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创建于1987年,是福建省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心脏中心,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全省第一个外科学博士点所在地。2016年,由省政府和卫计委考核和批准,协和医院心外科和心内科强强联手,成立\"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目前,协和心外科拥有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和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科室由4个病区,2个ICU(成人和小儿),6间层流手术间构成。现有病区床位161张,包括心衰专用病床及小儿心脏外科病床;ICU床位35张,包括心脏移植及小儿专用病床。医护人员共237名,其中医生55名,主任医师,教授10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人,主治医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13人,博导2名,硕导9名,所有副高以上医师均有留学国外的经历。专科年手术量近3000台,连续10余年手术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十五强,是省内唯一心脏手术量突破千台的单位。协和心外科在心脏领域不断开拓,发展迅猛,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近几年还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新生儿、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大血管手术,微创杂交手术,重症冠心病、瓣膜病,心脏移植等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尤其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处在国际首创和国际领先水平。心脏移植是协和心外科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已完成6例心肺联合移植,400多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总量和术后长期存活率在国内均名列前茅。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始于1995年,二十年来不断探索,在心肌保护、手术技巧、免疫诱导、术后抗排斥反应、远期随访等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共创造了15个\"全国第一\":心脏移植长期存活(≥10年)例数最多、移植受体病种最多、全国首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全国最高龄心脏移植手术、全国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手术、全国首例终末期马凡氏综合征心脏移植手术、亚洲首例人工心脏置入术后心脏移植手术、亚洲首例心脏移植术后肝移植术等。其中1995年第一例心脏移植病人存活16年后成功实施二次心脏移植并存活至今,成为全国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25年)最长的换心人。先心微创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共完成超声引导下经胸行房缺、室缺、动脉导管微创封堵术约1830例。协和心外科于2008年在省内率先开展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常规化,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该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同时还发表了14篇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