于60年代初期,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医耳鼻喉专科之一。学科现是国家中医药\"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副主委单位,世中联耳鼻咽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成为国内中医特色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综合服务能力较高,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现代化中医耳鼻喉学科。学科人材年龄结构合理,拥有专科医生近4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5.5%,中级职称占38.7%,初级职称占25.8%,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为著名的中医耳鼻喉创始人、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和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曾获\"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称号及\"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和\"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称号。专科现有门诊7个,病区3个,床位共60张。开设有声嘶(咽喉炎)、耳鸣耳聋、鼻炎(鼻窦炎)以及鼻咽癌专科。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耳科显微镜、耳、鼻内窥镜、CO2激光机、手术动力系统、频闪喉镜、脑干诱发电位、嗓音分析及言语矫治系统等总值超过3500万元的专科设备,配备听功能、前庭功能、喉功能、内窥镜等检查和治疗室。目前开展耳周穴位注射与针灸、中药沐足、中药液鼻腔冲洗、雾化喷鼻喷喉、电离子导入等中医特色治疗24项,拥有专科制剂22种,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深受患者欢迎。能开展耳、鼻、咽喉常规及微创、头颈颅底肿瘤切除及修复重建等高精尖手术,并围绕手术期开展中医药特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日均门诊量约1000多人次,年门诊量超25万,年收治病人近2000多人次,达全国领先的地位。本学科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厅局级以上的科研课题20余项,通过成果鉴定2项,先后获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共5项。近年发表SCI论文2篇,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及教材12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为国家中医耳鼻喉一级实验室,国家中药新药

妇科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专科成立于30年代初,专科于1995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1997年通过广东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的重点学科规划论证。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并于2003年顺利通过验收。2002年开始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医妇科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曾被评为中医药行业优秀专科建设单位。2011年开始成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目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妇科协助组牵头单位,带领全国53家甲等医院妇科在国家局引领下进行重点专科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妇科重点专科\"绝经前后诸证\"\"月经期长\"中医优势病种的协助分组组长单位、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常见病\"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孕症研究\"项目组长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拓展病种(更年期综合征)研究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卫生厅辅助生殖技术(AIH)运行建设单位,广东省中医名科,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建设单位。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拥有一支具有高深理论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专科设有5个专科病区,1个生殖医学科(大学城医院)及1个重点研究室和1个岭南流派工作室和1个李丽芸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开放床位156张。专科配备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微创手术器械宫-腹腔镜高清一体镜、子宫内膜阻抗射频系统、带阴道探头的彩色超声、阴道镜、五音体感治疗系统、LEEP、PET\/CT、螺旋CT、MR、数字减影造影设备等,拥有一个独立高雅的五音治疗室。专科基础设施完善,病区根据不同经济阶层患者的需求,设有贵宾套房和普通房。专科开设有调经种子(不孕症)专科、更年期综合征专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科、妇科炎症专科、妇科肿瘤专科等治疗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专科,对不孕症、反复性流产、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反复发作的妇科炎症、妇科肿瘤等妇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诊治能力。年收治住院病人6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达50万人次,年手术5500余台,病人来源广泛,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专科现代技术先进、中医特色浓厚,:专科广泛开展妇科各类良恶性肿瘤手术,如高难度手术腹

肝病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十二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协作组组长单位,肝硬化、酒精性肝病优势病种协作组副组长单位,是广东省\"十一五\"首批中医重点专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肝病免疫实验室,负责国家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路径及临床诊疗方案起草、临床验证及试点等工作,目前该方案及临床路径已在全国推广应用。肝病科是在广东省中医院近百年传统中医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将中医优秀文化的精华、前人治疗肝胆疾病的先进经验与现代前沿技术相结合,集中西医最佳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一体的专业科室。目前2个住院病区,床位74张,有8个专科门诊、4个专病门诊及慢性肝病慢病管理门诊、脂肪肝欲病门诊,设有中医肝病外治室、情志治疗室、人工肝治疗室、结肠水疗室、养生阁等中医特色治疗区;同时拥有人工肝机、结肠透析机、子午流注治疗仪、肝病治疗仪、音乐冶疗床等10余种中、西医先进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肝病科根据医院\"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的发展战略,本着\"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服务理念,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为指导,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前人治疗肝胆疾病的先进经验以及现代前沿诊疗技术,率先在临床上提出并实施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胆系统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脂肪肝、药物性地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胆囊炎、胆石症等,疗效显著,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专科针对危重、疑难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已开展肝癌介入疗法、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内镜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治疗等先进手段,开展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的围手术期干预,疗效全国领先。肝病科中医特色明显,疗效显著,以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为核心,目前已开展内治系列疗法、外治系列疗法、健康理念疏导、情志疗法、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养生保健、药膳食疗等系列疗法。形成了疗效显著的系列肝病诊疗方案;形成了和合疏养方等系列协定方及院内制剂;形成了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的系列肝病外治方案;形成了植根中医传统文化的系列肝病养生保健康方案、药膳食疗方案;形成肝病围手术期治疗系列方案等。部分疗法如解毒化痞膏、脂肪肝养生保健方案等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疗效显著。专科已形成了一支基础知识扎实,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人才

肛肠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成立于1956年,是省内最早成立的肛肠学科,是全国第一批肛肠专业国家新药临床试验(GCP)基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中国南方PPH协作中心暨中国南方PPH培训基地和中国南方腹腔镜结直肠外科协作组单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学科突出以结直肠、肛门疾病诊治为特色,在结直肠癌、肛门良性疾病如痔病、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以及功能性便秘、炎症性肠病、骶前肿瘤的诊断治疗及肠造口护理等领域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高清和3D腹腔镜、超声刀、电子肠镜、直肠镜、生物反馈治疗仪、肛肠动力分析仪、腔内超声等一系列专科设备。目前本学科拥有60张床位(含珠海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8万人次(含珠海医院),年住院人数超过3500人次,年手术台次超过2000台。其中每年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手术200多例,可开展腹腔镜大肠癌微创手术、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以及经肛门显微镜手术(TEM)等。学科发扬传统医学诊疗特色,重视围手术期中医中药的干预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的应用如挂线疗法、拖线疗法、注射固脱技术、热奄包热敷疗法等传统中医适宜技术。此外,针对临床常见的各种良性肛门病,合理订制手术方式,配合优化管理方案,手术力求精细,减少创伤,匹配全程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术后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快速康复学科目前医护人员44人(含珠海医院),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硕士19人,在职博士1名,全国肛肠名家1名,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2名。本学科是全省最早的肛肠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点,承担临床、科研、教学任务。现本学科有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中医外科学专业2人,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专业1人,累计共培养毕业研究生32人,在读研究生8名。每年接收省内外进修医生约15人,其中超过一半来自三甲医院,为省内以及国内各地区培养了一批肛肠科骨干成员。目前承担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4项,科研经费近10万,5年来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近50篇,参编专著《中华结直肠外科

骨伤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骨科临床科室之一,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目前实际开放床位385张,分8个骨科病区和按摩诊疗中心、理疗科及骨科综合诊疗中心。脊柱专科、关节专科、骨病骨肿瘤专科同时是广东省中管局重点专科,颈椎病为广东省中管局重点专病。骨伤科目前门诊与住院临床病例主要集中在脊柱病、老年性骨与关节疾病(老年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折等)、创伤疾病。主要特点为病例量大,病种集中,门诊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住院部中西医结合诊治,综合实力强。骨科目前拥有医生113人,其中正高16人,副高34人,主治3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0.8%。\"中西贯通,取长补短、集百家长\"是骨伤科的特色。广东省中医院在继承岭南伤科名家何竹林、蔡荣的基础上,近十余年来不断发展,学科规模扩大,综合能力提高,以林定坤主任为学科带头人,科室骨干同时通过拜师全国名老中医石仰山、罗金官、施杞、孙树椿、刘柏龄、薄智云、邓晋丰、林应强等教授,总结其学术思想和经验,形成了中医特色优势明显,专科制剂丰富、综合服务能力强的骨伤科,在全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脊柱专科更是在2008年被评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名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已经建设成为省内中医院中影响力较广的专科,在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特点明显、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对口支援从化、紫金、南海、番禺、乳源、佛冈、陆丰等多个中医院。

介入科 查看详情

介入放射学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目前广泛应用于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与内科、外科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也有与其它影像学引导下的微创治疗合并在一起称之为介入医学的说法。广东省中医院介入治疗科是全国开展介入技术最早、最为齐全的科室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建立介入病房的中医院,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是我院介入专业的特色。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博士、硕士授权点。本专科拥有独立的介入病房、介入手术室、介入门诊和介入培训基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介入诊疗中心之一。现有病床数11张,病人年收容量近500人次,年手术量1000余台次。就诊患者除来自本省市外,还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者。本专科开展的治疗技术项目和治疗水平大多处于全国领先或先进水平已开展各种介入诊断治疗3万余例,尤其在各种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咯血、消化道出血、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及大血管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肾血管性高血压、继发性不孕及胆道梗阻介入治疗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一流技术水平。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肿瘤亦是我科特长,本专科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良好的设备条件。现有医护专业技术人员二十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名,中级5名、初级1名。现全科7名医师中,1名博导,5名具有硕士学位。学术带头人常钢教授为全国知名专家,目前任中华放射本专科以临床实践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为基础,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科室曾派多名医师曾在北京、上海接受介入专业训练。本专科医疗设备先进,配有最先进数字平板造影机4台,带穿刺导引探头B超机、彩超机各3台,射频消融机、微波治疗仪等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近5年来发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的腔内介入治疗是我科的专业特色之一,本专科在下肢血管病变的腔内治疗无论是技术水平、收治的患者、规范化治疗方案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目前已收治下肢患者一千余例,经介入治疗后避免30%的患者截肢,糖尿病足血管的病变特点是范围广,病变多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并呈阶段性分布,外科手术难以处理较大范围的病变,而介入治疗更适合于患者。而且糖尿病足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和闭塞大多数发生在肢体末端的细小动脉,这些血管的病变往往因为管腔细(小于3毫米)、病变血管长度长(长于1

理疗科 查看详情

我院理疗科拥有大量先进而完备的物理治疗设施,拥有现有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以中医经络理论结合现代先进物理仪器为特色,主攻神经系统病变与运动功能损伤的康复:对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骨折等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如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康复治疗及预后恢复的评估,中风后偏瘫,面神经麻痹,颈腰椎病、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的康复治疗及预后功能的评估。物理治疗即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物理因素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物理技术其优点是作用广泛,无损伤性,又没有痛苦,比较安全,对许多病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尽管如此,患者需要了解物理治疗的基础知识,了解理疗适应病症,积极地与医生配合,以利于提高疗效,把握时机,缩短疗程,保证安全。治疗疾病范围:(1)运动系统损伤:腰痛、急性扭挫伤;颈肩臂综合症、肌腱炎、腱鞘炎、(类)风湿性、退行性关节炎、跟腱周围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膝盖韧带炎、踝骨骨垢炎、足底筋膜炎;颞颌关节炎。?(2)神经系统: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雷诺氏综合征、术后疼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面神经麻痹、脑卒中后遗症、各种外伤后遗症、失眠。(3)皮肤病:褥疮、组织坏死、伤口不愈合、慢性皮肤溃疡、过敏性皮炎、湿疹性皮炎。(4)呼吸系统:哮喘、各型肺炎、支气管炎。(5)五官科疾病:鼻炎、突发性耳聋、耳鸣、扁桃体炎、腮腺炎;复发性口疮。(6)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痛经。所开展的治疗项目简介:(1)电疗法: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等。(2)磁疗法:主要有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低频及高频交变磁场疗法等。(3)光疗法:主要有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及激光疗法等。(4)超声波疗法:主要包括局部直接治疗,沿神经干治疗及神经反射治疗方式。(5)运动疗法:主要有体育疗法和机械疗法等。{:"

麻醉专科 查看详情

我院麻醉科建科于上世纪80年代初,2011年成为广东省重点专科。现有麻醉医生54名,其中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11名,主治医师22名,博士学位6名,硕士学位45名。我科拥有多种高端麻醉及相关设备,如高端多功能麻醉机和工作站、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及IE33食道超声仪、有创及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BIS和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麻醉靶控输注和闭环麻醉输注系统等。数字化杂交手术室及麻醉信息系统即将投入使用。我科医生熟练掌握各类现代麻醉技术,包括靶控输注麻醉、全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细针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多模式术后镇痛、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引导神经阻滞、超声引导静脉和动脉穿刺置管、视频镜与视可尼或光纤引导气管插管、连续动脉血压和肺动脉压监测、漂浮导管和微创心排血量监测、麻醉中呼吸力学、肺氧合功能和全身氧代谢监测、脑电双频指数和Narcotrend脑功能监测、喉罩插管与通气技术、肺隔离和单肺通气麻醉技术、严重肺损伤的呼吸支持、以及各类休克的循环功能支持等。可为各专科手术和危重疑难手术提供麻醉支持,如神经外科、婴幼儿心脏外科、冠脉搭桥、大血管和心脏瓣膜置换、嗜铬细胞瘤、气管重建、胸廓改型、器官移植等手术,可为高龄及严重心肺疾病病人手术提供麻醉保障等。此外,我科还开展了麻醉恢复期监测治疗、术中血液保护技术、术后多模式镇痛、无痛胃肠及气管镜检查麻醉、及慢性疼痛治疗。我科开设的疼痛门诊擅长注射治疗,可为多种颈源性头痛、颈项腰背疼痛、肩周痛、带状疱疹痛、及各类关节痛提供有效治疗。我科由高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不懈追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针对现代麻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手术创伤对人体的不良作用,结合我院的中医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器官与全身系统功能保护研究。多年来获得各类基金资助课题34项,其中省部级课题5项、国家级课题1项。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获得校级以上科技成果8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参与编著专业著作17部,其中有《现代麻醉学》、《临床麻醉药理学》、《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学》、《微创外科麻醉学》及《肝脏移植麻醉学》等。2005年麻醉学科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学位授予权单位,多年来共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名,已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7名。我院麻醉科作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市医学会血液保护学分会主委单位,每

脑病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创建于1979年,是全国中医系统最早建立的专科之一,1998年组建了广东省中医脑病中心,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本中心于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接受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5人,广东省名中医3人,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15人,博士导师13人,硕士导师19人;全国名中医学术继承人18人。博士后7人,博士32人,硕士59人。本学科带头人为黄燕教授,在著名中医脑病专家王永炎院士、刘茂才教授、黄培新教授以及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凌锋教授、李铁林教授、著名康复专家王茂斌教授、著名睡眠医学专家张景行、著名精神病学专家贾福军、著名功能神经专家栾国明教授、周列民教授带领下,集中全国一流的中西医学专家。在运用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治技术进行干预治疗的同时,学科发挥中医整体防治的特色优势,强调中西医、内外科完美结合,对于各类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癫痫、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等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开设了多个特色专科,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涉及神经科多种常见疾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我院脑病专科包括脑病一科、脑病二科、脑病三科、大学城脑病四科、大学城脑病五科、、大学城康复科、大院康复科、芳村脑病内外科、珠海脑病内外科、言语吞咽诊疗中心、癫痫诊疗中心、脑功能科、心理睡眠门诊、中风病防治重点研究室等十一个病区,病床总数超过300张,拥有一系列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神经介入专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MR、TCD,肌电图、诱发电位、脑电图、脑电录像监测、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等针对中枢及周围神经、脑血管的专业检测、多导睡眠监测系统配备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内分泌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1997年,2008年评为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11年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14年评为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同时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挂靠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分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挂靠单位。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壮大,目前我专科在大德路总院、二沙分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分院、珠海分院均有专科病区,现有病床112张。2008年开始我专科引进了胰岛素泵,动态血糖仪、糖尿病足诊断箱等专科先进仪器,目前专科胰岛素泵共43台,动态血糖仪9台,糖尿病足诊断箱4个,专科尚有其他如安诺治疗仪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仪器。专科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正高级医师8名,副高级医师5名,主治医师9人,博士后3名,博士6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专科注重中医传承以及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专科学术带头人——范冠杰主任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教授。赵玲主任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范冠杰主任及赵玲主任均为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专科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继承人有:范冠杰、赵玲、魏华、刘振杰。省名中医继承人有黄皓月、张鹏、宋薇、蓝柳贵。专科中医特色突出。在师承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总结,范冠杰主任开创性提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中医糖尿病诊治新理论,并已开展4项课题研究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专科主攻病种积极开展单病种管理,现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胃轻瘫及肥胖两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工作。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于专科疾病治疗中,其中专科\"糖痹外洗方\"沐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现代诊疗技术也在专科广泛开展应用。专科现正着手准备成立\"722胰岛素泵中心\",这将是国内首个成立胰岛素泵中心的中医内分泌专科。甲状腺疾病诊治方面,专科已开展甲状腺穿刺活检检查、联合核医学科开展甲亢、甲状腺癌I131检查及治疗。现准备联合甲状腺外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及影像科筹备成立\"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整合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力量,更好为患者服务。专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现已有糖尿病研究室,专职人员开展专科科研工作,院内名医工作室2个:路志正、吕仁和名医工作室,开展名医学术思

皮肤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建于1976年,是全省最早设立的中医皮肤科之一。现是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广东省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皮肤病性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皮肤学科重点学科、卫计委国家级重点专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皮肤科门诊量最大的中医皮肤病专科之一。目前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临床诊疗等方面总体水平已居于国内同行前列。现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学科现有医、技、护人员64名,全国名老中医和国医大师1人,省名中医2人,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学科人员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队伍整齐,团结协作,整体素质高,在医、教、研方面均具有较强的能力。是全国首批中医外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国内最早招收中医皮肤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禤国维教授为\"第二届\"国医大师,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顾问,第二、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广东省名中医\"、\"全国优秀教师\"、\"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当代大医精诚代表\"等称号。第二学术带头人陈达灿,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科带头人范瑞强,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组长、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专科分别在大德路总院、大学城分院、二沙分院、芳村分院、珠海分院、下塘门诊、罗冲围门诊、天河门诊开设了皮肤科门诊,大德路总院及大学城分院共开设病床45张,年收治病人1200余

脾胃病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创建于1983年。1993年被评为医院的重点学科。1995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1999年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胃病重点专病专科。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6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07年被评为\"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十一五\"重点专科。2011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验收。同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13年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的建设规模不断在扩展,现设有4个专科病区,开放病床数共98张。拥有2个消化内镜中心、2个消化内窥镜室和1个胃肠动力室以及4个亚专科门诊。2013年建立起了余绍源国家名医传承工作室和岭南梁氏脾胃病科传承工作室。专科年收治住院病人数达4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达11万余人次,消化内镜诊疗人数达4万余人次。专科现拥有消化内镜中心处理器12台,纤维电子胃镜、肠镜各20余条,十二指肠镜、放大及染色内镜各4条,超声内镜2台,胶囊内镜2台,双气囊小肠镜2条,胃肠动力检测仪4台,24小时胃酸监测仪4台。脾胃病科目前拥有医生33人,其中广东省名中医2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住院医师11人,其中获得专科博士学位11人,专科硕士学位2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导师6人,获得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优秀人才称号3人、医院拔尖人才称号3人、广东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1人、第5批国家名中医传承老师1人、继承人2人。专科特色鲜明,在中医诊治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大肠息肉和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胃肠病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胆胰等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形成了稳定的发展道路,在全国脾胃病学界有着较大的地位和影响。专科同时在中医界率先开展了内镜下中医药制剂紧急止血术、钛夹止血术、食管扩张术、贲门失弛缓气囊扩张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粘膜切除术(EMR)、粘膜剥离切除术(ESD)、胆管恶性梗阻支架安置术、胃造瘘术、双镜联合(腹腔镜+电子肠镜)下结肠肿物切除术、超声内镜检查术、胶囊内镜检查术、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术等多项内镜诊治手术以及胃肠动力测定、食道PH值测定等

乳腺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成立于1997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和\"十·一五\"\"十·二五\"强化建设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定点医院。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授予点,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围绕\"建重点专科,树名科品牌,创一流业绩\"的目标,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以我科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为依托,在学术带头人林毅教授为主任委员、科主任刘鹏熙教授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陈前军教授的带领下,先后于2003年牵头全国学术网络大协作,成功制订了乳腺增生病的诊断、辨证、疗效标准,成为目前中医与西医进行乳腺增生病临床、科研的行业常用标准;2009年牵头制定了乳腺癌分期辨证标准,现已在行业内推广应用。这些标准的制订很好地引领着国内中医乳房病行业地规范发展,也奠定了我科在行业内的\"领头羊\"地位。在国家中管局带领下,担任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乳腺增生病协作组组长单位,主持乳腺增生病全国多中心临床路径制定与验证工作。担任国家中管局中医医疗技术排乳技术和引流技术协作组牵头单位,组织全国10余家单位进行适宜技术的验证工作。现担任国家中管局乳腺癌、急性乳腺炎协作组成员单位。2015年1月获批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并荣获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称号。科室目前拥有医护人员102人,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8名,国家级名中医1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5名。专科有病床121张,住院部设在大德路、芳村分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在二沙岛分院、大学城分院、天河等都开设乳腺专科门诊,各个分院均有全套先进诊疗设备。开展中医特色疗法12项,研制中医药专科制剂14种。年均门诊达14万余人次,年手术3100余台,其中乳腺癌手术600余台。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厅局级课题20余项、获科研成果奖5项。依托广东省中医科学院和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veolin-1介导乳腺癌干细胞化疗抵抗及干性维持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Caveolin-1抑制肿瘤干细胞Warburg效应对乳腺癌的预防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拟阐释Caveolin-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分

肾病专科 查看详情

【概况】广东省中医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肾病临床诊治工作,1994年正式成立肾内科,同期入选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为全国最早五家中医肾病重点专科之一,牵头全国30家中医肾病重点专科进行肾脏病重点病种慢性肾衰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制定,\"十五\"期间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肾病优秀重点专科,\"十二五\"期间被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大组长单位之一,牵头协作组主攻病种慢性肾衰和尿血的验证研究。2008年被遴选为全国唯一的\"慢性肾脏病\"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主攻慢性肾脏病的研究。2018年被选为首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同年入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华南·肾病)。在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壮大,诊疗手段不断丰富,形成了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全国一流的的中医肾病专科。肾病科现有病区4个(包括大德路总院,芳村医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总床位数141张)、血液净化病区4个(血液透析机135台),肾病专科门诊2个、特需门诊1个、慢病管理门诊1个、肾病研究室1个、专科实验室1个(面积1200m2),专科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2019年出院患者6500人次,门诊患者13.8万人次,年透析超过8万人次,全年服务患者量超过20万人次。2018-2019年\"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肾病专科之一,2017年、2019年入选广东医院最强肾内科之一。【人才梯队】目前科室人员总数202人,其中医师63人,正高11人,副高12人,中级20人,博导8人,硕导15人。专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2名,广东省名中医2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3名,顺利完成师带徒工作10名,跟师国医大师11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1名。专科针对科室发展需求及个人所长,从不同方向进行培养,如中医思维临床人才、中医肾脏病理人才、国际交流人才、科研方法学人才、肾病实验技术人才等。【专科特色】专科一直努力于中医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开展诊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依托4个名医工作室(张琪国医大师名医工作室、张大宁国医大师名医工作室、黄春林名医工作室、杨霓芝名医工作室)工作的开展,将名医经验运用于临床。科室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新技术、新疗法、院内制剂研发等,目前科室运用和开发了近20种特

外科专科 查看详情

外科现有住院病床313张,由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周围血管、甲状腺外科等6个专科组成,通过数十年的累积发展,学科无论在人才贮备、学术特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学科年收治病入12000多人次,年手术量9000多台次,年门诊量达50多万人次。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专家多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占70%。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包括省名中医、周围血管病专家蔡炳勤教授,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专家陈志强教授,肝胆胰外科专家谭志健教授等。近5年来共主持各级科研课题40多项,在研项目19项,其中包括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10项,开发中药新药2种,出版学术专著5本,教材1本;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肝胆胰外科是省重点专科,以国际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美国外科学院、欧洲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彭淑牖教授、国家名老中医蔡炳勤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谭志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何军明主任为负责人,专科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设有急诊、门诊及住院病房,开放床位45张,每年为超过2000人次的住院患者和超过10万人次的门诊、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年手术量达1400多台次。专科对刮吸解剖技术10余年的深入研究,开展巨大肝癌切除、复杂胆道手术、腹膜后肿瘤切除、复杂胰十二指肠切除等高难手术。应用肝脏区域完全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技术进行大量的大肝癌、涉及下腔静脉、主肝静脉的各种高难肝脏手术,达到先进水平;开展复杂肝内外胆道手术、胆道胰腺肿瘤切除、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左半肝、右半肝切除)等;运用腹腔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结合肝叶肝段切除、肝实质切开取石、高位胆管切开取石以及中医特色治疗等手段处理复杂肝内外胆道结石,取得满意效果。专科是国内首家刮吸解剖技术培训基地,制作的\"刮吸解剖手术教学光碟(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已全国出版发行。胃肠外科掌握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胸腹联合切口食管贲门连接处胃癌根治术、保留脾门胃癌D2+根治术。解决疑难重症能力上,对腹腔巨大肿瘤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复杂肠瘘处理等重大疑难病症的处理,能准确、有效、规范。开展的新技术有腹腔镜下进展期胃

心血管专科 查看详情

本学科自1933年医院创院以来,历经76年发展,从弱到强,于2000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冠心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并于2008年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病种心律失常(房颤)的组长单位。2012年成为广东省卫生厅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及\"十二五\"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创立了一套中西医结合、内外科整合,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的学科发展新模式。本专科拥有9个病区242张床位,并设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具备适应专科优势病种和专科发展需要的基础诊疗设备及中医诊疗设备。专科诊疗设备先进,设备总值超8千万元,并能根据学科发展及时更新及添置。随着医院的发展,总部引进最新的西门子MAGNETONAVANTOMR和螺旋CT、大C臂西门子DSA、双C臂西门子DSA、二沙分院引进西门子DSA、芳村分院引进TMMOVA310DSA、新建的大学城分院引入DSA系统等。目前可同时在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分院、芳村分院和大学城分院、珠海分院开展冠脉介入手术,并拟购进心肺旁路等先进设备。专科以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邹旭教授、阮新民教授、陈秋雄教授为专科带头人,在专科主任吴焕林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工作,逐渐成为中医心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本学科首创内外科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进行运转,形成了一支中西医结合、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共有医教研人员210名。其中,全国名老中医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广东省名中医1人,学员结构合理。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专科医师65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54人,比例83.1%;正高14人、副高11人,比例38.5%;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62人,比例95.4%。建立了博士学位点、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00余人。目前我学科有省千百十人才4名,院青年拔尖人才3名,朝阳计划人才5名;名老中医师带徒结业4名,正在跟师8名。专科围绕提高优势病种疗效,建设有四大亚专科:冠心病亚专科、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心衰诊疗中心及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心血管介入室、心血管重症监护室、心脏康复中心、心功能室。广泛开展冠脉PCI、冠脉钙化斑块旋磨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血

血液专科 查看详情

【概况】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于2001年2月由我国著名的中医血液病专家梁冰教授组建成立,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科。科室秉承\"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齐头并进\"的理念,在葛志红主任、李达主任、代喜平主任的带领下,经过19年发展,目前是广东省中医血液病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近年来,科室业务能力、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中医特色较为明显。专科实验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如血细胞分离机、流式细胞仪、PCR仪等,开展了骨髓血细胞形态、溶血与凝血实验室检查、免疫学分型、染色体、FISH、骨髓与淋巴结病理等血液淋巴系统疾病诊断技术。科室设有普通血液病区40张病床和造血干细胞移植3张病床。年平均门诊量约4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500余人次,区域外病人占40%,涉及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人才梯队】目前专科医护人员46人,其中医师18名,正高8人,副高4人,中级3人;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6名;医师中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1人,硕、博学历达到88.9%。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医教研并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血液专科队伍。梁冰教授、郭坤元教授、李达教授任学术带头人,代喜平主任任学科带头人。梁冰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全国中医血液专病医疗中心主任;郭坤元教授为全国著名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技术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达教授系全国知名中医血液病专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学科带头人代喜平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病分会常委。【专科特色】科室设立了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紫癜贫血三个亚专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包括:一、中西医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2005年开展工作以来,目前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移植人数可达45例左右,移植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移植类型包括同胞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眼科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是我院优势专科之一。创建于1933年,自建科80余年来,在国医大师唐由之、广东省名老中医张梅芳教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眼科疾病疗效显著,在全国享有盛誉。2008年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现是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攻病种病协作组协作单位。国家中医眼科重点学科协作单位,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医眼科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眼科发展至今已拥有2个眼科专科,包括广东省中医院总院眼科、珠海分院眼科,共有床位43张。专科临床设备总值5416余万,拥有角膜内皮仪、荧光造影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lcon玻璃体超声乳化一体机、飞秒激光仪、准分子激光仪、眼底激光仪、YAG激光仪等先进仪器。眼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8名。专科带头人邱波、庞龙兼多个社会学术任职,分别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美国白内障与屈光学会国际会员及中国民族医学学会中医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眼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底病影像诊疗中心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专科秉承\"中医水平走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的指导思想,在张梅芳主任、邱波主任、庞龙主任的带领下,目前开设3个亚专科及1个研究室,包括白内障及视光学专科、眼底病专科、儿童低视力专科及张梅芳名老中医研究室。近几年,眼科发展迅猛,大德路总院年门诊量可达到135000余人次,年收治病人数近2500人次,年三、四级手术量达1800余台次

影像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医学影像医学中心包括大德路总院影像科、二沙分院影像科、芳村分院影像科、大学城医院影像科、珠海分院影像科及各4个门诊分部。目前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核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放射学学会神经学组组长单位,同时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影像专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广东省管理学会影像中心副主委挂靠单位,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本学科包括普通放射、CT、MRI、B超、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目前拥有各类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固定总资产过亿,包括MRI6台,其中3.0T3台,1.5T4台;多层螺旋CT6台,包括640排CT2台,双源CT1台,64层3台,16层1台;PET\/CT1台,ECT2台;DR15台、骨密度仪2台、乳腺钼靶5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8台,ACUSONS2000ABVS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仪1台,科室硬件平台实力居全国中医院之首;开展了一系列先进的影像技术检查项目,包括螺旋CT的脑灌注成像、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气道和消化道内窥镜成像,以及高场MR的脑弥散和灌注成像、脑功能成像、代谢波谱分析、心脏功能评价等;建立起全国中医院第一家多院联网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能实现各分院之间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实现资源共享功能。本学科现有人员163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49人,具有博士9人,硕士学位68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刘波教授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影像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委员、广东省管理学会影像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放射学会常委并兼任神经学组组长。本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大型医学影像中心,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课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等奖一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广东省中医院医学影像部同时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影像教研室,负责中医本科、临床工程、七年制、硕\/博士班级的课程,主编《临床医技学》教材及教学辅助教材15部;国内较早在中医院校具有\"影像与核医学\"硕士学位及\"中西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予权,

针灸专科 查看详情

大针灸科创立于1933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针灸科室,由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二沙分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分院和珠海分院的针灸科、传统疗法中心、973项目办公室、针灸效应规律及机制重点研究室、针灸电生理实验室、腹针研究所、针灸教研室、名医及流派工作室等组成。现为广东省中医院\"A级科室\",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建设单位及广东省重点专科。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2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4人,主治医师、讲师36人,住院医师39人,副主任护师2人。其中特聘院士、国医大师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获省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者2名、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1名,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2人;医学博士23人,医学硕士53人;全国继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大针灸科是广东省针灸学会及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和国家针类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近五年承办全省学术会议4次、国际学术会议6次,全国学术会议2次,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2次。多人在国内外针灸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担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团体会长、副会长、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等要职,其中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会4人、中国针灸学会专业专业委员会18人、广东省针灸学会25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3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4人,并有多人被香港针灸学会、阿根廷针灸学会、美国针灸学会、荷兰中医针灸协会、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英国福生针灸药物训练学院等聘为顾问、教授。其中学术带头人许能贵教授为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学科带头人符文彬教授兼任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及腹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针灸学会顾问,荷兰中医针灸协会(NVCA)永久名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杂志》副主编,《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副总编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治未病中心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项目,全国预防保健专科的组长单位,第一批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之一,\"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示范单位\",2012年2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单位,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培训单位,具备丰富的临床资源、科研及教学经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也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会长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吸引了来自全国以及港澳的学术同行进行进修学习,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智利、新加坡、越南及港澳等数十个国家地区的学术同行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并主办和承办各类治未病培训,每年举办全国继续教育项目\"治未病\"培训或学术交流活动。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包含体质辨识中心(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疗法中心3个部门,分布于大德路总院及二沙分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分院、及珠海分院4个分院,共10个临床科室,占地面积逾60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800万,每年的服务人次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年服务近20万人次,区域外病人占1\/3以上,门诊中医治疗率达百分百,包括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专程从美国、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港澳台等地慕名而来者。本专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8人,另外相关学科出诊人员25人,以及专家指导小组9人。固定人员中高级医师职称比例占22.1%,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53.85%。梯队建设清晰合理。职称构成: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20名;技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士5名。固定人员中学历构成:博士12名,硕士3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编写专著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并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围绕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针对健康、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等服务对象,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指导(包括起居、情志、饮食、睡眠、经络等方面)、中医病前状态调养方案(亚健康失眠状态调养方案、亚健康阳虚质状态调养方案、代谢综合征调养

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简称中医经典科),即芳村医院内五科,是医院的中医特色科室之一,也是医院窗口单位之一,发挥着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名老中医经验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示范基地的作用。自2010年3月1日成立至今,科室坚持\"特色\"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心肺脑重症为主攻病种,以中医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的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救治中心。因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目前科室开放病床40张,其中含独立套房1间,配有灸疗室1间,煎药室1间。科室拥有高级学术带头人7名。在科医生共1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学位4人,医护人员均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医救治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的经验,综合诊疗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科室在学术指导思想上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运用中医手段为主治疗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科室始终坚持以下鲜明的诊疗理念:(1)思路回归经典,经典回归临床。(2)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运用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以急危重症为重点突破口,挖掘和验证中医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3)以病机辨证为核心,以内服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综合运用多种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救治病人。科室突破传统临床病房的专科病种限制,回归经典中医原貌,大胆收治除外科手术及肿瘤晚期外的内外妇儿骨皮各专科近60个临床病种。目前科室主要收治病种:各种急危重症,如COPD并感染致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难治性慢性心衰、急性脑梗塞、肺部感染、肝硬化失代偿期、重症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兼顾各种疑难杂症,如糖尿病、不明原因发热、难治性失眠、难治性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风湿免疫类疾病、顽固性皮肤病、难治性痛风等。科室电话:(020)81499399-8321、8322,,

肿瘤专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创建于1992年,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专科共有四个病区、176张床位,包括大德路总院的大院内一科,芳村分院的内二科,大学城医院的内三科、放疗科。在大德路总院、大学城分院、澳门科技大学医院分设肿瘤专科门诊。专科还配备有国内一流的肿瘤放射治疗室、放射介入治疗室和中医药肿瘤分子实验室。专科于2005、2008、2011年分别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为国家中医临床肿瘤研究基地科研协作单位。专科逐渐形成了包括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任命的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千百十人才、院内拔尖人才、朝阳人才等在内,由学术带头人刘伟胜教授、学科带头人吴万垠教授、学术继承人等组成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专科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科内专家还在国内重要学术团体任职,如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专业理事会副会长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英文版、《中国肺癌杂志》、《中国肿瘤》、ESMO官方杂志Annalsofoncology中文版等国内外杂志特约评审专家及编委。专科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依托我院先进诊疗设备、齐全专科、雄厚的技术力量,专科具备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专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和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优势,结合专科的主攻病种即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确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切入点。在不能从化放疗获益的晚期患者以单纯中医药替代治疗,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减症或减毒、增效的补充治疗,老年人、体力状态差患者的替代治疗,中医药与新技术(如消融)结合的补充治疗,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以增效减毒或增敏、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术后或放化疗后中医药的维持治疗,高危人群(癌前病变或\"无瘤\"患者)的治未病等方面,全程、规范化、个体化开展对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其中,中药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敏、减毒、增效的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专科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肿瘤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的梳理、制定,并不断优化,积极参与国家中管局肿瘤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的验证工作。现为国家中管局优势病种鼻咽癌临床路径梳理、验证的协作组组长单位,为肝

重症医学专科 查看详情

【概况】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1998年,是全国中医院中最早建立的大型综合型ICU,目前是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急危重症方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及重症医学协作组总牵头单位,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唯一起草单位,《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牵头制定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博士点和硕士点。设置大德路总院、芳村医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4个综合性ICU,1个重症医学重点研究室(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慢病管理门诊(心肌梗死)1个。共有专科床位67张,医护人员共203人,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心。【人才梯队】目前科室人员总数242人,其中医师44人,正高6人,副高12人,中级41人,博导5人,硕导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广东省名中医1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1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1名。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人才6人。专科针对科室发展需求及个人所长,从不同方向进行培养,如中医思维临床人才、国际交流人才、科研方法学人才、重症实验技术人才等。【专科特色】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以心肺重症作为主攻方向,能全天候收治急危重症包括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呼吸衰竭、重度颅脑损伤、蛛网蟆下腔出血、脑动脉瘤、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夹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年救治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各类休克等危重患者超过2500人次。专科一直努力于中医药早期干预\"逆转\"\"截流\"危重病人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开展诊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依托3个名医工作室(陈可冀院士名医工作室、晁恩祥名医工作室、史载祥名医工作室)工作的开展,将名医经验运用于临床。专科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新技术、新疗法、院内制剂研发等,目前科室运用和开发了近10多种特色疗法及1种院内明星制剂通冠胶囊,并深入开展机制研究。专科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及

综合二科 查看详情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二科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运行,是现代化宾馆式管理的综合病区,依托广东省中医院雄厚的技术和设备力量,汇集广东省中医院优秀的学科人才,为患者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查体、住院治疗、康复、保健、健康管理服务。秉承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精华,集中西医最佳诊断与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服务。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聘请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全科共有医护人员共26名。医师专业涵盖心血管、呼吸、神经、康复、针灸、心理、重症监护、急诊等,所有医生均获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护士具备内、外科及康复等护理专长。治疗疾病包括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及其他内科常见病、危重病、疑难病等。综合二科病区功能齐全,居住环境优雅,安静。拥有病房30套,含标准房、一房一厅套房、二房一厅套房等不同类型的房间。房间设施现代化,设有中心吸氧、家庭化多体位电动床、中央冷暖空调、24小时热水。生活设施配置齐全。时刻为病人提供整洁舒适的宾馆式病房。科室配备多功能心电监护、自动除颤仪、无创呼吸机等危急重监护、抢救的现代化医学高端设备仪器及床边康复治疗器械。本科室依托全院先进仪器设备,如PET-CT、3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内窥镜中心等,完成全面深入的健康体检。并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体检、咨询、管理服务,发挥中医\"治未病\"之优势,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为每位来访者设计个体化的诊疗、康复方案,提供状态评估、平衡膳食、运动养生、起居情志调摄、穴位及经络保健指导等。可提供针灸、腹针、推拿、砭石熨烫、平衡火罐、耳穴压豆、刺血疗法、天灸、刮痧、中药封包治疗、中药熏洗、雷火灸、附子灸、艾箱灸等中医特色治疗近20项,足不出户便能感受中医传统治疗的魅力。楼内设有咖啡厅、休闲区、健身房、会议室,满足来诊者工作休闲需要。科室有严密的保安系统及探访制度,确保住院患者的隐私及安全。

综合一科 查看详情

我院建立了一百多个特色鲜明、疗效明显的中医专科。有全国重点专科15个,17个广东省重点专科。医院致力于科研创新,拥有五个国家级基地(研究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医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共同研究中风、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治疗。与加拿大合作开展对风湿及类风湿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与香港医管局合作,在西医院设立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是政府设立的第一家中医药临床研究机构。目前我院拥有邓铁涛等国医大师,在院医师中有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等高级中医人才。医院还以全国名老中医为龙头,以名师带徒,脱产跟师等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其中保健处陈海处长,三号楼综合一科林晓忠主任,综合二科李新梅主任均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楼内主治医师汤湘江、王素愫、吴瑜、梁蕴瑜等、张熹煜、詹乐昌等医师也分别师承名老中医。大学城医院三号楼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医师14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以上医师11人,每层楼(15张病床)配备护士10人,医师专长覆盖各大内科及康复针灸科,护士专长包括内科、外科、妇科、骨科及康复科,可收治各种内科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亦收治各种康复期患者及慢性劳损疼痛患者。三号楼开设两年内收治患者超过600名,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省外、港澳台以及外籍患者,他们很多身患疑难疾病,久治不愈,在大学城医院三号楼治疗后均满意而归。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