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尿检
一般为中低分子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为0.5~1.5g/24h,极少>2g/24h;尿沉渣检查可包括镜下血尿、白细胞和管状尿,偶尔可见嗜酸细胞。肾小管功能异常可根据累及小管的部位和程度而有所不同,包括肾糖尿病、肾小管酸中毒和低渗尿Fanconi综合征等。
2.血液检查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和高氯代谢性酸中毒。血尿酸正常或轻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贫血发病率高且严重,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比例增加,可伴有IgE特发性间质性肾炎可引起贫血、嗜酸细胞增多、血沉快CRP球蛋白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急性间质性肾炎B肾脏正常大小或体积增大,皮质回声增强。慢性间质性肾炎B超、放射性核素,CT影像学检查通常表明双肾缩小,肾轮廓不仅完整。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判断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肾囊疾病等特殊原因。静脉尿路造影(IVU)肾乳头坏死可显示止痛剂肾病的特征。由于造影剂具有肾小管毒性,因此在肾小管损伤时应谨慎使用。
4.肾活检病理
病理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感染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外,其他类型应积极进行肾穿刺,以区分肾间质浸润细胞的类型和纤维化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后的预后判断。
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突出,表现为间质性弥漫性肾炎细胞浸润伴间质水肿。急性间质性肾炎浸润细胞常呈片状分布,主要位于皮髓交界处,可见严重急性间质性肾炎浸润细胞的弥漫分布。浸润细胞主要是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可伴有浆细胞、嗜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肉芽肿样病变可以在间质或受损的小管周围看到。急性间质性肾炎浸润细胞的类型因原因不同而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以CD4+细胞为主;西咪替丁和NSAIDs患者中CD8+细胞多于CD4+细胞。超过50%;肾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CD14+细胞,肉芽肿CD4+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主要的。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伴有更多的嗜酸细胞浸润,但也可以看到嗜酸细胞性小管炎。感染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时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大多是中性粒细胞。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基本病理表现是光镜下多灶性或大片纤维化,可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变性、管腔扩张、肾小管基膜肥厚、肾小球缺血性皱缩或硬化。小动脉和细动脉内膜可不同程度增厚、管腔狭窄或闭锁,但无血管炎。免疫荧光阴性。电镜检查对电镜诊断慢性间质性肾炎意义不大。电镜下再生的肾小管可见新生和基底膜样物质,导致TBM分层。电镜下可见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致密物沉积和轻链沉积。TBM针尖样致密物成簇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