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你的身体上是否总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口干口苦,舌苔厚腻,吃饭没有胃口;
浑身没劲,起床困难,易疲倦;
失眠,多梦,易早醒,;
时不时腿疼、腰疼;
身体虚胖、腿脚水肿;
头发油腻,面部暗黄,容易起疹子;
上厕所的时候大便溏稀不成形……
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当人体内的湿气淤积过多而无法排出时,就容易生病。湿气不是病,但湿气是万病的起源。
据,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如肥胖、水肿、腹胀、湿疹、皮炎、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增多瘙痒等。更严重的是:湿邪长期在体内,易引发结节、肿瘤等疾病。
湿气症状是身体报警的反应,但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祛除湿气,就是把很多重大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湿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湿气如何入体?
外湿:例如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过于潮湿等外湿侵袭人体,导致湿气过重。这就是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小伙伴身体湿气重的原因。
内湿:饮食没有节制、时饱时饿、吃过多生冷食物、酗酒等原因导致脾胃失调,脾不能运化体内津液,体内津液散发不出去,聚而为湿气。
2.湿气久了,会形成湿热
一个人长期被湿气困扰,祛湿不及时,久而久之会化为湿热,这就是中医上所说的“热”。
身体受热之后会出现非常多的类似上火的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头晕、头发油腻,口干口苦,头发皮肤油腻……
同时,湿热也在伤害我们的脾胃消化功能。身体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大便不畅等问题。
老年湿热时,危害可能是下肢酸困,腰腿疼痛频繁等,而女性湿热,会造成白带增加、阴部瘙痒。
3、湿热久了,会滋生“毒素”
湿热久了,体内的代谢废物会滞留,无法及时排除,会在体内沉积,会便秘。宿便在肠道里腐烂变质,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而毒素很可能被肠道重新吸收,危害人体。因此,因湿热导致的便秘,危害大。
中医认为三伏天又称长夏,从阳历的中下旬到中下旬,是一年中炎热的时期,也是祛湿寒的佳时机。
“红豆薏米”不是祛湿药
祛湿,很多人容易想到“红豆薏米粥”。
其实,不少人尽管喝了红豆薏米粥,体内“湿邪”不仅不见减弱,反而可能导致身体不舒服,这是何解?快看看你是否犯了这几个错误。
错误一:红豆、赤小豆分不清楚
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并非日常生活中用来煮糖水的“红豆”。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从形状上看,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请注意。
错误二:只祛湿,不健脾
湿气属阴且性质重浊、粘腻,是源于体内水液代谢和运行的产物。薏米祛湿虽好,但寒性太重,常吃易伤脾。脾的主要任务是运化湿气,脾伤了,湿气更加挥发不出,越想祛湿反而越湿。对于本身脾虚的人体内,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所以要祛湿,需要同时健脾。
错误三:千人一方,不知变通
有老中医语:“外湿多头重,膝肿关节痛。燥湿苍白术,风药治相同。内湿体倦怠,腹满呕泻兼。喘嗽多痰涎,苡米茯苓煎。”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体内湿气的类型也不尽相同,如寒湿、暑湿、湿热、风湿等。
一道赤红豆薏米粥并不能赶跑所有人体内的湿气,盲目服用红豆薏米粥有时不仅不能祛湿,反而可能会会加重湿气。所以,想要祛湿,先探探自己体内到底是“哪种湿”在作怪!
三个方法祛湿气
单纯靠红豆和薏米难以达到祛湿的目的,想要祛湿还需巧用这些食材。如果脾虚湿气重,可以在日常煲汤中加入淮山、茯苓、炒扁豆、陈皮等健运脾胃食材;如果是脾气虚的,可加上黄芪、当参。砂仁可芳香醒脾,增强脾胃运化之功。
本周肖瘤医生向大家推荐3款食疗方,帮助大家健脾祛湿。
养生食谱:薏苡仁八宝粥
原料:薏苡仁,红枣,白扁豆,莲子肉,核桃仁,桂圆肉,糯米,红糖适量
做法:将食材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红糖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脾虚体质或脾胃虚弱、食纳不香、心烦失眠的人群食用。
养生食谱:薏苡仁赤豆鲫鱼汤
原料: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生姜,鲫鱼)
鲫鱼去鳞及肠肚,洗净,入油锅煎熟备用。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生姜洗净,与鲫鱼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1.5小时,加入适量料酒,煮沸片刻后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浮肿的人群食用。
养生食谱:薏苡仁冬瓜猪肉汤
原料:薏苡仁,扁豆,陈皮,冬瓜,猪肉,生姜适量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适用于夏季暑湿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