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中医治疗痛风及如何预防痛风性肾病应辨证论治如下:
1.下焦湿热证
治疗:清热、燥湿、利湿。
方药:四妙散加味。
苍术12g,黄柏10g,薏苡仁12g,牛膝10g,独活10g,防己10g,威灵仙10g,土茯苓30g,蚕砂10g(包煎),律草60g。方以苍术干湿、黄柏清热为主药,薏苡仁、土茯苓、蚕砂、防己淡渗利湿,牛膝、独活、威灵仙、律草通络止痛,湿热分清,气血循环,肿痛自愈。下焦热者,加黄柏,酒浸,晒干为细末,每服3g,每天两次,这方各潜行散。痛剧加烧没药3~5g;腹皮、槟榔、泽泻、穿山龙肿胀;痰多加南星、法半夏、炒白芥、竹沥。
中成药:二妙丸。
2.瘀血阻络证
治疗:活血化瘀,宣痹止痛。
方药:桃四物汤加减。
生地12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威灵仙10g,秦艽10g,鸡血藤10g,防风10g,徐长卿12g,桑枝10g。方用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威灵仙、桑枝、防风、徐长卿等宣通经络,共同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没有热象的可以加桑枝;姜黄和海桐皮的疼痛很大;用痰加制南星和白芥子;久而久之,疼痛日轻夜重,局部黑暗的可以服用灵丹妙药(当归、丹参、乳香、无药)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成药:瘀血痹冲剂。
3.痰热劫风证
治疗:清热燥湿,化痰祛风。
方药:上、中、下痛风方。
黄柏10g,苍术10g,防风10g,威灵仙10g,白芷10g,桃仁10g,川芎10g,桂枝10g,羌活10g,龙胆草6g,炮南星10g,红花6g。黄柏、龙胆草用于清热、苍术、南星燥湿、羌活、防风、白芷祛风、桃仁、川芎、红花活血。桂枝一味有温经通络之长,丹溪可谓“横行手臂,领苍术、南星等药至痛处。”痰多加半夏、白术、茯苓、陈皮。
中成药:风湿稀桐丸。
四、气血两虚证
治疗:行气养血为主。
方药:加减愈汤。
黄芪30g,党参15g,熟地黄12g,当归10g,山药15g,白术10g,川芎10g,白芍12g。方用人参、芪补气、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山药、白术健脾。脾气强血活,经络通畅,酸软疼痛。夹风湿的可以酌情加羌活、防风、稀草、桑枝等。,但不能纯作风治疗,否则反燥其白,最终无法愈合;湿热,加酒炒黄柏;痰浊者加南星、姜汁;肾阴不足可加龟板、肉苁蓉、牛膝。
中成药:八珍丸、十全大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