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在皮肤、粘膜、巩膜黄疸等特征的疾病。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除,新生儿出生时无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的代谢物必须自行处理,胆红素不结合,但足月葡萄糖醛酰转移酶为3~5天,未成熟儿童5天~7天才成熟,加诸概述中已提及的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就发生新生儿黄疸。
本病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天~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长,除轻度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如果黄疸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24小时~黄疸持续3周,甚至在加重或消退后重复或出生后一周至几周内开始,均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易引起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并发症,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