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妇产科 查看详情

该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点学科,是一个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学科,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临床医疗以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妇科微创、女性盆底修复与重建、危重症孕产妇救治、高危妊娠的母胎监护等为主要特色专业。目前对外开放病床数:妇科47张,产科33张。配备有先进的妇产科常用诊疗设备如: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等。诊疗特色妇科肿瘤筛查及治疗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女性生殖道的三大恶性肿瘤。该科在国内较早开展标准规范的妇科肿瘤分期手术和根治手术、超声多普勒对肿瘤综合评分技术、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技术、多种形式的放疗及肿瘤的射频治疗和热疗,其中术中放疗和DSA治疗为市内首创。几十年来,该科已对数千例各类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生活质量。在子宫内膜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获得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多项市级重大专项基金支持,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近年来,该科加大了门诊就诊患者的妇科肿瘤筛查力度,成立宫颈疾病专病门诊,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并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标准规范治疗,降低了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采用先进的宫腔镜技术,明显提高了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修复和重建该科自2000年开始在国内较早开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物反馈和体外磁波治疗技术,治疗轻度尿失禁以及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在国内较早开展相关尿失禁手术、Infast-sling、TVT手术、A-IVS、P-IVS、IVS-O到PROLIFT全盆底重建手术等,在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相关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女性尿失禁的发病及相关盆底缺陷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妇科微创手术随着腔镜技术的进展,微创手术被几乎应用到妇科手术的各个领域,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该科是上海市较早开展相关手术的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可以进行包括妇科肿瘤分期手术和根治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挖除术、各种附件手术等。经阴道手术是经典的妇科微创手术,既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腹部无疤痕,术后恢复好。该科在经阴道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以进行非脱垂阴

儿科 查看详情

该科是为儿童提供全天候服务的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科室,对外开放病床数47张,现有在职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讲师6名,住院医师\/助教8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硕士、博士培养点,上海市住院医师(儿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在老一辈儿科专家打下的坚实基础上,逐渐在儿科神经、儿科呼吸、儿科消化、儿科心血管、儿科血液、新生儿等各儿科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临床诊治特色。拥有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为广大患儿的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该科的服务理念是:尽我所能,使您满意。诊疗特色儿科神经性及心理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该科在脑瘫早期诊断及家庭康复训练,儿科癫痫的诊断及治疗,儿科高热惊厥的防治,儿科心理行为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医疗设施,可为3~6个月龄的患儿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早期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大大提高了脑瘫的治疗效果。应用脑电图诊治癫痫已有30年的临床经验。近年,应用脑放射性核素扫描(SPECT、ECT)确定癫痫的病灶,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和可靠性。应用脑CT、MRI检查帮助癫痫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从而减少了癫痫患儿停药后的复发率。对于高热惊厥与癫痫之间的关系,及早明确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是否应该对患儿采用预防复发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开展对小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医教研工作已有20多年历史,应用心理测试量表提高诊断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小儿多动症)的可靠性,临床诊断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ADHD自闭症取得相当好的疗效。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特色在儿科急性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及治疗,儿童哮喘和小婴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儿科急性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及其相关免疫功能的检测和分析,临床治疗尽最大可能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防止抗生素的滥用。依照全球哮喘防治方案(GINA),强调对儿童哮喘和小婴儿喘息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积极开展和推广以雾化吸入治疗为主要手段的标准治疗方案。建立随访制度,减少发作,直至康复。通过对儿童慢性咳嗽可能原因的筛选和检查,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儿童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逐渐形成特色。儿科消化和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儿童胃肠感染疾

眼科 查看详情

该科于1950年成立,并由著名眼科专家、一级教授周诚浒先生担任主任,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独立科室。眼科开放病床40张,医技人员21人,其中在职的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5人,年门急诊量近6万人次,手术量近2000人次,年住院病人达1600余人次,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居上海市同行前列。专业设置:眼科拥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视光学三个特色亚学科,并设有青光眼、眼外伤、眼表及角膜病、眼整形、斜视弱视等多个亚专业,诊治的病种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玻璃体病和视网膜病)、眼外伤、角结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泪道疾病、眼部畸形、眼部肿瘤等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仪器设备:眼科先后引进许多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包括:成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系统、眼后段检查及手术系统、视光学检查及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系统,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电生理仪、532及YAG激光仪、泪道激光仪、荧光血管造影仪、眼前节照相系统、综合验光仪、波前相差仪、角膜地形图仪、Humphry视野计、眼科A\/B超、角膜内皮镜、非接触眼压计等。眼科拥有独立的眼科手术室,并设有多个功能性检查室,包括电生理室、眼科激光室、视光学检查室、医学验光室、A\/B超检查室、配镜室、眼底血管造影系统,眼前节摄片系统等,可以开展眼科的各项检查和多种手术治疗。目前眼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的硕士培养点,拥有硕士生导师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承担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的教学任务,是眼科学的实习、见习基地。近年来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题7项,科技成果5项。诊疗特色白内障特色专科(院优势特色专业)该专科创立于1995年,同年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全套设备,并应用此新技术,被公认为国内最早开展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医院之—。2006年被评为院优势特色专业。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摘除技术是20世纪眼科划时代的创新技术之—,摒弃传统、陈旧创伤性大切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瞄准国际最先进白内障微创复明技术,是上海地区影响全国的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眼科专科。历年全市白内障防盲质控检查、各项指标超过全国防盲标准,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总手术量累积已超过1.5万余例。历年来发表眼科专业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各种创新技术荣获全国中华眼科医学会颁发\"

口腔科 查看详情

该科拥有口腔综合治疗台22台、全景定位X线机、X线牙片机、种植机、烤瓷机、矫正仪器、洁牙机、喷沙机、高压灭菌炉等多种大型设备。在拔牙、补牙、镶牙、畸形牙矫正、牙种植、口腔黏膜疾病、口面部手术及外伤处置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该科致力于为患者减轻痛苦,使患者在恢复牙齿功能的同时,力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诊疗特色一、牙体牙髓病的治疗龋病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变向牙体深部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龋病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充填法和修复性治疗。牙髓病可根据牙髓受损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我科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对龋病选用适宜的材料充填窝洞修复缺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对于牙体缺损较大且固定位效果差的患牙,可同时采用全冠、嵌体等修复性治疗,并通过对牙髓病采用多种的治疗手段,很好地恢复了牙体形态和功能,保全了牙列的完整性。二、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病专题正式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对于口腔扁平苔藓,复发性口疮等常见黏膜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三、牙周病该科开展牙周病的综合治疗,不仅治疗牙周组织疾病,同时还积极治疗牙体牙髓病变,以及配合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从多方位纠正病变,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四、牙列缺失修复1、前牙美容修复:前CAD-CAM全瓷及贵金属烤瓷冠桥修复,能根据各人脸型、年龄、性别度身定制,美观逼真、坚固耐用。广泛适用于前牙大面积缺损或缺失。前牙冠折、前牙颜色或形态异常等病例。2、舒适美观牢固的固定和固定-可摘式义齿修复:如精密附着体义齿、套筒冠义齿、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烤瓷冠桥修复等。和相比传统活动义齿,具有美观精巧舒适、咀嚼能力强、有效保护基牙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多数牙缺失及牙周病患者的牙列缺损修复。3、传统的活动托牙和全口牙缺失修复,经济实用,最低限度解决患者的咀嚼功能。五、残根残冠保留牙齿缺失,造成牙周膜的丧失,使得牙槽骨萎缩不利义齿固位。该科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来保存牙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固定义齿来修复牙列的缺损。长期保存患者的牙槽骨,使义齿保持良好的固位效果,恢复患者已被破坏的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六、种植自1988年起,该科率先在上海市开展口腔种植专科门诊及手术。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种植外科、修复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

神经内科 查看详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70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本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的临床专科。目前是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急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脑血管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及苏州大学博士点、硕士点,上海市神经病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目前科室在编医生26人,均为硕士学位以上,其中博士学位8人。高级职称7人,博导1人,硕导5人。形成了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老年性痴呆、癫痫、神经免疫疾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专业方向。脑梗死溶栓治疗及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为医院特色专业。临床开放病床94张(普通床位47张,重症监护床位15张,干部病房26张,急诊观察床位6张),建立了急诊脑血管病绿色通道。普通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开放,并设立脑血管病、记忆障碍、帕金森病、癫痫等专病门诊;神经电生理室可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诱发电位、24小时动态脑电图、肌电图、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神经科学实验室主要开展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老年性痴呆、癫痫、帕金森病等专业方向的基础研究。目前每年出院病人2000人次,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是上海市规模较大的综合神经专科。目前神经内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申康集团、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等各类研究基金项目20余项。近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诊疗特色目前有以下专业研究方向:(1)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包括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卒中随访门诊、以及卒中筛查与干预等;(2)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与治疗;(4)癫痫等疾病全面疾病管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5)帕金森病等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的临床与基础研究;(6)神经免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需要发病3~6小时内超早期溶栓治疗。该科运用先进的MRI和DWI技术,可在梗死半小时至3小时内获得超早期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诊断和介入治疗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青年人多见,有极高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该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大减低了不典型病例的漏诊率。青年人脑卒中的病因诊断和治疗45岁以下青年人脑卒中占全部脑卒

消化内科 查看详情

消化内科是聚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开放病房床位54张,重症监护床位6张。医护人员37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5人,主任护师及副主任护师2名,90%医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博士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可招收消化学科、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消化病学、肝病学、肿瘤学)硕士、博士生。目前已形成5个亚学科:小肠疑难疾病诊治专科、消化内镜诊治专科、胃肠功能障碍专科、肝胆胰专科、炎症性肠病专科。在国内外率先应用机器人智能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疑难疾病的诊治,其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及国际前沿水平,对早期胃癌诊治及小肠肿瘤的筛查处于全国先进水平,胃食管反流病及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诊治经验丰富,胃肠内镜下诊断及治疗独具特色,2005年成为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批准的首批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目前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GCP消化基地、国家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消化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胶囊内镜与肠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消化内科自1991年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八五胃癌重点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创新技术专项基金等20项,发表中文核心及统计源论著400余篇,近5年发表SCI论文近70余篇(IF>5,10篇),主编《现代消化系肿瘤临床治疗学》、《消化疾病用药指南》、《消化疾病学》及参编专著18部,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施思明医学奖一等奖、上海市临床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学会贡献奖等6项,培养了硕博士毕业生90余名,其中1人入选国家教育部香江学者计划。现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朱金水教授,199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留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2年,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免疫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胶囊内镜及肠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会常委、中国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亚太肝病学会委员、欧洲胃肠学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消化分会顾问、上海医学会消化学会及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和

风湿免疫科 查看详情

风湿免疫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其前身为\"肾脏风湿科\"的一个专业组,为满足广大风湿病患者的需要,于2016年\"风湿免疫科\"独立建科。现有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1名、上海市\"浦江人才\"2名、上海市优秀博士1名等高端人才。科室骨干成员曾在日本、美国等顶尖医学中心学习,掌握了国际上先进的风湿性疾病诊治技术,该科以\"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诊治为主攻方向,对这些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处国内领先水平。现任学科带头人戴生明教授在国际和国内风湿病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造诣深厚,深得患者和同行认可。兼任中华风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全国医师定期考核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兼秘书,以及《ISRNRheumatol》、《WJRheumatol》、《OJRheumatolAutoimDis》、《JArthritisRheumatism》、《上海医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该科已连续6年承担国家I类继续教育项目《强直性脊柱炎规范化诊治》,作为主编单位出版了《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待印刷)、《系统性血管炎》(印刷中)等学术著作,以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教学光盘。诊疗特色本专科以\"炎症性关节疾病\"诊治为特色,在医院强大综合实力的支撑下,目前常规开展数十项风湿性疾病相关的检验项目,骨骼肌肉超声技术、高分辨率CT、双能CT和各种序列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同时构建以基因测序为诊治导向的精准医学治疗手段,力争为广大风湿病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一)关节痛、关节炎1类风湿关节炎(RA)俗称\"不死的癌症\",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小关节的肿胀、疼痛、僵硬,常为对称性。如不接受正规治疗,80%患者在起病后的5年内受累关节出现变形,甚至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生活自理能力。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防治关节变形的关键。该科在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传统化学药物+生物制剂、西药+中药等)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经验,病情缓解率处国内领先水平。在4

神经外科 查看详情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是我国较早建立的神经外科专科之一,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尤其是近十几年先后在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徐涛教授和田恒力教授的带领下,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具有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学科队伍,现有医生15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博士(后)、硕士学位10名,部分医生具有国外学习经历。该科是神经外科硕士和博士培养点,承担了博士、硕士、本科等多个层次的教学任务。科室护理部曾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能为病员提供一流的专业护理服务。拥有各种先进的诊疗设备,除共用的国际上先进的128排螺旋CT、3.0T的MRI、双平板DSA、SPECT等外,还有专用的最先进的手术显微镜、神经内窥镜、蛇牌及美敦力开颅动力系统、显微外科手术床、头架、自动牵开器和全套显微手术器械等。并拥有专门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上海市科委基金3项,上海市卫生局基金及校院级研究课题10余项,每年在SCI等三大索引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诊疗特色重度颅脑外伤救治颅脑外伤的诊治是该科重要特色,也是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该科每年接诊近1万例不同程度的头部外伤病人,其中收住院的重症病人700余例,均居全市前列。层流NICU病房配有呼吸机、冰床、心电监护仪、颅内压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具有丰富的颅脑外伤及多发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救治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率先提出进展性脑损伤的复查策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诊治模式。颅内及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神经鞘瘤、转移瘤、先天性肿瘤等。该科每年开展大量的颅内肿瘤切除术,尤其在难度较大的颅底和脑深部肿瘤的微创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术全切率高、创伤小、后遗症少。经鼻蝶垂体瘤显微手术多年来,运用娴熟的显微技术行垂体瘤切除术,单鼻孔经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不需剃头和开颅,具有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创伤小,不需输血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颅底中线部位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常规开展嗅沟、鞍结节、蝶骨嵴、岩斜区和小脑桥脑角区脑膜瘤及听神经瘤等,尤其对乙状窦后和额下入路显微切除相应部位颅底肿瘤已积累了系统经验;听神经瘤手术肿瘤全切率及面神经

麻醉科 查看详情

该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现有专业医师55人,博导2人,硕导4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9人。研究生学历占69.1%。该科学涵盖了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治疗和疼痛诊疗3个亚学科及1个麻醉与镇痛研究室。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市级科研项目,每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该学科也是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诊疗特色临床麻醉临床麻醉有32间手术室,20张床位的麻醉恢复室,并拥有先进的麻醉及监测设备。每年完成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等各类手术的麻醉近30000例。其中全身麻醉占60%。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和麻醉是该科临床麻醉的特色之一。每年救治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病人800余例,在创伤病人的麻醉、气道管理、液体复苏以及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神经阻滞也是六院临床麻醉的一个特色。自1963年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以来,六院以创伤骨科闻名国内外。每年完成外周神经阻滞6000余例。现在该科应用了神经刺激仪或超声等技术引导定位,使得外周神经阻滞更加安全、准确、有效。六院每年还完成鼾症手术400余例,强直性脊柱炎和颈椎骨折手术300余例。这些病人的气道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困难气道的处理也是本科临床麻醉的特色之一。ICU(重症监护室)ICU创建于1992年,现有床位28张。ICU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湛的医疗技术,积极参与危重症患者治疗和抢救工作。每年收治患者1000余例,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达到95%。ICU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医生1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者达到83%。他们长期从事ICU研究和临床工作,在危重病的治疗和抢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ICU拥有一支专业、精干的护理队伍,协助临床医生顺利完成了大量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ICU主要收治各科的危重病人和手术后的高危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护及支持治疗,对于休克、多发伤、急性肺损伤、多脏器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肺栓塞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经验。疼痛诊疗疼痛诊疗是六院重点特色专业,由已故专家徐惠芳教授于1988年创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急慢性疼痛诊断治疗专业单位之一。目前,年门诊量已突破4万,总有效率达85%~90%。诊疗特色1.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末梢神经痛、截肢后幻肢痛和残肢痛、臂丛神经外伤

心血管外科 查看详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是一个既有悠久历史,又重新整合的学科。在医院大框架的\"心脏中心\"的范畴下,与心血管内科一起协作,协同,治疗心脏大血管疾病,目前已经开展冠脉外科、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及小儿先心病外科,在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科带头人励峰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心血管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1997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开始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工作,2014年11月开始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组建新的心血管外科。有二十多年心血管外科工作经验,2000年至2001年在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NationalHeartCenter,Singapore)进修。2007年在美国最著名的两大心脏中心克里夫兰心脏中心(ClevelandClinic)和梅奥医疗中心(MayoClinic)参观学习。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大血管外科、冠脉外科、瓣膜外科和先心病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底。善于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手术理论和方法,并有开拓性工作。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大血管外科、冠脉外科、瓣膜外科和先心病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底。善于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手术理论和方法,并有开拓性工作。2001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率先开展乳内动脉和桡动脉的全动脉搭桥手术2004年在上海市率先开展房缺微创封堵手术2005年开始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房颤的外科射频消融手术2006年,开始思考室间隔缺损的微创治疗问题。在2003年开始,我率先在上海开展了单鞘管右径房缺封堵术,到2006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从解剖与病理考虑,应该也可以类似的进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于是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了关于室间隔缺损封堵的整套设备,于2006年6月开始尝试胸骨下段小切口,经过右心室穿刺,封堵室间隔缺损,前10例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室间隔缺损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初步的结果,2008年发表在美国著名的\"TheAnnalsofThoracicSurgery\",获得了成功。此后,该手术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目前在国内的主要心血管中心都开展了该手术,如上海瑞金医院、新华医院、远大心胸医院、哈医大一附院、大连新华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青岛儿童医院、临沂人民医院、天津胸科医院、江苏南京儿

肿瘤内科 查看详情

肿瘤内科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点发展的临床学科,成立以来贡献介入从单一化疗的治疗模式发展成较成熟的医、教、研、防硕士紧密现为结合的综合性医生科室,逐渐发展壮大。尤其近年来通过引进人才,创新发展,医教研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度全院42个临床医技科室考评中,被评为精神文明示范病区。科室设有肿瘤研究室1个和骨软组织肿瘤标本库。床位近50张。在职医师10余名,其中博士、硕士学历占80%,正高1名,副高4名,博导1名,硕导3名。主要擅长于实体肿瘤的诊断、内科综合治疗,拥有多种治疗特色,同时与兄弟科室合作,形成肿瘤的全方位治疗体系。学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市级课题多项。科室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近2年来有8篇论著被SCI收录,做为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承担国际多中心及国内新药研究项目多项。诊治特色1.开展各种实体肿瘤的内科综合治疗及定期随访工作。在肿瘤全身化疗、腔内化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并发症的治疗及肿瘤内科急症的救治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开展骨肉瘤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多年,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与大剂量MTX化疗配合的血药浓度监测技术日趋成熟,在提高骨肉瘤治疗疗效、减低副反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骨转移癌的个体化综合诊治流程代表了目前该领域最新诊治理念,临床应用可操作性强;各部位骨转移癌的外科手术治疗、骨水泥治疗、同位素内照射治疗技术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骨转移癌患者血清标记物的检测填补了国内空白。4.软组织肉瘤综合治疗特色,最大限度保存患者肢体功能,减少复发转移,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

皮肤科 查看详情

该科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主要临床科室之一,设有门诊、急诊。分设性病诊治特色专科、光生物学特色治疗专科及痤疮、白癜风、尖锐湿疣、甲病等专题门诊,全面负责各种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诊疗特色性传播疾病的诊治除资深皮肤科医生外,尚有泌尿科、妇产科医师参与联合诊治,对性传播疾病如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诊治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同时开设有尖锐湿疣专题门诊,配备了先进的CO2激光治疗仪及ALA光动力治疗仪,不仅能有效地治疗各种难治性尖锐湿疣,还能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此外,皮肤科拥有配套的性病实验室和艾滋病抗体初筛实验室,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各项检查。光生物学特色治疗1.复合彩光美容:该科配备有先进的激光及强脉冲光治疗仪器,能对炎症痤疮、痤疮疤痕、雀斑、老年斑、太田痣、炎症后色素沉着、纹身、酒渣鼻、面部红血丝、血管瘤、鲜红斑痣及多余毛发进行安全有效地治疗。此外,该项治疗创伤小,门诊即能完成,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无需休假。2.CO2激光祛除皮肤赘生物:对祛除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睑黄疣、皮赘、老年疣、皮脂囊肿、血管痣、色素痣等有良好的效果。3.UVB治疗白癜风:对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紫外光疗能取得显著的疗效。4.氦氖激光治疗:适用于疖肿、毛囊炎、甲沟炎、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伴溃疡、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斑秃、寒冷性多形红斑以及外阴肛门瘙痒的治疗。银屑病治疗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紫外光疗,能及时缓解病情、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1.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占感染性皮肤病首位。该科根据致病菌、发病部位及临床分型的不同采用外搽及内服疗法,取得良好的疗效。2.病毒性皮肤病:对各种疣采用药物封包、激光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对各种红斑发疹型、水疱型病人采用内服及外用抗病毒治疗。3.痤疮:采用药物联合复合彩光治疗疗效显著。其他皮肤病的诊治1.过敏性疾病:对湿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通过检测过敏原,全身及局部抗过敏治疗,达到缓解乃至治愈疾病。2药物性皮炎:对各种类型药物性皮炎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各种重型药疹的诊治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3.皮肤血管炎:对各种类型的皮肤血管炎均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联合国内领先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能及时予以治疗。4.大疱性皮肤病:对各型

病理科 查看详情

病理科创建于1956年,目前已发展为有常规病理实验室、快速病理实验室、细胞学实验室、免疫病理实验室、病理分子实验室5个实验室的大型综合性临床病理学科,下设肿瘤病理研究室。从2000年起全年手术病理检查量以两位数增长,2011年达到30000余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量达4500余例。病理科技术力量雄厚,诊断经验丰富。科室拥有全套从德国Leica公司购置的病理检查设备,包括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全自动包埋机、打号机、全自动染色机、封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超薄切片机和轮转式硬组织切片机,所有诊断用显微镜从日本Olympus公司和德国Leica公司购置,包括双筒显微镜、5人共览、10人共览显微镜、显微投影教学系统、图像分析系统等。科室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管理系统完善,所有病理资料包括病理报告、显微镜下图像资料、特殊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均由电脑储存,可随时查阅、打印。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可从院内网直接查阅,从而极大方便了病理诊断医师与患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保证了病理诊断的正确性和诊断资料的完整性。专业简介常规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医院诊疗常规规定凡是从患者身体上采集的组织都要送病理科作最终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人体病理检查的标本通过病理切片和蜡块的形式保存15年,患者可以通过一定手续随时借阅会诊。细胞学诊断从患者的体液和组织中采集、分离并寻找肿瘤细胞是细胞学诊断的主要内容。检查的标本为患者身上采集的各种液体,如痰液、尿液、胸腹水、脑脊液、乳头溢液等,也可从宫颈、皮肤、乳头采集细胞,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方法寻找肿瘤细胞,还可以对肿块作细针穿刺,查找肿瘤细胞。细胞学的方法适用于普查或筛选肿瘤患者。细胞学涂片按规定阴性片不保存,阳性片保存15年,属于病理档案资料之一,可供临床和患者查阅。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利用特异性抗体-抗原结合后显色原理确定肿瘤组织的来源、分化和良恶性等。如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肿瘤的分类、转移性癌寻找来源,前列腺病变、乳腺病变等一些肿瘤确定良恶性等,都必须依赖于免疫组织化学的标记。乳腺癌、β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等可以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帮助临床是否可用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治疗。各种癌基因标记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耐药检测、肿瘤恶性程度判断和生物学行为预测。目前市六医院病理科常年储备抗体上百种,可满足临床各种肿瘤

超声医学科 查看详情

该科是\"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在腹部超声、腔内超声、介入治疗超声、运动医学及小器官高频超声、心脏超声、妇产超声、麻醉超声方面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周永昌教授被誉为\"中国超声医学先驱\",他主编的《超声医学》著作被中华医学会列为全国住院医师上岗培训指定教材。在临床医学界和社会上,该科腹部超声尤其是周永昌教授的泌尿系超声已形成诊断品牌效应。该科为上海市超声医学培训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专业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上海市介入影像学重点学科,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依托科室。国家百千万优秀学科带头人入选者超声医学科主任胡兵教授任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超声医学权威周永昌教授、王威琪院士任名誉所长。诊疗特色肾肿瘤射频治疗大多数的肾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而且手术疗效好。但如果是患者在只有一侧肾脏的情况下再患了肾癌或者是两侧肾脏均有肿瘤的情况下,手术就不是首选的方法了,而射频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际上已有不少成功报道,部分国外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对早期小肾癌的治疗完全可以首选射频治疗,这有助于保留更多的有效肾单位,并且疗效与手术切除相仿。该科通过技术攻关,已在国内率先完成了射频治疗肾肿瘤的各项基础研究,并对20余例肾肿瘤进行了射频治疗:手术仅用1个小时的时间就完全灭活肿瘤,术后患者一般没有明显血尿,术后恢复快,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地行走。最早施行治疗的两例患者经随访6年,原肿瘤均已消失不见,也没有复发。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是近十余年来发展并逐步成熟的一种无创治疗新技术。其原理类似我们常用的太阳灶,能够将超声波聚焦在特定靶区组织,瞬间达到65~100摄氏度高温,破坏肿瘤组织,不损伤周围正常的组织。HIFU治疗作为微创治疗的代表,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治疗时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不开刀,不流血,安全性高;第二,无需麻醉:在镇静止痛条件下就可治疗,能避免手术麻醉所引起的各种副作用;再次,治疗时对肿瘤块进行立体定位,超声监控装置实时监控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有保障;还有能通过保肢、保留子宫等手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最后,对放疗、化疗有增敏作用,明显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并可以避免或减轻化疗和放疗所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HIFU治疗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实体肿瘤,包括子宫肌瘤,胰腺癌,骨肿瘤,腹膜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查看详情

该科始建于解放前,经过前后60余年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发展成如今上海市内外具有一定影响,一系列诊治项目市内外领先,耳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鼾症外科治疗特色明显,鼻内镜外科、鼻颅底外科迅猛起步,头颈肿瘤诊治技术齐全,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院级重点学科。陈玉琰、李伊士教授为本学科的创始人。陈玉琰教授系国内外知名的临床听力学家;葛贤锡教授系国内外知名的耳科学家;沈平江教授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现任学科带头人殷善开教授在国内、市内耳鼻咽喉专业领域已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该科现设耳科、鼾症诊治中心、鼻科和咽喉科4个亚学科,拥有副高以上专家10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8人,担任市级以上学术团体职务人数4人。耳鼻咽喉科现有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3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下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上海市听力测试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鼾症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后流动站,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分别为\"颞骨解剖耳显微手术基础\"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诊治\",其中\"颞骨解剖耳显微手术基础\"项目已连续举办19期,受教育学员600余人。能够独立开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各项诊治项目。诊疗特色耳科特色项目1.临床听力学测试开展系统全面的临床听力学检测。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已为4800余例患者施行各类鼓室成形手术,术后并发症仅在1%左右,与发达国家近期报告相近。3.耳硬化人工镫骨手术已为近500例耳硬化病人施行各类人工镫骨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近期开展CO2激光辅助人工镫骨技术。4.难治性外周性眩晕的外科治疗已为150余例患者施行内淋巴乳突腔分流、半规管阻塞、前庭神经切断等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周围性面瘫的外科治疗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近2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施行各类手术,总有效率达85%以上。6.听神经瘤手术1991年起开展迷路径路听神经瘤手术,近年来与神经外科合作成立听神经瘤手术小组,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7.突发性聋诊治总有效达85%以上,其中对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更佳。8.助听器验配与专业助听器验配公司合作,为许多患者解除了听力障碍。9.电子耳蜗植入已为近百例患儿施行电子耳蜗植入术,均取得了

放射科 查看详情

该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是卫生部影像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培养基地,也是上海介入影像研究所、神经介入中心之挂靠单位,系上海交通大学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中国放射诊断学奠基人邹仲教授为该科第一任主任。学科医疗设备先进、齐全,包括磁共振成像仪5台(3.0T3台,1.5T1台,开放式1台),CT机5台(16排1台、64排3台、128排1台),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3台(包括双平板1台),DR8台、CR4套,乳腺钼靶机1台。已建立PACS系统,实现了影像资料无胶片化。学科现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人。学科功能兼有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介入病房床位20张);布局有门诊放射、急诊放射、CT、MRI、DSA、骨科大楼、介入病房;设有神经五官、骨关节、胸部、腹部和介入5个亚学科。学科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4项,连续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研课题11项;5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6项。近3年来,年发SCI收录论文数保持在20篇左右;主编专著3部。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6名,出站博士后4名。学科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挖掘内部潜力,高质量地完成快速增长的医、教、研任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医务系统文明班组;该科所在的医技党支部荣获全国综合性医院先进党组织、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学科与国际著名学府如瑞典隆德大学医院、意大利米兰大学圣·拉菲尔医院、德国汉堡大学埃蓬道夫医院、美国南加州大学医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不定期地进行学术交流。目前,学科在以颅颈血管无创成像、神经介入治疗和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为特色专业,以脊柱脊髓病变影像诊断、胸腹部疾病影像诊断、脊柱介入、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等亚专业全面发展为基础,医教研工作正不断夯实提升,为临床患者服务水平正不断提高。诊疗特色神经、五官亚学科以脑、脊髓、头颈部的血管性和肿瘤性病变诊断为特色。尤其在脊柱、脊髓肿瘤病变诊断、颅颈部动脉无创性检查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目前应用3T磁共振仪施行颅、颈动脉MRA10000多例,建立了近1000例未破

感染病科 查看详情

该科是上海市综合性医院中感染病床位数规模较大的科室之一,对外开放病床数64张,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教研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临床科室,积累了对有关感染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丰富临床经验,主要诊治领域为包括各类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发热感染有关疾病、肠道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设有肠道、肝炎、感染发热门诊。病房为单独设立的楼房,病房各区分布合理,各种消毒隔离条件好。并设有特需病房,为患者治疗及休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诊疗特色肝脏疾病形成以感染性肝脏疾病为主的相关肝脏病诊治特色,在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肝炎占主要部分,病原体涉及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甲型、戊型等肝炎病毒,临床种类包括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急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淤胆型肝炎等。在诊治中,还发现部分并非以上病毒感染有关的功能异常,经过进一步的检查,部分患者为其他病毒感染引起,如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部分为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还有部分为其他原因所致如胆源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等,甚至发现一些遗传或代谢性肝病如脂肪肝及肿瘤性疾病。对各种肝功能异常进行合理评估,判断疾病的程度及预后,如慢性化程度、重症程度、发展趋势等。采用或建议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各种途径治疗,如保护肝脏细胞、减少炎症、促进肝脏代谢、增加肝脏血液循环等措施保护肝脏,并且结合中药如护肝、退黄、解毒等改善肝脏功能。并注意患者的慢性化情况,延续或控制纤维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为了控制病情,有关病毒性疾病的抗病毒及免疫措施是治疗的重要途径,对疾病的进展有一定控制或延缓作用,特别是一般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方案。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控制血糖有助于肝病的恢复。母婴传播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阻断母婴乙肝传播,降低乙肝发病率,在这方面该科特设有专家门诊。病原体检测准确:各种细菌的培养,采用放射免疫等方法检测多种病毒抗体,利用荧光定量PCR对HBV等有关病毒核酸进行定量检测,用酶标定量检测HBV血清指标。利用免疫组化等技术,对肝组织内有关病毒进行原位标记检测。肝脏穿刺是有关肝病诊治的一种重要手段,该科常规开展B超引导下行肝脏穿刺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传染性脑膜炎如流脑、乙脑随着疫苗的接种,

骨质疏松专科 查看详情

该科组建于1993年,在骨质疏松和其他代谢性骨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居国内领先地位。科室有4名主任医师和2名副主任医师组成,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3名,其中博士2名。附设1个骨质疏松研究室,有主管技师2名,技师2名。拥有双能X线吸收仪3台(Lunaradvance、Lunarprodigy和HologicQDR2000型各1台)。骨密度检测做到定位准确、精度高,复诊做到前后变化正确对比。该科包括临床诊治、骨密度检测和研究室3部分。临床诊治代谢性骨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科研方向是骨质疏松的遗传机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著20篇,该领域的研究为国内领先;同时积累了10万余份骨密度检测数据,建立了上海市健康男女性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参考值。此外,该科承担了10多项国际和国内多中心骨质疏松药物2期和3期临床研究工作。诊疗特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定义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之一。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由于某些疾病、药物或其他原因而造成骨量低的骨质疏松症。常见原因:内分泌疾病,如甲旁亢、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如胃肠吸收障碍、慢性肝肾疾病等;恶性肿瘤及一些先天性代谢障碍等;药物,如强的松、激素、糖皮质等的应用。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男性年龄小于50岁,女性年龄小于40岁,发生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其他代谢性骨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肾性骨营养不良、骨纤维异样增生症、畸形性骨炎等。对以上疾病,可以通过有关检查,及早确诊和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包括活性维生素D、二膦酸盐、降钙素等,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能明显减轻骨质疏松的症状,如骨痛、肌肉抽搐等,改善肢体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骨密度测定骨密度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及随访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该科拥有当今最先进的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3台(Lunar,Advance和Prodigy、Hologic,QDR2000型),可体外、无创伤、快速和精确检测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通过对上海市2000多例女性和1500多例男性健康人群的骨密度测定,建立了上海市男、女性不同年龄人群骨密度的正

呼吸内科 查看详情

该科对外开放病床57张,拥有肺功能室及气管镜室两个临床亚学科。配备先进的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及多种型号的呼吸机。擅长肺部疑难病症的诊断,特别是慢性咳嗽、哮喘、肺间质疾病、肺部阴影、不明原因发热等。对于危重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机械通气治疗、全麻下全肺灌洗治疗、气道狭窄的扩张和支架置入、肺癌的介入治疗等。诊疗特色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比如经纤支镜对肿瘤、肺脓肿及支气管扩张的介入治疗、经纤支镜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道良、恶性狭窄及良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球囊扩张治疗等。肺癌的早期诊断拥有多种先进设备,可独立开展胸膜活检,纤支镜下刷检、活检,透视指导下纤支镜活检(TBLB),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等多种方法,早期发现肺癌,早期治疗。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对长期慢性咳嗽有系列诊断和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肺科疑难病症的诊治该科对呼吸系统各种疾病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肺泡蛋白沉着症、复发性多软骨炎及泛细支气管炎、难治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危重病人的抢救拥有各类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每年经机械通气救治患者50余例,对危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

急诊医学科 查看详情

该科成立于1986年,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急诊科之一,为一独立四层楼房。目前为卫生部急诊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为全国各地培养急诊科医生。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任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培养点,并承担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该科设有各科急诊诊室,拥有20余名抢救经验丰富的急诊专科医师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护理队伍。设有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内外科观察室共计病床100张。急诊范围内完全实施了电子信息化,实现了电子处方与电子收费。配备了中央监护系统3台,共有23台可连接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仪,无创呼吸机8台,5台有创呼吸机并纳入医院统一使用资源。年急诊量35万人次,抢救人数8000人以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5%。开展各种急危重病救治工作及学术研究如心肺复苏、多发伤及多脏器损伤的危重患者的监护、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承担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等多项,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诊疗特色抢救室有11张抢救床位。主要以急、危重症病人实施抢救诊治为特色,主要病种包括:严重多发伤、中毒、心衰、呼衰、休克及昏迷等需要紧急抢救与诊治的急危重症。根据病人与病种增加情况,规范了抢救流程,实施绿色通道。人员配置均为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负责,同时每日有值班主任兼管,抢救成功率及抢救人数明显增加。内科观察室扩大了收治病种的范围,主要是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危重病人,诊治特色以急危重病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发热、胸痛、腹痛、衰竭等急症,每年约诊治心衰、呼衰、重症肺炎、胰腺炎、夹层动脉瘤、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白血病等血液病3500余例。目前主攻方向是多种原因所致心衰的综合防治,完成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改变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四期临床试验,十二家单位参加)。EICU主要收治多发伤、多器官功能不全、老年内科重症等需要呼吸机支持或监护治疗的危重病人。主要特色以创伤后SIRS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防治为主要目标,加强对呼吸机使用的管理,实施计划脱机,规范化应用营养支持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康复医学科 查看详情

该学科是一门全新跨专业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康复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骨科康复,特别是以慢性下腰痛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和步态分析为重点,以TEAMWORK的形式,开展全面康复治疗工作。现任主任白跃宏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特别是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和预后的研究工作。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为国内首创,现已手术治疗700余例,临床效果佳。该科设有骨科康复研究室、康复医学教研室,拥有三维步态分析仪、肌电图、背伸肌肌力测试、骨折愈合仪、微波、CO2激光等先进设备。该科曾参与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例断手再植的康复。对外开放病床数4张。该科运用手术、体疗、理疗、传统医学等项康复技术对慢性下腰痛、颈肩腰腿痛、手外伤、骨关节炎、神经系统疾患、脑卒中等进行系列的康复治疗,取得明显的疗效。该科曾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现设有慢性下腰痛、颈肩腰腿痛、手外伤、骨关节术后、脑卒中康复等专家、专题门诊,并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需要为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患者配制各种矫形器。诊疗特色下腰痛诊治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不良姿势,脊柱的劳损和退变、外伤、风寒或其他原因导致脊椎骨和软组织劳损。多见于驾驶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者固定姿势者。该科积极开展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为主的相关临床诊断、治疗与术后早期康复工作。三维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三维步态分析在国际上颇为流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该科在国内率先引进英国VICON公司的步态分析系统,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及实验分析,可对各种步行周期及骨科、神经内、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同时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后效果的评价及佩戴义肢后等康复评价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该科与英国国立索尔福德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合作建立\"慢性腰痛和步态分析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断、治疗\"的研究工作。颈肩腰腿痛康复治疗通过牵引、运动疗法、物理疗法、推拿、背伸肌肌力测试检测系统检测和训练等综合措施治疗颈肩腰腿痛,该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肌电图(EMG)是一种诊断肌肉疾病的电生理方法,可广泛用于神经源和肌源性疾病的鉴别及诊断,了解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及神经和再生恢复情况,便于临床的疗效观察。手外伤康复治疗早期及时有效地开展外伤后功能康复治疗和评定,为患者功能的康

临床营养科 查看详情

临床营养科主要从事临床营养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现有医学营养专业技术人员10名,其中博士2人,硕士1人,本科5人,大专2人,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6名。临床营养科负责全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会诊及营养宣教。开展了各种治疗饮食、试验膳食、代谢膳食及管饲饮食等25种治疗饮食,满足了住院患者营养治疗的需要。2004年该科开始接收来自全国各地医院营养师以及营养医师的进修学习,同时成为多所医学院及大专院校营养专业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基地,每年培养医学营养专业进修生、实习生20余名。2008年临床营养科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硕导1名。自2007年开始临床营养科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营养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五期。临床营养科坚持走学科发展的道路,注重医教研全面发展。承担了上海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项,横向合作联合科研课题3项,参与了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2项。临床营养科在上海市较早开设营养门诊,与内分泌代谢科联合开设了糖尿病饮食专题门诊、与内分泌代谢科及肾脏风湿科联合开设了糖尿病肾病专题门诊、与妇产科联合开设了妊娠期糖尿病营养门诊。专科特色糖尿病肾病饮食专题门诊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合理的饮食治疗不但能够配合药物治疗使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合并肾病后饮食治疗应该更为严格,也更为重要。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采取优质低蛋白麦淀粉饮食,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肾功能受损伤的程度决定每天应摄入多少热量、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素的量。设计合理的优质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受损肾脏的负担,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脏的功能。每一位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都应该接受营养医师的指导,设计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孕妇营养咨询门诊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所有父母的最大心愿。孕期营养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准妈妈们的饮食结构并不合理。想吃好,却不知道该怎样吃。吃得太少,营养不均衡,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吃得过多,活动减少,孕期发胖,也会导致代谢问题,出现血糖异常,影响母亲及胎儿的健康。营养咨询门诊针对孕妇的不同孕期,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让准妈妈们吃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平稳度过妊娠期。

内分泌代谢科 查看详情

设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也是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分泌专业硕士点及博士点。该学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单位,是我国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的发源地之一,亦是我国糖尿病研究领域成果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单位,亦是公认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糖尿病研究、诊治中心。在我国著名糖尿病及分子遗传学专家项坤三院士及贾伟平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在糖尿病、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中心先后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共获得与糖尿病有关的国家、卫生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卫生部及中华医学科技奖9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5项。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包括Nature、JCEM、Diabetes、DiabetesCare、Diabetologia等糖尿病和代谢病有关顶级杂志,累积影响因子>240分。中心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目前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英国糖尿病遗传研究所、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院和糖尿病中心、日本千叶大学、和歌山大学等均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心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2003年学科带头人项坤三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院士曾担任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现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现任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贾伟平教授承担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糖尿病协会理事等重要学术职务。中心现有各级人员39人,其中院士1人、正高职称(教授)8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及其他人员7人。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人。近年来,中心始终以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为主攻方向,站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医学科学的前沿,围绕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发展亚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糖尿病为中心,包含糖尿病分型诊断、遗传咨询、个体化教育、营养咨询、

肾脏内科 查看详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于1990年由唐令诠教授领导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现有病房、门诊、血透室、肾脏病研究室和临港新城东院肾脏风湿科5个部门。对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参与重危患者抢救、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糖尿病肾病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化诊治已经成为该科的医疗特色。诊疗特色各种急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该科在诊断及治疗各种急慢性肾小球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在危重患者抢救和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一体化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B超定位下肾穿刺活检术,提高了肾穿刺的成功率,根据临床并结合肾脏病理诊断,制定出各种急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各种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治各种肾小管和间质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多见于感染、药物、风湿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梗阻性和反流性疾病等,积极寻找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该科根据肾小管和间质性疾病的各种病因制订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延缓了肾脏损坏的进一步发展。尿路感染的诊治该科根据患者的年龄、易感因素、细菌耐药、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积极寻找原因,并结合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长期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复发。糖尿病肾病诊治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不同分期、不同病情等制定治疗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干预治疗,同时结合保护肾功能、抗凝、中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联合治疗。并且建立糖尿病肾病一系列的诊治规范,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体化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所有肾脏病发展的共同结局,目前证明一体化治疗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治疗措施。多种方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以延缓肾功能的损害,针对原发病治疗,并开展了优质低蛋白饮食联合必需氨基酸和α-酮酸等治疗,干预促进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各种因素,延缓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血液净化中心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迄今为止已有30余年历史,拥有先进的水处理设备以及血液透析机近80余台。采用水处理、透析机及透析器,严格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医疗及生活的宣教和指导,提高了透析质量和患者的生存期。该科透析时间最长的患者生存26年,大多数患者透

输血科 查看详情

市六医院输血科成立于1997年,是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首家具有独立建制科室。现有正式职工14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硕导1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0%。临床年平均红细胞用量6.0吨,血浆用量2.8吨,成分输血率达99.99%。该科现使用面积520m2,实验仪器设备齐全先进,具有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血液出入库管理与血液储存设备温度监控等均实现电脑化。该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临床输血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临床输血管理体系,在临床输血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与预防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分别在2002年、2004年与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各1项,获上海医学科技奖1项。承担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和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项,青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1项,院级课题多项。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五、七年制医疗专业的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承担临床输血相关国家标准起草3项等。已独编并出版专著4部,主编1部,主译1部,参编专著5部;累计发表论文(著)百余篇;培养硕士生多名。专科特色特色治疗项目1.血液与输血疾病门诊适用于各类疾病需择期手术病人与孕产妇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非输血治疗(药物治疗),输注血液制剂咨询与治疗;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治疗与预防等。2.血浆置换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及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黏血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性硬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危象等。3.疑难疾病临床输血会诊适用于各类疾病病人与孕产妇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非输血治疗(药物治疗),输注血液制剂咨询与治疗;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急性和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液制剂无效输注)诊断、治疗与预防等。4.辐照血液制品应用适用于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患者,可避免输注异体血液制品所致的致命性的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5.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应用适用于任何疾病需输血患者,可避免输注异体血液制品所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6.储存式自身

疼痛科 查看详情

疼痛诊疗是六院重点特色专业,由已故专家徐惠芳教授于1988年创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急慢性疼痛诊断治疗专业单位之一。目前,年门诊量已突破4万,总有效率达85%~90%。诊疗特色:1.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末梢神经痛、截肢后幻肢痛和残肢痛、臂丛神经外伤后顽固性上肢痛以及腰背部手术后失败综合征。对这类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该特色专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2.颈椎、腰椎间盘病变对于颈、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颈肩上肢痛和坐骨神经痛,可以采用神经根消炎的治疗方法和介入治疗进行椎间盘减压,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体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以引起肢体血供障碍、肢体的痛感觉,对于这类疼痛患者可以通过植物神经阻滞的治疗方法,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治疗患者的疼痛4.癌性疼痛对于晚期肿瘤引起的剧烈疼痛,不仅可以指导病人合理使用各类镇痛药物,取得最好的镇痛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控制不好的晚期肿瘤痛,还可以使用神经破坏术,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4.其他对于膝关节退变、各种退行性变引起的局部疼痛也可以通过局部综合治疗,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和腱鞘炎通过局部注射效果也非常明显。,

胸外科 查看详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于2014年由心胸外科分出独立成科,是医院重点发展临床学科之一,科室以胸部肿瘤及胸部创伤的外科诊治为特色。学科负责人杨异,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及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胸外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胸部肿瘤学组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执行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胸外科专科培训基地评审专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胸部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辑。1991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即到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工作,2007年调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工作,在普胸外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肺癌的综合及个体化治疗及胸部创伤外科诊治方面有较深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为卫生部、市科委、卫生局多项科研项目主持者及重要承担者。科室医疗特色:一、胸内肿瘤的外科治疗:1.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治疗胸部疾病是胸外科发展潮流,其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特点,我科现能在3孔或单操作孔下开展各种肺切除术、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摘除术、食管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2.局限性晚期肿瘤扩大指征根治性手术:对于局部晚期肺癌及巨大纵隔肿瘤采取先化、放疗再手术,可行部分心房切除、腔静脉置换、隆突切除重建等高难度手术,并与肿瘤科、呼吸内科、放疗科、中医科等相关科室协作,多学科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二、胸部创伤的外科诊治:基于六院特色,急诊医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也位于我院,因此,胸外科每年要收治大量胸部创伤病人,相关病人诊治量上海第一,国内名列前茅。我科经过多年实践及研究,在胸部创伤外科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多发肋骨骨折、严重连枷胸手术固定、胸廓重建疗效显著,并在手术指征方面率先提出了六院标准;对于严重肺挫伤、合并胸部创伤的多发伤、创伤性膈疝、胸部贯穿伤等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及方法。三、胸部骨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1.胸壁肿瘤,尤其是巨大肿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方面,发挥大型综合医院优势,根据病例特点,运用自体或人工材料等多种方法,取得满意疗效;2.软组织肿瘤,尤其是骨恶性肿瘤肺转移的外科治疗,联合肿瘤科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病患的生存率,手

医学检验科 查看详情

该科拥有当代较先进的各种检测设备。设有免疫室、生化室、微生物室、临检及门急诊检验,并拥有大型设备群,检测项目达600余项。科室实行电脑联网化管理,提高了报告准确率。目前已获得百次质量检查成绩优秀奖牌。面向门诊、急诊的部分检测项目,检验报告立等可取,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迅速、准确和可靠的依据及资料。诊疗特色免疫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项目比较齐全。(1)各种类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的检测:应用先进仪器检测血清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及DNA,开展乙肝病毒复制的筛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肝炎类型以及病毒的感染、复制并判断预后。(2)拥有多套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可应用于各种肿瘤标志物激素甲状腺功能及代谢类指标的检测。(3)免疫固定电泳及血液、尿液轻链的测定:为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及轻链病提供检验依据。(4)拥有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BN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测系统,检测人体血、尿中的各种特定蛋白项目,为临床诊断多种疾病提供实验依据。(5)可以开展转铁蛋白受体、γ痕迹蛋白(CystatinC)、血清淀粉样物质(SAA)以及脑脊液蛋白分析等项目,这些项目对贫血的鉴别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感染类型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6)自身抗体的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NA、ANCA(免疫荧光及ELISA)、dsDNA、ENA、线粒体、平滑肌抗体以及心肌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检测,此外抗CCP、抗GPI抗体有助于临床常见的类风关的筛查,这些项目可以帮助临床诊断各种类型的结缔组织病以及自身免疫病。(7)过敏源检测:包括各种吸入性及食物性的过敏原筛选。(8)各种病毒及细菌核酸的检测: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肝DNA、丙肝DNA、结核DNA、弓形虫DNA,以及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的HPV高危型、低危型疱疹病毒以及非细菌性尿道类感染的沙眼衣原体DNA的快速检测,诊断方法快速、灵敏、特异,为临床迅速诊治感染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微生物室检测项目较齐全,除了常规各种标本的培养外,还开展了厌氧菌培养,苛氧菌培养,并率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电脑数据管理。(1)各种细菌的检测及药敏:引进国外多种先进检测系统,对一些疑难菌种,例如:棒状杆菌属、奈瑟氏菌属、嗜血杆菌属等的鉴定,有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法。(2)医源性感染的监测:从1986年开始对全院进行医院内感染的监测,是全国最早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之一,199

针推伤科 查看详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专科,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和上海市市级医院中医特色专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上海市针灸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的临床教学基地。科室拥有上海市中医药科研临床针灸II级实验室,并在海外开设了爱尔兰上海针灸学院和马赛中医学院。全科46%以上专业人员拥有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职称,硕博士学历人员比例超过69%。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以及上海市卫生局等各类科研课题20项,发表SCI收录文章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门诊病房主要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颈肩综合症、粘连型肩周炎和面瘫等病种,尤其对腰突症的中西医综合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诊疗特色1.肩周炎(无痛条件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无痛条件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主要针对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有明确肩关节粘连征象的肩周炎患者。首先根据个体情况采用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然后运用一整套特殊手法,将肩关节各部位的粘连充分、彻底地解除,使关节恢复各方向的活动。\"无痛条件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是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操作简单、松解彻底、无意外损伤的疗法,病人痛苦少,病情恢复快。相对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具有起效迅速,治疗周期短,疗效确切的特点。2.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托本科室\"上海市科学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学进步奖\"双奖课题《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电针结合推拿、灸疗、药敷(薰)、牵引等非手术疗法及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治疗和缓解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各种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中风的中医针灸防治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神志不清、口角口呙斜等为主症。。它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似\"风\",故名中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起公布了43种针灸有效

整形外科 查看详情

该科以外科手术方法或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对人体因肿瘤切除、创伤、感染以及先天性发育障碍所造成的各种畸形进行整形和再造,重建功能,改善外形。其中美容外科是整形外科的主要分支,其采用整形外科技术,来改善体形、容貌和形态结构,满足各阶层人群的求美需求。诊疗特色面部美容通过组织移植、组织代用品植入或截骨手术等技术和方法,对面部轮廓或面部器官形态,依照美学原理及特殊审美要求进行重新塑造。如面颈部除皱术,颞部充填术,重睑成形术,上、下睑松弛矫正术,眼袋整形术,隆鼻术,驼峰鼻矫正术,歪鼻整形术,隆颏术,颧骨肥大整形术,下颌角咬肌肥大整形术,眉整形术,唇整形术等。体型重塑采用整形外科的方法和技术,对造成人体外形不佳和比例失调的异常部位进行修整、塑形,使其恢复为匀称、谐调和统一的正常状态。如对巨乳进行巨乳缩小整形术,对扁平胸行隆乳术,对脂肪局限性堆积通过脂肪抽吸或脂肪切除的方法进行改形,对皮肤松弛的上臂、臀股沟、腹壁等进行切除和上提等。吸脂减肥应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去除人体局部不协调的脂肪堆积,以达到改善体型的目的。该科采用的共振乳化吸脂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中最先进的大型吸脂设备,对全身各部位的皮下脂肪组织能分区、定向、高效地进行乳化并吸出体外。其优点为该系统的振动频率接近人体脂肪组织团块的固有频率,与脂肪组织团块发生共振后,更易使脂肪团块破碎并吸出。与其他同类吸脂系统相比,它对周围皮肤、神经和血管组织的损伤最小,吸出脂肪量大,恢复快,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瘦身的愿望。先天性畸形的修复对下列先天性畸形进行修复:颅面裂、面瘫、颈蹼、上睑下垂、小眼裂畸形、多指、并指、尿道下裂、尿道上裂、小阴茎、两性畸形、无阴道、血管瘤、淋巴管瘤、黑痣等。瘢痕整形烧伤及其他创伤后形成的瘢痕,可影响外貌,甚至引起形态破坏和功能障碍。应用整形外科方法,对不同的瘢痕组织进行修整、切除、修复,或对毁损的器官进行再造,最大限度地恢复外貌和功能。乳房缺失的修复与再造乳房是女性体态完美和曲线魅力的象征。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乳房缺失都有必要进行修复再造。乳腺癌根治术所造成的乳房缺失既可以在术后半年以上进行(后期再造),也可以在做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进行乳房即时再造。因感染、烧伤、X线照射等造成的一侧或两侧乳房缺失以及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等,也可以用乳房再造的方法进行治疗。易性病及性别异常的诊治一个人属男属女的性别问题通常是不

肿瘤放疗科 查看详情

该科是六院重点发展的临床学科之一,主要致力于深入分析每位患者肿瘤病情,寻找最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提高疗效,保证生活质量。对外开放病床数37张。建科近20年来,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育、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该科不懈地追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和德国海德堡大学肿瘤中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及Vandebilt大学肿瘤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肿瘤中心有着广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合作。该科拥有完善的医疗护理团队: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研究生2名,高级物理师2名,物理师2名,剂量师2名,技术员6名,主管护师2名,护士10名。并拥有国外引进的全套一流治疗设施,包括美国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美国VARIAN直线加速器、荷兰核通常规模拟定位机、美国西门子CT模拟定位机、核通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美国CMS调强治疗计划系统、拓能治疗计划系统、美国VARIAN治疗计划系统(CADPLAN)、微波热疗机、美国西门子LANTIS数字化网络,并建有术中放疗手术室和热疗室,开展了术中放疗(全国治疗患者最多的单位)、三维适形放疗、强调放疗等国际最前沿的治疗技术,确保了治疗的精确性,在治疗疗效上达到了国际水平。该科具有规范的治疗措施;非常规分割放疗技术,提高了局部控制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不规则野技术的广泛应用,保护重要器官,提高生存质量;术中放疗及后装治疗的开展,减少了正常组织损伤,提高了肿瘤的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及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使放疗向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实施的\"三精\"方向发展。诊疗特色对各种肿瘤开展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包括以下方面:①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②乳癌的保乳治疗;③骨肿瘤的保肢体治疗;④前列腺癌的微创治疗;⑤消化道肿瘤(胃癌、胰腺癌、大肠癌等)和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的术中放疗。,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