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胜,糖尿病肾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中,有50%左右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终导致死亡。糖尿病人群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高危人群,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病程、血压、肥胖、血脂、尿酸、环境污染物等。
慢性肾脏病之所以危险,其中一个原因是症状不明显。很多人以为肾病一定会出现尿频尿急,甚至腰痛等情况,而事实却是很多在早期的时候根本没有症状,检查后才能发现。
糖尿病七个习惯易伤肾,要避免
1、憋尿。很多人都有过忙起来就憋尿的行为,经常憋尿不仅会导致尿路的细菌感染变成尿道炎、膀胱炎等,还对肾脏有很大的危害,如肾结石和肾积水的发生都和憋尿有关。
2、吸烟。吸烟会导致肾血管缺血,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导致蛋白尿的产生。同时,吸烟也会加重高血压肾病的发生。
3、暴饮暴食。食物经过代谢产生会尿酸、尿素氮等物质,而这些物质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如果经常暴饮暴食就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4、喝水少。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使得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增加,易引发肾结石、肾积水等。建议饮水量在1200-1500毫升,且应定时定量的补水,更利于肾脏及时排出废物。
5、滥用药物。大部分药物都是经肝脏代谢后通过肾脏排出的,对肝肾会产生损害。糖尿病人肾功能受损后,对需要通过肾脏代谢或排泄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促分泌剂等应格外注意。
6、熬夜。长期熬夜,不仅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让人体内脏得不到充分休息,对自身产生损伤。对于已患有慢性肾病的来说,经常熬夜还会加重水肿、使得高血压难以控制,疾病反复发作。
7、血压、血糖控制不良。保持血糖稳定是保护肾功能的基本和主要措施,而高血压是导致各种肾脏病肾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糖尿病而言,控制血压与控制血糖同样重要。
糖尿病肾病怎么预防?
王全胜,预防糖尿病肾病关键的是采取措施控制血糖,这个要由内分泌科医生诊治,遵从内分泌科医生的医嘱,但很多糖尿病常年不吃药,中西药都不吃,还有的血糖非常高但只吃中药不吃西药,这些这都是不正确的。
除了需要控制好血糖外,还需要控制好其它指标。如糖尿病,血糖高,尿酸也高,血压也高,那他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或时间就会比其他的要提前很多。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尿酸、血脂等。这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需要锻炼,也要控制饮食,也需要把几个指标同时控制在相对满意的程度。
以上是对“王全胜医生:糖尿病人,这七个习惯伤肾,警惕早期肾病信号!”的详细介绍,肖瘤医生建议如出现以上相关症状,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私自用药风险,有线上看诊需求的朋友可点击上方按钮,直接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