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脑缺血性疾病发病缓慢,多见于脑部疾病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心脏停止、休克等事故。它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复杂多样。大多数脑缺血患者往往长期无法治愈。关键是找出病因。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病因。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大脑由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颈内动脉供血占大脑总供血量80%~90%,椎动脉占10%~20%。当其中一条动脉足以影响血流狭窄或闭塞时,如果侧支循环良好,就不会出现临床缺血症状。如果侧支循环不良,或者多条动脉足以影响血流狭窄,局部或全脑就会出现脑血流(CBF)减少,当CBF将脑缺血的临界水平降低到[18~20ml/(100g·min)]以下是脑缺血的症状。
脑动脉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除引起动脉腔狭窄外,还经常附着在斑块上的溃疡表面,如血小板凝块、壁血栓形成和胆固醇碎片。这些附着物被血流冲走,形成血栓,被血流带入颅内动脉,阻塞远动脉,引起脑栓塞,导致供血区缺血。
动脉栓塞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心源性栓塞。风湿性心瓣膜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和心脏手术形成的栓子随血液流入大脑,引起栓塞。脓毒性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罕见栓子也会引起脑栓塞。
血流动力学因素
短期低血压可引起脑缺血,如脑血管严重狭窄或多个脑动脉狭窄,使脑血流处于少血状态,轻度血压可引起脑缺血,如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休克、颈动脉窦过敏、直立性低血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
血液学因素
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妇、术后血小板增多引起的高凝血状态;脑缺血可发生在红细胞增多、镰状细胞贫血和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粘度增加。
脑缺血性疾病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占脑部疾病的比重80%,如果正常人经常出现头晕、视力暂时模糊、四肢无力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其他并发症。因此,良好的体质是关键。多锻炼,改善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