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瞳孔残膜是一种眼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一般来说,瞳孔残膜通常不影响视力,也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影响视力的厚瞳孔残膜,可以进行手术或激光治疗。那么,瞳孔残膜的原因是什么,其诊断点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回答。
一 病因
瞳孔残留膜,又称永久性瞳孔膜,被列入血管系统发育异常范围,临床上非常常见。胚胎6个半月,中央血管弓消失,其他血管弓和共存的中胚叶组织在7-9个月内消失。如上述正常萎缩和吸收异常,将导致瞳孔残留膜。瞳孔残留膜本身没有色素,其色素是继发性的。瞳孔残留膜主要与早期胚眼发育过程中胚裂闭合不完全有关。
二 诊断要点
1.残膜与虹膜相连
2.虹膜瞳孔板增厚:虹膜小环组织延伸穿过瞳孔边缘,在虹膜前编织如网。或增厚的虹膜瞳孔板不进入厚虹膜基质,环绕瞳孔,形成另一层,如正常瞳孔,有另一个瞳孔,但不能收缩。
3.残膜附着在晶体表面
4.残膜粘在角膜上
三 症状体征
有丝状和膜状两种,一般一端始于虹膜小环,另一端附着在对侧的虹膜小环外,或附着于晶状体前囊。
虽然瞳孔残膜通常不影响视力和眼睛活动,但也有更严重的需要手术或激光治疗,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瞳孔残膜,了解其原因和症状,方便我们对症下药,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或激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