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血流缓慢、高凝血和血管壁损伤是该疾病的三个主要原因,但单一因素往往不能独立致病,往往是两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无广泛转移、体质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当骨骼或主要血管和神经受累时,需要截肢。中医治疗晚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全面控制疾病,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和治疗严重症状。
       目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一、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局部热敷,必要时可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避免久立或久坐。
       2、药物治疗:止痛药包括:保泰松、消炎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等,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当急性浅静脉血栓形成范围较广时,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以避免血栓形成扩散到深静脉系统,导致肺栓塞。
       二、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约20~30cm,膝关节轻微弯曲。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起床后,穿6周~3个月的长弹性袜。
       2、抗凝治疗
       (1)肝素:静脉注射肝素使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APTT)达到正常的1.5-22、维持治疗5-7天。然而,静脉注射肝素的剂量很难控制,粗心大意可能导致出血。因此,低分子量肝素和皮下注射是更安全的方法。
       (2)华法林:肝素治疗5天后口服华法林,直至凝血INR指数(凝血激酶时间,PT)达到正常水平2-2.5倍。之后,维持量持续3~4月。
       3、尿激酶、链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是常用的溶栓疗法。由于易引起出血,其长期疗效不如抗凝疗法,一般只在肺栓塞合并时使用。
       对于不能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肺栓塞的风险较低,可以尝试提高肢体和局部热敷。
       4、介入治疗:腔静脉过滤器植入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
       温馨提示:中医治疗也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自身的能力,促进保护患者的正常身体功能,是最容易接受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因此,无论是单独保守治疗还是联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下肢静脉血栓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病因 下肢静脉血栓饮食
下肢静脉血栓医院 下肢静脉血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