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通过辨证论治,中医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活血化瘀方黄苓15g,银花15g,萹蓄12g,瞿麦12g,炒知母9g,黄柏9g,牡丹皮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5g,车前草30g,土茯苓15g。长期患病的人加黄芪、党参、血尿、蓟、鹤草、芦根等。急性发作者加半枝莲、柴胡、连翘,服用14天,然后用车前草浸泡少量沸水饮用,连续饮用20天至一个月。
慢性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劳淋”类别,病性属于虚实混合,由于缺乏正气,无法抵抗邪恶,湿热邪恶不能延迟,湿热包含,气机阻塞,血瘀停止和发病。治疗主要是清热、湿、补肾,然后是促进血液循环和消除血瘀。由于尿路反复感染,病变部位有疤痕形成,血流较差,血液循环和血瘀药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到达病变,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黄苓、银花、夏枯草、蒲公英、土茯苓具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车前草、曲麦、储存小淋,促进细菌排出,牡丹皮具有清热冷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的作用。慢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再感染率、耐药性弱、副作用小,避免西医治疗不足,临床应用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