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银屑病多主张银屑病“从血论治”,将其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种。

怎样分辨银屑病的血热、血燥和血瘀,如何治疗?

一、“血热证”治疗原则及方法

证见发病迅速,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部分扩大或融合成斑块,基底鲜红,鳞屑层层,易于剥离,有点状出血,周围绕以红晕。皮损新出者不断,常波及耳孔、乳晕、脐凹、阴部及头面、躯干、四肢伸侧,并可有同形反应。常伴有心烦

躁热,咽痛口渴,便秘溲赤,手足心热,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滑数。根据“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只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外感温热病篇》),采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法,着重清泻气分毒热,气分毒热得以清泻,波及营血之毒热随之消减。治疗采用“克银一方”(十茯苓、忍冬藤、草河车、白鲜皮、北豆根、板蓝根、威灵仙、生甘草)加减。其中士茯苓甘淡而平,有解毒消肿作用;忍冬藤、草河车、白鲜皮、北豆根、板蓝根均为苦寒之品,为清热解毒之要药;威灵仙性味辛温,辛能走表,温能通络,可以引经达表以清解雍干肌肤之毒热,此外在苦寒药中配以威灵仙一味,以其辛温监制苦寒伐伤之弊:生甘草既能清热解毒,又能调和诸药。八味药配伍,主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二、“血燥证”治疗原则及方法

其临床表现为皮损以斑片状为主,小如钱币,大似地图,皮肤干燥,旱淡红色斑块,鳞屑较薄,干燥疏松,抚之即落,其则皲裂,招动出血,瘙痒或痛,同时可伴有五心烦热,肢体倦怠,头晕少眠等症状,舌淡答净。此时毒热夫尽,阴血已

伤,此时徒清热解毒则有苦寒化燥之弊,反而更伤阴耗血;如仅滋阴养血润燥,恐敛邪使毒热难解,故应清热凉血与养阴生津并用,以克银二方化裁(丹参、元参、麻仁、大青叶、北豆根、白鲜皮、草河车、连翘)。其中丹参苦微寒能活血养血,元参甘苦咸寒能清热养阴解毒,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这四味药相合主要取其滋阴养血润燥作用:大青叶、北豆根、白鲜皮、草河车、连翘性味苦寒,主要能清热解毒。以上二组药物,驱邪二不伤正,扶正二不恋邪,故适用于“血燥证”。

怎样分辨银屑病的血热、血燥和血瘀,如何治疗?

三、“血瘀证”治疗原则及方法

证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皮损紫黯或色素沉着,鳞屑较厚,有的呈蛎壳状,或伴有关节活动不利,苔薄,舌有瘀斑,脉细涩。为毒热相搏,瘀热互结,脉络不通所致,故用清热凉血,活血消斑之法以治之。方用桃红四物汤化裁,方中三棱、莪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牛膝、当归尾、丹参养血活血;生地、丹皮、赤芍、虎帐、茜草、北豆根清热解毒凉血。以上各味相配,共奏清热凉血,活血消斑之功。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银屑病症状

银屑病治疗

银屑病病因 银屑病饮食
银屑病医院 银屑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