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细菌学检查。如果不能在早期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活体组织检查。

   

       放线菌侵入组织后,会引起组织坏死和脓肿,包括放线菌颗粒(actinomycotisgranules)或称为“硫磺颗粒”(sulphurgranules),由菌体和菌丝组成,颜色浅黄色,直径可达数百微米,镜下嗜碱性不规则叶片,中心均匀,边缘有辐射分支细丝,细丝顶部常有胶体鞘,形成玻璃杵周围有大量中性多核白细胞,上皮细胞、巨细胞、嗜酸细胞和浆细胞,最外层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

   

       2.发病年龄主要在20~50岁,男性往往是女性的两倍。

   

       早期症状为唾液腺局部无痛小肿块,逐渐增大,检查发现腺肿大,组织硬,有压痕,挤压腺导管口无分泌物流出,肿块不活动,脓肿形成快,疼痛或热,表面皮肤暗红色或紫色,板硬,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炎症继续发展,表面皮肤软化,脓肿逐渐破裂,浅黄色粘脓、肉眼或脓染色检查“硫磺颗粒”,溃疡后炎症渗透炉,很快形成新的结节和脓肿,脓肿相互沟通,形成瘘管,进入慢性期,瘘管有不均匀的肉芽组织,如果伴有化脓性感染,也可急性发作,急性蜂窝织炎症状,体温高达38.5~39℃以上,这种急性炎症不同于一般炎症,虽然切开脓液,炎症可以改善,但局部板硬肿胀不会完全消退,愈合后留下紫色萎缩疤痕。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就诊需求,可以将病症信息提交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就诊

专家推荐

颌面部放线菌病症状

颌面部放线菌病治疗

颌面部放线菌病病因 颌面部放线菌病饮食
颌面部放线菌病医院 颌面部放线菌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