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首页 / 医生团队 / 陶凯雄
专家新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凯雄主任医师
陶凯雄主任医师

医生介绍

陶凯雄,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展开]
陶凯雄,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现任胃肠外科主任,湖北省微创外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协和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副所长,强生武汉协和微创外科培训中心主任;武汉协和医院胃肠肿瘤多学科(MDT)诊疗团队外科首席专家。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精通普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近15年来致力于胃肠道肿瘤规范化、微创化、根治性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与推广;擅长处理不同病期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运用MDT诊治模式,带领协和医院胃肠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包括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肿瘤放化疗科、消化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科骨干专家,集体分析、讨论、沟通病情,针对疾病程度分别采用或接合内镜下早期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扩大的肿瘤根治性手术、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转化治疗(化疗加靶向治疗)、介入射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及模式,使患者得到目前公认的最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同时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得更多患者获得近期良好的微创效果,以及长久存活的远期疗效。2012年起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专委会全国常委,近5年来,对运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及腹壁疝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肥胖症并II型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业务,以及全机器人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于2008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批准为湖北省首批胃肠间质瘤格列卫援助项目医生(GPAP),为众多需要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申请服务,开设了湖北省第一个胃肠道间质瘤门诊,不定期的开展间质瘤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的患教会,赢得患者的高度好评,目前管理胃肠间质瘤患者档案400余份。作为国内最早的从事腹腔镜下胃肠道疾病微创治疗的专家之一,在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自动化微创治疗及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上一直保持着国内的先进地位;曾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地区性学术会议上进行现场手术演示或手术视频点评。先后协办6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对推动我国胃肠微创外科治疗的国际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至2005年曾多次在美国、香港、台湾等地接受腹腔镜微创外科培训,多后次出访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国家基金委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指导博士、硕士30余名;目前正主持或参入全国胃肠肿瘤领域的4项前瞻性、多中心RCT临床研究。擅长传统的开腹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尤其能够运用高清腹腔镜技术、3D腹腔镜技术、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等根治性切除胃癌、 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在取得肿瘤根治性切除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如在全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胃肠道生理功能,对于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术中精细、精准的解剖技术,全程、清晰地保护患者的植物神经,有效地保护了术后的排便、排尿、和性功能,在明显提高了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术后排便、泌尿、 生殖功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攻关课题1项,参与多个临床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科研工作,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SCI论文20余篇;参编《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学图谱》,《胃肠外科急诊手术学》等书籍。[收起]

医生擅长

传统的开腹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尤其能够运用高清腹腔镜技术、3D腹腔镜技术、机器... [展开]
传统的开腹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尤其能够运用高清腹腔镜技术、3D腹腔镜技术、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等根治性切除胃癌、 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在取得肿瘤根治性切除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如在全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胃肠道生理功能,对于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术中精细、精准的解剖技术,全程、清晰地保护患者的植物神经,有效地保护了术后的排便、排尿、和性功能,在明显提高了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术后排便、泌尿、 生殖功能。[收起]

患友就诊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