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骨科 查看详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创建于1955年,于2005年申报北京卫生局批准成立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从事骨结核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60年来,对骨关节结核耐药、复发、窦道经久不愈及截瘫等疑难病例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常规开展骨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脊柱结核与关节结核的综合治疗,儿童骨关节结核的诊治,骨肿瘤的手术治疗。目前中心设床位45张,医师8人,高级职称3人,硕士3人,每年手术量400台,脊柱结核手术260余台,年门诊量9000余人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心在秦世炳主任带领下,积极开展脊柱结核内固定技术,全关节结核融合外固定及置换技术,先后完成脊柱结核内固定1000余例,关节融合外固定500余例,治愈率95%以上。2014年,在秦世炳主任主导下,成立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骨关节结核学组,学组纳入全国30余家专业诊治骨关节结核的医疗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骨关节结核诊治的规范化流程建设及骨关节结核诊疗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2014年,秦世炳主任成功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500万元资助经费,进行为期3年的脊柱结核快速诊断技术评估和抗结核治疗疗程的研究。未来骨科将依托于学组平台,持续开展骨关节结核领域科研攻关项目,进入临床与科研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以期推动中国骨关节结核诊疗事业的科学发展,造福社会!,,

麻醉科 查看详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由麻醉科和手术室构成,现有医护人员34名,其中麻醉医师11名,医师90%以上拥有硕士及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后一名。高级职称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麻醉护士1名。科室临床工作承担着手术室内麻醉、日间手术检查舒适医疗、全院急救复苏、监护治疗和疼痛治疗等工作。麻醉科配备先进的麻醉机和监护仪、靶控输注(TCI)工作站、BIS监护仪、气管镜工作站和超声仪,Flowtrac、VolumeView重症监测技术、经食道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与高频喷射通气等先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科室在胸科麻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胸腔巨大肿瘤切除术、气管隆突切除隆突重建术和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切除成型术等疑难重大手术麻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麻醉科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开设疼痛治疗门诊,使各种疼痛患者从中受益。采用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椎旁镇痛等多种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应用臭氧镇痛治疗、射频镇痛治疗、中枢靶控镇痛治疗等先进手段,治疗偏头痛、颈肩痛、腰腿痛、胸科术后慢性疼痛和癌痛等各种慢性疼痛和术后急性疼痛。麻醉科是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市科委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承担着进修医师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任务,近年来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50多篇。科室在专科麻醉医师培养中,系统培训胸科麻醉术前评估、气管导管选择、导管插管定位、单侧肺通气管理、术后镇痛以及可视化技术。科室每年举办胸科麻醉及疼痛管理学习班等继续教育项目,举办\"中国麻醉周\"活动、北京百家医院牵手等公益行动。科室以安全麻醉、学术麻醉、人文麻醉和品质麻醉为宗旨,不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麻醉和舒适医疗的刚性需求。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秉承\"盛德敬业,精诚济世\"的院训精神,在精艺中进取,在创新中发展。

肿瘤内科 查看详情

北京胸科医院(原北京市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肿瘤内科始建于1970年,由时任院长辛育龄教授提议组建了国内较早开展肺癌内科治疗的病房,最早由现肿瘤一科的10余张床位发展到目前的三个病区的规模;徐嘉彰、李敏、朱允中等多位专家先后负责创建初期肿瘤内科的专业查房工作。至1989年科室扩大增至目前的180余张病床,收治各种胸部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中晚期肺癌的内科治疗患者。科内技术力量雄厚,医生46人,目前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历22人,多人有国外医疗机构学习、进修的经历。肿瘤内科多人获得了北京市通州区两高人才运河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百级\"人才1人,北京市医管中心青苗人才多人,肿瘤内科并获得多项省部级课题、局级课题及横向课题。我院肿瘤内科的研究论文发表在LancetOncology、NatureCommunication、ClinicalCancerResearch、LungCancer等权威杂志上,获得国际和国内同行的认可。内科各病区医务人员除运用常规影像学等检查方法外,还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胸膜活检、浅表组织穿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包埋技术、内科胸腔镜、纵隔镜等措施使绝大多数的的患者得到病理或细胞学的确诊。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综合治疗原则和专业指南的指导,适时适度的运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以及近年开始的最新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手段,力求提高肺癌的治疗率,延长生存期,并最大限度的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对肺癌分子病理的研究和肺癌基因检测在临床的应用开展,我们医院肿瘤内科对绝大多数患者均进行相关分子病理的检测,针对是否存在驱动基因给与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的免疫药物治疗。近年来,肿瘤一科的临床医生还针对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的靶向药物耐药、肺癌脑(脑膜)转移的检测和应对、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等方面,和病理科、影像科、胸外科、放疗科等开展合作和临床转化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肿瘤二科张树才教授团队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临床研究\"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于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论文发表在SCI权威杂志上,获得国际和国内同行的认可。综合内科聚焦于肺癌免疫和抗血管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肺癌外周血和骨髓微环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了循环肿瘤细胞在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和抗血管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

检验科 查看详情

检验科历经60余年的发展,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积累,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科室设置临床检验、生化、微生物、免疫4个专业组,下设血库为二级科室。科室设备精良、数据准确,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粪便分析仪、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和流式点阵仪等。检验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线,检验科始终把质量控制放在第一位,每年参加北京市临检中心和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考核活动,生化、免疫、微生物、临床血液、临床体液、输血等项目的室间质评考核成绩优良。检验科临床免疫室为我院免疫学博士点,已培养博士5名,硕士约10名,每年都有进修和实习生来学习。近年来承担并完成的课题主要有: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以及多项所级课题。曾获卫生部甲级科学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北京市卫生局科学一等奖。近几年,检验科人员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共计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几篇。检验科的同仁谨记所训\"精诚济世,盛德敬业\",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本着团结、进取的精神,为开创检验科美好的明天积极努力。联系电话:(010)89509394,(010)89509396,,

病理科 查看详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56年,目前,病理科全科共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6人、硕士4人。车南颖主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副组长。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2017年入选北京市医管局\"市属职工科技创新工场培育团队\",并连续2年年度考核优秀。2017年获得全国结核病金牌培训基地\"最佳金牌基地\"称号。2020年入选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主要负责医院病理临床诊断、科研、教学等工作,在结核病和胸部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专业特长,尤其分子病理学在国内居领先水平。自建院以来组织病理总数近12万例,细胞病理超过60万例,每年递增。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数量也在飞快上涨,同时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承担着通州区及周边地区部分医院的冰冻病理诊断工作。自2014年开始病理科陆续开展多种分子病理临床检测项目,在全国最早建立了系统性结核病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和平台,解决了传统病理无法鉴别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以及无法诊断耐药结核病等难题,并努力将这些新技术推广普及到全国其他医院。胸部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方面,临床常规进行肺癌NGS和多重ARMS-PCR靶向基因检测,ALK、Pan-TRK、PD-L1等免疫组化检测,HER2、ALK、ROS-1、cMET等基因的FISH检测,同时也进行血液EGFR、血液CTC、细胞学标本的肺癌甲基化基因检测等多项液态活检检测。近几年,病理科也大力发展数字病理,现配备了数字切片扫描仪、组织病理诊断人工智能标注和辅助诊断系统、细胞学诊断人工智能教学和辅助诊断系统。在科研方面,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科技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资助,发表数十篇论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牵头发表《中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培养研究生数十名,每年培训来自全国的病理科人员达百人次,接待国内外专家来访10次以上。近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病理科发展迅速,在结核病和肺癌等专科领域分子病理和数字病理建设卓有成效,人材梯队建设已初见规模,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病理科全体工作人员必将为北京胸科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ICU(重症医学科) 查看详情

我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2000年,由胸外科及重症专家骆宝建于2000筹建并设计,2002年9月正式运行,运行至今已经二十余年,目前的重症医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占地面积近1500平米,有标准的专业病区及办公区,床位12张,并配有多功能医用病床,以及完整专业的医护团队,目前,医生9名,护士20余名,医生护士高级职称七人,硕博8人,医护经过都进行过相关专业培训。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现有的仪器设备总值接近四千万,拥有包括较为先进的床旁监测系统,功能各异的呼机机,完备的静脉输注系统,相关各种特殊监测救治设备,诸如无创血流监测piccoCRRTECMO等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以及相对完备的POCT;在2014.12.25经北京医学会委派医管局五名相关专家现场审核,并顺利通过,达到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指南要求取得重症医学科认证,标志着达到了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要求的成熟ICU。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业务特色包括几方面:一普胸外科及骨科术后伴高危因素患者监测治疗;二全院急危重症的救治;三应用体外膜氧合技术完成胸外科相关高精尖手术;四作为全院各临床科室护士培训基地完成相关教学培训任务,五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的会员完成学系的相关任务培训教学科研,六承担合作医院的医护教学进修培训(诸如陕西省立结核病院,贵州结核病院等)icu成立以来,共监测治疗术后患者一万余人;救治胸外科围术期重症以及全院(包括外院)急危重症患者超过两千例;骆宝建主任于2004年即率先提出:针对胸外科伴高危因素患者术后主动应用呼吸机的治疗的理念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尝试建立普通胸外科围术期高危患者病情评分系统;在应用无创呼吸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方面也富于经验;参与外院多项多中心研究;共撰写论文四十余篇。作为我院护理培训基地,二十余年共培训护士近300名。北京胸科医院ICU是一个具有团队精神,具备专业素质,专科特色突出的重要科室。对胸外科专业相关的急危重患者救治经验丰富,多次获得\"优秀集体\"\"优秀护理病房\"称号。在多次社会公众事件中,SARS,禽流感,武汉抗疫等都发挥了作用。随着综合水平的提高,随着北京胸科医院愿景的不断实现,重症医学科必将会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为临床科室更好的保驾护航,为医院综合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放射治疗科 查看详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放射治疗科成立于1979年,1983年开始收治病人,是我国较早开展放疗临床工作的科室之一。四十多年来,形成了一支以胸部肿瘤放疗为特色的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名医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科室技术经验丰富,可以独立完成全身各部位肿瘤的三维适形放疗(3DRT)、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放疗(IGRT)、旋转调强放疗(VAMT)、大剂量立体定向放疗(SABR)等高端技术的放疗。肺癌、胸腺瘤、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疗是科室特色。科室学术实力强,多名科室骨干在国内社会学术团体任职。科室科研成果曾获得美国放疗年会(ASTRO)大会口头发言,发表在《国际放射肿瘤学》等SCI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数十篇,参与编写了北京市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常规》,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放射治疗科曾经为我国的国产放疗加速器研发做出杰出贡献。前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的多台填补国内空白的医用直线加速器都是在我们科室装机、验收和认证完成的。目前的放疗科装备高端、拥有两台直线加速器和一台放疗专用大孔径CT。两台直线加速器都配备CBCT实时CT图像引导系统,可以实施快速精准放疗。大孔径定位CT可以图像完成四维重建,为更好地开展调强放射治疗提供定位保证。物理治疗计划室拥有多套治疗计划系统可制作放疗计划,物理水箱系统,剂量验证系统,晨检仪确保每天治疗机输出剂量的准确。科室的放疗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科室整体放疗工作有条不紊。放射治疗科是一个技术上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病人至上的优秀集体。放疗科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服务品牌\"放心疗园\"。三颗心紧紧镶嵌在一起寓意着我们的工作要让患者放心、让同道放心、让家人放心。放疗科所在的党支部也是医管局优秀党支部。放疗科秉承我们医院\"盛德敬业、精诚济世\"的院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患者的良好医德医风,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高精度、高疗效、低损伤、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结核二科 查看详情

结核二科现有病床48张,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结核病患者。经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为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予以优质的护理,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得到了来自全国患者的好评及信任,科室2018年被北京市医管局授予\"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科室每年举办全国结核病诊疗技术及疑难病例培训班,培训了大量的结核病专科医生;每年带教进修医师10余名,成为我国防痨战线的中坚力量。通过进修医生与各地方结核病专科医院建立联系,为疑难、重症、慢性病患者的双向转诊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受到患者和地方医院的好评。结核二科一直致力于结核病临床研究,早年在朱莉贞主任的领导下,在结核领域最早开始规范的新药临床研究(GCP),主持了抗结核新药利福喷丁、注射用利福平、FDC、卷曲霉素、德拉马尼上市临床研究;先后参加了国家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研究;主持了多项中国CDC、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的结核病临床研究项目。近年高孟秋主任主持了中盖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的项目,开展了贝达喹啉及德拉马尼上市后的临床研究,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含有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短程化疗科研项目,在耐药结核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了多种结核病诊断试剂盒的临床研究;近5年在国家级杂志及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文章15余篇,并参与撰写《结核病》、《现代结核病学》、《结核病学》等多本专著。科室临床特色: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结核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疑难、重症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诊断和处理。结核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秉承\"盛德敬业精诚济世\"的院训,以人为本,关爱患者,不断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竭诚为呵护患者的健康作出最大的努力。联系电话:(010)89509312、(010)89509322,,,

心脏中心 查看详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历时两年精心打造,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成立,是在医院60多年来胸部疾病学科发展建设基础上创建的重要学科,该中心汇集了国内优秀的心脏领域专家团队,配备了国际业内领先的检查、治疗设备,采用优化的诊断治疗流程,邀请国内心脏诊疗领域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保障心脏疾病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心脏中心位于医院东北侧,有独立的诊疗区域,设有门诊、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导管室、心脏超声室、模拟实验室、心肺功能室、基础实验室等。患者从挂号、就诊到缴费、检查等,均可在心脏中心内完成,节省患者诊疗时间,方便患者及时得到安全有效的救治。心脏中心现有医护技40余人,医生团队在心脏疾病诊疗领域各有所长,护理、技师团队业务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心脏中心配备普通心内科病床32张,CCU病床8张,急诊病床1张。除此之外,心脏中心还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胡大一教授、台湾慈济综合医院王志鸿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前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宏教授、北京友谊医院王雷教授等心脏疾病诊疗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客座教授团队,为心脏中心提供技术后备保障支持。病房优化流程:心脏中心提出\"双心理念\",双心为\"心脏\"、\"心理\",倡导医护人员用真诚心、博爱心、敬业心,结合先进的技术、一流的设备,用心呵护患者的心脏健康和心理健康。该中心将门、急诊,检查化验室,病房,导管室等模块化集中建设,将先进的诊疗流程应用于建设之中,大大改善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尤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辟了优化的\"心梗一站式\"的诊疗流程,节省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toB\"时间。设备设施: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心脏中心导管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成像质量高,图像清晰,操作智能化,能满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射频消融术、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先心病封堵术的需求,帮助术者完成手术,为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2.血管内超声(IVUS)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此系统是业内高端血管内超声设备,整合有冠脉功能学检测、及血管内压力检测。继冠脉造影之后,血管内超声和冠脉功能学检测是支架植入术不可或缺的新的金标准技术。对疑难复杂病变和高风险左主干病变,应用血管内超声可显著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冠脉造影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冠脉血管有影像学狭窄时,并

胸外科 查看详情

一、基本概况:胸外科创建于1956年,历任科室主任为朱祖昆、辛育龄、蔡连浦、赵志文、李世业、杨声、许绍发。总床位数共174张。建科五十余年来,共完成胸外科手术近20000例。其中肺癌手术12000例,手术切除率97.3%,死亡率0.87%。术后病人五年存活率为34.6%。老一代胸外科专家呕心沥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胸外科逐渐发展壮大,完成了从结核病到胸部肿瘤学科的战略转移,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普胸外科基地。二、学科发展:五六十年代,胸外科创建时期,在国内首创开胸双侧肺切除手术;首次利用支气管黏膜外层减压缝合法预防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漏获得成功,获得国家级奖项。七十年代,老一代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赵志文教授,在国内首次运用针刺麻醉施行肺切除手术获得成功,为中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我国第一例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填补了该领域空白,针麻肺切除手术临床研究及同种异体犬肺移植研究分获国家、部级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八十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肺动脉成型、支气管成型治疗支气管肺癌研究,扩大了肺癌外科手术适应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九十年代完成3568例原发性肺癌切除术后的随访工作,首次在国际上用大样本病例证明综合治疗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近二十年来,以著名胸外科专家许绍发教授带领胸外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系统血管的外科治疗,解决了胸部肿瘤侵及上腔静脉系统血管外科治疗难题,在胸外科临床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在中晚期肺癌和侵袭性纵膈肿瘤治疗上的空白,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开展了首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在胸部肿瘤和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居国内领先水平。多年来共获得国家及部市级科学技术10余项,发表论文篇。三、人才培养:多年来成功主办全国性肺癌、结核以及地区性等大型学术会议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胸外科及麻醉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和自治区。选派学科骨干赴国外学习深造,开展国际交流,举办人才沙龙,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胸外科人才梯队正在形成,目前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名。四、发展方向:在开创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系统血管的外科治疗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敢于问鼎禁区,进一步探索中晚期肺癌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开展肺癌多学科治疗,开展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为建设胸外科专家团

综合科 查看详情

北京胸科医院综合科现有床位60张,医生15名,护理人员29名。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名。博士7名,硕士6人,4位医师有出国留学经历。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讲师2名,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聘任的主要研究者3名。科室目前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的内科诊疗及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病种为肺癌、食道癌、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等,主要开展胸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内科及综合治疗。借助医院多学科的平台,参与医院远程会诊和院内多学科会诊,与外科、骨科、放疗科、介入诊疗科、病理科及其他辅助科室协同为肿瘤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承担医院肿瘤门诊和疼痛门诊的工作,服务患者惠及全国。科内医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完成了下乡、援蒙及京郊人才行等工作,多名医师在国内多个学术专业委员会有学术任职,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和推广。近5年里来,科室承担局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1项,局级人才项目4项,10余项所级课题以及横向课题和他课题多项,总科研经费近300万,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80余篇。作为国家临床试验基地,近5年来参与40余项国内国际多中心的新药临床研究,科内常规开展肺癌不同治疗领域的新药临床研究,比如针对EGFR、ALK、ROS-1、T79M、NTRK等基因变异的靶向治疗、抗血管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多个临床研究,让更多患者在治疗中有更多的选择、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新的治疗方案。科室将专业发展和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于2009年科室成立了\"胸心港湾\"品牌病房,除了治疗疾病,同时也关注患者及家属的身心社灵和全人管理。2011年以来,在医院的协助下,率先参与疼痛病房和疼痛门诊的组建工作,帮助晚期癌症患者树立正确的癌痛控制理念,减轻患者痛苦,并通过了第一批疼痛示范管理病房(GMP)的审核。2011年获得北全国青年文明号病房,2012年获得北京市工会三八红旗集体,2015年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2016年卫计委优秀健康促进和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年案例奖,2017年北京市医管局医学人文科室建设示范病房、北京市\"一院一品\"活动健康促进实践案例和北京健康教育优秀实践。2019年以来,结合肿瘤患者的特点开展了肿瘤患者的症状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相继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开展了\"保髓行动\",针对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开展了\"无呕病房\",针对免疫药物的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