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儿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是一个多学科相融合的医疗团队,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由急诊、门诊、儿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组成。儿科门诊设有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心理等专科门诊,门诊设置儿科输液室、雾化治疗室。年门、急诊量7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3000余人次。目前科室具有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技术队伍。现有医生23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级住院医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人,占60%,具有博士学位4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19人,研究生导师5人,住院规范化培养教师14人。多为从事儿科临床多年以上的专家,对儿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具有血液、心血管、肾脏、神经、呼吸、新生儿、消化、内分泌、免疫及保健多个专业特长,造诣颇深。先后送出多名中青年骨干赴费城儿童医院、香港玛嘉烈医院、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医院深造,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建设,加强了儿科后备力量的培养。本科室护士长1人,护士共25人,半数本科及以上学历。多为多年从事儿科及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对小儿护理、抢救工作及紧急情况有较多的经验。近5年,先后派遣多人于国内知名新生儿专科病房学习及进修。加强了儿科护理水平。科室承担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多个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主办多次市级儿科医学专业讲座。曾承担国家级、省级及市级课题5项,参与编写著作6本,每年发表论文10余篇。本科室每周坚持科室内讲座,定期与院内其他科室进行病例讨论,派遣科室人员于相关辅助科室学习,并请专业技能指导教师定期进行科室技能培训。使各级医生及进修规培学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技术。医院作为大连市危重症抢救及重大事件应急中心,24小时开放儿科门急诊,将院前急救及院内抢救工作有机结合,以病人为中心,最短时间内给予病人及时、有效、全面的救治。作为特殊疾病筛查单位,予以检测及药物治疗,家庭随访。

肿瘤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63年。50余年来科室人员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已经成为具备化疗、生物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现代化肿瘤内科治疗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目前为卫生部首批国家抗肿瘤药临床试验基地,大连市重点学科,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项目肿瘤内科诊疗基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辽宁省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1997年成功批准为教育部\"肿瘤学专业硕士点\",2011年被批准成为\"肿瘤学专业博士点\"。每年招收及培养肿瘤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课题10项,获国家、省、市奖项5项,发表SCI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科室现有医生22人,教授9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已形成一支以高层次医师为主的肿瘤内科治疗团队。住院部有3个病区(肿瘤科1病房在二部住院部B区8楼东侧,肿瘤科2病房在二部住院部B区8楼西侧,三部肿瘤科位于金州新区三部住院部15楼),并分别于长春路院区、联合路院区、金普院区开设肿瘤科门诊。科室注重人才培养,自1998年开始每年选派优秀医师到日本、美国肿瘤中心研修。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化学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实体瘤(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开展多项先进诊疗方法。包括:肿瘤术后辅助化疗免疫疗法(可以清除肿瘤术后的残余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率);肿瘤新辅助化学治疗(可以使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如肺癌IIIb患者,治疗后手术的长期生存期大大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获得手术机会);腔内置管化疗(治疗癌性胸水及癌性心包积液有效率可达80%以上);5-Fu连续泵内输注疗法(使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肿瘤介入治疗(DSA下灌注栓塞治疗肿瘤、彩超引导下酒精注射治疗肝癌、肿瘤射频消融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微波治疗肿瘤;基因检测指导患者生物靶向治疗;CT、彩超引导下原发或转移灶穿刺活检术;循环血癌细胞检测指导化疗,丰富的临床经验依托现代先进的检查方法如分子病理学、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检测,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实现肿瘤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我科目前已经开展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肿瘤

中医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辽宁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医用氧舱临床质控中心辽南培训基地。设置有中医门诊、针灸门诊、软伤门诊、高压氧治疗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等,病区开放床位数27张。一、中医科学科历史中医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主任曹仲和教授率先研制的\"排石汤\"、\"清胰汤\"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石症\"、\"胰腺炎\"的先河,是我院急腹症专科创始人之一,为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奠定了基础。80年代柳侃教授应用wecheler氏记忆量表进行检测分析,总结出老年衰老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老年心气虚病人心搏时间距离变化及运动后变化,运动后心率复常时间检测及1252例中老年人主要死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中老年人如何预防疾病提出了具有科学性的建议。90年代矫瑞香教授研制了\"肝复康汤剂\",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该方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抗纤维化作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预防有显著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逆转慢性肝病的进程。矫瑞香教授指导的课题组,经过潜心研究,研制出《塞乐通便减肥茶》,通过降脂、减肥作用起到防病保健双重功效,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中医科主任姜永珊教授带领下,2017年中医科获批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8年获批辽宁省\"十三五\"中医脑病重点专科。二、中医科医疗技术特色中医科在长春路院区设置中医门诊、针灸门诊、软伤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室、理疗门诊;在联合路院区设置二部高压氧治疗室;金普院区设置三部中医门诊、三部针灸门诊;中医科病房目前在金普院区,开放床位27张。中医科以\"医疗技术\"为核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发展中医特色疗法,推广中西医结合综合服务模式,充分运用各种中西医结合技术如中药、针刺、眼针、耳穴、艾灸、拔罐、推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外用、高压氧、PNF技术、螺旋肌肉链技术、肌筋膜触发点技术、物理因子疗法等治疗各种疾患。中医科治疗疾病的优势病种有:(一)中医脑病:眩晕病(高血压病、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头痛(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等),失眠(睡眠障碍),中风(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中风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面瘫(面神经炎)等。(二)中医脾胃病:反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胃痞(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疡(

眼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是集医疗、科研和教学防盲于一体的专业学科。学科于1930年成为独立科室,1986年成为国家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10年成为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培养基地,国家眼科药物医疗器械研究基地,国家视光学准分子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人文科室,中美遗传眼病诊疗研究中心,辽宁省眼科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防盲治盲\"基地,辽宁省眼科医疗名医单位,辽宁省眼科学会侯任主委单位,东北内蒙四省区小儿眼病专科联盟主委单位,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大连市医疗名科,大连市眼科工程中心,大连市眼科学会主委单位。科室以\"突出眼科医疗学术特色、医教研综合发展\"为学科发展方向,经过近90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东北最著名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一体的大型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之一。目前拥有床位51张,下设2个病房,2个门诊,1个眼视光中心,1个专用门诊手术室,3个专用病房手术室,2个眼科检查中心,配备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一支以博、硕为主体、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技术骨干队伍,共有医护人员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理师1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12位医生具有留学经历,中华医学会学组委员6名,中国医师协会学组委员7名,省级学术团体任职20余人次。承担留学生、研究生、七年制、本科生、及各级各层次和规范化培训及各级进修医师培养任务。近年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863及973攻关课题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课题17项及大连市级课题10余项。参编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高等院校及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眼科学\"教材3部、主编或参编眼科学专著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全文及摘要SCI收录40余篇。获国际眼科研究学会研究奖、辽宁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临床亚专业设置齐全,拥有眼底病(内、外)、角膜眼表疾病、视光学、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眼眶病及眼整形、眼外伤及神经眼科,葡萄膜炎及免疫眼科,遗传眼病,中西医结合眼病等12个亚专业,专业特色显著,多项专业特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10余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及省市空白。

口腔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始建于1948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口腔科不断发展壮大起来,80年代建立了口腔病房。目前为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授权基地,于2004年被列入国际\"微笑列车\"唇腭裂治疗定点医院,成为唇腭裂诊治中心之一,是辽宁省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连市口腔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目前口腔科门诊设在一部、三部、泉涌门诊,共有综合治疗椅36台,口腔科病房设有32张床位,经过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成就了现在的学科。学科拥有一支以博、硕士为主体、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团队,现有医技人员36人,具有高级职称16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20余人。现有硕士生导师9名,每年培养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30余人。先后共有14位专家在国家级、省、市多个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国家级学会委员3人。与国内外知名口腔医疗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强的人才梯队,学术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提高。口腔医学为一级学科,已经形成明确的临床二级学科发展方向:设有口腔内科(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病科、粘膜病科、儿童牙科、预防牙科);口腔颌面外科(包括门诊、病房、种植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影像室等亚专科室。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面部复杂骨折修复重建、正颌外科、种植牙、唇腭裂序列治疗、颞颌关节病、牙槽外科、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牙列缺失修复、牙正畸矫治等疾病的诊治已形成学科特色,年门急诊量达5万余人次,手术达上千例;充分体现了我科雄厚的医疗技术水平,是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团队。口腔教研室承担了学校五个层次、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接受研究生、本科生临床实习百余人次,培养进修人员40余名。每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荣获辽宁省\"十一五\"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大连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共完成临床新技术20余项。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市科研课题8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包括SCI收录)百余篇,出版参编书籍3部。科室连续多年获得院先进科室及先进管理科室,2012年荣获院科室管理\"银奖\";2006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最高荣誉奖——\"中华慈善奖\"。,

消化内科 查看详情

消化内科拥有完整的医疗、教学及科研体系,在胃肠病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先进的技术。科室现有医师33名,其中博士12名,硕士19名,留学归国人员3名。设有病房三个,内窥镜中心一个,年出院人数近3000人,床位利用率达100%以上,治愈及好转率达95%,诊断符合率达95%。胃肠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对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消化内窥镜室设备先进,年胃肠镜检查及治疗人数达2万人,开展20余项诊治技术,包括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及套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胃肠道息肉电凝电切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钳夹止血术等,多项治疗居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科研实力雄厚,在肝硬化干细胞移植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胆红素清除的相关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30年,经过80余年的发展,拥有完整的医疗、教学及科研体系,技术力量、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均有显著的提高,在大连市乃至辽南地区消化界处于首要地位。现拥有3个病房(消化一科、消化二科和三部消化内科)、3个内窥镜中心、1个胃肠动力检查室,实际开放床位104张,年出院人数4000余人次、门诊量超过11万人次、内镜检查约2.5万人次,内镜下治疗1万余人次,床位利用率100%以上。拥有以博、硕为主体、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技术骨干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4人,教授12名,副教授6名,博士12名,7名具有国外留学经历。辽宁省级教学名师1名,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2名,大连医科大学良师益友2名,10余名医生先后获得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称号。配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白细胞吸附治疗仪、胃肠动力监测系统、电子内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能够熟练开展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物制剂治疗及白细胞吸附治疗,开展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断不明原因黄疸及肝损害,对难治性胃肠道动力疾病可进行有效的检查及治疗。内镜中心能熟练开展早期消化道肿瘤诊断及治疗(如ESD、EMR等)、胰胆疾病内镜治疗(ERCP取石、支架置入术等)、超声内镜诊断治疗,开展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无痛内镜的开展既保障镜下诊疗的顺利实施,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设备齐全、技术先进,保障和推动了学科临床诊疗能力及学科医疗服

肾内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暨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近10年来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医、教、研结合,医疗水平及学术地位不断提高。2012年获评卫生部首批肾脏病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的全国常务委员单位,卫生部首批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卫生部首批肾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大连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是辽宁省肾脏病领域的领军团队之一。学科秉承以病人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疑难病例诊治水平、开展临床技术创新、推广转化医学理念和提高人员综合素养等方面不懈努力,达到了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目的。专科门诊、病房学科目前设有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危重症肾病及血液净化四个亚专科方向,在此基础上下设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狼疮肾炎、血液净化专病门诊及肾脏病随访中心;慢性肾脏病、肾活检、急性肾损伤及危重症肾病病区;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治疗中心、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心。设立多个著名专家特色门诊,原发性肾脏病、IgA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肾病综合征、腹膜透析专诊等,均在肾病患者中建立良好声誉,每年诊治的疑难、危重肾脏病数近千人次,肾脏疾病诊治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大连地区肾脏病患者不出大连市区即可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特色技术肾活检学科配备国际最先进超声机,用于肾活检和肾脏影像学检查,随时可以进行急诊肾活检。早在80年代末期即开展肾活检术,是辽宁地区最早配备专业肾脏病理医生的肾脏病理诊断中心,是大连市唯一可以独立完成从影像学检查-取材-制片-出具病理报告的全过程。是大连地区设备和人员配备最完善的、肾活检数量最多的肾脏活检病理中心,对有出血倾向、肾功能异常、妊娠状态、儿童肾活检等高危肾活检病例具有丰富经验。肾活检标本除基础染色外,针对不同病例进行IgG亚型、乙丙型肝炎抗体、κ及λ链等免疫荧光测定,刚果红、钙盐、脂肪等特殊染色,CD3、CD60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是辽宁地区肾活检制片、染色技术最全面的肾脏病理中心之一;针对所有病理结果,科室每周进行临床病理讨论会,保证病理诊断的科学、准确,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

血液科 查看详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学科创建,同期建立血液研究室,以林慧娴教授,马献图教授,张万发教授,李跃教授,方美云教授等为代表一代代言传身教、努力奋斗,带领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专业学科,系辽宁省重点专科,大连市重点学科,2004年经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审批确认为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及采集定点医院,2006年成为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博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成为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018年成为北方淋巴瘤协作组成员单位,北方骨髓瘤协作组成员单位,中国流式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成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学科内目前拥有床位90张,拥有百级层流病房及层流罩共14张床位,有二部,三部2个血液病区,一、三部2个门诊单元,年门诊量超过2万人次;年平均出院患者2500余人次;拥有大连市血液病MICM重点实验室,现有医师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9名。实验室人员5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科室开展医疗工作:血液科自1993年率先在大连市开展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将-80℃冻存造血干细胞技术首先在国内应用与临床,并获成功。2003年又率先在市内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使辽南地区患者在市内就可以得到高水平治疗,2009年开展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17年开展微移植技术治疗老年白血病,均为大连市首创。本科室致力于血液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学科在综合发展基础上,加强亚专业建设,各亚专业团队既有老专家引导,又有中青年骨干,均有国内\/外进修学习经历,把握各自领域的最新诊疗进展及科研动态,并及时向科室内其他人员传达。近年来各亚专业秉承规范治疗,分层治疗,精准治疗的理念,深入开展高危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靶向化疗续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诊疗体系,在浆细胞系统疾病方面,尤其着重于与院内心内科、肾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加强对淀粉样变性疾病的诊治研究,是国内少数可行心肌活检的单位,积极创建浆细胞疾病诊疗中心;在白血病的诊治方面,依据检测技术精准分层,建立高危白血病的异基因移植体系,针对中低危及老年白血病患者采取自体移植或微移植方式分层治疗,尤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针对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在微移植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加入国内微移植与细胞治疗工

乳腺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是在原普外科基础上,在我市最早成立的到目前为止我市唯一一家以治疗乳腺肿瘤疾病为主,集诊断、治疗、整形、科研、预防、教学为一体的乳腺疾病诊治专科机构,是大连市甲状腺、乳腺诊疗基地的负责单位,也是辽宁省乳腺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科内人才济济,拥有合理的以博士和硕士组成的人才梯队。现有开放床位20张,是大连医科大学乳腺外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科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Giotto公司生产的\"全数字乳腺成像系统\",即乳腺钼靶机;德国产诺道夫乳腔镜;高频彩超等一系列现代化的乳腺诊断、治疗设备,采用国际化标准乳腺肿瘤诊治规范,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注重心理康复,积极倡导开展乳房再造及乳房美容系列。医院设有乳腺普通门诊及专家门诊,近年来完成各类乳腺手术1万余例,对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开展了包括标准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根治+即刻乳房重建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代表目前乳腺外科发展水平的多样术式,使许多身患乳腺癌的妇女在得到局部根治性切除的治疗同时,获得功能及外形的满意。对于乳腺良性结节,开展了乳腺结节细针穿刺、小切口结节切除、微创麦默通乳腺结节切除活检。能够开展各种形式的乳腺微小病灶的定位、活检,有较高的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特色医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是以诊治乳腺各种疾病为特色的专业科室,是集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病理、影像诊断和基础医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医疗和科研机构。该科室在进行传统乳腺诊治的同时,还具有如下特色:1.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我科应用于临床的乳腺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有:乳腺钼靶X线摄影、乳腺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乳腺穿刺活检核磁共振和乳腺导管造影等。通过触诊、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片三者结合可发现大量没有临床症状或不典型临床症状的早期癌。乳腺外科医师直接操作彩超机、钼靶机,进行定位、穿刺等操作,及时做出诊断。2.乳腺癌保乳手术乳腺癌治疗观念已出现巨大变革,乳腺癌手术已从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时代过渡到保留乳房时代,保乳手术可获得与根治术相同的长期生存率,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开展保乳术有严格要求,需要受过严格、正规训练的乳腺外科团队,严格掌握保乳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严格操作规范,周全的辅助治疗计划;需要有良好的放疗和病理检查技术及设备;需要乳腺癌患者严格按照乳腺外科医师指导,进行规范治疗。3.

血管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血管外科自2003年组建以来,逐步发展为普外科中具有显著特色的亚专科。科室年血管手术1000余例,90%以上均为微创手术。利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了大血管疾病腹主动脉瘤、夹层的手术和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旁路手术、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杂交手术;急性下肢缺血的手术、腔内治疗及杂交治疗;人工血管透析通路;肾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外周及内脏动脉瘤的手术及腔内治疗;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一站式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以及血管损伤、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的救治等等,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单位的规范和治疗特色,同时注重微创治疗和传统血管外科手术的综合运用,提高远期疗效。下肢动脉远端旁路术与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填补省内空白,为国内先进水平;辽南地区率先开展下肢静脉曲张射频及硬化剂治疗并率先创立日间手术中心管理模式为东北先进水平。各项临床工作已与国内先进水平一致并具备自己特色;本学科与国内外先进单位例如美国耶鲁大学、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科发展既有坚实的基础又有广阔的前景。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担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血管外科分会及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血管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外科颈动脉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兼职。"}]

妇科 查看详情

依托我院辽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的实力,充分利用我院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整合实力雄厚的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内外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的力量,发挥多学科渗透和协作上的优势,开展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先进的医疗服务,科室妇科肿瘤的规范化、合理化、个体化治疗处于大连市领先水平;妇科疑难重症病人术前合并症的控制、围手术期的处理、多科协作共同完成妇科恶性肿瘤的多脏器受累手术、以及术后化疗、随诊等均处于大连市领先地位;并且作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不断参与国际上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最先接触国际研发首创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案,为耐药、复发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作为大连市各级医院转诊病人的唯一接诊单位和大连市妇科肿瘤诊疗基地,紧跟国际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最前沿,把握治疗指南最新版意见,规范化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依靠多学科团队术前、化疗前身体健康性、器官功能性和精神性综合评估、会诊及管理机制,成功开展了大量高龄、高危(如:合并严重心肺系统合并症、重症肌无力、血液病等)肿瘤患者的手术和涉及血管及泌尿、消化系统受累病灶的手术切除,保障了医疗质量。作为全国宫颈癌协作工作组单位之一,在大连市率先开展了新型肿瘤标记物SCC、HE4的血清学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HC2方法以及分型检测、和宫颈刷片TCT、hTERC基因检测,并利用阴道镜、三维彩超、MRI、PET-CT等检查技术,达到术前正确临床分期和术后可靠随诊,对宫颈癌施行手术、放化疗、介入等全方位治疗,开展了血管介入治疗在妇科肿瘤及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应用,包括肿瘤的术前或术中动脉插管化疗、血供栓塞术,下肢血栓形成病人的术前下腔静脉过滤器放置术及晚期肿瘤大出血病人的动脉栓塞术等技术。近年又来先后开展了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超声造影用于恶性肿瘤诊断和术前评估、以及指导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腹腔镜下超声指导术中消融;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术等先进的肿瘤诊疗技术,依托我院的强大综合实力,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能力在大连市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在盆底疾病治疗方面,在大连市率先开展了新式及微创盆底手术、生物反馈电刺激等综合治疗手段。在妇科及生殖遗传内分泌方面,多年来在复发性流产、辅助生殖技术、围绝经期激素替代、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功。科室

皮肤科 查看详情

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辽宁省最具核心竞争力学科、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教委重点专科、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大连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博士点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博士点。目前为全国湿疹皮炎研究基地、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重症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研究基地。学科发展的整体目标是:在临床诊治能力、亚专科的发展、科学化的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目前在编正高职称15人,副高3人,中初级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人,博导2人,硕导12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6人。护士中级12人,初级9人。现有医生中有6位曾赴国外学习深造。学科带头人宋智琦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全国常委,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全国委员。科内共5人任国家级或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或委员,4人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市一等奖两项。主要的亚专科方向有:疑难重症皮肤病该方向病种涉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Johnson综合征、重症银屑病、无菌性脓疱病、天疱疮、类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蕈样肉芽肿、各种红皮病、毛发红糠疹、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各种血管炎等多种疑难重症皮肤病的诊断及治疗。其中在大疱病诊断方面,本学科是目前本地区唯一开展大疱病的自身抗体检测的单位,联合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皮肤病理检测,已成为本地区大疱性皮肤病的检测中心。在皮肌炎合并肺纤维化诊断及治疗方面开展了HRCT及各种肌炎特异性抗体的监测,同时早期干预,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在系统性硬皮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在无菌性脓疱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采用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中药联合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延缓了复发。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面采用药物及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及延长了缓解期。本科室的皮肤病理、免疫病理专家为各种疑难皮肤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多次在国内首次报告疑难少见病例。白癜风的特色治疗拥有具有一定地区辐射性的白癜风治疗中心,紧跟国际发展前沿,保持国内一流水平,推广白癜风的规范化治疗。尽管目前国内治

脊柱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并于2002年率先在东北地区成立脊柱外科专科。脊柱外科现拥有床位50张,教授5名,副教授1名,主治医生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6名,硕士学位者3名。我院脊柱外科为辽南地区脊柱外科领导者。特别是脊柱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数量居国内前列,东北之首。率先开展显微内窥镜(MED)及完全内镜(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等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开展了胸腔镜下微创技术治疗胸椎骨折、胸间盘突出、胸椎结核、肿瘤且同时行植入钢板内固定等高难度脊柱手术。广泛开展微创经皮穿刺脊柱活检定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植入(PVP、PKP)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血管瘤及恶性肿瘤。近年来开展腰椎前路及后路微创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ALIF、OLIF、MIS-TLIF)治疗腰椎疾患,取得良好效果。是全国为数不多能够开展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EN-BLOC)的单位之一。率先开展脊柱外科上颈椎高难度手术(齿状突骨折螺钉固定,颈1、颈2椎弓根螺钉固定)、颈后路内窥镜间盘摘除术及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重度胸椎管狭窄症等。年手术量约900台。拥有东北首台脊柱手术计算机导航系统-美国MEDTRONICSTEALTHSTATIONS7,及德国SIEMENS3DC-Arm,德国SPINENDOS脊柱内窥镜系统,进口MED间盘镜,高速电\/气动磨钻、德国蔡司手术显微镜等先进手术设备。我科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全国委员单位,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单位,中国脊柱脊髓微创学组全国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全国委员单位,中国医促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成立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5项,大连市科学基金资助2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6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及专著1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先后派出多名医生赴美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知名医学中心研修,并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为提升我科后备人才临床技术水平以及基础研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耳鼻喉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是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及授权基地,国家住院医师培养基地,辽宁省\"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大连市残联\"人工耳蜗康复项目定点医院\",中华医学会\"眩晕临床诊治中心\",\"中丹临床眩晕研究合作中心\",是辽南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中心,同时也是辽南唯一的辽宁省重点耳鼻喉咽喉临床专科(辽宁省共3个),在复旦大学东北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排名榜连续三年辽南第一(东北第七)。我科年门急诊量达到10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次2000名,90%为手术患者,巨大的手术数量奠定了我科医疗技术基础,也诠释了我科人员的医疗水平。科室由病房、门诊、急诊、听力-前庭功能检测室、内镜检查室组成,分一部(长春路院区)、三部(金普院区)两个病房,共55张病床。目前科室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医疗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技术骨干队伍。现有临床医师2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人,高级职称比例58%;博士学位7人(27%),博士在读2人;硕士学位15人(58%)。多人担任国家级、省级医学会委员及杂志编委。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大连市政府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市级科研立项十几项。近三年我科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医疗设备方面获得医院大力支持,购买CO2激光治疗仪、手术显微镜、前庭功能检查相关设备等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各亚专科简介:头颈部肿瘤专业:对头颈肿瘤患者强调肿瘤的综合治疗,组织MDT多学科联合会诊,为肿瘤患者确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各类头颈肿瘤术后生存率优于国际平均水平。注重微创外科,开展了喉肿瘤微创激光切除术,避免了传统的气管切开,并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全国处于先进地位。鼻科专业:开展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鼻霉菌病、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科室每年完成鼻中隔矫正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约100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影响,其中歪鼻矫正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耳外科专业:开展开放式、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全程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移植、颈静脉球体瘤切除、听神经瘤切除等耳显微外科手术,在慢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方面达到了辽宁省先进技术水平,在辽南地区具有技术领先地位,带动了大连及周边地区耳显微外科学的发展。眩晕诊

病理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病理科是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是临床病理专业硕士点;曾两次在复旦榜东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居第六名;是辽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病理科。病理科现有医生23名,技师22名。医生中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1人;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病理科有7人任国家级\/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1人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编委;1人为国家级杂志审稿人。病理科依据学科发展需要分为组织学组、细胞学组、分子病理学组及生物样本库组。其中组织学组又细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乳腺、甲状腺、泌尿生殖、软组织、淋巴造血系统等多个特色亚专科。细胞学组是我院病理科的最大特色,细胞学诊断医师受过系统培训,专职独立做此工作,其中穿刺细胞学诊断尤其是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东三省独占鳌头。分子病理学组主要负责肿瘤的基因检测,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分子诊断依据,分子病理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病理质控中心组织的肺癌石蜡切片中ALK基因状态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能力验证计划;通过了CNAST0836\/T0837组织切片中的PDGFR\/C-KIT基因突变检测能力验证计划;通过了CNAST0833\/T0834\/T0835组织切片中的EGFR\/K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能力验证计划;还通过了欧洲分子基因诊断质量联盟检测(TheEuropeanMolecularGeneticsQualityNetwork,EMQN)。分子病理实验室充分保证了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病理科负责生物样本库的良好运行,我院生物样本库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并成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主要负责样本的收集、处理、储存、管理、全流程质控等日常工作,还负责收集整理与生物样本相关的临床诊断、治疗、随访等信息。生物样本库是医院开放的公共科研医疗平台,即服务于医务工作者及又服务于患者。病理科承担在研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14项,市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共发表SCI文章54篇,核心期刊150篇,参编专著六本。病理科定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以此为契机,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营养科 查看详情

建科历史营养科成立于1930年,经过9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临床、教学、餐饮保障等多重职能的医技科室,以提供跨专业的医学营养整合服务为科室使命,以全方位的医学营养中心作为科室发展目标。2002年联合路院区营养科成立开业,2007年金普院区营养科成立开业,2004年惠康商务中心和十八楼餐厅组建营业(2009年停业),2008年长春路院区营养科全面改建完成。截至目前,科室员工共计144人,人员组成有:营养医师、技师、护师、管理员、厨师等。其中在编员工21人,合同制107人,退休留用16人。营养科承担了全院近3700张床位住院患者的营养治疗和膳食供给,同时承担4000余名教职工、2000余名进修规培学生等在院膳食的制备与供给服务。食堂总面积为4374㎡,设有EN制剂配置室、患者治疗灶、职工自选窗口、教授窗口、减餐窗口、风味主副食窗口等多种特色餐饮厨房;提供手术误餐、透析餐、体检早餐、夜班早餐、工作餐、假日值班供餐等服务;针对糖尿病、肾病、肝病、痛风、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儿童产妇等配有数十种治疗膳食;EN制剂室配有匀浆膳、要素膳等近20种肠内营养制剂,其中匀浆膳配送已辐射全大连市及周边县区村。2019年,职工就餐人次达264.19万,患者就餐人次达153.66万。治疗膳食符合率达100%,就餐率达到95%以上。技术发展得益于医院扶持,近十年营养学科得到快速发展,依托信息化解决了缺乏临床营养路径的发展瓶颈,拥有了专科检查设备,围绕危重症、围手术、日间手术、妊娠糖尿病、肥胖等领领域,按专科专病要求提升营养精细化诊治能力,营养学科正从传统膳食向慢病防治体系转型。1991年营养科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全天营养门诊,开展各种常见疾病的营养诊察、咨询及营养素检测等项目,并率先在省内开展铅污染及防治研究。2013年和产科联合开展妊娠糖尿病一日门诊,通过1日的门诊宣教和标准食谱现场体验,让妊娠糖尿病孕妇尽早得到治疗,降低并发症,对改善母婴预后有重大意义。2014年参加内分泌科主办的东北首个\"糖尿病多学科协作一站式诊疗平台\"实现糖尿病治疗一体化的管理模式。2015年营养科承接大连市营养学会的托管工作,次年被评为大连市4A级社团组织。连续3年获得大连市科协科普精品专项奖、优秀科技社团奖。2016年以全院各重症病房为中心,通过会诊、肠内营养支持等路径,推行医学营养整合服务,使用量占同年病区出院人数

超声一科 查看详情

一、概况:1988年—2020年,由超声诊断室发展而来,超声一科现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诊断、治疗科室,开展全身各部位超声诊断和介入性治疗,包括心脏、腹部、胃肠、血管、小器官、肌骨、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等系统检查项目,以乳腺全容积成像、肌骨超声、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为特色。1988年建科之初,科内仅有医务人员7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讲师1人、主管技师2人、助教3人。经过30余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20年科室在岗人员已达32人,其中医生19人、工勤人员12人、主管护师1人。在岗医师涵盖特聘教授1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有硕士16人,博士2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一科在诊疗设备的更新方面也持续与时俱进,从1988年仅有黑白B超仪3台(含便携式1台)、A超仪2台,到2020年,已拥有东芝aplio900、西门子ACUSONS2000ABVS、日立HIVISINAvius等国际上先进的15台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1988年诊治患者约2万人次,2019年诊断治疗病人约20万人次。二、专业技术发展超声一科本着打造一流学术、科研团队的理念,持续关注国内外超声专业学术新进展和前言动态,不断学习、引进、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如超声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肌骨疾病的治疗等。在提高理论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参与并举办院内外专业学术活动,团队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在实践上积极联合相关临床科室,参与多学科联合的一体化治疗项目。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在脑卒中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和乳腺肿瘤术前术后评估。专业技术发展大事记:1996年,开展了介入超声,超声引导下活检技术在全身各器官应用,同时开展了国际前沿的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肝脓肿等囊性病变的超声介入治疗以及超声引导下胆囊造瘘术等多项治疗等。2001年,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2003年,开展了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对直肠癌、直肠平滑肌瘤、前列腺、精囊腺肿瘤及炎性改变、膀胱癌、膀胱息肉及义务等病变进行准确诊断,对可疑病灶可进行准确的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2005年,开展了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2008年,开展了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2013年,开展了乳腺全容积成像检查,可疑

创伤骨科 查看详情

科室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和市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与授权基地。承揽的科研项目包括国际内固定学会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公关项目,国家教委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全国非教育系统出国留学科研基金,省科委重大科研项目,省教委项目和市科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先后与瑞士、美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医院关系并多次派业务骨干到友好医院进修深造。全面引进国际内固定学会内固定技术及国际最先进内固定材料。骨折治疗技术已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据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以汤欣主任与王满宜教授等提出的胫骨Pilon骨折四柱理论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按照此理论设计和应用的锁定钢板系列治疗胫骨Pilon骨折在国际据领先地位;腰骶部骨折重建手术;微创钢板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多发性复杂四肢骨折的治疗;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周围骨折;钢板MIPO微创接骨手术、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股骨、胫骨干及干骺端骨折;复杂足踝损伤;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复杂骨不连的翻修手术以及骨搬移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等技术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放疗科 查看详情

放疗科是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肿瘤放疗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连市肿瘤诊疗基地。放疗科是一个集现代医疗设备、高新技术、先进理念、优质服务为一体的肿瘤诊疗专科,2004年在大连市率先开展了国际最先进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填补了大连市在精确放疗领域的空白,至今已开展调强放疗万余例,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肿瘤综合治疗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在大连市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进的设备:科室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VARIAN医用直线加速器、120叶光栅系统、最先进的Eclipse11调强放疗计划系统、ARIA放疗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德国STRYKE立体定向放疗计划系统、美国VARIAN第五代GammaMedplusiXHDR后装机、德国西门子PET\/CT放疗定位系统,美国GE能谱CT定位系统、GE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国际最先进的放疗定位和治疗设备。可根据肿瘤个体化治疗原则为全身各部位肿瘤提供图像引导放疗、调强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近距离后装治疗等先进治疗技术。高水平的医教研团队:科室有医生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和硕士学位10人,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放疗专业物理师2人,技术员7人。7人曾赴国际顶级放射肿瘤中心学习,10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国内著名肿瘤专科医院进修,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每位医师均有个人专业发展方向,每年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院讲学,现已形成以头颈、胸、腹、妇科和泌尿肿瘤为主的4大亚专科发展方向,涌现出多项特色医疗技术。专业技术:1头颈组:脑胶质瘤基因分型指导的精准放化疗;鼻咽癌分子靶向同步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头颈部鳞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规范化放化同步治疗、P53基因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及复发鼻咽癌、保留功能的喉癌及下咽癌综合治疗等、脑转移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胸组:调强适形联合同步与续贯化疗治疗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分子靶向及化疗治疗食道癌、特别通过对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与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其生存率。3腹组:保乳术后乳腺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综合治疗、直肠癌术前新辅助与术后同步放化疗、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性放疗、胃癌的同步放化疗及其他腹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与综合治疗。4妇科和泌尿组:妇科常见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术后辅助调强适形放疗

放射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始建于1948年,随着现代医学、计算机、成像技术等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壮大,涵盖放射诊断、介入治疗及心血管影像检查三部分,各部门分工明确,又互有协作,相互扶持。现今科室已成为代表医院档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临床基础科室,为\"辽宁省重点临床专科\"、\"大连市重点学科\"、\"大连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大连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大连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介入治疗推广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国糖尿病足细胞与介入治疗技术联盟\"以及\"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会员单位\"。(1)科室设备情况十三五期间,医院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科室的基础建设以及引进与更新设备,包括3.0TMRI、高端MSCT(能谱CT、Force双源CT、RevolutionCT等),使我科的影像设备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科室人员梯队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博、硕士为主体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医技队伍。现有在编放射诊断医生38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比例52.6%;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学历构成合理,研究生学位比例达95%,其中博士8人,硕士28人。介入治疗医生:现有医师16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6人;均为硕士以上学位。影像技术组48人,副高以上8人(17%),硕士4人;平均年龄40岁,高级职称50岁以下占10.4%,硕士生导师3人。放射诊断护理团队15人,主管护师14人;介入病房护理团队18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2人。依据医疗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放射科分成7个亚专科方向:腹部影像组、神经-头颈影像组、心胸(乳腺)影像组、骨肌影像组、影像技术组、大数据智能开发组及介入治疗组(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各亚专业组均有各自的学术带头人和梯队。各亚专科带头人均为业内骨干,科室有12人在全国及省级专业学会、学组任副主委、常委及委员,在全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每组由3~5名中、低年资医生\/技师负责具体医疗工作和科研项目实施。每个亚专科有明确的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把握各自领域的最前沿学术动态和进展。(3)临床工作及开展新技术科室每年承担繁重的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年均完成60余万例次检查。为保

腹腔镜外科 查看详情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康复快的特点,我院在辽宁省率先开展腹腔镜手术,现每年完成各类腔镜手术逾千例,2011年在我市率先成立以对各类普通外科疾病开展微创诊疗服务为特色的腹腔镜外科病区,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科室特色:一、腹腔镜胆囊及胆道手术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例数已超过6000,在急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解剖变异、高龄、存在合并症等情况下行胆囊切除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几年中转开腹率<0.2%,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为国内一流水平。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正逐步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胆总管切开常规放置T管一月余,造成患者的不便,我科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以及经胆囊管取石等方法,获得较好效果,恢复和单纯胆囊切除的病人一样迅速。二、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传统的甲状腺手术由于颈部会留有明显的手术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手术切口隐秘、更美观的优点,更符合患者的心理要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腹腔镜外科在100余例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基础上,又完成经胸乳途径(颈部无疤痕)甲状腺切除术。经胸乳途径甲状腺手术目前主要针对甲状腺良性病变、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甲状腺癌,对美容有要求的病人。三、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全面推广以后又一种成熟腹腔镜手术,具有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一切优点,我院开展此手术已近十年,实施手术100余例,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四、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符合生理解剖、病人术后不适症状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适合复发疝、双侧疝以及复合疝。陆续开展食管裂孔疝、切口疝以及造瘘口旁疝的微创手术治疗。五、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我院日常开展胃转流术、胃袖切术以及胃大弯折叠术,取得极佳的临床效果。,

感染科(中西医结合肝病)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暨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成立于2003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医疗科室。临床专科的设置秉承以病人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疑难病例诊治水平、开展临床技术创新、推广转化医学理念和提高人员综合素养等方面不懈努力,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目的。2017年荣获\"辽宁省感染病重点专科\"。学科下设感染科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病门诊,感染科病房:发热病房、肠道病房、肝病病房,治疗室设:人工肝治疗室,腹水超滤回输室,弹性超声诊断仪检查室,肝病穴位治疗室,急诊抢救室。科室病房开放床位24张,有人工肝设备2台,弹性超声诊断仪1台,肝病治疗仪1台,心电监护仪4台,除颤仪2台,十二道心电图机1台。主要临床诊疗方向:终末期肝病人工肝技术及腹水浓缩超滤治疗,慢性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乙丙肝抗病毒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研究等。目前学科拥有一支以博、硕为主体,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技术骨干队伍。现有感染科专科临床医生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高级职称比例42.8%),主治医师1人(14.3%),住院医师3人(42.9%);博士3人(42.8%),硕士3人(42.8%),学士1人(14.3%);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1人。另有护士16人,其中中级4人(25%),技师1人,药师1人。医护人员年龄构成、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合理,配备能够满足学科工作和发展需要,有较强的处理专科疑难危重症的能力。科主任朱英教授曾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梅奥医疗中心研修学习,兼任亚太地区、国内及省市感染病及肝病等学会主委、副主委及常委工作。主持多项课题包括: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卫计委科技发展中心项目1项、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项目2项及市科技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计划项目1项。多项课题获奖包括: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近年来科室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进科室称号,获学科建设奖、国家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特别贡献奖、合理用药先进科室、优秀规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先进科室等荣誉称号。获多项个人荣誉称号,包括优秀管理者、优秀员工、优秀规培教师、住

肛肠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隶属于普外一科,为辽宁省及院内重点学科,现有病床40张,年收治结直肠肿瘤患者近500例。科室中现有医生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人,留学归国博士6人。在国内外著名的消化道肿瘤专家胡祥教授的倡导下,科室与国际各知名医学中心开展广泛合作,先后派出多名医生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等中心学习,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近3年完成及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每年主办一届\"中国(大连)中日胃肠道肿瘤高峰论坛\"国际会议。大大提升了我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在大连市快速提高医疗软实力的评审活动中,以全市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大连市结直肠肿瘤诊疗基地。科主任刘革教授,留日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委员会全国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率根本改变,随之大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我市每年新增大肠癌患者在1000例以上,作为大连市的重点学科,科室在结直肠肿瘤综合诊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经骶尾、腹腔联合直肠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术,大大降低了局部复发率,五年生存率达80%,受到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胡祥教授曾受邀在北京肿瘤医院做该术式的手术演示。现已完成600余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2002年在辽宁省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近3年共开展了500余例,其中包括3D导航下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保留植物神经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等新技术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多次于国内重要会议上进行手术演示。3、积极开展早期诊断,对中低位的T1期较早期直肠癌及巨大息肉,开展经肛门的低侵袭局部切除手术,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保留了肛门功能,兼顾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4、积极开展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对于距肛缘5cm内,肛门括约肌未受累的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达80%左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5、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技术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经术前肠梗阻导管减压,解除了小肠及近端结肠的梗阻后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避免了患者二期手术的痛苦。近三年完成近百例。6、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通过MDT的多学科讨论,综合评

关节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始建于1917年,拥有90年发展历史。80年代后期,骨科率先在东北地区成立关节外科亚专科,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现为辽宁省骨关节病诊疗中心。现拥有高素质医疗团队,80%医生为硕士学位,50%医生为博士学位。在人工关节置换方面,为国内较早开展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单位之一,现每年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约500例,除常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外,开展了髋、膝关节置换的翻修手术,高位DDH髋关节置换术,复杂膝关节畸形的关节置换术,关节周围肿瘤的肿瘤型假体关节置换术,在人工关节翻修及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的处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院关节外科是东北地区关节镜技术发展的摇篮,开创了东北地区关节镜技术的先河,为国内培养了大批关节镜技术人员,为该技术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钬激光在关节镜下的应用,率先开展LARS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国内最早开展LARS人工韧带的临床研究,近年又开展了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解剖重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修正与缝合术;较早开展了肩关节镜技术,现每年手术150-200例,包括肩关节镜下治疗各种盂唇损伤(清理与缝合),Bankart损伤重建术,肱骨头骨缺损的Remplissage手术,SLAP损伤的镜下清理与缝合,肩袖损伤的镜下缝合,游离体取出,肩峰成型,钙化性肌腱炎病灶清除与肩袖缝合,冻结肩的镜下松解,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切除术。正在开展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髋关节镜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镜下清理及腕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的治疗,关节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小关节镜技术等均为我院特色。国内率先开展腕、踝、拇跖关节等小关节镜手术,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科研带动临床,追求创新发展,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是我院关节外科不懈追求的目标。近5年来,科室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市级10余项,科研经费约1500余万元。作为辽南地区的龙头医院,每年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及进修医师名,极大地推动了关节外科的发展。

核医学科 查看详情

建科历史与技术发展: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在起始阶段科室承担的主要医疗工作有:(1)组织、脏器功能测定:包括甲状腺功能、肾脏功能、心功能测定等;(2)脏器、组织扫描:包括脑、甲状腺、心脏和大血管、肝胆、消化道、肾脏、骨骼等;(3)体外分析:涵盖多个系统的激素与标志物等测定;(4)核素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的131碘内照射治疗、肿瘤及皮肤疾病的核素治疗等。进入80年代,在大连市率先引进单光子骨密度仪,开展骨密度测定。目前,所用仪器是东北地区首台HologicDiscoveryA型骨密度仪,可从骨密度、人体脂肪肌肉成分、骨几何学及生物力学评估等多方面检测人体的健康状态;在临床与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部分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硕士研究生培养及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如:建立了大连市儿童骨密度正常值等。1992年引进辽南地区第一台单探头SPECT,开展了甲状腺、骨骼、心脏、肺、脑、肾等全身各脏器的平面、断层、动静态显像及功能评价等技术,至此,核医学显像进入一个新阶段,诊断水平不断提升,同期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经过近20年发展和更新换代,目前科室拥有SymbiaT16、SymbiaIntevo6两台SPECT\/CT,配置了诊断级别CT和高清刻骨成像技术软件,可进行高分辨率的融合断层成像,并可以进行SUV定量测量,实现了功能与解剖融合、由定性向定量诊断的转变。2009年,科室在辽南地区率先引入高端分子影像设备BiographTruePoint64PET\/CT,展开了对肿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分子水平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经过10年临床应用,核医学影像诊断地位与诊断效能得到大幅度提升。2018年,为提高科研水平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再次在辽南地区率先引进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分子影像设备——\"时空一体PET\/MR\",具有全视野快速扫描、高分辨PET、MR双模态融合,实现高精度时空同步优势。PET\/MR代表着高端医疗设备最尖端技术水准,是高端医疗设备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领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是分子影像乃至整个医学影像的热点,引领了医院科研及临床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近50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学科地位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行列的现代化诊

重症医学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01年4月在大医一院呼吸内科于1997年建立的中心ICU的基础上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正式成立,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和管理为一体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辐射环渤海湾地区的临床科室。目前共设床位19张,总面积约1500m2。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人,护士45名,其他工作人员7人。主攻方向为多发性创伤、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承担着环渤海湾地区危重症的抢救、会诊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任务。临床方面:2012年7月我科获得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2013年11月大连市卫生局正式批准我科组建大连市重症医学中心。大连市重症医学中心依托大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在人才、科研、临床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以\"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诊治中心\"+\"脏器功能支持中心\"+\"重症医学基础研究中心\"的\"2+1\"形式,并包含临床亚专科的综合救治体系及全国重症医学共享网络。中心在强大的临床信息系统、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高频振荡通气、血液净化技术、主动脉气囊反搏、床旁多普勒超声、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等多项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努力实现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危重症的诊治、监测水平的大幅提高和病死率的显著降低。目前我科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面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的危重症诊疗路径,使本地区的重症医学发展能在医疗特色、设备、规模和现代管理等方面达到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培养出一批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适合国内、外竞争和承担重大项目的要求,逐步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重症医学接轨的总体发展目标。教学方面:自2001年开始招收重症医学硕士研究生以来,每月定期举办研究生沙龙,已培养重症医学研究生20余名,其中钟媛获2013届全国优秀研究生称号,顾朝凤和李骏获2013届大连医科大学创新奖学金;李缺缺、陈珍获得2014届大连医科大学创新奖学金;毕业生中大部分已在当地担任科主任。2005年春季始在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中开设《危重病医学》课程,每年约40学时,授课任务全部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理论扎实、经验

急诊科(急救中心)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是首批国家卫生部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辽宁省急症医学中心、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市I级医学重点学科、大连市院内急救质控中心、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项目支持下建设的大连市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中国初始创伤救治培训基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加拿大皇家内外科学院合作设立的\"中-加\"急诊创伤中心及临床教学单元,也是大连市及辽南地区规模最大,建制最全,实力最强,贡献最多,影响最广的重要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已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件抢救的重要阵地,多次受到省、市政府和大连市卫生局的表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由一部急诊科和三部急诊科组成。急诊科内设5个区域:普通急诊区、急诊急救区、急诊观察区、急诊重症监护区和急诊辅助检查区。普通急诊区下设急诊内科、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和皮肤科,均为开放式诊室,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常年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出诊。就诊模式与国际接轨,并配备急诊输液室和急诊手术间。急诊急救区即急诊抢救室,装备有最先进的监护和抢救设备,为抢救生命提供有力的保障。急诊观察区配备先进的无线床旁监测系统及固定的急救医护人员,为突发应急事件批量患者就诊提供保障。急诊重症监护区(EICU)按国际通行标准设计,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管理,并开展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血液净化、亚低温治疗技术、床旁快速监测技术、床旁超声及X线检查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年收治患者千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2.8%。急诊辅助检查区为急诊科专有部门,设有急诊检验、心电图、CT、X线、彩超、急诊药局等辅助科室,与急诊诊疗区设在同一楼层,布局合理,方便就诊。急诊科实行陪检、分诊、急诊诊室、入院等一站式服务,并且各个部分均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物流传送系统、PACS信息网络终端全覆盖,做到患者信息、实验室数据和影像数据实时传输,为患者的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急诊科的急诊急救区实行全年24小时开诊,年接诊患者25余万人次。我院急诊科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是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连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承担着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各级别的急诊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承担大连医科大学各层次急诊医学和内科学中急性中毒的教学任务,多次举办国家级

介入治疗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成立于2001年,目前在长春路院区有34张床位,金普新区院区有15张床位,3台高档次DSA机,齐全完备的介入治疗器材,医生19人,拥有专业的医疗科研及护理队伍,独立的介入病房、介入手术室和介入门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神经、血管、肿瘤及非血管疾病\"各项介入治疗专业齐头并进的格局。科室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已多次举办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大会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5年成功召开第十二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2015CSIR);2012年至今已经成功的举办了7届大连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论坛(DALIANNEUROVASCULARINTERVENTIONALCOURSE,DNIC),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标志性学术会议之一,在全国脑血管介入治疗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介入治疗科年手术量超过2500台,临床总病例数量数万例之多。近年,科室在迅速提升整体实力的基础上,尤其注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3D打印辅助治疗主动脉瘤等技术理念的创新,同时在急性脑梗塞取栓治疗、药物球囊处理下肢狭窄性闭塞病变等方面不断完善体系,取得突破,王峰主任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周围神经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兼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控工程专家委员会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卒中防治专家巡讲团秘书长,带领介入治疗科在神经介入领域内大力进行相关团队建设,目前科内有四人具备独立取栓手术治疗水平,实现24小时无休取栓救治。同时联手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外科等团队,开辟绿色通道,以先进技术做支撑,形成了一套正规化、规范化、个体化、可持续有效实施的救治方法和流程。2017年介入治疗科成功完成大连市首例3D打印辅助支架开窗治疗主动脉瘤手术,为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管闭塞等手术治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2018年成功完成辽宁省首例Pipeline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至今手术病例累计三十余例,极大程度改善了巨大及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另外,药物球囊处理下肢狭窄性闭塞病变,通过球囊扩张血管并将药物贴到血管壁上预防再度狭窄,也成为科室的特色治疗项目。介入治疗科所有的中青年医师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研究生

康复医学科 查看详情

基本情况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原中医康复科)成立于2001年,2018年始独立设置。2017年获批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8年获批辽宁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2010年获批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康复医学),为大连市医保康复定点单位,大连市儿童康复(脑瘫)定点单位。技术特色科室以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运用现代康复医学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手段开展多个病种康复治疗。多人于国内康复医学专科排名前列的综合性医院学习,康复临床经验丰富,掌握多种康复医学相关技术。与中英再生医学应用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干细胞移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慢性脊髓损伤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获院医疗质量管理先进科室。人才培养科室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人。硕士生导师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教学工作科室重视教学工作、教学项目申报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成果显著。获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省市级教学改革课题12项,发表教学论文6篇。每年完成大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理论教学近200学时。按期参加国家及省级等师资培训,2019年获院规培师资技能大赛第一名,2017年获院优秀住培基地,完全满足康复住培基地师资需求,每年完成康复治疗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实习带教工作。科研工作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制定科研方向,注重基础与临床研究,注重临床研究转化。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大连市科研计划项目1项,大连市科协智库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2项,市级科研课题8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规划教材4部,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7部,参编指南、专家共识2部,参译英文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专家团队专业背景完善,涵盖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等多个领域,多人次担任国家、省、市医学会学术任职,多人次担任期刊编委,3人担任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学科带头人刘勇,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

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前身为七十年代中期组建的干部病房及干部门诊,当时以承担大连市副局以上干部的医疗保健为主要任务开展工作。八十年代末,医院在长春路院区投资新建了建筑面积2000m²的干部病房,设置床位54张。2002年,联合路新院区建成,科室整体搬迁至联合路院区,扩大为干部病房床位40张、特需病房床位40张,增设了特需门诊。2007年3月再增设金普院区特需病房,床位20张,开设了金普院区特需门诊。2007年,科室定位为老年医学专科方向,同年老年医学硕士点建立。2015年,正式更名为\"老年医学科\"。2017年,全科医学硕士点转入我科。2018年,全科医学\/老年病教研室成立。作为地区最大的老年病诊治中心,科室秉承以病人需求为中心的理念,承担了区域的老年病危重急症及疑难病例的诊治任务,如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呼吸衰竭、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等病种,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90%。五十多年来,我科每年为各级领导安排院外或门诊会诊数十次,为疑难危重保健对象组织院内多科系会诊数百次,还多次承担外国来宾和国内市级以上高级领导来连期间的医疗保健工作,承担市内各种大型活动和会议期间的医疗保健工作,如:全国高校会议、APEC高官会议、达沃斯论坛、大连国际服装节、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在院士及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老干部局和病人的好评,成为覆盖辽南地区的高端医疗及保健机构。科室现有研究生导师8名,指导在读研究生43人,临床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顺利,就业率100%。近三年,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科内多名医生参加了辽宁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骨干师资培训。科室荣获2016-2017优秀住培科室,2018-2019优秀住培专业基地。2019年全科医学规培学员在第四届辽宁省住院医师大赛中获全科组第一名,我科荣获\"第四届辽宁省住院医师大赛突出贡献专业基地\"称号。近年来,主办或协办国际、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项目多项,科室被评为\"辽宁省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老年健康教育基地\"。科室在老年医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老年医学硕士点,近5年完成及在研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医学专著8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打造出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在老年重症肺炎、慢性阻

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查看详情

一、学科历史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创建于1979年,当时称内分泌组,只有3名医生、6张住院床位。首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李昌臣教授是大连地区内分泌学科创始人之一,曾受WTO资助于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在他的带领下,内分泌科逐渐发展至医生10人、病房床位18张、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1995~2000年,郝丽任科副主任。2001年始,现任学科带头人杜建玲教授开始主持学科全面工作。2002年,随着医院联合路院区开放,病房搬迁至联合路院区,床位数增至35张。2007年,金普院区开放,设立金普院区内分泌科,白然教授担任副主任、主任,病房床位22张。2012年,邢倩主任医师任科副主任。2013年建立糖尿病检查室,常规开展糖尿病眼、肾、周围神经及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筛查、诊断、评估。2014年建立内分泌实验室,引进2名专业技术人员做研究员。2016年,建立全国首批、东北首家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2019年6月,联合普外科、超声介入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建立东北首家甲状腺疾病多学科、一站式诊疗中心。2019年9月获批大连市代谢病及其血管并发症防治重点实验室。目前学科有四个亚专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下丘脑、垂体及嘌呤代谢、骨代谢病);2个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70张,年平均出院患者2200余人次;3个门诊单元,年均门诊量11万余人次。二、近20年发展情况近20年学科团队凝心聚力,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精医强科,人才队伍建设、医教研及整体学科水平全面提升。1.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走人才兴科的道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杜建玲,博士学位,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曾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Th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中文版)、Thyroid(中文版)、Diabetes(中文版)编委。现有专科医师24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8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学位17人(70.8%),硕士学位7人(29.2%),9人有国外留学经历(3

三部麻醉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麻醉科,是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一级临床科室,是具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科室,麻醉设备先进,目前有9个先进手术间,一个麻醉恢复室,具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麻醉护士1名。所有老师都秉承\"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互帮互助,高兴地工作,和谐地生活;与兄弟科室友好相处,帮助别人即帮助自己;患者遇到我们是一种缘分,为他们分忧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的科室文化理念,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业务范围不断延伸,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在嗜铬细胞瘤手术、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食道癌根治术、颅内动脉瘤手术、改良悬雍垂根治术、腔镜下巨大腹壁切口疝等手术麻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危重病人、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术后镇痛、术后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实现了气管插管可视化、麻醉监测有创化、术中术后患者舒适化等麻醉理念的转变,充分利用麻醉恢复室,提高手术周转效率,真正为手术医生进行各种手术\"保驾护航\",实现了\"手术是治病,麻醉是保命\"的工作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分别于2011年及2014年荣获医院新技术立项各一项,获大连市科技局2012年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一项;参与2013年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一项。先后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科技论文近50篇,其中在《中华麻醉学杂志》发表2篇,在《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5篇。2014年发表SCI论文两篇。"}]

三部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泌尿外科成立于2007年,经数年的努力,三部泌尿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腹腔镜微创外科、腔道泌尿外科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及辅助治疗相结合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为泌尿男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科室现有开放病床22张,并设有门诊室、专家诊室、膀胱镜室、门诊手术室等诊疗室。拥有医生5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博士2人,硕士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科室拥有较为完善先进的诊疗设备,如德国storz高清腹腔镜,wolf输尿管镜及肾镜,olympus等离子电切镜,EMS碎石清石系统,各类膀胱镜等先进诊疗设备。科室平均住院患者数600余人次\/年,平均门诊量14,000余人次\/年。完成手术近500例\/年。科室在泌尿系肿瘤、腔内泌尿外科、腹腔镜泌尿外科等领域居金州新区领先水平。科室一直以欧美及国内先进的诊疗技术为发展方向,以发展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为临床工作重点,开展了以腹腔镜和内腔镜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腹腔镜下各类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例如在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的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切除术,后腹腔镜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无阻断保肾手术及肾盂成形术等腹腔镜各种疑难大型手术,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及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使得广大患者得益于先进的微创技术。同时科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及泌尿系统肿瘤辅助治疗方面亦取得良好疗效。科室秉承以患者为本的理念,在挖掘学科深度、疑难病例诊治、提高技术手段和人员综合素养方面不懈努力,达到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医疗服务的目的。拥有较为完善的人员梯队,对不同层次的医生,设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中青年学科骨干,先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及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及医疗中心研修。近年参与完成及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在科室全体人员的努力下,一个设备完善、技术先进、人员队伍整齐的三部泌尿外科会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更好、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三部神经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仰胜教授创建,是我国开展神经外科工作最早的单位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我省辽南地区第一流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神经外科诊疗中心,是首批大连市级重点学科,大连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合作攻关课题、卫生部、省科委、省教委、大连市等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总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在国内外各级刊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收录数十篇。多次承办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先后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奖励十余项。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其中神经系统肿瘤和脑血管病占辽南地区总量的80%左右。三部神经外科由原神经外科骨干医师组建,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80%医师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具有国外学习研修经历。科室设备一流,拥有国内先进的德国蔡司手术显微镜,动态脑血管DSA系统,16排西门子螺旋CT机,1.5T磁共振扫描机,美敦力开颅钻及铣刀动力系统。近年来,在科室主任吴春明教授的领导下,三部神经外科不断开拓进取,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脑肿瘤、脑血管病的治疗上取得丰硕的成果。率先成功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颞浅动脉贴敷,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治疗烟雾病,三叉神经减压术,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等多项新技术,高质量完成鞍区肿瘤,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动脉瘤夹闭术,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室整体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神经内二科 查看详情

神经内二科是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脑血管病诊疗基地之一,老年痴呆病诊疗基地,病房有34张床位,目前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科室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人;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3人。本病房特色: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病的诊治,特别是晚期帕金森患者的疗效减退和异动症的规范化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肉毒毒素治疗:在东北地区最早开展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目前是东北地区该项治疗的培训中心,在应用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肢体痉挛等疾病方面成绩突出。痴呆:开展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癫痫:在省内率先开展成人癫痫病规范化诊断与药物治疗,在难治性癫痫、癫痫病生育指导、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建立癫痫病电子病例档案库,设立癫痫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周围神经病:针对以肢体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进行病因筛查及规范的电生理检查,开展了常见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基因筛查。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治: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留疼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开展规范化治疗路径。优质护理:以临床\"一线式\"护理为宗旨,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在全院率先成立\"康复之家\"活动中心,将优质护理延伸至家庭。曾多次荣获省、市及院级的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神经内三科 查看详情

神经内三科依靠大连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及大连缺血性卒中诊疗基地二个专业平台,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服务。作为大连地区唯一的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现有医生36人,其中正高级14人,副高级6人。拥有二个省级实验室,辽宁省神经医学转化中心实验室,中英再生医学中心实验室。近年完成及在研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多次主办和承办了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大连脑血管病论坛是辽宁省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会议,已成为该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神三脑血管病科作为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的核心病房拥有三个服务平台专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国家级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服务。科室亮点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平台-卒中单元:在辽宁省率先开展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其他脑血管病诊疗领域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CISS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综合防治、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技术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涉及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脑保护、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及治疗干预的试验研究等领域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承担了卫生部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任务,开设了卒中预防门诊,以卒中预防门诊为依托,重点开展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工作与研究,形成更多的优势亚专科研究方向,为脑血管患者提供国家级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病大会诊平台:2009年建立,为辽宁省最早、大连市唯一的多学科联合会诊平台,每周四上午为2-3名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病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现已经为400余名疑难病患者进行了会诊,为许多常年到处奔波求治的疑难病患者确定了诊断,制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获得了业内人士广泛好评及认可,已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脑血管病及神经病理诊断平台:2012年以来开展了安全、规范、全面的肌肉及神经活检技术,全面开展了组织学、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由神经内科医生与病理科医生共同阅片为患者进行病理学诊断。如今,已经在肌肉活检水平为大连地区几十例患者确诊了包括运动神经元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线粒体肌病、周期性瘫痪等疑难的神经肌肉疾病,并在肌肉病理诊断基础上指导基因

神经内一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博士点,神经病学硕士点,卫生部神经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院先进科室。神经内一科是大连市认知障碍基地之一,病房33张床位,目前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科室整体技术力量雄厚,主持及参与省、市及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辽宁省、大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在SCI收录杂志及中华系列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科室人员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以\"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本学科对神经科的常见病、疑难复杂疾病诊治经验丰富,主要有以下特色:1.记忆障碍:目前已开展各种类型痴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并熟练掌握国际公认的痴呆量表的应用,同步进行脑结构、脑功能及脑代谢检查,使痴呆早期规范化的诊断、治疗与国际同步;开设记忆障碍门诊,建立患者档案库,定期跟踪与随访;积极开展痴呆的药物治疗及家庭康复指导,开展公益宣传,提高家属的识别率。在此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已达到我市领先、我省先进水平,此项研究已得到省、市多项资助。2.运动障碍:目前已开展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和影像学研究,已开展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进一步探索脐带血干细胞治疗;积极开展帕金森氏病非运动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及铁代谢研究,此项研究已得到省、市科技局资助。3.遗传病:在我省率先开展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检测,经基因检测已确定大连地区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SCA)家系14个,进一步完成大连地区SCA家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基因库,积极探索干细胞及神经营养治疗,并针对SCA患者进行婚育及康复训练指导。4.周围神经病:我们已积极开展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并开展规范的免疫治疗,提高患者早期识别率及临床治愈率。,,

手显微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显微外科成立于2005年,现拥有床位数30张,医护人员20位,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6人。具有大连医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我科诊疗范畴包括上肢骨折、创伤;运动损伤;四肢神经损伤、创面修复;手部先天性畸形及手外伤晚期功能重建;足部等疾病的治疗。我科医疗技术精湛,设备先进,其中创伤骨折内固定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十指离断再植全部成活,挤身世界先进行列。学科带头人曲巍主任将微创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采用微创治疗上肢骨折及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技术在国外权威杂志发表,处于领先地位。在上肢人工关节置换、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及晚期重建、创面缺损的修复、手部先天畸形、肢体恶性肿瘤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我科开展上肢关节镜技术治疗肩、肘、腕关节运动损伤疾病,引进了先进关节镜设备并派遣医生前往国内外医院进修学习。最早在国内开展腕管镜治疗腕管综合征,并以其良好的疗效、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在患者中赢得口碑。目前我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出版译著2本。开展神经损伤修复与神经再生的系列研究,2007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本着\"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宗旨,我科医护人员将以满腔的热情、精湛的技术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胸外科 查看详情

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初由叶兴杰教授等老一辈医学家所创建的全国第一批胸外科室,一直以来是领导辽南地区胸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委会全国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和胸腔镜学组双委员单位。科室病房开放床位90张,现有教授、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累积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次,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3人。科室2019年门诊量达40000余人次,手术量达2400余台,居辽南地区之首,其中微创手术2000余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医一院胸外科一直在辽南地区胸外科领域屹立于领导地位,常年承担我市胸外科疑难危重患者诊疗工作。2011年,经大连市政府批准,依托于我科室成立了大连肺癌诊疗基地;2018年,又依托于我科室设立了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大连地区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进一步整合国内、省内优势医疗资源向我市胸外患者靠拢,旨在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科室除日常开展肺癌根治术、肺叶袖式切除术、隆突成形术、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结肠代食管手术等高难度胸外科手术外,同时全力推进肺癌外科治疗微创化、精准化发展。科室常规开展CT引导下肺小结节Hook-wire术前定位、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微波消融术、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肺结节活检或消融术,以及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肺癌和纵膈肿瘤根治手术等,技术更新程度和手术例数均居东北地区前列。与此同时,科室还设食管疾病专业组和胸部外伤、纵隔肿瘤专业组,手术量逐年递增。作为辽南地区胸外科教学和科研中心,我科室在2014年由大连市发改委批准组建大连肺癌组织基因库工程实验室,成为国内重要的肺癌临床标本数据库之一。近5年成功申请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承办\"全国肺癌诊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与日本医科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等国际知名医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开展广泛合作,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为提升胸外科后备人才临床技术水平以及基础研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年科室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要课题项目10项。2009年以来共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辽宁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5篇,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为

药学部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承担全院医疗用药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医院药学学科发展,药师团队的培养等工作,同时承担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的教学和医院药学相关的科研工作。药学部目前有中、西药剂师共122名,其中主任药师11人,副主任药师27人,主管药师44人,药师40人。全科采取垂直管理,在我院三个分部及泉涌门诊分别设门诊药局、住院药局、急诊药局、中药局及眼科、感染科等专科药局共14个调剂室,设1个药品总库、1个中草药库、3个大输液分库、临床药学室。药学部建立了严格的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利用网络系统和信息化资源,使药品管理和用药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药品调剂是药学服务的基础和核心,优化的药房调剂流程以及严格的处方审核制度确保了药品调剂的快捷与准确。门诊调剂室设用药咨询台,由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资格的药剂师为门诊患者解答用药问题,帮助提高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室的临床药师团队目前有6名专职临床药师分管呼吸、心血管、肾内、肿瘤等4个专业科室,通过协助医生、护士规范医嘱,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开展患者用药教育,促进了所在病区的合理用药;同时通过药讯、培训宣教、咨询等方式为医、药、护、患各方提供了专业的药学服务;通过处方分析、用药评价等了解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医院药事委员会及医疗管理部门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以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2011年获批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设呼吸、心血管、抗感染3个专业。临床药学实验室开展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项目,目前可检测CYP2C19、ALDH2的基因类型,从而评估患者使用抗凝药如氯吡格雷、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镇静安眠药如安定、抗抑郁药如氟西汀等多种药品的代谢和用药后的可能获益状况,协助用药方案的制定,以及评估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我科承担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中药系本科生《药剂学》、《药事管理学》、《针灸推拿》、《康复医学》等课程的理论授课、生产实习带教、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课题带教,2名教授具硕士生导师资格,迄今培养药理学硕士17人;发表专业论文SCI收录4篇、中文核心期刊及CSCD收录百余篇,参编药事管理学、药剂学等学科的高等教育教材及医院制剂规则、药物手册等专著10余本。,,,

整形美容外科 查看详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整形美容外科始建于2004年,门诊位于中山区长春路附属一院一部外科门诊2楼12诊室,美容中心及手术室位于黄河路上的泉涌部,科室建立之初即形成以美容外科及整形重建外科为主体的两个研究方向,2006年后开展了以面部相关解剖学为基础的微整形注射技术,目前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及多个学科的相结合综合性科室。本中心同时担任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工作和研究生的带教工作,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自成立以来已培养本科生及硕士生100余名,并始终保持与国际一流及国内一流单位的密切联系。中心开展的多项治疗,素以高质量、高技术著称。尤其是面部五官美容手术、眼、鼻综合整形,胸部美容手术以及改面形等高难手术。结合韩国的先进技术,是本中心又一大特色项目,与韩国汉城大学建立协作单位,并定期派人员到韩国学习先进的整形美容技术,为全国爱美的人士服务,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整形美容中心还与医院其他相关外科科室进行手术合作,如与乳腺外科共同开展的乳癌乳腺切除术后乳房再造,与神经外科开展的头皮皮瓣修复、与泌尿男科开展的男性私密整形、与妇科开展的会阴部整形以及耳鼻喉科联合开展的鼻畸形修复手术等。先天畸形和外伤畸形的修复,达到较好的整形重建效果,体表肿物及血管瘤切除,皮肤及皮瓣移植修复技术已在大连及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手术项目达百余种,特别是开展的重睑术、鼻综合、除皱、隆乳、减肥、改面形等美容手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率先开展耳再造、超声波吸脂及修复失败的美容手术,在同行中享有很高的评价。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