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狼疮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引起的免疫复合肾炎。它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伤症状。它的血清有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本病程以缓解病情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征,内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预后较差。我国本病的发病率为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000。它在女性中很常见,尤其是20岁-育龄妇女40岁。
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皮疹、光过敏、血管性皮肤病等症状,狼疮肾炎病变,常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肾炎,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狼疮肾损害称为狼疮肾炎(LN)。大约70%的SLE有肾损伤的临床表现。狼疮肾炎(LN)疾病可以是隐性的或突然的,症状可以是轻的或严重的。狼疮肾炎的症状几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损伤的一系列症状。水肿非常常见,6/6的患者在诊断时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以下类型: (1)轻:即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占30%~50%;,临床常见。临床表现为轻度。~中度蛋白尿和(或)血尿,无水肿、高血压等尿蛋白小于1g/d,肾功能正常。病理多为系膜增生型或局灶性狼疮性肾炎,预后良好。
(2)急性肾炎综合征类型: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等临床表现较少,急性血尿和蛋白质尿管类型。可能有水肿、高血压,偶尔有急性肾衰竭。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罕见,临床上类似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迅速,尿少甚至无尿,常有血尿、蛋白尿管尿、水肿、常无高血压或轻度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恶化,并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发展为尿毒症。病理变化通常是严重的弥漫性增生、新月体肾炎或伴有严重血管炎。
(4)肾病综合征类型:最常见的约占600%;肾病综合征表现为患者即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可有明显水肿,但不一定有血胆固醇升高。狼疮性肾炎的肾病综合征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单纯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血尿无或少,无高血压或仅有轻度高血压,此类型病变发展缓慢,肾功能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病理多为膜型狼疮性肾炎另一种除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外,伴有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可于2~三年内发展为尿毒症,常为弥漫性狼疮性肾炎。
(5)慢性肾炎综合征型: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病程长,迁延不愈发展至尿毒症。病理常为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6)肾小管综合征类型:罕见,表现为慢性间质、小管损伤、夜尿增多、尿比例降低、高血压、尿酶增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远端肾小管损伤较常见,可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肾小管酸中毒。这种类型通常与其他类型合并。
综上所述,我们介绍了狼疮肾炎的症状。我相信我们已经了解了狼疮肾炎的症状。狼疮肾炎是生活中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我们必须尽快治疗。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生用药,保持乐观态度,相信对我们治愈疾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