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诊断: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和反复核实的体征外,还应辅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脊柱X除椎体病变外, 线平片。脊髓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是目前最常用的临床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细胞的数量 一般在正常范围内,有些肿瘤伴有出血,脑脊液中有红细胞,有些髓肿瘤表现为脑脊液中淋巴细胞的增加,有时可以看到游离肿瘤细胞,转移癌可以找到癌细胞,但阳性率不高。当脊髓 肿瘤时,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经常增加,有些高达数千m 克。高蛋白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椎管内脑脊液循环阻塞引起的肿瘤压迫有关。阻塞部位越低,蛋白质就越高,所以马尾肿瘤通常会使蛋白质非常高。高脑脊液呈黄色,但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
2.Queckenstedt 试验 脊髓肿瘤位于腰椎穿刺上方,导致脊髓网膜下腔不完全梗阻。颈部压缩试验表现为:上升和下降非常缓慢,特别是明显的下降。如果脊髓网膜下腔完全梗阻,颈部压缩试验不会上升。如果肿瘤位于腰椎穿刺部位以下的腰骶部,颈部压缩试验可以完全顺畅。高肿瘤腹部压缩试验、压力上升、低肿瘤腹部压缩试验无变化。
其它辅助检查:
1.脊柱X 线平片 是肿瘤钙化的直接迹象,在胶质瘤中很少见。间接迹象是由肿瘤压迫引起的椎管扩张、椎弓根间距扩大或局部骨腐蚀损伤,多个椎体内缘呈弧形吸收。一般迹象包括脊柱侧凸、脊柱突出、脊柱裂纹等。但许多临床医生忽视了脊柱X 线平片。
2. 磁共振及脊髓造影CT 脊髓造影很少用于扫描等先进手段的应用,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和脊髓椎管造影会加重病情。
3.CT、MRI 扫描 由于脊髓肿瘤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MRI 出现前,常依靠脊柱平片和脊髓造影进行诊断,诊断既困难又加重病情。MRI 的出现使髓内肿瘤得到早期、简单、真实的诊断。不同的病理性质和不同的影像特征:
(1)星形细胞瘤:常见于10~50 岁,占椎管内肿瘤6%~8%,颈部和胸部脊髓最常见,多为良性,约7.5%。大多数星形细胞瘤单独发生,Ⅰ类型神经纤维瘤常与星形细胞瘤合并。组织形态常有2 类型:浸润生长的星形细胞瘤和局限生长的星形细胞瘤。MRI 常无特征性变化,T1表示受累脊髓广泛增厚,可混合高信号(出血)或低信号(囊变)。T2 常为高信号。增强后可见肿瘤强化,并可见到与水肿带的分界。部分星形细胞瘤无强化,生长越缓慢的肿瘤强化越不明显。肿瘤增强程度与病变区域血流增加和脊髓屏障破坏有关,也就是说与肿瘤良性程度有关。星形细胞瘤增强常不规则且呈多样性,肿瘤增强对活检和手术有帮助。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囊性肿瘤和脊髓良性囊肿。有报道,脊髓囊肿发生于肿瘤内者13%,邻近肿瘤者74%。相邻肿瘤的囊肿液清澈,囊壁为胶质细胞,而肿瘤内囊变囊液为血性或高蛋白液为橙色。相邻肿瘤的囊变不强化表明非肿瘤性囊变。星形细胞瘤可同时出血,其影像学表现与出血时间有关。急性出血(3 天内)T2 像低信号,3~7 天 T1以高信号为主,T2像往常一样,它是一个混合信号。在组织学上,恶性星形细胞瘤富含血管,与脊髓无界,因此肿瘤在手术中被识别出来-脊髓边界困难。
(2)室管膜瘤:发病年龄为40~50 ,可发生在脊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胸部和颈部。影像学表现与星形细胞瘤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肿瘤的上端和尾部是常见的标志。但肿瘤内囊变得罕见,MRI 强化均匀,或混合信号。有些病例的肿瘤可以突出到脊髓表面,甚至到达蛛网膜下腔。
(3)血管网织细胞瘤:不常见,有报道占脊髓肿瘤。2%。它们都发生在髓内,分为两种类型:①完全位于脊髓中心;②软膜性肿瘤,部分突出脊髓表面。肿瘤多见于30~50 成年人,男性多见。von Hippel-Lindau 病。vonHippel-Lindau 病中,5%结合脊髓血管网络细胞瘤,36%~60%颅内血网织细胞瘤合并。髓内血管网织细胞瘤常合并脊髓空洞症。肿瘤多为囊肿。据报道,上下脊髓增厚的肿瘤多为囊肿或病变67%。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壁上有结节,T1对于边界清晰的低信号,T2可见肿瘤结节增强为高信号。
(4)脂肪瘤:罕见,可发生在脊髓或终丝,T1、T2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可识别出血或脂肪。
(5)转移癌:转移癌主要涉及椎体或硬膜外组织,髓内转移癌很少见。髓内转移癌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比例1%。来源包括: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结肠癌、头颈区肿瘤、肾上腺肿瘤等。以胸段最为常见,起病急,影像学示病变较局限,长T1,长T2,可见不规则强化。脊髓内可发生一些神经鞘瘤病例,但相对罕见。脊髓外神经鞘瘤也可累及多个脊髓阶段,应与髓内肿瘤进行鉴别,以增强扫描,尤其是轴位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