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中医科 查看详情

中医科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一级临床科室,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示范单位,广东省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南方中西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学科带头人李建军教授现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癌症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药材》和《环球中医》等杂志编委。中医科由中西医结合病区、中医内科门诊、中医针灸科和中医骨科组成。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硕士导师5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5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含在读)11人,硕士5人。中医科以大综合小专科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病房和中医门诊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病、呼吸系统疾病、各种妇科疑难杂症、不育症、及疑难重症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工作,针灸科运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各类疼痛、脑血管疾病康复、神经损伤恢复、瘙痒症和免疫性炎症、调经助孕、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综合治疗。骨科擅长以手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病变引起的颈、肩、腰、腿、膝痛及相关疾病,以及外伤所致的骨折、脱位、伤筋等疾病。中医科秉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不断开拓创新,精修仁心仁术,维护患者心身健康。我科是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南方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癌症康复学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

眼科 查看详情

我院眼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著名眼科专家陈耀真、毛文书教授曾在这里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现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主委并眼与全身病学组组长、广东省眼健康协会眼与全身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眼科现有医务人员43人,其中医师20人,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讲师5人,医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每年门诊量近6万余人次,收治患者1500人次,开设了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眼整形和斜视、青少年眼保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眼与全身病、泪道泪器病等专科和教授门诊。在与全身病相关性眼病的诊治,包括糖尿病相关眼病、甲状腺相关眼病、风湿免疫性眼病、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以及青少年眼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眼科拥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仪(Angio-OCT)、高速玻璃体切割仪、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微脉冲眼底激光及YAG眼前节激光、小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激光共聚焦眼底血管造影、电生理检查系统、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全自动视野计、ZEISS手术显微镜等。自2003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以来,已完成上万例手术。同时开展各类眼病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培养了大批优秀眼科人才,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等20多项基金研究,发表专业文章10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40篇,副主编和参编论著7本。每年定期举办逸仙眼科论坛、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为广大眼科同道及相关医务人员提供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派出医生到省内外帮扶,定期到社区义诊和讲座,服务社会。连续多年获得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优秀奖(一、二等奖)、最佳质量与安全管理优秀奖,2018年、2019年眼科党支部获医院优秀党支部称号。

口腔科 查看详情

我院口腔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经数代口腔医学专家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华南地区实力最强的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目前全科医护技人员152名,医生人数70名,其中教授7名,博导6名,副教授15名,人才梯队合理,学科齐全,设有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儿童口腔、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亚专科。共有80多张牙科综合治疗台,病房开放床位8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000多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省综合医院口腔科之首,医疗水平处于华南地区领先地位。口腔颌面外科专科2012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科2013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被遴选为国家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9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是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分会的主委单位,广东省口腔颌面头颈数字化精准修复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颅颌面外科中心挂靠在我科。学科带头人为李劲松教授。口腔颌面外科在口腔颅颌面-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大型软硬组织缺损的功能重建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在放射性颌骨坏死手术治疗和修复重建方面有多项创新,疗效显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天和后天颅颌面畸形的整复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至今已培养博士后12名,博士研究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近年来获得国自然30多项,广东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项,其它省级基金5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2篇,大于5分的15篇。近年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广东省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胆胰外科 查看详情

胆胰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普通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肝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共有南北院两个病区,编制床位70张。科室目前有医生19人,其中正教授4人,副教授7人,刘超教授为胆胰外科主任,王捷教授为胆胰外科顾问。目前,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巨大肝癌的精准切除和肝移植是我科的著名学科品牌和特色项目。在国内较早系统开展了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胆道引流、术前门静脉栓塞、非接触大范围肝切除、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肝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安全性、手术切除率及R0切除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延长了术后生存时间。并总结出了\"扫黄除恶、除恶务尽\"的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理念。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胰腺癌的腹腔镜手术,目前每年收治胰腺癌患者数量居华南地区前列。我院2019年6月始重启肝移植项目,至今已完成40余例(包括4例劈离式肝移植和1例肝肾联合移植),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提供了生的希望。由我院胆胰外科、影像科、消化内科、肿瘤科、介入科、病理科、营养科等科室的多位专家组成的多学科诊治(MDT)团队每周对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共同制定诊疗方案。MDT的实施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为复杂肝胆胰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保证。胆胰外科秉承\"临床为本、科研为魂\"的学科宗旨,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科研工作,已经形成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等系列科研方向,建立了临床标本库和数据库,研究成果喜人。近几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8项、其它纵向和横向科研基金十余项,牵头及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RCT研究,参与制定多项诊治指南和专家共识。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包括《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Gut》、《Hepatology》、《JournalofHepatology》、《Annalsofsurgery》等本领域顶级杂志多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7分。

儿科血液专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是广东省首批儿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儿科被广东省教育厅批为省级重点学科,儿科血液(地中海贫血专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再次获评广东省卫计委\"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儿科血液专科现有固定床位73张,设有儿科血液肿瘤病区(儿科一区)、危重病监护室(PICU)、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儿科五区),尚有儿科血液病研究室和儿科血液专科门诊、地中海贫血专科门诊、实体瘤专科门诊等。现有医教研儿科血液专业技术人员45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5人。儿科主任方建培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基层儿科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童肿瘤筹备学组副组长和国家卫健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副主委,2019年获批\"中国卓越儿科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儿科学》(2018年,专科),参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九版《儿科学》(本科),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8年制\/7年制第3版《儿科学》。儿科血液专科在地中海贫血、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8年完成国内首例同胞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2000年开展国际首例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目前,该科完成各类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共500余例,其中治疗地贫近200例,在国内儿科血液治疗地中海贫血领域有较高的诊治水平,治疗成功率和无病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是\"广州儿童白血病化疗协作组\"(2002组长单位),2008年\"广东省儿童白血病化疗协作组\"和2016年\"华南地区儿童白血病化疗协作组\"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白血病化疗方案的临床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5年治愈率达85-90%,达国际先进水平。与美国Duke大学、哈佛大学儿童医院、法国圣露易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10年我专科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00万元资助,中山大学\"5010\"临床研究项目1项,并获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项目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每年发表SCI5-10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

放射科影像专科 查看详情

1901年我院拍摄了中国第一张人体X线照片,标志着临床放射诊断工作的开始。1949年放射科建科,由中国临床放射学的创建人、奠基人,著名的放射学专家谢志光教授担任放射科主任。历经百年传承,在多位放射科主任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放射科已发展成为医疗技术队伍实力雄厚,亚专科齐,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大型综合医院的影像诊断与治疗的公共平台,放射科下设影像专科一区(院本部)、影像专科二区(南院区)、DSA公共平台(院本部)以及远程影像会诊中心。放射影像专科建立了全身影像检查的操作流程及技术规范,建立了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三级审核报告制度及质量持续改进制度。放射影像科设备先进,信息化网络完善,目前拥有3.0TMR机4台、1.5TMR机3台、高端CT机4台,年均影像检查总人次达40万人次,其中X线22万人次,CT13万人次,MRI5万人次。影像检查阳性率90%以上,诊断符合率93%以上。同时完成大量的院内、院外包括新疆与西藏地区的各种层次的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放射影像专科秉承\"务实求真、精益求精\"的宗旨,秉承\"医教研齐头并进,医技护协同发展,科技与人文并举\"的发展理念,超着建设国际化放射学科的目标,不断完善、增强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及人才梯队结构,以开拓影像新技术及医工交叉合作研究为基石,不断提升医、教、研水平及学术影响力。目前放射影像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放射影像专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人才结构合理。现有医师36人,其中正高职称7名,副高职称8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技师55人,其中副高职称2名;护士14人。拥有中山大学名医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羊城好医生1人。承担中山大学医科的影像诊断学的五年制、八年制和硕士、博士的教学工作,每年接受来自外单位100位以上医技护人员进修学习,并每年承担6项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放射影像科面向重大难治性疾病,不断发展影像学新技术,开拓各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并广泛开展医工交叉融合国内及国际合作研究。近五年来,放射影像专科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2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973计划重大项目分课题1项、NFSC-广东联合基金集成项目分课题1项、广东省重

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 查看详情

生殖内分泌专科(生殖中心)是我国首批生殖内分泌专业队伍,现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获广东省最强科室推荐,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GCP基地等。以辅助生殖技术及女性生殖功能调节和保护、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为重点,疑难疾病、罕见病为特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所有项目,包括夫精人工授精、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一代试管\")、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二代试管\")、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三代试管\")。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到2020年已经完成试管婴儿3万多个新鲜周期,分娩1万7千多个健康婴儿。诊疗特色包括:(1)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诊治。(2)女性生育力保存。(3)高龄、卵巢功能减退和肿瘤患者个体化助孕。(4)三代试管婴儿。(5)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综合诊疗等。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医疗技术成果,如世界首例复杂多胎妊娠(单绒毛膜三胎)通过早期选择性减胎后分娩健康婴儿;世界第二例采用IVM技术使卵巢抵抗综合征患者顺利分娩;世界第二例报道真性空卵泡综合征遗传学诊断及突变机制;国际上首次将固相表面玻璃化载体使用于人卵巢组织冷冻;国际上首次证实FIGLA致卵巢早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机制;国际首次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颗粒细胞的炎性通路对卵母细胞质量和端粒酶的影响;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亲本单倍型诊断新发突变合并染色体异常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国际上首次展现中国输精管缺如患者特有的基因突变谱和突变热点;完成罕见遗传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多囊肾等患者的辅助生育;在国内率先开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助孕治疗后获得成功分娩;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诊治反复失败、疑难患者成功妊娠;国内首家开展雄激素分类检测;建立全国最早多囊卵巢综合征生物样本库及患者随访系统等。现有临床医、技、护员工总计66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超过八成以上医师拥有博士学位。积极开展针对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使更多患者受益。发表SCI论著200多篇,主编参编专著20多部。获国家级、省级科研基金总额超千万元,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多人获得\"林巧稚杯\"、\"羊城好医生\"、\"中大名医\"、\"岭南名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

妇科肿瘤专科 查看详情

我院是全国最早开展妇科肿瘤手术的单位之一。目前,妇科肿瘤专科已发展成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科。专科拥有强大的医护团队,病床近百张,收治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是中山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科研流动站、进修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唯一妇瘤腹腔热灌注化疗规范化应用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妇科恶性肿瘤MDT\"和\"妇瘤临床研究\"双示范单位。妇科肿瘤专科致力于提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阴道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效果,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保留生育能力、保留卵巢功能及保留性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手术、外阴癌根治术与整形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创立宫颈广泛切除及功能重建术等诸多\"逸仙术式\",通过对传统术式的改良,把复杂、难做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等手术变得简单、规范、易学,并在全国推广,为提高我国的妇科手术水平做出了贡献。同时将开腹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腹腔镜水平也位于国内领先水平。我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宫腔镜技术的单位。目前是国家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在宫腔粘连、宫腔异物、子宫畸形、宫腔肿瘤和病变、婴幼儿阴道肿瘤等的诊治水平居于我国领先水平。妇科肿瘤专科致力于推广国际最权威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指南,包括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和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指南更新后,都由妇科肿瘤专科撰写相关指南解读发表在杂志上推广。自2016年成立了\"逸仙妇瘤\"公众号后,以此为平台加以推广最新权威指南、妇科肿瘤的规范化诊疗、规范化手术,并为全国疑难病例提供诊疗方案,广受同行认可与好评。

肝胆外科 查看详情

肝胆外科是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专科。科室共有各级医师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9人。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亚太腹腔镜肝脏手术推广委员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腹腔镜肝脏外科协会(ILLS)常委、国际肝胆肿瘤精准治疗示范中心单位。肝胆外科是华南地区疑难肝胆胰疾病的主要诊治中心。以精准为理念,以微创为特色。是中国肝胆胰微创外科的主要探索者和规范化术式的推动者。2013年完成亚洲首例腹腔镜辅助下门静脉结扎联合肝脏分割的分阶段肝癌切除术(LP-ALPPS),基于采用ALPPS技术,使中晚期肝癌的三年生存率提高到55%。率先在国内及国际推行包括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右后叶切除及S7段切除的标准化,流程化。是中国腹腔镜肝脏手术的主要培训基地,近5年来培训了包括台湾地区的近千名学员。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单位之一,率先在国内完成腹腔镜胰腺手术的所有术式。同时在复杂肝胆胰肿瘤的多学科诊治及胆道损伤修复方面也极具特色。近10年来,我科创立的\"岭南肝胆胰国际微创外科高峰论坛\"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学术交流平台。2019年以国际肝胆胰中国分会ERAS专委会和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为平台,创立和推进了国家级的肝胆外科ERAS标准病房的建设及挂牌项目,促进了中国ERAS事业的发展。肝胆外科承担中山大学医学本科授课和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是中山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多年持续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年均培养参加学习班学员600名以上。科室高度重视专业学术交流工作,连续10年主办岭南国际肝胆胰微创外科高峰论坛,为国际肝胆外科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科室在肝胆肿瘤的临床治疗、发病机制基础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近年来,专科开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获得国家863项目、\"十一五\"科技项目以及二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主持中山大学\"5010\"临床研究项目两项;在Hepatology、Gut、ClinicalCancerResearch等著名医学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骨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骨外科创建于1951年,目前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奥运运动员定点保障单位,广东省脊柱脊髓科研中心、中山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挂靠我院骨外科成立。目前,骨外科分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专科、创伤骨科四个亚专科,有医师36人,其中正高11人,副高5人,博导5名,硕导15名。多名教授在各学术团体担任职务。学科带头人沈慧勇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骨外科主任高梁斌教授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近5年来,骨外科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10项(包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科室发表SCI论文40篇(最高IF17.2),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骨外科特色诊疗技术如下:1.在脊柱骨盆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是国内较早开展脊柱肿瘤治疗中心之一,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改进了颈,胸腰脊柱肿瘤全脊椎手术方法,将三D打印技术应用于人体重建。在传统的Tomita外科原则基础上,将双磷酸盐及狄诺赛麦等药物、手术联合术中放疗(IORT)治疗多发性肿瘤以及enbloc全脊椎切除技术应用于脊柱骨盆肿瘤的治疗。2.擅长重度复杂脊柱畸形的矫形手术,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各种截骨矫形术进行系列研究,设计了经椎弓根多节脊柱三柱截骨术,有效地防止了大血管和脊髓损伤,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术前个体化评估,使得脊柱后凸畸形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另外,骨外科对脊柱侧凸畸形的矫正系列研究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效果。3.在脊柱疾病微创方面,骨外科是中国脊柱微创的发源地。从国内第一台MED的开展和第一台THESSYS系统椎间孔镜的引入国内,在国内特别是华南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利用VR及机器人技术对于每一例患者病情制定完善的个体化手术规划,结合O臂导航、虚拟现实技术,使微创手术精确化!4.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其并发症防治,基于数字化技术及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人工关节置换的个体化测量,在无菌性松动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5.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规范化治疗方面

重症医学科 查看详情

我院重症医学科,即综合ICU,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内医院成立较早的重症医学科,2010年在广东省卫生厅正式注册为一级诊疗科目,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中山大学重症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并已经招收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学员。重症医学科在院本部设重症医学科一区,南院区设重症医学科二区(分设亚专科重症医学科外科ICU、南院区重症医学科内科ICU)。目前,重症医学科有33位医生、108名护士、病床36张、多功能监护仪36台、高档呼吸机35台,同时拥有层流净化装置、ECMO、纤维支气管镜、无创通气呼吸机、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床边血液净化机等一系列抢救设备。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为开展各种危重症的监测和抢救技术,为临床各科室的危重症病人抢救提供强力的支持。科室不断发展,开展各种脏器支持及监测技术,包括ECMO技术、ARDS的呼吸机支持策略、脓毒血症的液体复苏及免疫调理、危重症的循环支持如主动脉内球囊反博和危重症的血液净化治疗等。重症医学科现任科主任何志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全国委员、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副会长兼重症呼吸康复学组组长。多次参加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及欧洲等的国际学术交流。主持多项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科技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其研究成果\"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脊髓损伤修复新疗法的研究和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清副主任医师任南院区重症医学科外科ICU主任(亚专科),王吉文副主任医师任南院区重症医学科内科ICU主任(亚专科)。重症医学科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实力,医疗服务范围辐射至广东省外,进一步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形成影响。

急诊科 查看详情

急诊科于1984年组建成立,于1987年成为独立临床学科,2012年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9年获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专科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急危重症诊治中心。急诊科现包含院本部、南院院区,未来蒋增加海珠、花都、深汕、三个新院区。承担区域内院前急救任务,急诊量居广州市前列,年急诊量超过30万人次。业务范围由多个环环相扣的单元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就诊区、抢救室、急诊留观区、急诊综合病区,以及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ICU),实现高效救治体系。学科重点方向为心肺脑复苏、危重症医学。科室拥有专业且敬业的医疗护理救治团队,多数医生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能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全方面高效专业的治疗。科室配备多种先进诊疗和监护设备,能独立开展快速床旁快速检测、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呼吸机机械通气、床旁支气管纤维镜等诊治。科研方面,科室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心肺复苏研究与转化平台。获广东省科技奖2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国内期刊论文150余篇。主编《急诊医学》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目前科研项目有以下方向:(1)线粒体功能保护与CPR、亚低温治疗对CPR后心肌及大脑神经细胞的保护研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发表10余篇SCI论文。(2)自行研制开发的动物复苏装置(发明专利)及心肺复苏基础研究平台,建立了标准化的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3)建立远程实时生命信息监测中心及\"家庭-社区-医院-新型医疗保健、急救网络平台,实现区域性院外心脏性猝死的综合防治。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4)通过建立标准化严重脓毒症的动物模型,开展对脓毒症心肌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的保护研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发表5篇SCI论文。(5)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大动物心跳骤停模型,搭建心跳骤停心电信号生物学数据库,利用医工结合的优势,开发面向室颤心电波形的智能识别与除颤时机优化的装置(发明专利),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发表10余篇SCI论文。教学工作与医疗、科研相辅相成,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医、教、研三架马车\"并驾齐驱。是本科生、研究生硕士、博士培养中山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所在单位,一直负责中山大学《急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选修)、八年制直博生(必修)、留学生MBBS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急诊医学》课程于2014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近

甲状腺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甲状腺外科成立于2008年,目前科室有10名医师,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名,博士6名,硕士4名。不论手术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广东省领先地位,对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结节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甲状腺外科已开展的核心医疗技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保护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甲状腺术中纳米碳技术保护甲状旁腺及其功能,颈和胸部无疤痕的腔镜下经胸乳晕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和经腋窝入路的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良性肿瘤的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消融微创治疗,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和基因检测术前精准诊断等。目前,我院甲状腺外科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华南地区唯一的培训基地,全国甲状腺疾病微波消融治疗的培训基地之一,每年举办多期培训班,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黎洪浩主任担任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广东省神经监测专业组的组长等。甲状腺外科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颁发的\"全国优秀甲状腺外科团队奖\",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市级及中山大学等多项科研基金研究项目,发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科研论文五十多篇。甲状腺外科病房设在我院南院区博爱楼后座6楼,33张病床。

康复医学科 查看详情

临床营养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2009年,前身为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成立的营养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主管护师1人,包括硕士导师1人。临床营养科是医疗技术科室,承担全院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和各类治疗膳食的管理,负责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评估、诊断和营养治疗的会诊及相关营养宣教,以及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临床营养承担中山大学本科生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常年开展营养科研,为中国营养学会首批注册营养师实践教学单位,科主任担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社区营养门诊工作组组长和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党支部书记、分会主任委员等全国和省内营养学术界重要社会职务。临床营养科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全院各病区的营养风险筛查,尤其是创新地研制产妇和儿童营养风险筛查技术。创新糖尿病营养诊治方法,包括糖尿病食谱快速编制法和糖尿病烹调实践营养教育形式,形成和规范糖尿病足综合营养评价和营养治疗技术,在20多个社区推广慢病营养管理适宜技术并建立社区营养门诊。目前承担10多种肠内营养制剂配制和管理,制订20余种诊断和治疗膳食及其日常管理。常年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内容包括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肾病、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营养治疗和孕妇、儿童营养指导,出诊时间为每周一、二上午和周三、四下午。开展营养防治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心血管病营养防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基金,参与编写书籍20余本,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著50余篇,其中单篇SCI论著IF最高为16.0。每年承担10余名进修生和实习生等带教教学任务;已经连续8年成功举办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常规开展营养宣教工作,发病各类营养文章千余篇,每年开展健康讲座百余场次,编写并发放大量的各类疾病营养治疗手册,。临床营养科获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示范单位,全民营养周活动组织奖、全国示范单位和连续各届省营养学会特别贡献奖,多次荣获本院医疗质量管理二等奖、三等奖奖励。科室医生曾获首批营养科\"羊城好医生\"、全国营养科学十大传播之星、全国营养行业先进工作者、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获全国营养演讲比赛一等奖、\"逸仙杯\"二等奖,科普作品比赛曾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三等奖、广东省医学会二等奖、广州市一等奖。,,

麻醉科 查看详情

我院麻醉科成立于1959年,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下设南院专科和北院专科,共有在职麻醉医师88人,护士19人;其中正高6名、副高15名,61人具硕士学位、19人具博士学位,13名医师曾留学海外知名大学。麻醉科设立了肝胆外科、泌尿妇科、心胸外科、颅脑脊柱外科、口腔耳鼻喉麻醉专科以及疼痛专科等6个有我院特色的麻醉亚专科;开展临床麻醉、麻醉后复苏、术后疼痛治疗、重症监护、疼痛门诊以及麻醉门诊等完善的临床业务。每年完成住院患者麻醉近4万例、术后镇痛逾20000例;常规开展心肺肝肾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心脏及大血管手术麻醉、达芬奇手术麻醉、各类内镜微创手术麻醉、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及导航手术麻醉、骨科复杂手术麻醉、功能重建的口腔颌面外科高危气道手术麻醉等;临床麻醉质量及疗效达省内领先水平。完成临床工作之余,麻醉科响应国家援外号召,组建高素质队伍对口援助非洲国家麻醉科;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关注基层、一起强大\"的号召帮扶基层医院麻醉科,有效提升了当地临床麻醉水平,良好履行了社会责任。教学方面,麻醉科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5名,近五年培养博士10人,硕士49人。在承担中山大学本科生、八年制和留学生教学同时,还负责规培医师、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以及进修医师的规范化临床培训工作。另外,作为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抗癌协会麻醉学分会主委单位,一直致力于麻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科学研究方面,麻醉科形成了\"麻醉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吸入麻醉药的神经保护和神经损伤机制\"、\"麻醉与神经炎症\"、\"麻醉与肿瘤免疫\"、\"神经阻滞与ERAS\"等多个基础、临床研究方向;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后备队,从整体上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近年来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发表SCI论文56篇,学术水平在广东省麻醉界处于先进水平。

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泌尿外科简称\"仙尿科\",是中国泌尿外科发源地。在这里开展了我国第一例膀胱切开取石术、中国第一例经尿道碎石术、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华南第一(2019年发布),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侯任主委单位、广东省泌尿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广东省泌尿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泌尿外科医联体牵头单位,是国际认证的泌尿外科培训基地及微创技术培训中心、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膀胱癌联盟牵头单位。泌尿外科在科室专业涵盖肿瘤、微创、结石、前列腺与下尿路疾病、移植、男科、小儿泌尿共8个亚专科,肿瘤、微创、结石亚专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临床方面,微创技术全面应用于泌尿外科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机器人辅助后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清扫、各类单孔腹腔镜手术(研发出自主产权单孔套管)、经膀胱单孔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荧光膀胱镜技术、膀胱肿瘤尿液无创诊断技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等技术。首创斜仰卧位经皮肾镜技术,采用斜跨位处理上尿路结石,提出泌尿系结石整体治疗策略,引进最新型体外震波碎石机,提高了复杂性结石疗效,减低了手术风险。开展激光前列腺剜除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恢复快出血少。开展尿动力学检查、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等下尿路先进诊疗技术,并开展肾移植相关技术。科室是华南泌尿外科疑难及危重病会诊中心,协助全国6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各种类型微创手术,科室所属华南微创培训中心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泌尿外科培训中心之一,累计为全国培养千余名泌尿外科骨干。在科研方面,泌尿外科近5年共获得各类科研基金资助10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70多项,近5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7900万。在各项科学基金资助下,我科在膀胱癌、前列腺癌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也有了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EuropeanUrology,NatureCommunication,ClinicalCancerResearch,JournalofUrology,Inter

内分泌内科 查看详情

我院内分泌内科于1957年创建,是我国医学院最早建立的内分泌专科之一。经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临床诊治水平高超,技术特色鲜明,整体实力达国内领先的一流学科: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卫生部中国甲状腺疾病教育基地,中国糖尿病相关慢性创面处理培训基地,广州市首家医院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广东省县级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现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和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参编人卫教材《内科学》,主持和参编30余项行业标准、指南和专家共识。内分泌专科2012、2014、2015、2016、2017年复旦内分泌专业全国排名均列第十,2015、2016年、2017年北大全国最佳临床学科内分泌学科排名第八。通过不断完善亚专科建设,全面提升了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鲜明技术特色:①在国内最早建立了完善的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系统检查方法,在省内首先将胰岛素钳夹技术作为科研及临床常规检查项目。获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②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成为优质品牌,达国内领先水平:糖尿病足综合分层管理降低了足溃疡发病率;建立系统血管病变评估(无创和有创)和治疗体系(药物、介入治疗),及足溃疡综合治疗体系(多学科合作为基础的分阶段个体化管理)。③继发性高血压病因鉴别诊断为学科特色之一。创立了\"继发性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模式\",开展多项诊疗新技术。牵头建立\"多学科垂体肾上腺肿瘤诊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制定了规范化诊治流程,应用先进诊治方法,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治疗成功率,近五年无一例手术死亡。成立了多学科垂体瘤会诊中心,为全省各医院解决垂体疑难病人的诊治问题。④内分泌专科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先进、华南地区领先地位。组建了以内分泌专科甲状腺亚专科为核心、联合我院超声科、核医学科和甲状腺外科组建了\"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与超声科、病理科合作开展甲状腺细针和粗针穿刺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通过多学科合作及防治一体化,建立了我院特色的重症Graves眼病的诊治平台。⑤在性腺疾病诊治方面,形成以内分泌专科为主导,联合泌尿外科及整形外科的多学科诊治一体化的模式,在先

皮肤科 查看详情

我院皮肤科创立于1953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西医皮肤科。在老一辈皮肤科专家许德清、曾凡钦教授的带领下,创下了广东省内西医皮肤专科中的许多个\"第一\":第一个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第一批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第一批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第一个设有病房、第一个拥有独立的免疫实验室、皮肤病理室和皮肤真菌研究室。科室现有正高9名、副高5名、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者9名。科室年门诊量达到20万人次以上。现有住院病床32张,年收治病人超过1000人次。设有五个亚专科:免疫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含医学真菌、性病)、皮肤美容、皮肤外科、皮肤病理。科研业绩突出,近10年获得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18项,重点1项(广东联合重点项目),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与美国乔治城大学、日本千叶大学、荷兰CBS以及巴西等研究机构有深入合作。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余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多人多次读研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年度优秀研究生奖;是中山大学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组长单位,拟定教材、教学、考试大纲的编写;承担临床五年制、口腔专业、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实习任务;临床8年制、留学生的全英教学任务,获得中山大学精品课程称号。目前已成为综合实力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学科,在港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亦享有较高声誉,2013获评广东省重点专科。

普通妇科专科 查看详情

我院普通妇科专科特色为诊治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各种良性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水平在省领先、国内先进地位,妇科内分泌专家和专科门诊年诊治病例数超过五万例。在女性绝经期疾病的诊治和管理领域处于广东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作为主要执笔单位参与国内最新绝经期管理及绝经激素治疗指南的编写,已经连续11年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与绝经期综合管理学习班\",带动了省内及国内绝经管理领域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普通妇科就在国内开展宫腔镜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目前,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技术在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宫腔镜检查和各类手术例数在常年在省内领先,拥有宫腔镜下冷刀、机械旋切等技术,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各地的同行进修。开展常规腹腔镜、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腹腔镜技术用于诊治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肿瘤、卵巢肿瘤、生殖道畸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妇科良性疾病。参与的\"中老年妇女相关疾病防治的系列研究\"、\"宫腔镜手术的研究\"曾获广东省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各类基金资助400多万元,发表SCI30余篇。普通妇科特色医疗项目:①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及更年期激素治疗:对于异常子宫出血、闭经、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更年期女性健康的综合管理及绝经激素治疗处国内先进水平。②生殖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联合诊治女性不孕不育、宫腔粘连及其他宫腔病变、复杂性生殖道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常子宫出血处国内先进水平。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结合传统阴式手术和现代网片及悬吊带植入技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私密整形手术、激光技术、射频技术、仿生物电技术治疗阴唇肥大、阴道松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痛。

普通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普通外科下设乳腺肿瘤中心、肝胆外科、胆胰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等6个亚专科,还有1个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个实验室、1个临床组织标本库、1个随访办公室及《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宋尔卫院士和王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陈亚进教授任科主任,李文滨教授、聂燕教授任科副主任。我院普通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和整体实力最强的同类专科之一,在2018年度华南医院最佳专科排行榜(复旦版)位列第二。同时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和肝脏外科专委会等副主委单位,是亚太肝脏外科培训中心(华南唯一)等负责单位,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继续教育基地,带动了华南乃至全国相关领域医疗水平的提高。科室现开放床位400余张,年门诊患者超十万人次、住院患者两万多人次、手术近两万台。科室以乳腺肿瘤、肝胆胰肿瘤、胃肠肿瘤、甲状腺肿瘤等的精准外科治疗为重点方向,乳腺癌保乳手术率常年达50%以上,五年生存率91.8%,居国内领先;是华南地区唯一能全方位开展各种高难度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手术的专科;近年引入全球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一步推动复杂手术微创化。临床技术水平尤其是微创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消化系统肿瘤疑难诊治中心和国内最著名的三大肝胆胰微创手术中心之一。2019年我科重新获得肝脏移植资质,在刘超副院长的带领下目前开展的肝脏移植均达省内先进水平。学科建设方面各亚专科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又各有特色;人才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室现有医师13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超过50人;学科带头人宋尔卫教授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室近年来共发表200余篇SCI论文,其中包括《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Cell》、《CancerCell》、《Gut》、《Hepatology》等本领域顶级杂志;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在内的100余项科研项目,总资助经费达超一亿元;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肾内科 查看详情

我院肾内科创建于1986年,是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广东省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国家卫健委肾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肾内科目前有院本部(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和南院区(广州市海珠区盈丰路33号)二个病区,设专科门诊、住院病房(开放病床70余张)、血液净化室、腹膜透析室、肾病实验室、肾脏B超室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七个功能单位,集医、教、研于一体,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梯队,现有医、护、技人员70人,其中医师28人,高级职称9人(正高3人、副高6人),中级职称8人;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年门诊量3万多人次,年收治病人2000多人次,有血透和腹透病人400余人。肾内科在现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徐安平教授带领下,近十余年来,通过积极开展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有力推动了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医、教、研齐头并进,迈上新台阶,已成为广东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专科。肾内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狼疮性肾炎、IgA肾病及急性肾损伤,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的临床诊疗及对疑难危重肾脏病的救治已达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对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慢性肾衰竭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痛风肾病)以及尿路感染、遗传性肾病等都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取得良好的医疗声誉,获得业界和众多的省内及省外患者一致好评。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和腹透中心已开展了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腹膜透析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抢救成功率高,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和危重症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腹膜透析经验丰富,建立了完整而系统的家庭腹膜透析模式,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技术中心 查看详情

生物治疗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治疗与研究领域,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肿瘤免疫学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因其特异性杀瘤、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本研究中心自1998年开始,开展脐带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以及干细胞、免疫细胞等相关临床研究工作,2010年1月正式成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物治疗技术中心。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我中心在生物治疗规范化操作上不断完善,开展的生物治疗项目不断增多,收治的病人数也逐年上升。目前,中心新增加并已面向全院及社会开展的临床治疗项目有:肿瘤生物治疗(DC-CIK、CIK、NK等)、DC瘤苗、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免疫治疗、高效T淋巴细胞封闭抗体治疗等。我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细胞制备室和项目研究室。同时配备了BD-influx流式细胞仪、Fluidigm微芯片检测仪、活细胞工作站、程控降温仪、生物安全柜、采干机、PCR仪、高速低温离心机、CO2培养箱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各种临床治疗及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安全有力的保障。中心医护骨干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已建立了规范化的生物治疗临床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尊重生命、真诚关怀\"为理念,依托尖端生物科技,以生物技术治疗为主导,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呵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围产专科 查看详情

我院围产专科创建于1934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成为集医、教、研综合实力在广东省领先、在国家处于先进行列的学科。围产专科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2008年首批通过国家认证的产前诊断医疗机构;2011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十二月加入\"重症孕产妇救治联盟\";2017年通过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审核;2018年度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2019年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以孟安明院士为科学研究带头人,我院成立\"生殖遗传与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中心合作提升我科基础研究水平,2020年11月获批母婴保健及产前诊断联盟。目前妇科围产专科依靠综合医院的实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围产专科医师正式职工26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4人,中级6人,住院医师13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学位15人。围产专科在学科带头人张建平教授带领下,重点发展疑难杂症诊治,如流产、早产防治等。在国内最早开展规范化复发性流产诊治技术,目前在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吸引来自全国及国外患者,安胎成功率超过90%。因为在该领域领先地位,张建平教授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邀请,执笔编写的复发性流产诊治共识,参与编写国家统编的本科生教材、研究生教材流产及早产章节。围产专科率先开展高难度的\"紧急宫颈环扎术\",改变\"难免流产\"的传统观念,技术全国领先,广泛接受全国各大医院疑难病例转诊,特色诊疗技术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杂志报道。围产专科在省内率先开展绒毛活检、羊水染色体检查等产前诊断项目,拥有完善的产前诊断中心,具备绒毛活检、羊水染色体检查及Ⅲ级超声胎儿畸形筛查等资格。科研方面,围产专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四十余项,张建平教授、陈慧教授近期作为骨干参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胚层前体细胞谱系编程机制\",获得项目经费:337万元,科研基金总共超过900万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成果转化3项,《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技术和综合防治研究》及《无线胎儿监护探头与网络系统》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发表科研论著2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教学方面,围产专科连续18年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连续8年承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早产诊治学习班,讲

胃肠外科 查看详情

胃肠外科是以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胃癌和结直肠癌微创外科技术为特色,坚持以\"组建研究型科室,临床与基础研究齐头并进\"为科室的发展方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重要分支科室。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并发症管理委员会、广东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科室南北院区现有开放床位共67张,每年住院患者人数三千余例,每年手术量近两千例,其中3~4级手术比例超80%,科室主任韩方海教授。临床方面,致力于胃肠肿瘤规范化和个体化精准治疗。拥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平台,3D腹腔镜手术平台。国内较早基于\"膜解剖\"和\"亚微外科\"理论下的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牵头成立\"华南地区膜解剖手术联盟\"。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常规开展达芬奇机器人和腹腔镜网络性全程保留排尿和性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手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保功能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标本经自然通道取出的结直肠癌根治术(NOSES);腔镜下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联合肝脏切除术等。胃癌外科领域,常规开展各类型达芬奇和腹腔镜胃癌根治并腔内重建术式;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胃癌并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胃癌联合胰腺体尾部脾脏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胃癌D4手术)等。在国内较早,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下保功能的近端胃切除手术,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手术,腹腔镜和内镜联合胃肿瘤切除手术等高难度术式。在国内外处于技术领先水平。近5年来,参与制定全国性的指南和共识11部,主编译著共4本,承担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发表SCI论文共20余篇。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自2016年开始,科室每年主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岭南胃肠肿瘤高峰论坛\"已形成品牌特色,定期举办\"博济胃肠肿瘤高级学习班\"。与日本及欧洲多家医疗机构胃肠外科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以研究型临床肿瘤医学人才培养为核心发展理念,在承担中山大学本科生、八年制和留学生教学同时,还负责规培医师、硕博士生、进修医师的规范化临床培训工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胃肠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

消化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是我国消化病学创始人陈国桢等创建于1954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消化内科专科之一。拥有强大的医疗、学术团队,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副主任技师1人。我院消化内科是我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授予点之一,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前任主委单位和消化内镜学分会现任主委单位。近年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委、卫生部、广东省科委资助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主编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副主编6本;近5年发表SCI论文70余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主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项目20余次,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临床方面,我科率先在国内开展多项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如开展脾窦测压和脾肺循环时间测定等。现我科开展常规及麻醉内镜下各种止血术、内镜下粘膜及黏膜下病变切除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胆管切开取石、胰胆管支架置入、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胃镜下胃造瘘、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诊疗新技术。我科现开放床位80张,年门诊量达100,000人左右,年出院病人达4500余人。我科对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肝炎、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其中急慢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药物性肝病的诊治有较强的专科特色。

心血管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心血管外科创建于1957年,是广州地区最早开展心胸外科手术的单位之一。从1960年开展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开始,目前已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及整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左室流出道疏通术、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及杂交手术、治疗房颤的改良迷宫手术、复杂再次心脏手术、心脏移植等。尤其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曾为93岁高龄病人施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获得成功,创下国内年龄最大病人搭桥手术成功记录。2016年成功开展心脏移植手术,至今完成数十例心脏移植,2017年开展珠三角地区ECMO空中救援。近年已经开展全腔镜心脏手术以及先心病外科微创封堵术,显著改善疗效。心血管外科技术力量雄厚,临床诊治经验丰富,科研成绩显著,学术气氛浓厚,科室文化健康,医德医风良好。心血管外科室是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中山大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6名,住院医师1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多人曾在欧洲做博士后或进修学习。心血管外科主任杨艳旗教授,中山大学引进人才,获得瑞典(欧共体)心胸外科专科执业医师执照。心血管外科二区郑俊猛教授,在心脏移植等方面享有盛誉。目前,科室在南、北院区各有一个普通病区及一个心血管外科ICU(共四个病区),同时配备一个杂交手术室,开放病床80张,ICU床位16张,心脏大血管手术量约600例。目前配备4部体外膜肺氧合(ECMO),包括最先进Cardiohelp便携式ECMO;2部IABP;10部呼吸机(包括2台转运呼吸机),4部无创呼吸机,3部高频氧疗仪;2部爱德华心排监测仪、2部血气分析仪、ACT监测仪、4台多功能监护除颤系统、3台彩色心脏超声系统等高端抢救、监护设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多项国际专利。每年获得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胸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胸外科建立于1957年,是广东地区最早开展胸部肿瘤综合诊治的单位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本专科现已是中山大学重要的胸部肿瘤诊治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国内胸外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胸外科诊疗及培训中心。作为我院肿瘤精准外科中心成员之一,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单位,专科水平在广东省处于领先地位。胸外科上世纪90年代初于华南地区最先开展了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隆突切除重建术以及喉咽颈段食管癌联合切除后胃咽吻合术,目前常规开展\"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微创技术位列全国前茅。近年来,学科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整体实力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门诊病患近7千人次\/年,住院2000余人次\/年,每年实施胸部肿瘤手术1000余台,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广东省诊治胸部肿瘤疑难疾病最多的胸外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和食管癌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科室专家长期对海南省人民医院、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中医院、粤北人民医院、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顺德区人民医院及韶关市、湛江市、汕尾市等地区医院开展帮扶工作,指导胸外科术式,交流疑难手术及危重症患者管理经验,为对口医院胸外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胸外科长期进行微创外科手术方法及胸部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肺癌、食管癌的发病机制、耐药机制以及长链非编码RNA、CircleRNA、Superenhancer、基因甲基化在胸部肿瘤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并在《Cell》、《CancerLetters》、《MolecularCancerReasearch》、《LungCancer》等国际高水平SCI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血液内科 查看详情

血液内科成立于1974年,是医教研全面发展、综合实力较强的专科。目前有4个亚专科(白血病、血栓与止血、淋巴瘤\/骨髓瘤、骨髓移植)和2个专科实验室(血栓与止血、细胞形态学)。开设普通住院病床50张,移植病房病床5张,年收治病人近2000人次。现有医师15名,其中正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生4名,住院医师3名,100%有硕士及以上学位,75%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有国外学习经历。有护士20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1名,护士3名,护理师4名。90年代初首先在广东省内开展血栓与止血临床和科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血小板疾病和功能的研究。2002年开始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急性白血病\/MDS、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复发难治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更是国内首创。血液肿瘤的诊治是血液科临床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整合和完善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PCR分子生物学技术的MICM分型平台,能够对白血病进行国际标准的精确分层诊断,进而指导临床个体化分层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科不可或缺的亚专科,我科移植专科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接收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已完成400余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单倍体相合移植比例不断增加,极大缓解供者来源的困境,基本实现\"人人有供者\"。超强预处理\/递减免疫抑制剂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淋巴瘤、单倍体相合移植联合间充质细胞输注、高危患者早期使用靶向药物及去甲基化治疗等维持治疗降低复发率、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预测预防及干预等已成为常规技术应用。目前正在探索复发难治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预处理方案、移植后维持治疗选择等临床研究。\"血栓与止血\"亚专科在广东省开展不多,作为最早设立血栓与止血实验室的单位之一,近几年对血小板功能检查、监测及指导相关临床科室调整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临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获得同行的肯定和患者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就免疫失衡对ITP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更深入研究,对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目前开展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和细胞因子谱的筛查。血液内科现有博士生

整形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整形外科现有医生10名。近20多年来,整形外科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美容整形、创面修复、尿道下裂、疤痕和干细胞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从住院患者数量、手术难度、覆盖范围等均位于国内省内领先水平。整形外科主任、整形美容专科主任张金明教授为本院整形外科创始人,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本院整形外科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获国家、部、省厅、校级课题多项。2002年在国内外首创发明应用腹直肌-后鞘-腹膜复合瓣再造颈段食道缺损,2003年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腹直肌-后鞘-腹膜复合瓣再造肿瘤术后舌缺损。在国内外期刊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1)眼部美容整形(双眼皮与失败修复、内眼角成型、祛眼袋、切眉提眉、上睑下垂矫正、眼部综合年轻化);(2)各种鼻畸形的整复,尤其是鼻头、鼻尖以及鼻基底的修复;(3)面部精雕(面部吸脂、自体脂肪填充);(4)乳房再造及隆乳、隆臀术;(5)各种体表良性及恶性肿瘤、先天性巨痣的治疗;(6)肉毒素瘦脸、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填充等微整形;(7)疤痕的综合治疗,包括疤痕的手术治疗以及激光等光电疗法治疗疤痕;(8)颅面部畸形的治疗:如先天性小耳畸形、上睑下垂、面瘫、颌骨畸形等治疗;(9)四肢、躯干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修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皮瓣与肌皮瓣的移植治疗组织缺损如:骨肌腱外露,骨髓炎,骨折后骨不连接,放射性溃疡,褥疮等;(10)生殖器整形外科:包括尿道下裂,隐匿型阴茎,小阴茎,阴茎缺损,先天性阴道闭锁,两性畸形的手术治疗以及男女变性手术等。"}

肿瘤科放疗专科 查看详情

我院肿瘤放疗专科是中国华南地区技术力量雄厚,诊治范围广泛,综合实力较强的放疗专科,有着70余年的悠久历史,由著名放射学家谢志光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创办,是全国最早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医院之一。科室在乳腺肿瘤、头颈肿瘤及妇科肿瘤综合诊疗方面具有独到的先进经验,并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尤其是在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方面更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科室于2017年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获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17年被评为放射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在2019年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目前肿瘤放疗专科拥有3个病区,近100张床位。科室现有医生、物理师、技术员共计5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特聘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技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科室拥有国际先进的放疗设备包括:3台直线加速器(ElektaAxesse、VarianTrilogy、ElektaInfinity各1台)、2台模拟定位机(包括SiemensCT大孔径模拟定位机1台、核通常规模拟定位机1台),以及Eclipse、Monaco等放疗计划系统和相应的放疗网络与科室管理系统。能够开展国际先进的放疗技术。在科研方面,我科医疗团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刻苦钻研,成果突出。科室近五年发表SCI文章40多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5.84分,近五年科室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资助。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方向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精准放疗及肿瘤前沿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此外,科室已成功举办多次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及乳腺癌精准放疗学习班,在广东省和全国范围推广规范化放疗理念和先进放疗技术,组织多中心临床研究。未来,逸仙放疗人将继续刻苦攻关,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临床研究水平,争取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最科学、最周全的医疗服务。

肿瘤内科 查看详情

我院肿瘤内科成立于1998年,目前已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肿瘤研究及治疗中心。科室主要在头颈部、胸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骨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一支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的医疗队伍。现有专科医生19名,技术人员1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3名、主治医生2名,住院医师10名。肿瘤内科是国家卫生部及广东省肿瘤学临床重点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大学肿瘤学博士后工作站、中山大学肿瘤学专业博士生招生点、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后任主委单位。肿瘤内科开设两个病区:肿瘤内科一区和肿瘤内科二区。肿瘤内科下设两个亚专科:消化肿瘤化疗专科、胸部肿瘤化疗专科。目前主要开展:根治性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热疗中心、同期放化疗以及肿瘤生物治疗。新设的肿瘤生物治疗科依托肿瘤内科二区,开展包括肿瘤疫苗、免疫细胞输注、CAR-T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目前肿瘤内科副主任李志花负责全面工作,胡海任副主任。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亦获得快速的发展。近5年以来,共获多项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发表SCI收录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包括Cell、JAMANetworkOpen、CancerRes、ClinCancerRes等国际知名杂志。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