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表现,还需要进行一些科学检查和实验室特殊检查,尤其是下肢静脉造影。

       ㈠理学检查

       1.测量下肢周径  伸直或轻微弯曲下肢,测量膝盖15cm和膝下15cm 处胞长,一般以髌骨下缘(测小腿时)和髌骨上缘(测大腿时)为定点,测量健康侧和受影响侧的值,术前和术后的值。

       2.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用以测定深静脉回流的通畅情况。方法是在大腿用一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干,嘱病人用力踢腿或连续快速作下蹲运动。由于肌肉收缩,浅静脉血流应回流至深静脉使曲张静脉萎陷空虚。如深静脉不通畅或有静脉压力增高,静脉曲张程度不减轻,甚至加重。

       目前还没有瓣膜是否关闭不完全,目前还没有理学检查(指上述无仪器检查)来检测其病变。

       3.大隐静脉瓣膜和小腿通过支静脉瓣膜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用于确定大隐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瓣膜的位置。患者取卧位,抬起下肢,从脚踝向上按摩患肢,使静脉空虚。检查员用止血带压住近腿,然后让患者站立。当止血带松开时,大隐静脉迅速填充,表明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小腿大隐静脉在30秒内迅速填充,表明小腿通过支静脉瓣膜不完全关闭。

       ㈡实验室无损伤检查  近年来,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电阻抗体积图、光电血流仪测定对检查下肢深静脉通畅性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起到了有益作用。然而,上下下肢静脉造影仍然是深静脉通畅性和静脉瓣膜功能的视觉诊断方法。

       ㈢下肢静脉造影  当肢体肿胀或长期溃疡时,最好进行下肢静脉造影,一方面识别深静脉炎后综合征,另一方面明确深浅静脉瓣膜关闭的程度,为制定手术计划提供依据。

       一般先做上行静脉造影,如下肢深静脉通畅,再做下行静脉造影,以确定静脉瓣膜是否有病变。

       1.向上静脉造影  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的通畅性和穿透支静脉瓣膜的功能。方法患者仰卧,取半直立,呈45o,脚踝扎橡皮止血带,防止浅静脉血流上升,用穿刺针直接穿刺足背浅静脉,尽快推进60%或40%泛影葡胺80~120ml,在电视屏幕的引导下,先拍摄小腿X线,让患者专注于患肢趾,做足跟剂浓度40%泛影葡胺最好,过浓度会导致浅静脉炎。造影结束时,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2.下行性静脉造影  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这种造影必须在没有阻塞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往往会失败。方法:患者取60o半直立卧位直接用针穿刺腹股沟静脉60%泛影葡胺40ml,在电视屏幕引导下,摄髋部X如果有逆流,拍摄小腿X线片。

       Taheri报告将导管从上肢浅静脉插入,通过头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入腔静脉分叉,然后进入髂总静脉,然后注射造影剂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很少使用。

       静脉瓣膜功能按下行性静脉造影显示的逆流水平分为以下5级:

       Ⅰ等级:良好的瓣膜功能。造影剂无明显逆流。

       Ⅱ等级:瓣膜最轻度关闭不全。造影剂刚刚翻到大腿近侧倍。

       Ⅲ等级:瓣膜轻度关闭不全。造影剂逆流至膝盖。

       Ⅳ等级关闭瓣膜不完全。造影剂逆流至膝下。

       Ⅴ等级:瓣膜严重关闭不全。造影剂反流到小腿,直到脚踝水平。

       瓣膜肌的改善程度可根据下行性静脉造影来判断。

       Raju对14例正常症状的志愿者进行下行性静脉造影,发现2例有轻微回流。因此,造影结果的分析必须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结合。正确的结论。

       1983年2月至1988年2月,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对12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患者进行上行性静脉造影和/或下行性静脉造影,证实无深静脉炎病史的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66%深静脉瓣膜严重关闭不全,血液倒流至膝下。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完全X线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深静脉内瓣膜阴影存在但模糊,造影剂通过这些瓣膜向远处倒流。所示静脉有时可以是竹节样,造影剂越来越轻,表明瓣膜仍然起部分作用,部分血液被瓣膜阻塞。部分血液从下垂松弛的瓣膜和叶片之间逆流,远端越远,逆流造影剂越少。

       2.静脉管腔明显扩大。

       3.整个静脉系统未见血栓形成遗留病变,造影剂部分逆流,部分也向近心端回流。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症状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治疗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病因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饮食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医院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