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一)治疗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就会产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有必要缓解静脉压迫,保持静脉回流畅通。
1.手术治疗
(1)筋膜悬吊:髂总动脉移位固定(悬挂)到腰大肌,用缝线、筋膜或人工血管保护左髂总静脉免受压迫。
(2)静脉成形术:局限髂总静脉阻塞可进行静脉切割和异常结构组织切除。通常,当切口关闭时,添加自体血管补充剂,以避免管腔狭窄。这种手术的缺点是不能缓解压迫和急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3)静脉转流术:针对存在血栓和(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双股间的静脉交叉转流术有一定的作用。转流血管可以是自体的或人造的,术后还可以加做远侧暂时性动静脉瘘以增加血流量,减少移植物血栓发生的几率。经典的Palma手术是对侧大隐静脉切断后,近侧转移到患肢闭塞的远端;左髂静脉也转移到右髂总静脉。该手术的优点可以避免病变区,但术后移植血栓形成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4)髂静脉松解和衬垫减压:左髂总静脉受压,腔内正常的患者可将骶骨磨平,或在第四腰椎与远端腹主动脉之间垫入骨片等组织,或在动静脉之间嵌入衬垫,或在病变段静脉周围包裹一圈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片,防止静脉再次受压。
(5)髂动脉移位:右髂总动脉移位是另一种缓解压迫的方法,切断右髂总动脉,其远端与左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一致。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间置一段人工血管。有报道称,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动脉一致。
(6)静脉支架(Stent)植入:适用于静脉狭窄患者,操作简单,效果好。确定狭窄位置后,用球囊扩张(PTA),然后植入选定的支架。对于继发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溶栓或手术后植入支架。静脉瘘也可用于预防血栓复发,并在3个月后结扎瘘管。
(7)其他静脉重建:静脉狭窄扩张、髂静脉闭塞切除间植入造血管、髂腔静脉吻合等。
髂总静脉压缩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报告不多,除了Theri一次报告18例,包文等10例,赵军等28例,多为个例或少数病例。PTA后支架植入是首选,应用广泛,效果好。其他手术的选择和效果需要总结。
2.对于症状轻微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状轻微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1)一般治疗:如抬高患肢,穿有序减压弹力袜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①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药、华法林等抗凝药,防止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髂骨、双嘧达莫等抗凝药-股静脉血栓形成。
②10~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次/d,静脉滴注,15次为1个疗程。
③曲克芦丁1.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15天1个疗程。
④七叶皂苷1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15天1个疗程。
⑤口服强脉痔灵、爱脉朗等药物。
(3)中医熏洗疗法:可促进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少下肢充血症状。可用活血止痛散或活血消肿的洗药,煎汤用热熏洗患肢2~3次/d。小腿溃疡患者可用溃疡洗药熏洗患处。
3. 对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快清除血栓形成,并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原发病变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原则上,可以通过取栓形成或溶栓形成来实现快速再通。全身药物溶栓治疗的效果一直存在争议。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变周围经常形成许多侧支,使药物无法进入血栓形成。随着近年来血管腔技术的发展,髂-股静脉血栓通过导管直接溶栓和机械血栓消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球囊导管扩张缓解病变段的压迫和管腔狭窄。支架植入可以避免纤维束带或动脉压迫引起的弹性收缩。
(二)预后
目前还没有描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