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是怎么引起的    

       已经证实,糖原合成和分解代谢中至少有8种酶要的酶。由于这些酶缺陷,糖原储积病可分为12种,其中包括Ⅰ、Ⅲ、Ⅳ、Ⅵ、Ⅸ型以肝脏病变为主,Ⅰ、Ⅲ和Ⅳ肝损伤最严重;Ⅱ、Ⅴ、Ⅶ类型主要是肌肉组织损伤。除部分肝磷酸化酶激酶缺陷外。X除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由脱支酶缺乏引起的。

   

       二、发病机制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是怎么引起的    

       1.脱支酶有淀粉两种催化酶活性-1,6-葡糖苷酶(amylo-1,6-glucosidase)和低聚-(1,4→1,4)-葡聚糖转移酶(oligo-1,4-1,4-glucantransferase),其编码基因位于1p21。当分支前只有4个葡萄糖残基时,低聚-(1,4→1,4)-葡聚糖转移酶将其中三个残基转移到其他直链,以确保磷酸化酶的继续作用;同时,淀粉-1,6-葡萄糖苷酶可以去除分支点以上α-1,6-键连接的葡萄糖分子。当脱枝酶缺乏时,糖原分解不能正常进行,导致1、6糖苷键连接点数量增加,糖原分子结构异常。根据酶缺陷和组织器官的不同情况,该疾病分为几个亚型:肝脏和肌肉缺乏酶活力Ⅲa类型是最常见的;肝脏只有酶活力缺陷Ⅲb型,约占15%。

   

       2.本型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及GSD-Ⅰ肝糖原含量可高达17%;但脂肪变性很少,纤维化明显,可以识别。肌组织受损者常见的糖原在肌纤维和肌纤维膜下部积累。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症状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治疗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病因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饮食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医院 小儿糖原贮积病Ⅲ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