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一种高发疾病,而且这种疾病也是导致许多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冯崇廉,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发生的早期是有一定征兆的,早发现就能早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
3、控制血脂、血压
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4、适当运动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能等情况,适量运动,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更好的对抗疾病。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应该怎样吃
1、少吃盐
食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无形中增加了血管壁的压力,长期处于张力过大状态下的血管会加速老化。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专家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3、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减少血管损伤。比如芝麻、山药、豆腐皮、葵花子等。
4、多吃鱼
因为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
5、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等。
专家介绍
冯崇廉医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师从杏林北斗邓铁涛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20余年,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广州市“1357工程”中医专科脂肪肝专科负责人。先后被评为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州医学院优秀教师。
擅长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尤长于心脑血管病、肝病、肠胃病、温热病、咳喘证、痹证、偏头痛、肿瘤术后、男科疾病、妇人经带病、产后病及疑难杂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出诊地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以上是对“冯崇廉医生身体出现这些征兆,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信号!”的简单介绍,有需求朋友可以到上述医院挂号就诊,也可以选择网上挂号,线上就诊,点击上方“”按钮,便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