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产科 查看详情

主任:刘兴会副主任:周容、张力、胡雅毅、余海燕护士长:辜莉、王国玉、向洁副护士长:万里、刘兰、文娇、何菁菁、刘秀萍、荆文娟、王永红、田玉梅、韦琳、王瑜全科共有312名工作人员,医生57名,护士242名,技师13名。全科拥有高级职称的专家19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9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名,四川省卫生和计生委领军人才3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名,四川省卫生和计生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名。刘兴会教授任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多名专家在国家级、省市级多种学会任职,在国内具有重要学术地位。二、科室概况: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是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我国西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围产医学中心、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全国规范化助产士培训基地、国家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及国家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培训中心。在国家建设项目支撑下,产科母体医学、胎儿医学、普通产科三个临床专业迅速发展,产科在临床服务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及临床诊治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产科与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围生医学实验室在围产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上合作,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形成创新的联合转化医学成果应用。产科在国家卫生部三甲复审、抗生素专项检查、爱婴医院复审、规范化助产士培训基地、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卫生计生委改善优质服务行动等评审中均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三、学科建设:1.母体医学母体医学为我院产科的重要亚专科,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乐以成、张光瑜、李维敏教授为主体,联合华西医学内、外、麻醉、ICU等学科专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围产医学工作组,并国内首先建立围产医学研究室,首次在国内出版了《围产医学基础与临床》专著,并率先在我院成立了二级学科产科,成为我国产科的发源地。80年代即作为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进行了产后出血调查、产钳与胎吸助产方法的研究,由此修改了产后出血的全国标准,规范了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技术。首次提出了臀位评分标准。1988年产科被卫生部认定为\"妇幼项目卫生部专家组单位\",于90年代进行了农村孕妇营养和贫血的研究及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的全国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并在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亚专科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糖尿病、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治,我科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我科是中国

麻醉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是四川省在建医学甲级重点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一级科室,麻醉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组成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麻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成员、四川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省麻醉学会产科麻醉学组组长及成都医师协会麻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分娩镇痛试点单位以及四川省分娩镇痛试点专家工作组组长单位,全国优秀产科麻醉培训基地,全国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优秀基地。2020年9月,麻醉科荣膺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麻醉学排名全国医院第四十二位,全国妇产专科医院排名第三位,四川省医院排名第二位。科室现任主任为林雪梅,副主任为罗东、马玉姗、黄瀚。二、学科建设目前麻醉科共有医护工作人员104名,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12名,主治医师22人,住院医师24人,护士40名;医师中获得博士学位13名,硕士42名,在读博士8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科室现有国家级学会委员及以上成员6人,省市级学会常委及以上成员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及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近6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14篇,其中SCI44篇,最高影响因子6.029;纵向课题19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2项,国家级子课题1项,课题经费合计476.5万;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三、临床工作麻醉科承担全院手术以及侵入性检查的围术期管理,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术前优化管理与风险评估,在确保临床安全的前提下,致力于推广分娩镇痛、围术期疼痛综合管理以及舒适化医疗等特色医疗项目。目前共开放包含华西院区和锦江院区在内的69个手术间。手术间常规配备中高档的一体式麻醉机及监护仪、呼末二氧化碳监测、体温监测及术中加温设备。目前常规开展自体血回收、血液动力学实时监测、麻醉深度监测、可视化气道管理、床旁超声评估与可视化操作等技术。麻醉科现每年实施麻醉愈4万例,其中手术室内麻醉近3万例,手术室外麻醉1万余例,年实施分娩镇痛服务超4000例,分娩镇痛率达62%以上。四、人才培养随着医院和学科的发展,麻醉科已初步构建一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较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师资队伍。博士生导师:林雪梅、黄瀚硕士生导师:林雪梅、李华凤

病理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筹建成立于1998年,前身为\"病理冰冻诊断室\",建科之初科室仅有医师及技术员各一名,主要承担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年诊断量仅约400例。伴随着华西二院整体快速发展的脚步,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殷切关心与支持下,在科室所有同仁的艰苦奋斗下,十余年来,病理科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拥有成熟人才梯队,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病理科。我科工作范畴全面囊括外检、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细胞学、尸检,并已常规开展免疫组化、原位杂交、PCR等各项分子病理学技术。病理学是联系临床和基础医学之间最紧密的桥梁。病理诊断的实质是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诊断,这是目前公认的疾病诊断手段中最可靠的定性诊断,即\"金标准\"。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科室上下始终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努力钻研,勇于进取,每一份诊断书都凝结着病理医生和病理技术员的辛勤劳动。2008年,面对史无前例的\"5.12\"汶川大地震,科室全体同志一边坚守工作岗位一边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2009年,我们迎来了科室成立10周年。在病理科成立10周年庆祝会暨工作总结会上,医院各相关领导,中华医学会四川省病理学专委会及成都市病理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各兄弟单位病理科主任出席了会议,科内各位老教授深情回顾了病理科十年的艰苦发展历程,到场各位嘉宾纷纷对科室表示祝贺,并对科室明天的发展寄予殷切的期望。科室现有人员34名,含医生19人(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7人),技术人员15人(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9名,专科5名)。科室现设主任1名,下分设经管、医疗、教学、科研及技术小组各1名负责人,结构完善。临床工作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向上增长,以2011年为例,全年完成临床工作量66,870例。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的永恒主题,诊断质量不断提高,力求\"正确、稳妥、及时\",诊断准确率——活检99.8%,冰冻98.6%。在院内,为促进妇科疾病诊治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我院妇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动妇幼事业的发展,我科与妇科及其他医疗相关技术科室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多学科临床病例讨论会\",讨论疑难病例,了解临床需要,更好地为病员服务。科室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每年协助指导百余位研究生(含硕士及博士)的学位课题和学位论文中

超声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是卫计委全国产前诊断超声影像技术骨干培训基地之一、四川省产前超声诊断与会诊中心。科室拥有一支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及精湛医疗技术的超声医疗团队,同时也是高素质的学术人才梯队。超声科现有40名工作人员,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学位15人,在读硕士3人,信息录入员10人。担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委、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计划生育专委会副主委、四川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专委会副主委、四川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医学会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市超声工程学会会长及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妇女儿童超声诊断与治疗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承担着如下工作。临床:我科医疗设备先进,目前拥有PhilipElite、PhilipIU22、PhilipIE33、GEE9、GEE8、GEvoluson730、GES8等国际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以及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配备最先进的各类型探头和分析软件,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可满足全身脏器的检查需要。其中实时三维超声独特的表面立体成像技术,有助于检测胎儿畸形及子宫畸形、腔内病变,也可用于其他部位占位性病变的三维成像。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一种检查输卵管通畅性的新技术。该技术将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Sonovue注入子宫腔,使子宫腔和输卵管腔显影,再使用实时三维成像技术全面观察宫腔及输卵管的形态以判断子宫腔有无异常、输卵管管腔是否通畅、输卵管走行有无扭曲等。所有诊断仪均配备计算机超声图文工作站,实现图文数字信息化管理,可将图像及检查报告直接传输打印,更加快捷及时,并可将资料保留,便于随诊时对比参考。年均检查人次超过30万,承担省内外及西南地区妇幼疑难病人会诊工作。作为四川省产前超声诊断中心,牵头制定《四川省产前超声诊断规范》,并在全省推广,全年产前常规、系统及针对超声检查人次超过7万例。科研: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科技厅支撑项目、省卫计委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各类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累计超过200篇;主编妇幼超声诊断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级超声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教学:承担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及住院医生的超声专业教学任务,每年为基层医院培养40余名超声技术骨干医师

儿科教研室/儿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委管的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华西儿科源于1896年成立的仁济妇孺医院,依托百年华西医学沉淀和浓厚的华西文化,经过杜顺德、张君儒、唐泽媛、廖清奎、钱幼琼、姚裕家等几代前辈的共同努力,儿科学在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华西儿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获准单位;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目前我国儿科学唯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及重点项目资助;是西部地区儿科疑难重症转诊收治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云、贵、川、渝、藏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区域性诊治中心。华西儿科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学》主编单位和中华医学会专业期刊《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国际输血及血液杂志》的主办单位。华西儿科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教委重点学科;2005年在国内首先设立二级交叉学科\"母婴医学\";2006年进入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获准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获准国家级精品课程;2011年新生儿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年成立华西儿童医学中心;2012年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在我院;2013年获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7年首批获批四川儿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2020年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和西南地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2013年儿科团队在世界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论文1篇(IF31.957)。华西儿科共获科技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多项部省级一、二等奖,充分彰显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实力。华西儿科现有医师219名,高级职称64名,博士生导师22名,硕士生导师46名;护理人员547名,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128名。医技人员39名,其中硕士5名。儿科下设新生儿科、儿童神经科(神经\/康复专业)、儿童消化科、儿童肾脏科、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儿童呼吸免疫科、儿童心血管科、儿童血液\/肿瘤科(含免疫专业、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儿童感染科、儿童保健科和儿童重症医学科等亚专业。儿科主任熊英教授,医疗副主任王一斌教授,教学副主任乔莉娜教授,规培副主任董丽群副教授,秘书高晓琳、杨婷、广章。医疗

儿童保健科 查看详情

1987年11月,卫生部批准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属的妇产科和儿科整体迁出,成立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9月,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我科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设立于医院南楼门诊二楼。我院儿童保健科是全国首批建立的儿童保健科室,创建至今已有近三十多年的历史。早于1997年即引进儿童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传统单纯测量儿童体格指标的生长监测纸质记录纳入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以用于长期规范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多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已经成为学科专业设置齐全,人才聚集且梯队合理、学术地位及学术影响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我院儿童保健科现为四川省医学会儿童保健和行为发育学组组长和副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青年委员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会四川省分会儿童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目前我院儿童保健专业范围已全面涵盖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发育儿科学及相互交叉的新生儿、内分泌、神经等各个方面,分设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发育行为专业及新生儿筛查中心,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成为儿科医学里一个独特又十分重要的专业学科。本科室设有儿童系统保健门诊及生长发育专科门诊。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儿童系统保健门诊:儿童系统保健门诊提供从出生至七岁儿童的定期保健及监测,服务内容包括定期健康体检、一对一的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评价及干预、听力筛查、视力筛查、营养分析、发育筛查、智力测定、气质分析、行为及注意力测试及相关心理行为评估等。通过日常的儿童保健内容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动态监测,并将所有档案进行计算机软件管理。可通过对儿童生长连续的监测来判断儿童的生长是否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并能及时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喂养困难、生长发育偏离等,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近年来还开展了母乳成分分析及体成分分析,为营养膳食指导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科还开展入托体检、入学体检等项目。同时根据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特点,开展了早期综合训练,2016年达到1900人次,这一技术利于儿童良好的综合发展及家长育儿指导,其效果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特色门诊:儿童保健科已于201

放射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是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四川省专科医师、住院技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秉承百年华西精神,践行\"智慧,包容,感恩,奋进\"的科室精神,和\"放眼世界,博涉攻研,和谐共振,影像人生\"的科室文化理念,为促进华西影像尤其是华西妇产儿科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科室现有医技护理人员共64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17人,本科28人,大专13人,中专1人;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4名,中级医技护理人员20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四川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1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成都医学会放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单位。科室现有设备:CT3台(其中GERevolutionCT1台)、MRI3台(1台Skyra3.0T,2台1.5T)、DSA3台(1台双板,2台单板)、DR5台、移动DR3台、数字化胃肠造影机3台、双能骨密度检测仪1台、数字乳腺机1台、数字牙片机1台。科室专业及亚专业介绍一、腹部专业组: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腹部专业组在督导教授宁刚主任的带领下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腹部妇儿影像诊断专业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妇儿影像诊断方面始终保持优势领先水平。如今,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新技术、开拓新业务,不断为临床妇儿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目前,腹部专业组主要承担腹部磁共振、CT、平片及消化道造影的日常影像诊断,参与腹部相关的危急重症、疑难病例的影像诊断、科间及多学科会诊工作,涉及胎盘植入、切口瘢痕妊娠、产后大出血、妇科肿瘤手术及放化疗前后影像评估、儿科急腹症、儿科腹部实质脏器肿瘤、儿科消化及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等等。我科腹部影像诊断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胎盘植入、儿科肿瘤及感染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临床需求、服务病患,我们将加强与妇科、儿科、病理科等交叉学科的沟通,通过影像学与交叉学科的对应研究、加强实践与积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我们未来会继续开展腹部磁共振相关的精准医疗技术,进一步实现腹部影像学的精准诊断和评估,为每一位病患提供最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二、神经影像

妇产科教研室/妇产科 查看详情

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妇科和产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妇产科医学中心;是国家教委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妇产科临床危急疑难重症诊治和转诊中心;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所在单位;是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现任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现任候任主任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是全国高等教育医学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主编、副主编、《实用妇产科杂志》主编所在单位。拥有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承担了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妇产科目前已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及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质量控制中心。作为四川大学华西远程医学中心(妇产科分中心)在远程医疗和教学方面覆盖西部十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我国中南部的江西省、广东省和海南省等,辐射572家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教育、服务预约与转诊、进修学习、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30多家区域联盟医院-妇产科派出骨干医师担任临床指导、学科建设等,其中还兼任业务副院长及学科主任,促进了辐射地区妇产科学的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对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2017年11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排行榜\"中妇产科排名第四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度最佳专科排行榜\"排名第四。科室现任主任为郑莹,学科主任:赵霞,副主任为潘小玲、邢爱耘、郄明蓉、李征宇。二、学科建设妇产科现设有妇科、妇科肿瘤放化疗科、产科、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中心、产前诊断中心等亚专业,全面覆盖普通妇科、妇科肿瘤、生殖医学(包括生殖内分泌、辅助生育技术)、计划生育、普通产科、胎儿医学、母体医学、妇产科ICU等领域。目前在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0名,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10人,后备人选27人;四川省卫计委学术及技术带头人27人,后备人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2019年度获准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

急诊医学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是四川省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会长单位、中国急诊质控联盟四川省分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妇幼急救学组组长单位,与省内70余家医疗单位建立协作关系。长期以来,我院急诊科承担了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妇女儿童危急重症的转诊、会诊和抢救治疗工作,是成都市120急救中心的网络点、成都市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中心、四川省新生儿转诊中心。随着医院的发展,目前急诊科有华西院区和锦江院区两个院区。华西院区的急诊科现有专科业务用房1000多平方米,设有抢救室、处置室、诊疗区、留观室、输液中心五大功能区域,配备救护车3辆。抢救室有6张抢救床,其中儿科抢救床位5张,妇产科抢救床位1张,各种抢救器材如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配备完善;诊疗区有1个妇产科诊断室及检查室,3个儿科诊断室,1个发热门诊,1个肠道门诊,1个雾化室,1个注射室;留观室床位26张,其中儿科留观床16张,妇产科留观床10张。新生儿输液床18张;输液中心共有输液位180个,穿刺台4张。能够开展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及急诊留观和门诊输液等业务。锦江院区的急诊科位于医院的南侧,门急诊医技楼紫罗兰层,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含急诊药房200平米),设有急诊儿科、急诊妇科和急诊产科三个临床方向。锦江院区急诊科更加宽敞、明亮、便捷。目前开放了急诊预检分诊区、抢救室、诊断区、留观区和输液中心,配有急诊收费、急诊挂号、急诊检验、急诊B超、急诊药房等辅助科室,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急诊抢救室共设有10张抢救床位,其中儿科抢救床位6张、新生儿辐射台2台,妇产科抢救床位2张,配有除颤仪、呼吸机等设备,每张抢救床位都有心电监护仪、并且配备吊塔来实现氧源、电源、负压吸引的供应,便于医务人员为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快速抢救和治疗。急诊诊断区设有4个儿科诊断室、1个妇科诊断室、1个产科诊断室以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各1个,共8个诊室,为普通急诊患者提供专科诊疗服务。留观区目前开放36张儿科床位,16张妇产科床位。今后全区域开放后预计共有107张床位,能够为更多的急诊患者提供优质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另外,锦江急诊科设置急诊手术室一间(暂未开放),今后可为急诊妇产科患者提供紧急手术治疗。我科现有执业医师37名,执业护士114名,医生助理20名,记账员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人。

康复医学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16年10月正式成立,全科共有职工43名。由妇科盆底康复、儿童康复两部分组成。科室现有医师11名,护理7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名。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妇女儿童专业康复机构,拥有较高临床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科室主要治疗疾病:儿童康复:发育落后、脑瘫、运动姿势异常、肌张力增高、斜颈、马蹄足、足内\/外翻、扁平足、O\/X型腿、脑炎恢复期、外伤后肢体活动障碍、早产高危儿随访、智力发育落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感统失调、语言发育迟缓、口齿不清、早期遗传代谢性疾病、喂养困难、吸吮吞咽困难。妇科盆底康复: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各种类型尿失禁、排尿功能障碍、粪失禁、功能性便秘、慢性盆腔痛、性功能障碍、阴道松弛、绝经期生殖泌尿综合征、妇科手术后、下肢淋巴循环障碍等;产后盆底康复:产后整体康复(形体整复、乳房整复、妊娠纹淡化、疤痕整复等)、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镇痛、产后腹直肌分离、乳房胀痛、泌乳不畅、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生殖康复:人流及引产术后、子宫内膜增殖不良、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良、人流后镇痛等;女性生殖整复:大小阴唇美化整形、阴道干涩、阴道松弛等。

临床营养科 查看详情

临床营养科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代谢疾病(包括营养失调)进行营养诊断,并使用药品或非药品类营养治疗产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科室。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本保证,是疾病康复的坚强后盾。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2016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茁壮成长。科室现已设置肠内营养配置中心,引进先进的代谢测定仪器,可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精准化的营养管理。科室积极与临床配合,已建立\"护士—医师—营养师\"的标准化营养管理体系,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科室业务工作介绍营养咨询门诊(1)围产营养门诊:在妊娠早、中、晚期进行全程营养咨询指导,对妊娠期营养并发症进行营养治疗及规范化营养管理,对产后哺乳期妇女进行膳食营养指导。(2)减重营养门诊:针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产后肥胖妇女进行非药物干预减重。(3)儿童营养门诊:包括对儿童各生理阶段营养咨询和指导,儿童营养相关性疾病的诊治(营养不足或过剩、消化不良、挑食偏食、食物过敏等)以及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儿童糖尿病、肾病、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消化性疾病等)(4)妇科肿瘤及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5)各种慢性疾病的营养管理营养门诊时间:(华西院区)每周五上午(锦江院区)每周二下午住院部营养工作(1)开展营养会诊,营养查房(2)配制肠内营养制剂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3)指导各类疾病营养治疗膳食制作(4)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咨询指导工作营养科普宣教工作通过各类健康平台进行营养科普宣教活动。科室电话:(华西院区)028-85501608(锦江院区)028-88570141{:"

生殖内分泌科 查看详情

科主任:徐克惠副主任:谭世桥护士长:雷岸江副护士长:蒲燕一、科室发展历程:1970年:从妇产科分出正式成立,为全国教学医院中最早成立者之一,陈慕华国务委员曾来医院视察并给以鼓励表扬。1975年:经卫生部批准筹建成立了计划生育研究室。1980年:筹建了生殖内分泌实验室,开展生殖激素的放射免疫和酶联等方法测定,申请了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多人次获四川省政府、四川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成都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四川省科委奖励。1986年:正式建立独立的计划生育病房,床位20张,开展计划生育疑难杂症及妇科内分泌相关工作。1992年:更名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与不孕科,重点在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教学及相关的研究,从事计划生育的节育技术及并发症、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生殖调节的系列研究与教学。2018年7月全科整体搬迁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并正式更名为生殖内分泌科,编制床位65张,11月正式建立妇产科日间手术诊疗中心,开展女性生殖内分泌日间手术治疗。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生殖内分泌科目前已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妇产科亚专业之一,主要承担妇科内分泌疾病和不孕症的相关诊断和治疗,并开展各类计划生育相关工作。开设了生殖内分泌门诊、不孕不育门诊、更年期门诊、监测排卵、营养运动检测等特色专科门诊。二、医疗业务:现拥有业务用房约平方米,核定床位数65张,锦江院区第一住院楼三楼开放床位27张,门诊医技楼五楼开放床位38张,作为妇产科日间手术诊疗中心平台运营。科室开展主要医疗业务包括:1.妇科内分泌疾病(包括月经紊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性分化异常及性发育异常等)的诊断、治疗。2.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及显微外科的各种复孕手术。3.妇科内分泌疾病及不孕症的内腔镜(包括腹腔镜和宫腔镜)诊断和治疗。4.西部地区女节育手术并发症和妇科内分泌疑难重症的诊断、转诊、处理及抢救。5.各种计划生育及计划生育相关手术,各种新避孕方法的应用及推广。6.女性更年期和老年期的保健及研究。7.灾区再生育服务项目及对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三、临床工作1.全科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18个核心制度,以医疗小组为基本单位,实行医疗小组长负责制,无医疗差错事故及违规行为,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在全科各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积极配合并顺利通过了医疗质量万里

生殖医学科 查看详情

一、科室概况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前身为华西医科大学计划生育研究室,1973年由卫生部批准,隶属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生殖助孕及遗传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目前科室主要从事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是四川省最早进行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研究的医疗单位。1988年,在分粘手术同时进行了两例输卵管内配子移植(GIFT)。1989年开始进行人工授精、精液冷藏及下丘脑性闭经计算机脉冲治疗。1996年,开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研究前期准备,建立体外授精-胚胎培养实验室。1997年5月,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用于临床。1997年10月,四川省首例试管婴儿临床妊娠成功。1998年7月,顺利分娩两男婴。2000年2月,分娩西南首例绝经妇女的赠卵试管婴儿。2001年底,开始进行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临床应用并获得成功临床妊娠。2004年3月,成为全国首批,四川省首家通过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审,正式运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单位。2006年7月,批准正式运行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同时四川省首例囊胚培养及移植、首例胚胎冻存及解冻移植、首例附睾\/睾丸穿刺取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首例减胎术等辅助生殖技术衍生技术也相继成功并分娩健康婴儿,填补了四川省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二、人才构成、人才培养现有职工60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博士后出站工作人员2人,博士3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后备人选4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名,培养生殖医学/生殖内分泌专业硕、博研究生70余名;承担临床医学院医学专业5年制、7年和8年制妇产科学授课及留学生英文授课,每年主办2-3个国家级及多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三、临床业务(一)已开展业务1、门诊,包括生殖内分泌及不孕症门诊、辅助生殖技术门诊、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咨询门诊。2、各种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夫精人工授精、供精人工授精、常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赠卵试管婴儿、胚胎冷冻及解冻移植、多胎妊娠减胎术、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显微外科取精术、胚胎辅助孵化、囊胚培养及移植。3、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

小儿感染科 查看详情

小儿感染科是四川省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救治中心,承担了四川省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疑难危重会诊、省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和消化学组委员单位,四川省唯一的儿童感染性疾病甲级重点学科单位,制定了《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近十年来,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和专著十多部。小儿感染科的创健人刘正乐教授主持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临床疗效研究,为我国乙脑减毒活疫苗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万朝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专业团队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特别是儿童结核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处于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本专业主要诊治的疾病有儿童各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儿童肝病等,如儿童结核病、感染性腹泻、脓毒症、肝炎肝损害、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出疹性疾病、腮腺炎、各种儿童病毒性肝炎及各类儿童肝病等,特别是在抢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结核性脑膜炎、急性和慢性肝衰竭、危重症手足口病、危重症H1N1等疑难重症,以及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不明原因发热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科室开展了儿童肝脏穿刺术,儿童肝活检新技术及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遗传代谢性疾病血、尿气\/液相色谱分析,多种儿童肝病基因检测,耐药结核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对儿童肝病、耐药结核、结核合并药物性肝损害、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等疑难病症,以及耐药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有独到的诊疗经验。小儿感染科还是全国《中国遗传代谢性肝病注册研究》项目协作组成员、华西儿童肝移植协作组成员、四川感染与肝病专科联盟会员单位,已与华西医院儿童外科和肝脏移植中心展开合作,承担儿童肝移植手术的前期准备和后期随访工作。

小儿神经科 查看详情

儿童神经科前身为普通儿科的神经专业组,随着专业技术的不断壮大,2005年成为独立病区,2006年6月正式成为三级学科,2010年发展成为四川省医学会儿童神经学组长单位,从此,儿童神经旗下的神经病房、神经电生理、神经康复均得到飞速发展和提升,2012年成为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单位,2016年成为中华医学会儿科神经学组副组长单位,并成为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声誉的神经专科。2018年神经科下属神经康复发展壮大,成为独立的康复医学科。儿童神经科目前拥有一个专科病房(核定床位32张)、一个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心(包括:脑电图、肌电图及诱发电位)。现有高级职称医生4名、中级职称医师3名、初级职称医师5人,神经电生理技师7人,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5名;拥有硕士生导师1名。儿童神经科对神经系统危急重症(如癫痫持续状态、昏迷、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脱髓鞘疾病、神经发育异常(如脑性瘫痪、孤独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征、学习困难)、肌肉病变(如肌营养不良、肌炎、线粒体脑肌病)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性瘫痪有较深入研究,尤其在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和管理中有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酮饮食治疗和迷走神经刺激调控体系,对早产、HIE等各种发育期脑损伤以及各种继发性脑损伤的随访及早期干预独具特色。本科室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儿童神经专科医院建立长期友好关系并进行良好交流。已派遣各级人员多名出国交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及理念。科室人员承担大量神经疑难疾病的诊治和会诊等工作。本科室所有护士都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扎实的护理技术。在护理过程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化护理。强调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患沟通,急病人所急,以满足病人的要求,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医护配合默契。在完成专科临床诊疗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及科研工作,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圆满完成华西临床医学中心学生的教学、见习及实习工作;同时已接受培养全国的小儿神经专科进修医生10余名;近年来,作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点,共培训学员超过千人。科室还担负预防和研究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任务,对省内各县市级医院儿科神经系统疑难疾病患者进行会诊与治疗指导。建科以来,拥有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余项科研课题。

小儿肾脏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专业创建于1987年,独立建科于2018年,是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肾脏病学组组长单位,系我国儿童肾脏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多名医护人员曾赴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等知名医院肾脏科学习。科室开放床位51张,开设儿童夜遗尿疾病专病门诊,年专科出院人数约2000人次,年专科门诊约5万人次,诊治范围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各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遗传性肾脏疾病、肾小管疾病、间质性疾病、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和儿童夜遗尿等。2001年开始开展儿童肾活检,现每年完成肾活检约300例。2005年开始开展儿童血液净化,拥有血液透析机3台、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4台和自动腹膜透析机1台,服务于新生儿至18岁患儿,为全院多个临床科室提供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和胆红素吸附,每年血液净化3000余例次,培养来自全国各地儿童血液净化专科医护人员110余名。科室承担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儿童肾脏疾病教学工作,每年招收小儿肾脏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名;开展各类儿童肾脏疾病研究工作,科研重点方向是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机制和急性肾损伤修复机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小儿消化科 查看详情

1973年我院设立普通儿科,涵盖消化等多个专业,2005年神经、消化专业成为独立病区。随着学科的发展,2019年2月消化专业独立成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小儿消化科已成为西南地区富有盛誉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心,现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委员单位,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组长及副组长单位。科室目前开放床位30张,配有消化内窥镜诊治中心。全科现有医护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名,是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医术精湛、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团队。本专科对急慢性腹泻、胃食道反流病、急慢性胃炎、呕吐、慢性腹痛、便秘等儿童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具有一套成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疑难危重疾病如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重症胰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术后严重并发症等也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对住院患儿的临床营养管理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消化内窥镜中心可开展包括新生儿在内的儿童胃、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消化道异物钳取、胃扭转复位、经胃镜鼻空肠管安置等治疗。科室注重人才培养,每年派遣多名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国外进修或培训。护理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扎实的护理技术,在护理过程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化护理。除承担临床医疗工作外,科室积极开展教学及科研工作,圆满完成规范化培训学员、进修医师、研究生及华西临床医学中心学生的教学及带习工作,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物过敏相关消化疾病、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科室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包括三下乡、义诊、科普知识宣传、消化系统常见病规范化诊治的普及、消化系统疑难病症患儿的会诊等。

小儿血液肿瘤科 查看详情

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创建于1973年,是国内最早建立儿童血液肿瘤专科的医疗单位之一。1984年~2007年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组长单位(组长廖清奎教授),曾经也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副组长单位(副组长高举教授)。作为我院教育部重点学科儿科学的重要三级学科,儿童血液肿瘤科1995年曾获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与我院妇产科联合组成的\"妇科肿瘤与小儿血液肿瘤实验室\"1999年获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2015年获批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现科室学科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雄厚,已形成以中青年高学历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梯队,为儿童血液\/肿瘤专业硕士、博士招收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4名,退休返聘教授3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讲师9名,住院医师6名,护士4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包括退休返聘教授),在职硕士生导师4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部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绝大部分人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先后有10余位医师在国外进修学习。多人担任全国和省市学术团体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前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前主任委员廖清奎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前副组长\/国家卫健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临床专家组成员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儿童血液疾病与保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第一届儿童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委员会第三届血液专业学组委员高举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符仁义教授;中华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委员会第三届血液专业学组委员李强教授;中华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委员会第三届血液专业学组组长贾苍松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第一届儿童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科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委员会第三届血液专业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业务副主任朱易萍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科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学委员会第三届血液专业

新生儿科 查看详情

我院新生儿科创建于1973年,是国内最早成立新生儿专科的医疗单位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经过近半世纪的发展,学科整体水平居全国领先,是全国仅有的同时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新生儿学科单位。覆盖西部地区的新生儿转运体系已运行十余年,转运危重新生儿数千例,是目前西部地区设备最先进、医疗护理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和转诊中心。2010年我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获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11年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年成为四川省首个新生儿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5年我科\"高危早产儿综合救治平台及转诊体系建设\"获国家财政项目资助。2018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认定为\"全国首批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1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单位。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母得志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儿科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中国儿科医师奖\"和\"中国新生儿科医师奖\"获得者、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住院医师培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等;现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总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副总编,《ScientificReport》、《WorldJournalofPediatrics》及《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主编、主译及参编儿科专著16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我科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编医师36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2名(含3名退休返聘教授),副高职称4人,医生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留学或访问经历。同时有呼吸治疗师3名。科室多位骨干人员担任国际、全国和省市学术团体学术职务。我科现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

医学检验科 查看详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临床检验科是国内一流的妇产儿童疾病检验、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通过ISO15189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CAP)认可的专科医院实验室,是WHO儿童卫生健康中心和卫计委指定的四川唯一的\"中国儿童铅中毒筛查中心\"。科室经过几十年学科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技术力量雄厚、人才队伍聚集、设备先进的医学实验室。先后荣获四川省妇幼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学科、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现有员工138名,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9人;国家青年千人1名,博士生导师2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多人担任全国和省市学术团体重要职务,另外,检验科拥有全国唯一一支专业化、人性化的标本采集队伍,从分析前的标本采集、运送到分析后的标本冷藏,技术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自2018年6月锦江院区开院以来,检验科实现双院区并行运作。实验室配备了国内一流,并与国际接轨的设施设备,值得一提的是,锦江院区引进了全国最长的生化\/免疫检测一体化流水线和全自动采血流水线:生化流水线全长57米;采血流水线配备18个窗口,采用气动传输装置,保证标本在5~6秒钟内送检——全程实现高效、科学、无菌的运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检验效率和标本安全,能够更大程度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检验科在医疗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不断满足临床需要为宗旨,开展了多种具有妇产科、儿科特色的临床检测新技术项目,在儿童白血病诊断、地中海贫血筛查、疑难血型及特殊血型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胎儿肺成熟度实验、IVF激素水平监测、妇科肿瘤标志物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铅中毒筛查、小儿感染性病毒检测等方面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检验科作为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四川省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学科、全国医学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大学检验技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的各级人才受到广大同行的一致好评。在科研方面获得包括国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近20项等,累计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