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属于中医心力衰竭、心悸、惊慌、水肿、哮喘咳嗽、痰饮、心痹等疾病证据的范畴,其名称统一为心力衰竭。
西医认为,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因是原发性心肌损伤和心脏负荷过重。患有基本心脏病的患者通常会因为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而诱发心力衰竭。如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等。中医认为,心力衰竭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缺陷、外邪入侵、情绪内伤、长期咳嗽和消耗气体、衰老和身体衰竭。
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充血,其次是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在原有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急性心力衰竭可突然发作或急性加重。症状为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表现为突发严重气急、端坐呼吸、咳泡沫痰、咳大量粉色泡沫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意识模糊、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肢端发绀等。
治疗应辨证施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稳定期应以益气、养阴或温阳为基础。急性心力衰竭应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病情危重时,主要救阴固脱,回阳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