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结肠小袋纤毛虫首先虫Malmsten1857年在两例急性痢疾患者粪便中发现,随后Leu Kart本虫也发现于1861年的猪大肠年。Stein将其归入小袋属并命名为结肠小袋纤毛虫,其分类学地位为原生动物亚界,纤毛门,动基裂纲,前庭亚纲,毛口目,毛口亚目,小袋属,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

       1. 结肠袋纤毛虫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寄生于人体的纤毛虫,也是寄生生在人体内的最大的原始昆虫。它的生活历史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图1):营养和包。

       

 

       (1)营养圆或卵圆,无色透明或淡灰略带绿色,大小约(30~200)μm×(25~120)μm。腹部略扁平,背部凸起。昆虫表面有脊形隆起和沟形凹陷,从前到后延伸。脊形隆起表面有皱纹,沟形凹陷位于两个脊之间。体表纤毛从小沟延伸到体外,纤毛摆动可以使昆虫前后移动。昆虫表面覆盖着表膜,下面是透明的外部质量,内部是内部质量。昆虫的前端略尖,腹部有一个由表膜内部凹陷形成的食物气泡。食物在气泡中消化,残留物通过昆虫后端小而不明显的三角形肛门排出体外。营养物质包括电子致密体。细胞中还有两个伸缩气泡(contractile vacuole)渗透压可调节。细胞中还含有多糖颗粒、食物泡沫等。线粒体分布在昆虫周围。

       (2)包囊圆或卵圆,大小约40~60μm。囊壁厚而透明,浅黄色或浅绿色。活动的营养物质可以在新鲜的袋子里看到。袋子对外部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可以活2周到2个月,在阳光直射下3h死后;对化学物质的抵抗力也很强,在10%甲醛溶液中能活4h。

       2.生活史 袋是昆虫的感染阶段。人们被吞下被袋子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感染。袋子在消化道中受到消化液的影响,昆虫脱落并转化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落入大肠,以肠道食物残留物、肠壁细胞和细菌为食物。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水平分裂法在肠道中繁殖,也可以通过芽生殖法繁殖。部分营养物质受粪便形成失水的影响,昆虫圆形分泌囊壁包裹昆虫,形成袋并随粪便排出。猪肠腔内的营养物质可以大量形成囊,但人肠腔内很少形成囊。此外,当昆虫形成囊时,核不会分裂,所以当消化道脱落时,袋只能产生一个营养物质。

       (二)发病机制

       大多数人认为结肠小袋纤毛虫是致病的,当人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肠功能障碍时,虫体就会侵入繁殖并致病。虫体侵入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肠道内的共生菌群,一旦适应,就能迅速繁殖。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肠道细菌,以及其他寄生虫,可以促进病变的生长。结肠小袋纤毛虫侵入肠道组织,必须借助虫体纤毛的机械运动,分泌透明质酸酶。虫体通过透明质酸酶溶解细胞间质,穿透肠道组织。糖原分解酶和溶血素也分离在严重感染的猪粪中。虫体借助上述因素引起结肠粘膜炎症、坏死和溃疡,并可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粘膜病变。病理变化类似于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道病变。病变部位主要是盲肠和乙状结肠,偶尔累及回肠末段和阑尾,个别病例可侵入大边缘或大边缘溃疡,有时还可侵入大边缘溃疡,形成大边缘溃疡、大边缘溃疡。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小袋纤毛虫病症状

小袋纤毛虫病治疗

小袋纤毛虫病病因 小袋纤毛虫病饮食
小袋纤毛虫病医院 小袋纤毛虫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