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产科 查看详情

我科自1958年建院以来就是医院的重点科室,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产科学及产科护理教学任务。同时我院是卫生部认定的\"爱婴医院\",是云南省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之一,是全国新生儿\"出生缺陷\"检测网络医院、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1人,及一批对生理产科及病理产科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护理经验的专业人员。皆具有\"医疗机构母婴保健技术专项执业许可\"资格。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国卫生部联合儿童基金会母子健康综合项目国家级专家组成员,全国ALSO培训省级师资专家,云南省围产医学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妇产科学会分会委员,云南省超声医师协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妇产科协会委员,云南省医院评审省级专家组成员,云南省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组及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成员。曾荣获多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及\"妇幼健康计划\"集体奖及个人奖,发表论文数百篇。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人,为省内外各级医院培养了一大批妇产科专业骨干,为推动我国妇产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科室下设门诊、产房、待产室、母婴区及产科超声室;拥有住院病房床位56张,先进的胎儿中央监护系统,配备孕产妇监测网络系统;产科B超室设有美国GEE8实时四维彩超,可以进行普通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及胎儿颅脑超声,能为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体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疾病提供准确全面的科学依据并且它能配合进行超声引导下的手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我科开设产科普通门诊、产科专家门诊,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进行孕前优生遗传咨询、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高位孕产妇诊断治疗等;长期执行中高级医生门诊坐诊制度,充分保证门诊病人安全。住院部除开展平产及难产接生、生理产科及病理产科的诊治、剖宫产手术、各期妊娠终止术等常规项目外,还承担各种疑难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并且是我省缝合、介入术栓塞子宫动脉预防产后出血、唐氏筛查等新技术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科室常年开展母婴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得到广大孕产妇的好评。我科坚持致力于减轻孕妇分娩的痛苦、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控制孕产妇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科室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保障母婴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儿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始建于1957年,儿科学系昆明医科大学主干学科。经过50余年的努力,儿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专业学科。设有住院病床76张,其中新生儿病床38张。普通儿科病区下设小儿内分泌、消化、呼吸、血液、心血管、泌尿系统、营养等疾病专业组。承担全省儿童疾病和疑难病的诊治,成功抢救了一名最低体重680克的早产儿。在新生儿疾病、儿童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评估、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在省内领先。科室有医护人员5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在编教授4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7人,主管护师7人。医生队伍中获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及以上者占80%。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家级儿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儿科教研室《儿科学》系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厅级和校级奖各二项。科室内设\"云南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开展儿童呼吸病原和临床的相关研究。每年招收儿科学硕士研究生5-6名,为省内外各级医院培养了大批儿科专业人才。学科一直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理念和设备,一心一意为患儿服务。"}]

肿瘤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是云南省最早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精确放疗技术治疗全身肿瘤的单位。目前已发展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临床科室。科室主要从事肿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工作,尤其擅长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脑转移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各项综合治疗。目前拥有医科达Infinity医用直线加速器1台和旋转式头部伽玛刀1台,开展了以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X-刀、适形调强(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容积旋转调强(VMAT)、XVI分次4D-CBCT图像引导、呼吸门控、皮肤瘢痕电子线和头部伽玛刀为主的放疗技术。此外,肿瘤科还拥有一台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可完成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及肿瘤穿刺活检技术。肿瘤科在我省肿瘤综合诊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师资力量雄厚,成为省内知名的肿瘤放射治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肿瘤科目前在编床位31张,开放病床90张,设有云南省第一家日间化疗病房,包括3张病床和9个座位输椅。年均门诊量6000余人次,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现有医护人员33人,其中医师1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3名)、放疗物理工程师2名、放疗技师5名、主管护师、护士13名,组成了有优良诊疗技术水平的专业团队。诊疗病种囊括:头颈部肿瘤如脑转移瘤、鼻咽癌、喉癌、口咽癌、腮腺癌等;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等;腹部肿瘤如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盆腔肿瘤如宫颈癌、子宫癌、睾丸癌等;其他肿瘤如淋巴瘤全脑全脊髓照射、甲亢眼突等;皮肤癌、乳腺癌术后、疤痕等电子线照射等。近年来,肿瘤治疗新技术、新理念日新月异、飞速发展,肿瘤科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和省内外先进的研究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时分享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放疗、临床研究领域最新研究实践成果及相关诊治等多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目前肿瘤科已建成\"云南省黄灿华专家工作站\",并成为\"云南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及\"云南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支撑和引领云南省乃至整西南地区肿瘤学的发展,在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科室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18篇,10篇被SCI收录。主编专著《乳腺癌病例分析

皮肤性病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成立于1964年,自1989年开设住院部以来,科室得到迅速壮大和发展。目前门诊、住院部业务面积达1300平方米。年门诊量逾十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近1500人次,承担了全云南省大量疑难危重皮肤病患者的诊断救治和会诊工作,临床诊治水平享誉省内,是云南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专业皮肤科之一。现有医务人员33人,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93%以上的医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长期进修学习6人次,到国内知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30人次。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业务能力的医护队伍。求实、奉献、钻研、进取是我们的座右铭。科室门诊部设有普通诊室、专家诊室、激光治疗室、激光美容室、手术室、性病诊疗、过敏诊疗、物理治疗、光疗、中医药疗、皮肤真菌、皮肤病理和免疫室等共26间业务用房。住院部房设有36张病床,收住各种疑难危重及常见多发皮肤病,如湿疹、带状疱疹、丹毒、蜂窝织炎、脓疱疮、银屑病、天疱疮、荨麻疹、重型药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重症痤疮、各种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等,医疗水平居我省前列,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色亚专业学科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皮肤病、皮肤病理、损容性皮肤病、皮肤恶性肿瘤、皮肤外科和医学美容(含微整形及美容激光)等。其中免疫性大疱病、皮肤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疤痕为临床和科研主攻方向,科研成果显著,共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省卫生厅三等奖10项,发表论文近400篇,国内重要学术刊物200余篇,SCI收录20篇。主编书籍和教材4部,参编书籍7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云南省面上、厅级项目17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课题立项及研究基金均位居我院前列,在科研层次和学术水平上保持着省内领先地位。我专业主要承担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本科临床医学、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MBBS)以及海源学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皮肤性病学理论、见习教学任务。此外本专业还开设了昆明医科大学两门选修课程,分别为结缔组织病、皮肤美容。每年主办了省级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1-2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199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被昆明医科大学首批授予博士点。二、

中医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6年,是集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科室。现有医师16人,护师2人;医师队伍包括主任医师、教授职称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科室两名医师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中医科自1998年8月起,先后派过4位医生到德国交流合作,与德国医生共同进行针刺镇痛研究,至今与德国一直保持对外交流合作,承担昆明医科大学外国留学生的中医针灸带教工作,曾有德国、芬兰、奥地利、日本、柬埔寨、以色列和西班牙等多国医学生来中医科进行实践学习。中医科已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的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科研在研项目两项。每年都有2位医生参加全省或全国中医针灸学术交流会议。科室有三个专科组,分别为中医内科组,针灸推拿组和中医肛肠专科组。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肝炎、胆囊炎、慢性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妇、儿科疾病。针灸专科主要治疗肢体疼痛、颈腰椎疾病、肩周炎、网球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性关节炎、肥胖症等病症;中医肛肠专科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主要治疗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各种肛肠疾病。

神经内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从内四科分出,始建于1989年,由一支精诚团结朝气蓬勃的临床教学科研团队,教学责任感极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多数人员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的人员组成。神经内科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书育人、仁心医术的原则,对《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着力推进《神经病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始建同年开设神经病学课程,为临床专业必修课;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成为昆明医科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我教研室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学科。在脑血管疾病、癫痫、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明显特色,是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基地医院\";脱髓鞘病、头痛、痴呆、周围神经疾病、运动障碍疾病、脊髓疾病、肌肉疾病、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及遗传性疾病等也有一定优势。开设有卒中病房、脑电图室、肌电图室、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室、神经心理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室等相关功能技术科室。在国家二级教授朱榆红的指导下,全科不断努力,锐意进取,现已发展成云南省内具有相当规模和学术地位的专业学科。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科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和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学历结构以研究生为主、职称结构呈三级合理分布、学科氛围好、团队合作佳、工作效率高、执行能力强的学科队伍,尤其在处理疑难危重病方面,极具特色。在团队不断的努力下,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省级高校创新团队,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以及教学网络平台挂网面向学校及社会开放,不断促进《神经病学》学科发展,使优势更优,为西南驰名特色专科。加强学生、社会对《神经病学》的认识及普及教育。神经内科具有较完整的高水平临床技术以及护理支持团队。先后被列为: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卒中筛查基地,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实验基地,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云南省脑血管病研究所。每年承担着大量的省内地州、省外医师培训任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2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发表文章120多篇,其中SCI文章5篇,主编教材3部,或云南省优秀教材1部,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0余部。先后获云南省科学技术

消化内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于1984年独立建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消化疾病诊治中心。目前由消化内镜室、消化科病房、胃肠动力室、消化道B超室和消化专科门诊组成。目前消化内镜室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拥有4个操作间和1个内镜独立消毒间,配备了数字胃肠X光机等先进内镜设备,还设立了麻醉恢复间、读片室,拥有内镜主机7台,胃肠镜25条,十二指肠镜2条,内网络全图文报告系统10台,以及完备的消化内镜下诊治辅助设备若干;金山公司OMOM胶囊内镜1台,电子经鼻胃镜1条,超声内镜1条,为提高临床消化疾病的诊治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治疗加套扎治疗术、良恶性食管狭窄扩张内支架治疗术、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探条)扩张术、ERCP,ENBD,ERBD,EST、消化道内镜离子凝固治疗术(APC)、氩离子烧灼术、尼龙圈结扎切除术、早期食管、胃、肠肿瘤摘除术(EMR)、胃造瘘术(PEG)、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局部药物喷洒、微波、注射,金属止血夹等)以及无痛胃肠镜,在我省治疗内镜的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内镜诊治患者约10000人,内镜治疗约1100人次,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内镜医师,成为省内知名的内镜培训示范基地。消化科病房设有病床40余张,年均出入院人数约1500余人次。门诊每周六天由教授、副教授轮流坐诊,年均诊疗人数达15000~20000人次。消化内科为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省级综合医院内科系统大科之一。1999年首批获昆明医学院消化内科学专业硕士授予权,目前黄华教授、常江教授、李俊教授为硕士导师,培养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30余名;2004年获得国家认证的药物临床试验消化内科基地,黄华教授任组长,医生参加GCP培训。科室共发表专业文章9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与编写消化系统疾病内镜部分新进展和部分消化系统疾病的继续教育教材及消化内镜专业书籍共4部。获得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7项。现科室共有老教授9人;在编教授4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5人(硕士6人,在读硕士4人,在读博士1人),组成了有优良诊疗技术水平的专业团队,病种囊括所有的消化专科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各型食管炎、胃炎、肠道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消化道肿瘤、功能性胃肠病等。形成了以消化系统(食道、胃、肝脏、胰腺、小肠、大肠、腹

内分泌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1992年,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内分泌专业科室之一。该科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较强的医疗技术力量。全科具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职称者9人。具有全省知名的老专家、老教授及中青年医疗骨干。该科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很高的水平,如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包块、甲状腺肿大等)、肾上腺疾病(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肿瘤等)、垂体疾病(垂体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性腺疾病及肥胖病等。特别是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近几年来,该科在内分泌及糖尿病领域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该科是卫生部的药理基地,也是目前云南省内分泌专业唯一取得资质的科室,完成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内分泌疾病的新药的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该科应用先进的实验仪器与设备,进行血糖测定、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胰岛素、C-肽测定及胰岛释放试验、多种激素水平的测定,胰岛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测定。该科能熟练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及胰岛素皮下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技术。作为全省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我们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各项服务,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风湿免疫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由云南省著名专家冒长峙教授倡导成立,2002年与皮肤性病科合并挂牌,成为皮肤性病\/风湿免疫科,2014年10月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并开设门诊,2015年11月开设病房,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极大地推动了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学科发展,使学科建设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目前是中华医学会云南省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云南省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昆明医科大学风湿免疫专业硕博士培养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风湿免疫专业基地,中国风湿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科室拥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高职2人,中职4人,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目前,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6人(2名外籍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博士生10人。科室设置32张病床,配有呼吸机、除颤仪等危重患者的抢救设备,独立开展肌肉、唇腺和肾脏活检、皮肤狼疮带、偏振光显微镜下查尿酸盐结晶等专科检查,周一到周五全天开设风湿病专家、专科门诊。风湿免疫科全体医护人员以继承发扬、特色引领和弘扬仁术作为使命;以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作为服务理念,为广大风湿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风湿免疫疾病介绍: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为主的疾病。它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它滑膜病变为主的疾病(代表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及感染相关的风湿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及血管炎等)、代谢异常和退行性病变(如痛风和骨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肌肉关节疼痛和\/或肿胀(红肿),口腔溃疡、光敏性和\/或血管炎性皮损等,发热、疲乏是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不明原因的发热均应排外风湿免疫性疾病。科室特色:风湿免疫科名誉科主任冒长峙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研究,1989年他由昆医大附一院调入昆医大附二院后,将长期积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经验带入了昆医大附二院皮肤性病\/风湿免疫科。在近40年的临床工作中,冒长峙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体系,使昆医大附二院结缔组织病的诊疗处于云南省领先地位。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

麻醉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拥有雄厚技术实力,较高学术水平,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临床重点科室。科室由一群较年轻、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创新及科研能力较强、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组成。团队共有63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2人,硕士导师5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7人,医技人员3人,麻醉护士9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8人,在读硕士6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重症学组委员,云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荣获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一人,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我科与重症医学科为美国心脏学会唯一在云南授权的培训中心,现有美国心脏学会BLS、ACLS培训导师6人,培训中心已正式开班并完成首批学员培训。科室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临床麻醉设备与国际接轨。医院现有29个手术间均配备国际先进仪器设备:全能麻醉机,包含ECG、NIBP、SPO2、T、双有创多参数监护仪,微量输注泵,气体监护仪,多功能麻醉救护车;国际领先的含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心排量、有创血压监测的心排血量监护仪;含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乳酸的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肌松检测仪,多种可视喉镜,纤支镜,靶控输注泵,脑电双频指数仪,神经刺激仪,血液回收机,除颤仪等。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危重病人复杂高难度手术的麻醉管理成为了一种挑战,但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科室主任及团队共同努力下,各种难题迎刃而解。年手术量达15000余例,麻醉相关死亡率小于1\/10000。科室在保证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开展了困难气道管理、麻醉深度监测、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大出血患者血液保护、自体血液回收、监测心排量指导危重病人麻醉、大剂量氨甲环酸在脊柱侧弯矫形术的运用、术前心肺功能评估新方法、麻醉与抗凝治疗、TCI技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技术等各项新技术和方法。目前科室业务范围包括: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普通外科、骨科、心胸血管乳腺外科、烧伤外科、脑外科、妇产科、眼科、肿瘤科、耳鼻喉科、口腔颌面整形外科、介入、无痛检查、无痛人流、体外震波等各种临床麻醉,以及危重病人的救治。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

妇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是云南省妇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心,其综合实力位于云南省各大医院前列,是云南各级医院的转诊单位并担负着各种疑难杂症的会诊工作。作为云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为推动云南省妇产科的发展积极作用。科室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技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为主的医疗科研队伍,整体技术实力较好,各级医师掌握相应技术能力,并能得到持续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强。临床工作实施三级医师负责制,高级职称6人(正高3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高年资住院医师2人、低年资住院医师1人)。人才梯队建设合理,11名医师中,有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博士3名(在读1名)、硕士5名(在读1名)。科室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同时,重视医师再教育及学历培养工作,有专科人员培训,培养方向明确,规划合理,落实到位,进修学习,全科人员继续教育达标率100%,每年1人次以上参加进修培训,使得高学历人员占70%。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现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成员、云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获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获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教育管理协会2010年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会议交流、为多个核心期刊杂志编委,参加《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的编写工作。科室常规开展了妇科各类腹式、阴式手术,腹腔镜、宫腔镜的各类微创手术,各种子宫阴道畸形矫正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并辅以规范的综合治疗(化疗等),临床疗效显著,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建立了规范的宫颈病变筛查及治疗流程,从而使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更准确、更可靠,更有预见性。率先在云南开展了经皮子宫动脉栓塞灌注介入治疗,对宫颈癌的介入灌注新辅助化疗降低了肿瘤期别,增加了手术机会。掌握了规范化的内分泌治疗,并在省内及科室不断推广治疗新进展,此类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我科室为云南省首家开展新技术(盆底补片)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的临床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水平居云南省领先。

病理科 查看详情

急诊科 查看详情

急诊科成立于1985年3月,为医院的独立一级科室,拥有完善的急诊体系,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专科科室。科室设有开放床位131张,年急诊量5万余人,有医护人员13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4名,主治医师12名,主管护师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5名,硕士15名,云南省医学学科(急诊医学)带头人1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省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急诊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管理协会创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唯一的化学中毒救治基地,3个国家级专业期刊编委。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为省内各级医院培养一大批急诊专业骨干,推动我省急诊专业技术的发展。科室围绕\"急\"\"危\"\"重\"为核心,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为追求目标,不断开展各种新技术,主要以急诊内科、创伤外科、急危重症和急性中毒四个二级专业为方向。急诊内科具有完善的、与最新学科发展相一致的抢救流程,在省内率先开展床旁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病人,较早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和血液净化等新技术。创伤外科以多发伤、复合伤和脊柱脊髓损伤为特色,对包括颅脑、四肢骨盆、胸腹部等外伤救治成功率高。极大的提高了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急危重病监护病房(EICU)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监护设备和技术,致力于各种内、外科危重病员的救治,对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脑卒中、复苏后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不全和重症胰腺炎等复杂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我科为云南省唯一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所在地,承担了全省多数中毒病人的救治工作,急性中毒救治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率先开展并积极推广了床旁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和百草枯中毒规范化治疗等新技术。"}

超声影像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建于1985年,是省级综合医院、教学医院的医技科室之一,承担着临床、科研及教学任务。是一个拥有优良专业技术人才,精良的国际先进超声设备,优质的医疗服务的较为全面的超声影像科。具有当今最先进的飞利浦IU22全数字高档彩超仪及日立、GE、西门子、百胜等知名品牌的彩超仪。主要开展的业务除常规的腹部、妇产科、浅表组织器官的超声检查外,还开展介入超声、术中超声、颈部血管、四肢血管、阴道(或直肠)腔内超声、超声造影等特色项目。每年完成各项超声检查及治疗人数6万余人。科室有医务人员2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讲师1人,住院医师10人,技师1人,护士1人,其他人员4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介入及移植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浅表组织器官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彩超上岗证考试命题专家、云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云南省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云南省医学会超声专科分会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荣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励三等奖1项。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每年完成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超声诊断学教学及为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生培训。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超声影像专业骨干。学科始终秉承以临床及患者需求为先的理念和医疗质量为本的目标,不断的发展科室特色及开展新技术。先后在省内率先及较早开展了肾穿造瘘术、肾穿刺活检术、肝穿刺活检术、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前列腺及直肠疾病、子宫输卵管宫腔注射生理盐水造影及卵泡监测、肝移植手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晚期肿瘤氩氦刀术中超声监测、前列腺的穿刺活检及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等,目前我科开展的介入超声在全省已处于领先地位。开展了肝脏、前列腺、胆囊、胰腺、肾脏、脾脏等器官超声造影及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新技术。新技术的开展,使我院的超声诊断及治疗技术达到了省内和国内的先进水平。"}

放射治疗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始建于1999年,是云南省卫生厅批准的全省唯一一家伽玛射线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肿瘤的机构。医院并从省外和院外(昆医大附一院即云大医院、省第一人民医院即昆华医院、昆医大附三院即省肿瘤医院)聘请一批神经外科、肿瘤放射、肿瘤化疗、肝胆\/腹部外科、胸外科、伽玛刀应用专家,和我院的多位专家一起,组成一个拥有20多人的专家组,共同主持门诊、会诊、病房、伽玛刀治疗、培训、科研工作。专家组于每周二下午在放射治疗科学术大厅会诊。我科同时还开展肿瘤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肿瘤综合治疗。为每一位病员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严格把好质量关,掌握适应症。最大幅度地提高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2012年为止,共治疗8059例病人。治疗各类肿瘤总有效率为90%左右,受到患者及医疗界同行认可和好评。现阶段,科室正积极推进肿瘤专科病房的建设,引进医用直线加速器,以期更好地服务病患。附:伽马刀治疗肿瘤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的平均直径小于3.5厘米的实质性病变。尤其是重要功能区及手术风险很大的病变、术后残留、术后复发的肿瘤等,患者年龄大,全身有多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包括脑膜瘤、转移瘤、胶质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听神经瘤、生殖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畸型、癫痫和三叉神经痛;肺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肾癌、肾上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中上段食管癌不宜手术者或术后复发和有邻近组织转移者、直肠癌改道术后、纵隔淋巴结及胸腔腹腔内转移癌、恶性胸腺瘤、脊索瘤等。特别在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肺癌、恶性胸腺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缓解胰头癌及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方面有其优势。

肝胆外科二病区 查看详情

在著名外科专家蓝瑚教授及王炳煌教授、李立春教授等前辈的不懈努力下,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999年以来,在现任科主任张小文的带领下,肝胆胰外二科已发展成为一个实力雄厚,人员精干、结构合理,以收治肝胆胰外科各类疑难重症为主的省内临床重点专科。作为云南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和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的成员,多年来昆医大附二院肝胆胰外科二病区在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平均每年诊治患者1500余例、完成手术1200余例。目前,科室共有医生17名(回聘教授3名),护士22名。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医学博士7名(其中一人获法国医学博士),医学硕士6名,在读研究生2名。科室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张小文医师分别到法国巴黎十一大学保尔布鲁斯医院肝胆中心(15个月)、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内镜中心(2周)、法国MontpellierAlbertCamus大学(2月)、加拿大魁北克laval大学Hotel-Dieu医院(4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NouvelHopitalcivil医院(2月)学习。王琳医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年半)。吴涛医师08年到法国斯特拉斯堡任法国住院医师1年,02年获法国奖学金再次赴法国斯特拉斯堡攻读博士学位(3年),已获得法国博士学位并回国工作。戈佳云医师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将于今年底到美国留学(1年)。邹浩医师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于2014年年底到美国留学(1年)。2008年王秀琼主管护师赴泰国清迈大学进修护理学习3个月。李晓于2007年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胃肠微创中心进修3个月。朱红于1996年到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肝胆外科进修外科内镜3个月。李越华于2006年到广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微创中心进修6个月,2014年再次到解放军301医院进行3个月。戈佳云于2005年到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进修6个月。2015年还将有2名骨干医师(邹浩和戈佳云副教授)启程到美国进修学习1年。我科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5-7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60余名。人才的培养为科室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也拥有了站在同行前列的视野和思路。我国肝癌患者数量庞大,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室就开展了肝叶切除、肝动脉插管化疗、皮下埋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泵、氩氦刀、酒精注

干疗外科 查看详情

我院于1999年在云南省首创干疗外科,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科病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干部病房内外科不分的状况。目前干疗外科医生包括:高职3人,中职2人,初职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主管药师1人;检验师1人;护士16人,开放床位48张。干疗外科在院领导的关心和徐鹏远教授的带领下主要从事肝胆胰脾、胃肠、腹外疝和甲状腺外科及临床营养支持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科室年出院病人2500余人次,门诊就诊病人10000余人次,年手术量1500余台,其中疑难重大手术250余台。综合指标均位居全院外科系统前茅,近三年连续获医院综合管理第一名和优秀奖,科室护理团队获最佳护理团队奖。为零投诉、零事故科室。医疗方面:1、干疗外科作为云南省的特色科室,在保持肝胆胃肠、胰腺、甲状腺等传统手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进精准手术操作技术,对肝脏巨大肿瘤离体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高位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腔镜甲状腺肿瘤手术、腔镜复杂疝修补术等疑难重大手术实施精准手术。2、积极开展危重病人和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率先在省内建立规范化的TPN配置室和开展相应的配套工作,如:负责全院临床营养支持的会诊、营养支持途径建立(包括:深静脉置管、PICC、PEG\/PEJ等)等等。从营养代谢角度对各种大手术、危重和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规范有效的个体化治疗,使病人恢复有了更好的保证,病人治愈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加速了病人的康复,其治疗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3、积极发展疝与腹壁外科,国内最早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发表在《昆明医学院学报》),率先在省内开展规范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全国首次提出精准疝外科手术。近年来,规范开展和推广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复杂疑难疝修补术(巨大切口疝、复杂复发疝等),同时积极开展TAPP、TEP、开放TEP等腔镜微创手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手术COE教学基地。每年开展疝与腹壁外科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面向全国培训和推广规范疝与腹壁外科手术,每期学员达300余名,培训效果良好。累计治疗疝与腹壁外科患者达1万余例。4、积极推进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术前教育、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操作微创和精准、更好的麻醉、减少管道留置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诸多措施,尽可能减少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对于我科所开展的

核医学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75年8月。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建成了一支拥有先进的核医学设备、技术、及雄厚的专业队伍。目前拥有先进的影像设备--美国GE公司的符合探测SPECT-CT(hPET\/CT)影像设备和西门子、罗氏等5台体外免疫分析仪、核素治疗病房。开展的核素治疗为一般临床学科难以治疗的某些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核医学科一直以来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等3所高等学院的核医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培养工作。目前,核医学科已成为临床及教学为一体的学科。开展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甲状腺疾病、肿瘤、糖尿病、性腺生殖功能疾病的诊断,以及核素对甲亢的治疗、甲亢突眼的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类风关的治疗、骨肿瘤转移灶的治疗、及皮肤疤痕增生的治疗形成了一套完善治疗的规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以优质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各位患者前来就诊!(三)、体外免疫分析项目:甲状腺激素测定、生殖性腺激素测定、胰岛功能测定、肿瘤标志物测定、高血压诊断、心衰的监测等。另外:如有特殊(科研)需要的检测项目可直接与我们联系!核医学专科(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都正常接诊,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科室全体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帮助您重获健康,愿为每一位患者送上我们全部的关爱!,,,,

重症医学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始建于1990年1月,2009年根据卫生部要求更名为重症医学科。科室以承担全院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与治疗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新型学科。目前科室设有开放床位20张,年收治病人千余人,医护共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7人。护士4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8人,护士21人。技师1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云南医学会常务委员、云南省重症医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云南省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3个国家级专业刊物编委。荣获科室参加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参编书籍6部,其中全国教材3部,专业指南1部。获云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4项,目前还有2项省科委课题正在进行当中。主要研究方向多脏器功能不全,近5年发表论文20多篇。获省级重点项目科研资助45万元。先后培养研究生40余名。2010年荣获重症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科室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医疗服务作为永恒追求的目标,拥有经过严格训练、一流水平的医疗和护理专业队伍,集中了全院最先进的监测治疗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连续动态的生命机能监测。主要收治全院各手术科室围术期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为其进行24小时持续监测,随时捕捉到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救治,使其加快康复,缩短住院总天数,节约医疗总费用。在容量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危重病人的免疫调理、营养支持、强化胰岛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防治等方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先后在省内率先开展多项新的诊疗技术,如规范的镇静与多模式镇痛;开展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床旁B超的应用,实现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超声引导动静脉穿刺、血栓监测、肠内营养时胃残留量的监测。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抢救危重病人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科室是云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危重病治疗抢救基地之一。目前建立了重症医学临床模拟培训室,拥有最先进的模拟人及模拟模型,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病人和真实场景,使学生和临床医师能够在非常逼真,标准的病房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

康复医学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95年4月,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努力,已发展成云南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随着科室不断发展,科室服务范畴从急性期早期临床介入延伸到亚急性期。除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系统康复诊疗外,还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危重患者康复诊疗。科室是云南省康复医学研究中心、昆医大附二院中德技术合作假肢矫形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康复教研室、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博士点学科及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康复科学研究室的支撑学科,已成为昆明医科大学重点发展学科。科室是云南省康复医学会的挂靠单位,云南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云南省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基地,云南省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重点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工伤康复试点机构,全国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单位。科室拥有云南省万人计划1名、领军人才1名、学科带头人2名及后备人才1名、获省政府津贴1名。团队成员目前已发展至百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博士研究生9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37名。特色医疗在多年的发展中,科室形成了一批以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具有特色的康复诊疗技术。包括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双重任务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D打印技术、听乐治疗、宇航员治疗、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事件相关电位认知功能评估、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心脏体外反搏技术等。并在痉挛、疼痛及膀胱功能障碍的管理和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地位。学科影响力科室与全国知名医院科室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向海外知名院校学习与合作,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拓宽科室发展视野及提升全科人员学历素质。成立云贵区域康复专科联盟,目前已有182家康复科加入联盟。实施定点帮扶计划,目前已建立基层专家工作站12个。近三年来,科室在省内各州、市、县级做查房和讲座近500场。科研成果五年来,科室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云南省专家工作站1个,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政府、教育厅、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项目等3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9项,累计科研、学科建设经费约1亿余元。教学成果康复医学教研室承办的昆医康复治疗学专业是我国首家通过“世

泌尿外科二病区 查看详情

我科在原来泌尿外科基础上,于2003年分开成立,冠名为泌尿肾脏病学中心,由泌尿外科、肾脏内科和血液净化室组成。2005年4月泌肾外科病区与肾脏病区和血液净化室分开,称为\"泌肾外科\"。2012年12月24日搬至新大楼11楼C区,现正名为泌尿外科二病区。至今拥有医师15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我院泌尿外科是云南省重点临床专科、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成立云南省泌尿外科研究室,2008年成立云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2008年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12年卫生部全国重点临床专科。泌尿外科疾病的诊疗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涵盖男性不育、肾移植、前列腺癌、神经源性膀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等常见、多发病,目前在研项目近十项。至今,全科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并有论文被国际权威刊物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学术交流论文三百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次。建科以来,我科还负责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的授课及临床教学任务,自2003年以来,我科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先后为全省各地州市培养泌尿专业人才百余名;还定期到全省各地州举办泌尿专业技术培训班,选派人员指导各地州医院开展新技术、新手术;派人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合作科研:2012年成功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女性及小儿泌尿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并多次在全国及省内泌尿外科学会上进行学术交流。我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输尿管镜检术(URS)、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VP)、B超引导下的肾囊肿穿刺等新技术、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尿道输尿管气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肾移植术、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回肠新膀胱术、复杂性尿道狭窄重建术、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TVT-S)及前盆、全盆盆底重建术等,近年来先后开展了经腹及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盂离断成形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盆淋巴清扫、膀胱全切肠新膀胱术及全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单孔腹腔镜行精索静脉曲张术等各类泌尿外科疾病的腹腔镜手术以及拓展了腔镜技术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使得以往病人难以接受的大切口、术后恢复慢的手术变成了

男性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性科创建于2007年,近年来学科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医疗、教学与科研全面发展,活跃在全国男科学领域。科室设置有男性科住院病区,现在床位25张;男性实验室中心一个。科室现有正教授2人,副教授1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获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目前配备美国Rigiscan阴茎硬度测量仪、膀胱尿道镜、西班牙SCA精液分析系统、HG-2000p体外高频热疗机,意大利电刺激取精仪、手术显微镜等先进设备。采用心理疗法、行为指导疗法、药物疗法、各种勃起辅助用具治疗法、化学假体疗法、激素治疗法、静脉性阳痿的血管手术、假体植入手术疗法等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在男性性功能障、阴茎延长术、各种性病、尿道炎和急慢性前列腺炎、各种男性不育症、睾丸、附睾、精囊及输精管疾病;前列腺肥大的临床治疗及手术的经验,至今该科室已成功的开展①经直肠电刺激取精术;②阴茎可膨式假体植入术;③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④阴茎海绵体脚静脉结扎成型术。该四项手术目前在云南省只有本科室能完成。特别是2012年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了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及其他男性不育显微外科手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科研方面科室共完成国家教委科研基金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云南省基础应用研究基金项目五项,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两项。现在研的国家、云南省科研项目四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利用256层螺旋CT对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阴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中期成果作为第14届亚太地区性医学会(APSSM2013)大会专题报告交流。此外该科室还开创了男性急救国际互联网站(www.man120.com),网站开通后点击次数超过千万人次,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病友及我国网友的好评。"}]

烧伤科 查看详情

云南省烧伤工作始于1954年,198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成立,同时被卫生厅批准为\"云南省烧伤研究中心\"。2008年5月晋升为\"云南省烧伤研究所\",是省级医院开设的唯一的烧伤治疗机构,集烧伤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常年担负着全省危重烧伤的救治和对基层医院的指导工作。烧伤病房建筑面积4330平方米,现可开设病床102张,分为烧伤危重病区、轻中度烧伤及整形、康复病区、烧伤专科门诊和专科康复室、烧伤净化手术室、烧伤研究室。科室现有各种医疗设备近600万元,近年年均门诊量2.3万余人、住院病人1200余人、手术近1000台,科室现有医务人员74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8人,博导1人,硕导4人。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省级重点临床专科\"、\"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国妇联授予的\"巾帼文明岗\",云南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常委,西南地区烧伤整形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烧伤整形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康复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三个国家级期刊常务编委和编委。云南省烧伤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皮肤组织工程、烧伤早期内脏损伤、烧伤后期瘢痕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建科以来17项科研获奖,其中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二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八项,\"云南省小发明三等奖\"二项,\"省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四项,\"省卫生厅表扬奖\"一项,获得专利2项。现在研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基金项目3项,教委基金多项,参编书籍5部,全科医护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培养博士7人,硕士30余人。2008年1月组织发起了国内第一个有组织的烧伤儿童救助项目。"}

肾脏内科 查看详情

1、肾脏疾病的诊治自1995年组建肾脏内科以来又我科相继开展了肾刺穿活检,肾脏组织病理检查、腹膜透析技术、肾小管酸化功能监测、尿渗透压监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等,大力开展新技术和新疗法,撰写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诊疗常规》于2002年及2012年又进行修改,认真规范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擅长原发型小血管炎及肾损害、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Goodpasture病、重症狼疮性肾炎及异常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等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肾脏存活率,尤其是对目前国内在诊断尚无良好诊断标准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型小血管炎的诊断方面,进一步推广应用我科既往临床研究建立的诊断指标,减少误诊漏诊。2、腹膜透析技术的质量管理及推广应用:我科是云南省最大的腹膜透析中心。现有PD患者230余例,为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备选单位,参加了《中国腹膜透析卫星中心建设项目》。我科有较强的专职腹膜透析医生及护士队伍,有规范的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治疗的流程及门诊管理,多项腹膜透析质量指标,如持续透析时间、掉队率、5年生存率等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实现患者残而不废,重返社会。同时通过举办学习班、培养县市级进修医生及护士,更好为患者服务。向地州及县、市级医院大力推广这一利国慧民、云南省的卫生适宜技术。3、肾脏病理诊断:我科每周三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肾脏病理的讨论,提高肾脏病理诊断水平,根据肾脏病理类型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使多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积极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及时治疗,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愈率达85%以上。特别是对表现为急进性肾脏病患者争分夺秒进行紧急肾刺穿活检,挽救了大批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进性肾炎病人的肾功能:4、血透室情况:我院血透室成立于1984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运用血液净化技术(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治疗特殊复杂的急慢性肾衰、大面积烧伤后急性肾损伤及高钠血症、狼疮性肾炎、毒菌中毒致急性肾损伤、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砷化氢中毒致急性肾损伤、重症肌无力危象、溶血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致肾损伤、原发性小血管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多器官损伤、多种原因(如药物毒物中毒、外科术后、肺心病、

生殖医学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科成立于2003年,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立,按照卫生部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和要求》设置了生殖实验室、人工授精室、取卵室、胚胎培养室、冷冻和精液处理室等多个功能室。于2005年9月经卫生部专家审核批准正式运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试运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2006年11月卫生部专家复审批准正式运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科室主要围绕不孕不育和优生优育开展各类辅助生殖技术和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包括人工授精技术、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俗称试管婴儿)、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又称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胚胎冷冻技术、精子冷冻技术、卵子赠送技术、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囊胚培养、诱导排卵、监测排卵等一系列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女性月经失调、高泌乳素血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和习惯性流产的治疗。生殖医学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拥有一支优秀的医、技、护理团队,并且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科室成员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8人,在读研究生5人。另有特邀专家2人,其中一人是云南省生殖医学知名专家章晓梅教授,一人是来自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医院生殖中心实验室的吴燕教授。我科同时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的教学任务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科室主要人员先后在中山医科大学、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生殖与遗传研究所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生殖中心进修和学习,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在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课题\"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的临床因素研究\"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开展的玻璃化冷冻技术和囊胚培养技术使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试管婴儿成功率达到45%,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年接诊不孕症患者近三万人次,我科以优良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吸引了来自西班牙、缅甸、老挝、俄罗斯等国家的不孕不育患者就诊,并为多位外国友人实施试管婴儿技术获得成功。生殖医学科的每位成员都把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竭诚满足病人需要作为宗旨。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帮助不孕症夫妇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和幸福的家庭。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将竭力帮助广大不孕症患者认识到科学诊治不孕症的重要性,为云南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一个享受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省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生殖技术诊疗服务的

疼痛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成立于2007年10月,设有门诊、住院病区,现有专科医生教授及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5名,康复理疗师1名。科室设有门诊、住院病区,共有医护人员18人,标准床位30张。先进完善的专业设备、精湛的治疗技术、优质贴心的服务、安全高效的治疗,吸引了众多病人,使疼痛科逐渐从小变大,成为了云南省规模较大、治疗手段较完善的疼痛诊疗专业科室。年门诊量达900人次,每年做各种手术治疗60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达100%。2000年世界疼痛大会把疼痛定为第五大体征,并提出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同时也是一类疾病。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把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慢性疼痛的治疗和疼痛病人生理和心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顺应专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制定了以微创介入治疗为主导、药物及物理治疗为辅、常规神经阻滞治疗为科室特色的发展方向,重点在脊柱相关性疼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两大方面。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DSA\/MRI\/CT等设备和介入治疗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以疼痛科为主,多学科共同参与新型\/科学的专科发展模式。近年来我科率先开展脊柱硬膜外微创导管+椎间孔松解术、椎间孔镜椎管内神经松解术及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脊柱术后疼痛综合征,同时陆续开展了体内镇痛泵置入、臭氧大自血治疗技术,为更多顽固性疼痛患者带来福音,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疼痛科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疼痛门诊、专科会诊、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包括全身软组织损害所致的慢性疼痛、需要介入毁损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无效需要微创治疗的癌痛、不明原因的疼痛、与神经相关的疼痛,科室现有德国STORZ冲击波疼痛治疗仪,COMBI500疼痛诊断治疗集成系统,Baylis射频疼痛治疗系统,臭氧发生器、双极水冷射频、椎间盘水刀等先进设备,运用国际流行的微创介入技术治疗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同时开展特色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及医院健康讲座活动。疼痛科近年积极开展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课题研究,举办云南省首届慢性疼痛非侵入性微创治疗研讨会,发表专业论著18篇。此外,疼痛科还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疼痛诊疗学教学、麻醉专业疼痛诊疗知识实习生、轮转医生、进修医生带教培养工作。同时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疼痛医生的参观学

胃肠外科 查看详情

胃肠外科于1962年由著名外科专家蓝瑚教授创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普外领域处于云南省领先地位,在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脾、甲状腺、疝疾病的诊疗上享有较高声誉。率先在云南省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疝手术、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拥有床位42张,年收治病人2000余人次,年手术台数近1600台次;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9.98%,临床与病理符合率100%。我科目前有医师14名,护士22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博士2人。目前我科以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疝疾病微创手术、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快速康复外科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常规开展的普外疾病诊疗基础上、传统手术上精通甲状腺全切除术,颈根治术,复杂肝内外胆道手术,肝门胆管空肠盆式Y型吻合术,左右肝叶切除术,高位胆管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食道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结直肠癌的各种根治术,胰腺癌、十二指肠癌及腹壶部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现已开展腔镜甲状腺、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疝手术数百例,开展肝胆疾病手术数千例。年手术台次由90年代初期的数百台增加到目前的1600余台次。在胃肠道肿瘤、复杂肝内胆道结石的综合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腹部微创外科的手术治疗等方面达到省内外先进水平。我科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精湛的技术,周到细致的服务、为前来诊治的广大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愿我们的服务能够帮助您战胜病魔,少份痛苦,多一份快乐,愿这里成为您生命旅程的一片绿洲,祝您和您的家人健康、幸福长寿。胃肠外科主要专业技术简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患者已不满足于仅仅维持生命,而更注重生存的质量。然而,由于低位直肠位于狭窄的小骨盆内、手术操作困难、周围血管毗邻关系复杂以及吻合技术难度大等因素,目前在我省大多数医院仍然采用传统的改道术式(即Miles术———重建人工肛门)来治疗低位直肠癌。我院胃肠外科引进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理念实现直肠癌TME超低位保肛。在王华主任的带领下,相继开展了腹腔镜TME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保肛术、开放式小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超低位保肛术、晚期癌扩大切除术、超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等十余项创新术式,使结直肠手术实现功能化、

心功能科 查看详情

心功能科检查项目齐全完善,专业组设置合理,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完善。科室共有医务人员15名,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各2名,主治医师3名,硕导1名,具有硕士学位4名,在读硕士3名,在我省心电学检查中技术力量居全省首位。诊疗项目及医疗特色:1.基本实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的网络化管理,对心电图资料可进行集中存储、统计检索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2.动态心电图检查:配备美国PI、Mortara、日本光电动态心电图分析仪,能对复杂及疑难心律失常、起搏动态心电图定性、定量、系统全面的分析、诊断,报告规范完整是我科诊疗项目的特色及优势之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3、动态血压检查:配备英国牛津、美国顺泰、美林等动态血压检测及分析系统,对高血压、低血压诊断及高血压治疗效果评定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4.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配备美国运动平板试验marquetle系统,主要用于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判定、心脏病疗效评价、评价心脏功能、确定运动处方等。5.早期动脉硬化检查:配备日本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该仪器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项目的指定使用设备。有助于早期动脉硬化及狭窄的检测,帮助患者采取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心电向量检查:主要用于病理性Q波、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较心电图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7.食道调搏检查:属进一步的心电生理检查,对某些复杂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也有较高应用价值,弥补心电图诊断的不足。

心脏内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始建于1986年,经过20余年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云南省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领先的心血管专科。2013年01月迁入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大楼后开放床位由原来的43张扩大为现在的86张(含CCU病房病床12张)。拥有肖泽芳教授、徐章教授、李榆教授、陆映珠教授等省内知名老专家及一批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现有高级职称8人,医学博士1人、在读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13人。我科是云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冠心病基础研究室、云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昆明医学院心血管病内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年招收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6~8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并为多家医院委托培养临床研究生多名。我科拥有先进的心脏超声室,配备有先进的美国GE公司VividE9和美国PHILIPS公司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系统及经食道超声检查系统等多套先进设备;拥有较为齐全的多种先进诊断和治疗设备,如:美国PHILIPSBrillianceiCT256层诊断仪、美国GE公司SPECT(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德国SIEMENS公司SONATO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德国SIEMENS公司AXIOMArtisdTA和ArtiszeeceilingC型臂DSA系统各1套并拥有心脏内科独立的心脏介入诊疗导管室、射频消融仪、多导心腔内电生理仪、IABP、欧姆龙BP203RPE3动脉硬化诊断系统、心脏起搏器分析及程控仪、心室晚电位仪、24小时血压及心电图监测仪,以及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仪等。我科常规开展多项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在心脏介入技术和无创心脏检查技术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同时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治疗和临床研究方面处于省内先进行列,对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综合治疗和心导管诊疗技术在云南省心血管病领域已达先进水平。2010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并于2011年被卫生部授予\"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级基金课题多项;先后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修复重建外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修复重建外科(创面修复与瘢痕治疗专科)是结合医疗市场的需要及学科发展的趋势、为充分发挥我院在创伤修复、瘢痕治疗领域的特色,强化在急慢性、复杂性创面修复和瘢痕防治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云南省烧伤研究所在科研及临床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而成立的临床专科。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病种的变迁等因素,一些原来低发的疾病逐步转变成为高发病,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各种类型的创面,尤其是包括糖尿病足、压疮、下肢血管性溃疡、慢性感染性创面、放射性溃疡、癌性伤口和慢性骨髓炎等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日益增多是临床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慢性创面由于种类多、涉及专业面广、愈合机理复杂、治疗难度大等原因,已成为国内外创伤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但是,迄今为止,除少数医院外,国内绝大部分医院缺少专门的创面治疗科室,各种类型的创面患者多分散在烧伤科、骨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所运用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治疗效果也参差不齐,使得日益增多的创面患者往往在不同科室间来回往返,无法得到及时、专业、系统、有效的治疗。因此,以慢性创面为代表的复杂创面修复已经成为医患双方都极为关注的新的专业领域,也成为医疗界迫在眉睫的一大难题。而各种原因(包括烧伤、外伤、手术以及感染等)导致的瘢痕可造成患者外观、功能损害,一直以来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人们美学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瘢痕的防治要求已从保全功能提高到恢复外观上来。因此,修复重建外科(创面修复与瘢痕治疗专科)的开办为我省各种创面、瘢痕患者提供了专业、规范的治疗选择,并将在组织缺损修复等方面做出成绩。修复重建外科(创面修复与瘢痕治疗专科)诊疗环境舒适优雅,包括门诊、病房两部分。由临床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高职专家领衔、硕博士学历为主的医生组成技术力量雄厚的诊疗队伍,依托我院烧伤外科、创伤外科及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放射治疗科等相关学科的优势,应用专业的诊疗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以专业的创面治疗与瘢痕防治理念和先进的诊疗设备为我省各种类型的急慢性创面、复杂性创面以及创伤后色素改变、增生性瘢痕及其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外观改变等患者提供优质、专业、规范的临床诊疗及防治指导。修复重建外科(创面修复与瘢痕治疗专科)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在慢性创面修复、皮肤组织工程及瘢

眼 科 查看详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于1972年成立,设有云南省中心眼库,是云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组长单位。科室总人数33人,其中:医师17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住院医师4人),护士技师16人。科室专业齐全、临床技术突出、仪器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重点及科技厅项目多项,科室团队先后获云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昆明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多项。1995年批准为眼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18年批准为眼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至今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科室常规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内镜片(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角膜移植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玻璃体切割术、外路及内路视网膜复位术、各种复杂斜视矫正术、眼科整形手术、开放及微创泪道手术、眼外伤等的手术治疗,均处于省内一流水平,其中尤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及复杂白内障手术为科室特色并享誉全省。我院为卫生部\"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定点医院,多年来不断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防盲白内障手术方式及质量管理模式,足迹遍布全云南省边远贫困地区,救治5万余例患者,2007年与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合作,承担了云南省白内障防盲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培养基层医师50余名,带动了区域性眼科医疗服务的整体发展,为解除患者病痛和社会复明事业做出高效服务及突出贡献。硬件设施配备方面,拥有infinity白内障超声乳化仪、OPD视觉质量分析仪、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IOLMaster生物测量仪、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多功能眼底激光机、德国蔡司显微镜、电脑验光仪、玻璃体切割仪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的眼科检查及手术设备。学科始终秉承\"奉献、信赖、共好\"的核心价值观及敢为人先和患者至上的理念,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医疗服务作为永恒追求的目标,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开展各种眼科新技术,促进学科综合发展及诊疗水平的持续提高。科室特色■白内障专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精致化白内障手术及服务昆医大附二院眼科是云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组长单位。现代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对白内障手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精准化技术和高质量服务为特点。我科在安全高效微创的超声乳化手术流程和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相关设备(Infinity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蔡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