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20 来源:复禾健康
艾滋病常见错误认识主要包括传播途径误解、疾病进展误判、治疗认知偏差和日常接触恐惧四个方面。
1、传播误解: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握手、拥抱等不会导致病毒传播。病毒无法通过空气、食物或水等媒介传染,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2、病程误判: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存在较长的无症状期,感染者可能多年不出现明显症状,但这不代表病毒消失或无害。未经治疗的感染者最终会进入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3、治疗误区:
现代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感染者通过规范治疗能长期维持健康状态,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但抗病毒药物需要终身服用,不能根治艾滋病,擅自停药会导致病毒反弹和耐药性产生。
4、接触恐惧: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同工作、学习或生活不会造成传染风险。病毒不会通过唾液、汗液或泪液传播,共用卫生间、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也不会感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完全预防性传播风险。
艾滋病感染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可减少机会性感染风险。感染者需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服药。社会公众应消除歧视,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途径,为感染者提供平等就业和生活环境。医疗机构需做好职业防护,避免针刺伤等职业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