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首页
简介
医生
科室
指南
评价
首页
/
科室列表
内科
查看详情
外科
查看详情
产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是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医院、中国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全国助产门诊示范中心、全国爱婴医院、中国母婴友好医院,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广东省产前筛查与诊断中心、广东省妊娠合并肝病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妊娠合并脑病(精神心理)疾病转诊中心、广东省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市妊娠合并结核病转诊中心,是五类助产分娩机构,与香港中文大学长期合作,是中山三院临床数据库中心建设科室之一。产科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学科建设逐年进步,新项目不断开展,年门诊量达20万人次,年分娩量达8000余人,有出生缺陷与胎儿监护数据中心、整体产房可视化分娩技术中心及危重症病人多学科会诊中心,深得广大孕产妇信赖与支持。专科服务内容及特色产科有母体医学、胎儿医学、普通产科三个亚专科和多个技术中心,包括:广东省妊娠合并肝病救治中心:作为广东省妊娠合并肝病重症救治与转诊中心,每年在华南区大量妊娠合并肝病及重症肝病转入我院,我科在妊娠合并复杂性肝病的围分娩期产科处理、血浆置换、人工肝、肝移植等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向其他医院交流与传授相关知识,早发现早转诊,减少各种并发症,救治成功率高,并归纳总结相关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参与国家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产科医生能力提升教程\"妊娠合并肝病\"、《实用产科手术学》\"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相关内容的编写,妊娠合并肝病中心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多期,也深受其他产科同行好评。广州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在危重症孕产妇转诊工作中,每年我院接收大量外院转诊急危重症孕产妇,包括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病、脑病、妊娠合并免疫性等疾病,开展多项多学科MDT门诊与联合手术,转诊医院包括广东省及广州市内外120多家医院,辐射广东、湖南、广西、香港等多个地区,转诊救治成功率高。产科年分娩量8000多例,收治产妇四类以上的高危孕产妇达到70%以上。广东省产前诊断及筛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自首次广东省获批以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服务人次覆盖4万人次\/年。遗传咨询包括婚前、孕前咨询及检查、PGT生殖遗传咨询、不良生育史咨询、唐氏筛查\/无创DNA筛查异常咨询、地中海贫血遗传咨询、
儿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中山大学儿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卫建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始建于1971年,经过几代儿科学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特色专科(儿童呼吸与重症医学、儿童肝病、儿童血液肿瘤、儿童风湿免疫、儿童内分泌、儿童神经、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儿科危重症医学(PICU&NICU)、儿童早期发展与健康促进为三大发展方向的强大综合性学科。儿科融入医院发展主流,依托肝病中心、国家区域脑病中心和变态反应中心大学科群,建成医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与儿童早期发展队列、儿童重症感染与重编代谢组科研平台、儿童变态反应疾病4D科研平台为代表的科学研究平台(体系),为儿科青年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厚实的基础。儿科现有5个病区,分别为天河院区普儿、天河院区新生儿(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岭南院区普儿、岭南院区新生儿(NICU),儿科相关亚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健全,仪器设备先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全体儿科同仁秉承\"善良,坚守,创新\"的科训精神,践行\"医者仁心,善德为本\",创新创造,勇攀高峰,以更精湛的医术、更优质的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肿瘤科
查看详情
皮肤性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79年,现已经成为全国皮肤性病学领域骨干科室之一;2012年成为广东省卫生厅\"十二五\"规划中皮肤科唯一的重点学科,2013年获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2016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近5年新开设两个三甲院区:岭南分院(萝岗院区)和粤东分院(梅州院区)。我科目前是中山大学皮肤性病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卫生部首批认证的皮肤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中山大学皮肤科进修医师培养基地;也是我省唯一的卫生部和国家FDA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中南六省唯一的化妆品验证机构;同时我科也是国家FDA批准的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另外我科下属的性病实验室是省卫生厅认证的我省级别最高的实验室(三级性病实验室)。皮肤亚专科设置齐全,皮肤免疫亚专科、皮肤激光亚专科、皮肤真菌亚专科、皮肤美容亚专科、皮肤外科亚专科、皮肤病理亚专科、性病亚专科都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形成了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团队。设有独立的皮肤科病房,编制床位30张,收治各种疑难复杂危重的皮肤疾病。我科现有在职工作人员48人,其中医生18人,包括正高级医生6人,副高级医生7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各层次医护技人员结构、梯队合理。目前我科年门急诊量超过20万人次、住院病人超过1000人次\/年,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及技术力量居本省乃至华南地区各大医院的前列,是目前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皮肤性病科之一,救治了大量疑难、危重皮肤病患者,影响力辐射整个华南地区、省内外及港澳地区,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外患者选择到我科就诊。历年来我科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参与新药和器械的临床试验80余项,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试验9000多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50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30多部。
中医科
查看详情
一、科室组成学科由中西医结合病区、中医门诊、针灸门诊、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中医肝病研究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等部门组成,拥有床位40张,年门诊量超20万,是集医、教、研于一体,中医特色突出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二、科室荣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会长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三、临床专长中医病区、门诊以中医药和自然疗法防治肝胆疾病为核心诊疗优势,以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脑病及老年病为学科发展方向,临床诊疗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并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形成以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为主的稳定、高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针灸门诊以肌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为核心病种,以降糖减重多学科联合门诊、针药结合助孕、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疾病、睡眠障碍专科为特色,临床诊疗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手段,目前已开展岐黄针、温针灸、刃针等针灸新兴适宜技术。四、人才梯队学科现有医务人员54人(加外聘),其中医生27人(含1名外聘),包括主任医师2人(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知名教授及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继承人1人、广东省名中医及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指导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14人,住院医师3人,治疗师7人,工程师1人,护理19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6人,博导1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名,硕导7人,学科已形成一支学术梯队结构相对合理的医疗、教学、科研队伍。五、人才培养学科为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承担了中山大学本科、留学生、研究生及博士后的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已培养24名硕士,3名博士,1名博士后。同时,学科还承担了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学科人才培养联合国家中医药骨干人才计划、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计划和深圳市\"名医高徒\"临床学科中青年骨干培养项目,已培养1名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正培养2名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和1名\"名医高徒\"青年骨干。此外,学科每年接收4至6名进修人员。六、学术科研学科先后获得国家\"973\"中医药专项课题1项,\"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4项,\"十三五\"及之后
骨科
查看详情
骨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于1972年创立,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卫生部骨科内镜培训基地之一,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是\"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首席单位\"、\"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核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试点科室\"、\"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微创脊柱外科专科联盟主席单位\"。是国家卫健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培训教材副主编单位、国家卫健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制定单位之一及广东省卫健委《限制类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省级质控方案》的编写单位。下设有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4个亚专科,分为天河院区2个病区、萝岗院区1个病区,同时设有1个脊柱侧弯中心,共131张床位。亚专科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发展情况: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全国微创脊柱外科\"Top10\"专家之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名医,我国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是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国家药监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区域中心建设单位主任、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主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药监局\"干细胞类产品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重点实验室\"主任。现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创融合学组组长,中国
男科
查看详情
耳鼻喉头颈外科
查看详情
眼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始建于1972年,经过40多年的学科建设,已经成为省内眼科学领域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骨干科室,是中山大学眼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历年来承担了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1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多部。目前我科有医务工作人员2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医学博士6人,医学硕士6人。年门诊量8万多人次,住院病人1000多人次,是省内综合医院实力较强的眼科之一。专科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蔡司(Zeiss)FF450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机,德国Humphery全自动视野检查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3DOCT),扫描激光眼底检查(欧堡超广角、免散瞳眼底照相),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仪,视觉电生理检查仪,全自动综合电脑验光仪,美国非接触眼压计,弱视治疗仪,进口手术显微镜,美国眼力健(AMO)、爱尔康(Alcon)超声乳化仪,博士伦玻切机,眼内激光机,液氮冷冻机,眼内异物磁吸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及各种显微手术器械等。开展角膜移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斜视、眼睑下垂、视网膜脱离手术,各种复杂的眼外伤、头面部的外伤整形手术及糖尿病性眼底病变、黄斑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肾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常年开展近视、弱视、斜视、低视力、视力残疾的康复治疗和助视器的验配工作,诊疗水平已达省内领先。
口腔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医学部是一个成熟的综合性口腔医疗中心,设有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修复科等五大专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被评为\"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一。本部同时拥有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全科、口腔正畸专业基地、口腔正畸学专业博士点、口腔正畸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共有医生63名,护士5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3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3名。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新技术,如显微镜下复杂根管治疗,显微根尖手术,化学微创去腐,各类型膜龈手术,PAOO,数字化种植导板以及数字化矫治技术等,可多学科联合治疗各种类型疑难病例,为患者提供微创、精准的医疗服务。"}]
整形美容科
查看详情
医技科
查看详情
其它科室
查看详情
神经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始建于1978年内科神经专业组。经过老一辈神经病学专家的艰苦奋斗,尤其是自1998年建科以来,在原科主任胡学强教授以及现任科主任陆正齐教授的带领下,经全科同仁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癫痫)、神经病理及神经危重症疾病为一体的强大的综合学科,是中山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卫生部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2007年获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国家级临床试验药理基地,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获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获评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19年至今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获得复旦排行榜题名。科室现有在编医技人员139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9人,主治医师19人,培训医师4人,博士后11人,主管护师15人,护理师40人,护士13人,电生理技师4人,助理研究员1人,检验技师2人,科研助理3人,教辅员1人,管理人员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7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学科现设有4个病区(天河院区[神经一区、神经二区]、岭南院区、粤东院区、肇庆院区),开放床位230余张(其中神经内科ICU18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约10000人次;开设神经急诊,年急诊约30000人次;每周开设专家门诊35单元,专科专病门诊14单元,年门诊约13万人次;病人来源覆盖全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建设高水平专科总体纲要的指导下,中山三院神经内科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单位(基础与临床、国内与国际)合作模式,结合学科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致力将本专科建设成为亚专科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神经内科临床诊疗中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神经内科特色一、强大的综合学科实力针对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变性疾病及癫痫、神经科危急重症、神经病理及周围神经病等难点和重点,发挥本专科临床病种齐全、人才队伍完整、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特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特色的诊疗路线,形成完善的疑难病例和危急重症诊疗方案。建立了神经免疫病诊治中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多学科神经疑难病例会诊中心、干细胞治疗中心、脑血
消化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消化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广东省医学会\"胃食管静脉曲张学组\"与\"酒精肝学组\"组长单位,是中山大学消化内科学硕士及博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分子生物学博士培养点与博士后工作站,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单位、中-美联合肝癌研究中心中方主体单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三十余名。消化内科由消化专科病区(天河院区、岭南院区、粤东院区、肇庆院区组成,共开放床位超过150张)、消化疾病门诊(包括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特需专家门诊)、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功能室、胃肠动力检查室、消化疾病临床研究室、消化疾病基础实验室七个单元组成,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壮大、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学科。本学科拥有专科医师24人,临床博士后3人,临床专职研究人员1人,实验专职研究人员1人,转化医学研究人员1人,行政助理1人。高级职称专家15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拥有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10人。消化内科医疗工作主要覆盖的疾病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各种疾病,肝、胆、胰腺、腹膜等相关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肝硬化、胆道结石(黄疸)及消化道肿瘤(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肝癌等)等。消化内镜中心暨\"广东省消化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各种内镜整套设备及技术,是广东省开展消化内镜诊断及治疗项目最全面的医院之一,每年完成超五万例次的内镜检查及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肝癌、脂肪肝、酒精肝、肝功能不良,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是我科的特色;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及微创切除是我科的优势。我科与日本佐贺大学医学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这些合作正在促进我们消化内科向国际一流水准迈进。
普通内科
查看详情
内分泌科
查看详情
心血管内科
查看详情
1971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院,1973年心血管内科成立。心血管内科由天河院区和萝岗院区心血管内科组成,床位100张。心血管内科现在职医生47人,博士学位31人(在读7名),硕士学位9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7人。分别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学分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国家诊断学指导委员会常委、医师资格考试广东考区首席考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预防学组副组长、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青委会委员;循证医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病器械辅助治疗分会主委及常委、心脏重症分会副主委及常委、内科分会副组委、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委、介入分会常委、心力衰竭专业医师分会常委。中山大学心研所副所长、广东卫健委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专家、广东省介入培训基地核心专家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广东省医师资格首席主考官。中国大湾区心脏联盟副会长、常委、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中西结合冠心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常委、委员,介入心血管分会副主委、常委、委员,中国晕厥联盟常委。广东老龄产业协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广东健康管理心血管分会副主委,广东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委员会副主委,广东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副主委,广东省康复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主委,广东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临床医学学会心血管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临床医学学会心源性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心脏康复联盟常委\/委员,广东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冠心病分会常委、委员,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委、委员,广东医院管理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委员,广东胸痛学会常委、委员,广东康复医学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心脏康复联盟常委、委员,广东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广东络学会常委、秘书,广州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常委。心血管内科目前设重症医学、冠心病学、高血压、心电生理、心脏康复等专业,对心血管危重症、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老年心脏病、各类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肺动脉高压和其他跨学科相关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病提供全面服务。同时,近十几年开展了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和基层医学队伍培训教学。已获得房颤中心,高血压联盟单位、晕厥中心、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心衰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等国家级学会认证。获得经导管主动
感染科
查看详情
肝病/肝炎科
查看详情
风湿免疫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由余步云教授于1978年创立,是全国建立最早的风湿免疫专科之一,是广东省第一个配备风湿病专科病房、门诊和实验室的专科。我科于1986年被批准为\"卫生部抗风湿药物临床药理基地\"(现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风湿免疫专业组),2007年被评为第一批\"卫生部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3年12月被评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的重点专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点专科,广东省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风湿免疫专科培训基地。2019年,获得\"广东省免疫病临床研究中心\",先后发布了\"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和\"骨质疏松患者实践指南\"等4项临床实践指南,并在2020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中国指南综合得分均排名在前10位。在2021年2月,获得国家卫健委备案批准的\"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并受任\"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风湿免疫相关生殖与妊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强了本专科华南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相应地位和工作职责。此外,我科为牵头单位创立了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单位,组建了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学专科分会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风湿免疫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会,广东风湿免疫专科联盟,为广东省风湿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任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古洁若教授的带领下,不断的发展创新,重视本专业的国际发展与交流,注重特色方向的选择与发展,以及慈善公益活动,成功举办了\"强直性脊柱炎国际论坛\"及各项学术会议,率先开设了痛风精准治疗中心、风湿免疫病遗传咨询门诊等,建立了\"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强直性脊柱炎专家顾问会和病友会\"、创办了《今日风湿家园》科普丛书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专科主要由三个住院病区、专科门诊和风湿免疫研究中心组成,共有床位64张,占地约2000平方米,也是目前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风湿病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至今以已培养博、硕士人员共100余人,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展望未来,本专科人员将团结一致,继续秉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高压氧科
查看详情
过敏反应科
查看详情
呼吸科
查看详情
肾内科
查看详情
血液科
查看详情
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泌尿外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首批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卫生部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之一、《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编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任主委单位、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泌尿外科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精准医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科室现有医护人员82人,在编临床医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教授\/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6人。科室现分3个病区,总床位数124张,年手术量3000余台,年门诊量80000余人次。现已形成以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女性泌尿、男科、小儿泌尿外科等亚专业特色明显、辐射华南、享誉全国的临床专科(华南区专科排名前三)。我科是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及经皮肾镜等微创泌尿外科手术的单位之一,2000年起开展国内首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同时也是在国内最早开展超声引导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腹腔镜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等。目前腹腔镜前列腺癌、膀胱癌根治及肾部分切除术、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已是我科常规手术。科室获得各级科研基金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科技部精准医疗重大专项分题(前列腺癌队列研究)、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各1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其它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广州市前列腺癌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及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常规项目等,科研总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60篇,代表性研究论文发表于JNCI、ClinCancerRes、Oncogene、CancerLetters、CellDeathDis等国际知名期刊。科室团队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曾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金膀胱镜\"奖及\"郭应禄泌尿外科青年医师奖\"。主编参编各类学术专著30余部,主编专著包括《微创泌尿外科手术与图谱》、《泌尿外科手术学》第三版、《泌尿外科图像解剖与诊
普通外科
查看详情
神经外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广东省首批(神经外科)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首批(垂体腺瘤诊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专科,卫生部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基地。拥有国内最早成立的垂体瘤诊治研究中心。中山三院神经外科是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科医师培育基地。在中南区域内率先开展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颅底肿瘤,目前扩大经蝶入路治疗颅底肿瘤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结合神经显微手术技术和神经介入技术以及杂交手术室的优势,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综合治疗水平处于中南区域领先地位。我科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培训基地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脑血管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在神经病学领域主持过国家自然基金4项。我院神经外科近年来快速发展,近四年临床业务量(特别是脑血管亚专业)的年增长率高达45%。我科是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专科医师培育基地。拥有国内最早成立的垂体瘤诊治研究中心。目前科室编制床位42张。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梯队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人才队伍,包括博导2人、硕导4人,正高2人,副高6人、主治6人以及住院医师2人。护理队伍由具有硕士\/本科和大专学历,长期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和经过特殊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科室擅长:①神经内镜\/显微等微创技术治疗各类颅内疾病,特别是在脑重要功能区的微创手术及神经功能保护、颅底以及颅鼻眶沟通肿瘤的微创治疗等方面,手术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②联合介入、显微手术以及血管搭桥多种手段处理颅内复杂血管性疾病,疗效省内领先。其中颅内外血管搭桥技术和手术量省内领先,
疼痛、麻醉科
查看详情
肛肠科
查看详情
肝胆胰外科
查看详情
甲状腺乳腺外科
查看详情
血管外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于2016年8月开始筹建,2019年4月1日正式开科。科室现有血管外科专业医生7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4人拥有博士学位,3人拥有硕士学位),专业护理人员20人,开设床位20张。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拥有先进的杂交手术室,技术力量雄厚,可开展各种主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各类血管外科手术。我院血管外科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主委、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及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华南血管外科专科联盟副理事长等所在单位,还是我院胸痛中心和糖尿病足多学科协作组的核心科室之一。科室承担中山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等教学培训工作,团队成员曾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在国内外权威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余篇。学科带头人殷恒讳教授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20年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在JournalofVascularSurgery、EuropeanJournalOf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等权威血管外科专业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现担任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华南血管外科专科联盟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科室年门诊量约5000余人,年收治患者约900余人,年手术台800数余台。无论是手术总例数、手术难度,还是手术效果均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赞同,吸引了大量外省患者前来就医。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肢体\/内脏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急性血管损伤、布-加综合征、感染性动脉瘤、血液透析通路的构建和维护等。科室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针对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破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损伤等急症
血管外科
查看详情
妇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与计划生育科秉承建科以来的优良传统,承担着临床医疗、医学传承和科研创新的庄严使命。以医疗身、以德愈心,全科医护人员在学科带头人李小毛主任正确领导下孜孜不倦、汲汲求索,努力提升自身医教研水平,闻道即勤而行之。科室人员训练有素、技术精湛,长期以来以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及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国内乃至国外妇科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妇科人才济济、临床和实验室技术实力雄厚,是一个高水平的妇科学、微创诊治中心,开展多种高难度微创手术,为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等患者带来健康。同时亚专齐全业,包括:妇科肿瘤、宫颈疾病、宫腔疾病、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及盆底等亚专科。妇科年门诊量超23万人次,住院及门诊年手术量过万人次。我科承担着中山大学妇科教学任务,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住院医师、硕士、博士、及博士后。上德若谷,海纳百川。妇科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团队,近年来出现可喜的强劲发展势头。我们将继续拓展优势项目,在医院整体发展的框架下,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推动妇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必将为中国医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产科
查看详情
妇科内分泌
查看详情
儿科
查看详情
计划生育科
查看详情
试管婴儿/人工授精
查看详情
肿瘤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是国家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诊断和治疗肿瘤性疾病的专业科室,对各种肿瘤按照世界最前沿认识,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原则,实现\"专病专治\"。肿瘤内科有现代化的病区、门诊和实验室三部分组成,病区有十分舒适的环境和全数字化的安全管理。专科有15位医师,其中1位教授\/主任医师,2位主任医师、4位副主任医师,6位主治医师,2位住院医师,全部医师均毕业于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全部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专科采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每年2次更新的临床指南为治疗指南。对每一个新入院的患者都要进行全科讨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行\"个体化\"治疗。对各种肿瘤,包括肺部肿瘤、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肝胆道肿瘤、胰腺肿瘤、淋巴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临床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理亦有较深的造诣。每位患者均得到了优良的医疗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专科实施单病种专科医生负责制,由具体医生负责追踪某种肿瘤的诊治及研究进展,保证科室在每一种肿瘤的诊治都达到肿瘤专科医院的水平。专科拥有多项肿瘤治疗药物慈善赠药审批权,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丽珠单抗等。专科是广东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在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及复杂癌痛的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专科同时也是无呕吐示范病房,规范处理化疗相关的呕吐。专科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擅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上臂型输液港植入术),目前我科有肿瘤专科护士、营养专科护士、心理咨询护士、感染控制专科护士、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血管通道等专科护士,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尤其在化疗护理、舒缓、营养干预、无痛、无呕等方面,定期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讲座,并建立了肿瘤专科护理微信公众号(cancernurse),欢迎大家关注。
放疗化疗科
查看详情
皮肤科
查看详情
性病科
查看详情
中医内科
查看详情
针灸科
查看详情
中医骨伤科
查看详情
骨外科
查看详情
脊柱外科
查看详情
骨关节科
查看详情
男科
查看详情
耳鼻喉科
查看详情
眼科
查看详情
眼底
查看详情
口腔科
查看详情
口腔正畸科
查看详情
口腔种植科
查看详情
牙周粘膜科
查看详情
口腔修复科
查看详情
口腔颌面外科
查看详情
整形科
查看详情
检验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始建于1971年7月。随着医院的发展、病床的增加,检验科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学实验室,并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垂直管理天河院区检验科和萝岗院区检验科。检验科两院区均设有临检、生化、微生物、免疫等4个专业组,全科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8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1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5%;具有正高职称的有3人,副高15人,中级41人,中级职称以上占比67%。检验科是一个人才结构构成合理的高素质服务团队。目前检验科共承担天河总院和萝岗分院两千多张病床及每天万余名患者门诊量及体检中心的临床检验工作,每月完成近三千万元的工作量,开设了满足临床需要的常规及特殊检验项目达300多项。科室已实现实验室网络自动化,实现了检验数据与医院的网络系统相连接及共享,还安装了门诊验单自助发放系统,大大方便了医生和病人对检验结果的查询。科室配有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国SEBIACAPILLARYSFP毛细管电泳仪、GM-MICTv2磁定量免疫分析仪、日本SYSMEXXN-9000系列流水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法国STAGOSTA-R(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STA-RMaX全自动血凝仪、德国OSMOMAT030渗透压仪、意大利ALIFAXtext1血沉仪、丹麦雷度ABL90FLEX血气分析仪、日本SYSMEXUN-9000尿液流水线、美国BeckmanCoulterMicroScanWalkAway96plus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罗氏E601,E801,E411全自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我科在全省率先开展免加费快速检验服务,实现了24小时接受所有生化、临床项目的检测,急诊、速检2小时内(其中急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半小时)出结果,一般检查当日出结果的目标,缩短了检测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外地患者。检验科作为中山三院临床检验、检验医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于2009年获得了广东省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资格。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等科研任务,其中获国自然科学基金3项,民生科技攻关计划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9项,并获得广东省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学校科技成
病理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是\"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广东省临床病理重点规培基地\";是\"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及\"卫生部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也是中山大学病理学硕士及博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于一体,是日益发展壮大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学科。本学科现有员工51人,其中病理医师26人,技术人员22人,文员3人。其中11人拥有博士学位,22人拥有硕士学位。高级职称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学科占地2100平方米,拥有常规病理技术室、冰冻室、细胞病理室、免疫组织化学室、免疫荧光室和分子病理室,承担天河院区、岭南医院和肇庆医院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及病理会诊工作,并在附属粤东医院长期派驻专家加强学科建设。已开展常规病理诊断、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细胞病理诊断、尸体解剖、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免疫荧光检测、分子病理诊断、疑难病理会诊和远程病理会诊。目前正积极搭建高通量测序平台、一代测序平台、数字PCR平台三大技术平台,建设病理专科联盟分子诊断服务网络,致力于建设成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区的分子病理诊断中心之一。依托我院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成立的\"医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开展AI病理相关研究,获得四项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为促进我院打造\"智慧医院\"添砖加瓦。学科已开展肝脏病理、肾活检穿刺病理、乳腺病理、胃肠病理、甲状腺病理、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女性生殖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骨与软组织病理、皮肤病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头颈病理共十三个病理亚专科。本学科为广东省病理学会肝脏病理协作组的牵头单位,在肝脏病理方面,包括肝移植病理、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慢性肝病及肝脏肿瘤等具有较高的诊断水平及广泛的影响力,是全国肝移植病理诊断指南撰写单位之一。已连续多年举办肝脏病理、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病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等学习班,获全国各地学员的一致好评。学科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21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10余部,并拥有国家专利一项。部分研究成果受邀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科研团队获2019年首届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病理科将始终秉持惟精惟真的工作原则,固旧纳新,与时
药剂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是集药学服务、药品管理、药物制剂、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负责全院药品供应、调配、制剂、合理用药以及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工作。药学部是国家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成员单位、精准医疗集成应用联合体示范单位。2018年5月29日,我院药学部牵头成立有40家医院的药学合作体。先后获批\"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获批\"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已招收抗感染药物专业、抗肿瘤药物专业、通科专业多名学员。药学部现有职工192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87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8人,本科154人。发展中的药学部不断追随时代步伐,持续推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两院区先后启用高标准的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近年来先后引进全自动发药系统、中药颗粒调配机、全自动锭剂分包机、输液药品智能分拣机、自动贴签机、现代化供应链管理系统、阳光用药管理系统等智能调剂设备和先进的合理用药系统,极大程度地提高药品的调剂效率、降低药品调剂差错发生、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2018年3月8日药学门诊正式开诊(天河院区开设综合药学门诊、萝岗院区开设妊娠哺乳期药学门诊),2020年3月27号开展了线上云医院的药师问诊,皆由通过国家规范化培训的持证临床药师出诊,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效果评估、生活方式指导、药物重整、\"一对一\"的精准用药教育,教会患者管理好药物,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为患者安全有效药物治疗保驾护航。2020年3月初我院互联网医院启用,通过提供线上一体化的\"名医坐诊-线上咨询-续方开药-线上缴费-配药到家\"的\"一条龙\"服务,大大减轻了患者来院就诊过程中的反复排队和等候的负担,同时也保障了慢性病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需求,避免疫情患者期间来医院的交叉感染。为充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线上审方系统审方后,药学部对线上处方实行全人工审方制度,每张处方在审方软件初审拦截后,再由审方药师人工审核,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药学部还设有药物基因检测室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可以分析患者的药物代谢基因组或基因变异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作用靶点的差异,让临床可以在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基因类型,生理病理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以中药制剂为主的制剂室有标准化制剂
营养科
查看详情
超声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是广东省最早建立的超声科室之一,现已发展成为集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及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广东省医学影像重点学科,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声誉排名连续多年获全国提名,华南地区第二。超声科拥有3个亚专科和一个实验室,分别是妇产超声诊断、腹部综合超声诊断、超声介入亚专科及,新型光声(超声)影像实验室。工作人员81名,各类超声设备65台,日门诊量超过1600人次。"}]
介入医学科
查看详情
放射/影像科
查看详情
体检科
查看详情
重症监护室
查看详情
急诊科
查看详情
康复科
查看详情
老年病科/干部门诊
查看详情
特色医学科
查看详情
心理精神科
查看详情
不育与性医学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少数由男科医生和妇科医生、专科护理师及检验技师等组合的跨学科科室,实行\"夫妻同治\"、\"性与生殖同治\"、\"心身疾病同治\"、\"内外科技术兼施\"的诊疗模式。医疗内容包括:婚前体检及再次生育的生育力评估、各种男女不育症、复发或习惯性流产的男女因素评估、男女性功能障碍、性器官发育障碍、性功能法医鉴定、性心理咨询等。主编了\"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性医学》,教研室在中山大学医学部及非医学部开设性医学及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性与生殖健康》视频公开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深受学生欢迎。\"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显微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动脉旁静脉缝扎术\"、\"保留输精管脉管的输精管附睾吻合术\"为国际首创。学术研究在国际性学会、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年会、日本性机能学会年会多次获得口头发言或手术视频演示。科室为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男科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副主任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性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泌尿生殖协会性医学和男性生殖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5项、教育部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科技基金多项,发表SCI文章30多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一项。一、男性专科病诊疗范围:1、专长:①男性不育:如少精子症、原发性\/梗阻性\/内分泌性无精症、畸形精子症、精液液化不良、不射精症、逆行射精、辅助生殖技术的评估等。②男性性功能障碍与性器官异常:如性欲亢进、性欲减退、高血压,糖尿病人群的性保健、阴茎勃起障碍、持续性勃起、早泄、阴茎弯曲、包皮过长和包茎、睾丸发育不良、隐睾、隐匿性阴茎、男性生殖器官发育障碍的评估及治疗等。2、开展检查:阴茎夜间勃起测定(Rigiscan法)、阴茎动脉血流图检查、阴茎体感诱发电位、阴茎动脉血压测定、阴茎血管双功能超声多普勒+血管活性药物海绵体注射、性功能法医鉴定及心理评估、不同年龄段生殖功能和性功能评估等。3、开展治疗:性心理行为治疗(男女性行为障碍,女性性交恐惧、性交痛疼、性欲低下、性冷淡、性感集中训练、特殊人群的性交困难、中老年男女性的性康复)、阴茎真空负压治疗、低能量冲击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阴茎硬结症、前列腺周药物注射、尿道药物灌注等。4、开展手术:⑴性功能障碍手术(①勃起功能障碍:阴茎背深静脉白膜下包埋术、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术、阴茎假体植入术。②
儿童行为发育中心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首个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疾病专业诊疗机构和发育儿科学研究、教学基地,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年以来,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致力于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疾病的防治工作,尤其在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运动发育障碍、学习障碍、抽动症、情绪障碍、品行障碍以及其他多种儿童异常行为矫治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工作,获得国内外同行和家长的高度好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儿童疾病谱发生了重要变化,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威胁,然而我国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诊治方法严重滞后、诊断干预资源严重匮乏。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的成立,正式顺应了这样一种改变,旗帜鲜明采纳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重点聚焦自闭症诊断干预,以一种崭新的模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以全面地、细致的儿童行为观察为基础,结合家长病史描述和体格检查、儿童心理行为量表和相关的检测这样的独特方式,开展自闭症和发育行为疾病诊断工作,以早期干预或早期教育为主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特别重视儿童生态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和医学的视角帮助自闭症儿童。多年来,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不仅仅在医院范围开展儿童自闭症和发育障碍干预治疗工作,也积极开展家长教育,把培训家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同时也去到家庭、社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实现了自闭症和发育障碍防治的医教家社区结合。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在中山大学岭南医院成立了国内首个发育行为儿科学病房。以邹小兵医生为首的团队率先提出自闭症是具有障碍与神经多样性双重特征和这一全新观念以及自闭症的\"理想稳态\"理论,创造性提出基于自闭症文化理念下的干预\"三原则\",并建立了三原则基础上的自闭症BSR这一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模式,极大推动了我国发育行为儿科学的发展,被授予\"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称号,负担起培养全国儿童孤独症防治人才的光荣任务。我们的工作得到国家的肯定,还荣获2008年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颁奖词\"建立儿童孤独症早期诊断干预适宜技术,并向全国推广,初步改变我国孤独症诊断落后和缺乏干预的现状。\"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卫生部行业重大专项以及
耳鼻咽喉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博士后流动站,我国鼻内镜外科学创始学科和领头学科、全国鼻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广东省卫生厅首批重点专科,广东省教育厅首批重点学科,建有鼻科、咽喉-头颈科、耳显微外科及耳内科4个亚学科,以及内镜检查室、听力及前庭检查室、呼吸睡眠监测室、变态反应检测室4个临床检测及研究室,集结了一批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多重任务。"}]
放射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于一体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及卫生部影像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放射科拥有一支影像诊断力量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医、技、护、后勤等工作人员132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3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影像诊断团队由腹部、神经、骨关节、胸部四个亚专业组组成,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技术组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5名,护理组副主任护师2名。放射科学科带头人王劲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放射科主任、梅奥诊所(MayoClinic)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客座教授、ISMRMEducationcommittee(TableChair),ISMRMNominationscommittee(Member),LI-RADSinternationalworkinggroup(Member),主要从事腹部的CT、MRI影像诊断工作,擅长肝脏疾病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放射科下设X-Ray室、CT室、MRI室及分子影像中心实验室。放射学科拥有全球领先的高端影像设备:天河院区现有GEDiscovery7503.0T、SiemensPrisma3.0T(2019年)、PhilipsIQonSpectralCT(2020年)及GEAPEXCT(2021年)等;萝岗院区现有GEArchitect3.0T(2020年)、SiemensSomatomForceCT(2020年)等;肇庆院区现有GERevolutionCT、GEPioneer3.0T等。放射科年检查人次50多万人次,现可开展能对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及肝脏铁沉积的定量诊断的磁共振弹力成像(MRE)、MR-PDFF及QSM等技术;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应用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早期及不典型小肝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精确性。此外还开展对肿瘤的良恶性程度进行评估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超急性期脑梗死进行快速诊断的磁共振弥散成像(DWI、DTI),以及对脑梗塞的超早期诊断有很大价值的头颅CT灌注(CTP),能精准分析冠脉狭窄程度的冠脉CTA及超早期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筛查等特色项目。放射科在肝脏疾病影像诊断方面具有较高
肝胆外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是国家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拥有医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医师拥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人。肝胆外科是华南地区疑难肝胆胰脾疾病的主要诊治中心之一。以规范治理为理念,以微创为特色。是中国肝胆胰微创外科的主要探索者和规范化治疗的推动者。肝胆外科是全国首批开展肝癌消融的专科之一,在腹腔镜辅助特殊部位肝癌消融方面积累丰富经验;目前开展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不同肝段、肝叶、半肝、扩大半肝等肝切除手术及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等,得到业界广泛认可。超声引导肝胆管取石、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三镜联合胆道取石取得丰硕成果。肝胆外科承担中山大学医学本科授课、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培训,进修生培养等工作,是中山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多年持续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养硕士、博士生30余名。科室高度重视专业学术交流工作,积极参与各项国内外学术会议,推动肝胆外科专业发展。科室在肝胆肿瘤的临床治疗、发病机制基础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近年来,专科开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广东省自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在JECCR,CDD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脏移植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肝脏移植中心,是教育部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普通外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器官移植科)的主要部分,也是国家卫健委肝移植医师资格培训基地。通过多年努力,本中心已成为专业特色明显、国内一流的肝脏外科临床、教学与研究中心。团队在学科带头人陈规划教授、杨杨教授的带领下,创造了多项亚州和国内记录:亚州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亚洲最高全球第二高龄患者肝移植、国内首例肝小肠联合移植、国内首例肝衰竭孕产妇肝移植、国内最小年龄(25天)供肝(100g)的全肝移植、国内首例儿童供肝\"一肝两受\"劈离减体积儿童肝移植、全球最高年龄受体(82岁)劈离式肝移植、华南首例存活时间最长的儿童肝移植、华南首例跨血型儿童亲体肝移植、华南首例全内脏转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等多项纪录。陈规划教授首创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驼式肝移植术式在我国多家肝移植中心示范推广应用,已逐步成为我国多数肝移植中心的常规术式。目前学科共4个病区(包括专科ICU),开放床位100余张。现已累计完成各类肝移植手术3000余例,例数和疗效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普通肝脏外科每年完成四级手术超过900台,常规开展腹腔镜\/机器人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复杂手术。年肝癌切除手术超过600例,微创手术比例超过60%,位居全国一流水平。目前已形成了以\"重症受体肝移植\"、\"肝癌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利于干细胞治疗肝移植难治性并发症\"、\"腹腔镜\/机器人精准肝切除\"、\"肝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等为代表的专科特色。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均有博士学位,国家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以上共6人,常委10人,委员8人;省部学术团体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团队获得了我国肝脏移植领域较早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得8项省部级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是我国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最多的肝脏外科暨肝移植团队之一。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5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1亿元。发表科技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包括Cell、NatureCommunication、Hepato
感染性疾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传染病学教研室之一,1971年整体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搬迁,;历时64年,在朱师晦、彭文伟、周庆均、罗章炎、肖杰生、姚集鲁等一大批专家教授共同努力下,已成为我国南方传染病学专业重要的教学、医疗、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架构感染性疾病科(简称感染科)现有7个病区、感染科门诊及感染科实验室,总床位数280张,年出院病人6000人次以上,门诊年诊治病人超过32万人次。先后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感染性疾病专业新药临床试验基地、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感染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重点专科、广东省病毒性肝炎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传染科质量控制中心组长单位、广东省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广东省远程病毒性肝炎诊疗中心等。人员结构拥有一批年轻有为的学术骨干和结构合理的医、教、研队伍。共有医护人员192人,其中医师80人,正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主治医师30人,住院医师13人;\"百人引进\"人才2名;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3人;已获得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31人。学术带头人高志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副院长,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病毒性肝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本着\"真诚、勤业、大气、求索\"的科训,带领学科全体同仁努力工作,精诚付出。学科地位学科是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分会主委单位、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传染病医疗质控组长单位、广东省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广东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等7个省级学会的主委单位。2017年底牵头成立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第一批成员单位71家,联盟单位已建成远程会诊网络,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议直播,极大地增强了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医疗水平\"看肝病,到三院\"已为广东病患的共识。感染科多年来积极开展重症肝炎治疗的新技术、新疗法:在重肝方面,建立了乙肝肝衰竭\"三重打击\"理论及\"时相\"学说,开展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病。2018年牵头设立\"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推动了全国慢乙肝临床治愈进入新的时期,使慢乙肝临床治愈率由8%提高到30%以上。并建立了随访门诊资料库
核医学科
查看详情
一、科室概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是中山大学核医学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点),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核医学课程教学单位。核医学科由核医学影像(广东省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学科的核医学专科)、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测、核素治疗病区及甲状腺专科(卫生部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重点学科的甲状腺专科)、核医学检验室等组成,全面开展核医学各项业务,尤其是核素治疗,是广东省较早开展大剂量核素碘-131治疗的病区管理单位之一。核医学科筹建于1994年,2012年搬迁到综合楼新核医学科,设置有SPECT\/CT机房、PET\/CT机房、PACS室、骨密度室、免疫检测室及核素辐射防护病房等设施。2015年开展PET\/CT显像,至此已全面开展核医学SPECT\/CT和PET\/CT影像诊断、门诊和住院核素治疗、体外检测及骨密度检测等核医学业务。正在筹建核医学分子实验室,医院萝岗分院、肇庆分院均在筹备核医学科,未来核医学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目前现有职工21人,其中博士或硕士生导师4人,正高2人,副高4人;技术员8人;护士4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5项,省市科研课题基金等20多项研究项目,近十年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50多篇。程木华团队2013年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1项,2015年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专利3项。二、医疗设备及业务特色(一)医疗设备及核素病区1.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是医院高端影像检查设备之一,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优势。在肿瘤、心血管、神经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评价、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的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2014年安装先进的PET\/CT(DiscoveryElite),配带64排128层CT,具有采集时间快,分辨率高等特点,可探测毫米级病灶,其次,配有PET精准定量分析系统,可快速、准确地评价肿瘤的治疗疗效,此外,配有全身低剂量高清成像技术,检查辐射剂量最低,是目前国内先进PET\/CT之一。为了迅速提高我院PET\/CT诊疗水平,我们建立了PET\/CT远程会诊平台,已在多个学科进行PET\/CT临床应用交流会,使得临床医师很快认识到我院先进PET\/CT的临床优势,可解决临床各种疑难问题,更好提升对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查看详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较早的呼吸病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最早的呼吸疾病博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首次在我国从环境中分离到嗜肺军团杆菌,八十年代末开始系统进行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调查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九十年代在国内率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快速诊断,细菌生物被膜病治疗和内毒素研究,参加全国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派的抗菌药物临床实验。2006年通过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评审,批准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2007年批准为卫生部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具备培养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资格。卫生部首批单病种试点单位、中国哮喘联盟中国医师培训项目基地。先后获得广东省高教联合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2017年获得广东省慢阻肺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如下:(1)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我科在广东省较好的病原学研究基础,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研究正在不断加强;(2)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房是广东省医疗硬件设施及技术力量最完善的监护单位之一,拥有丰富的病源及重症治疗监护手段,为呼吸重症研究奠定了条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在MRSA致病基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今后将继续重视和深入研究呼吸重症感染性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发病机制,逐步完善其治疗方法的研究。(3)慢阻肺的临床研究与社区防治工作的推广,慢性气道疾病的健康教育,互联网+模式的慢阻肺工程中心平台运用与患者随访管理等研究。(4)哮喘、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哮喘的诊疗及肺癌化疗耐药等方面开展研究。(5)参与全国戒烟、控烟工作,并在戒烟方面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未来继续以解决临床关键技术问题为切入点的科学研究,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标准技术体系。(6)以高层教育、继续教育为中心,为基层输送合格的呼吸及重症医学人才。以呼吸医学博士培养点为契机,结合以往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完善研究生教育、进修生教育及其它继续教育。我科注重对外交流,先后与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部、琉球大学医学部、东北大学医学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已有十余人次前往留学和访问,共同研究呼吸道疾病的诊治,较快掌握学科学术发展动态
急诊医学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医学科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急诊医学科之一,现时已发展成为集急危重症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临床学科,包括天河院区急诊科及其垂直管理的萝岗院区、粤东院区和即将开业的肇庆院区急诊科。该学科为中山大学急诊医学硕士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灾害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以及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急症预防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护理学会急诊护理委员会、广东省护理学会灾害护理委员会等副主委单位。天河和萝岗两院区急诊科总面积约6059平方米,结构布局合理,功能科室齐全;共有抢救单元19个,住院\/留观床位51张,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6张,院前急救监护型救护车4辆。急诊医学科拥有一支强大的急救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天河和萝岗院区急诊科现有固定编制医师47人,绝大多数具有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生导师4人,主治医师23人;固定编制护理人员11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8人,护师54人。配备各种先进的急诊急救诊疗设备,包括MODUTE医用吊塔、PHILIPS多功能心电监护系统、PHILIP和ZOLL除颤起搏监护仪、THUMPER心肺复苏机、NEWPORTHT50\/VELA\/RAPHAEL\/GALILEO\/EAGLE呼吸机、AquariusV6REG血液净化机、HOYA株式会社纤维支气管内窥镜、RADIOMETERAQT90FLEX快速免疫分析仪和ABL80FLEX血气分析仪、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ARAMOUNT监护床和运输床等,所有治疗床位均配有中央吸氧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和呼叫系统。在医疗方面,该学科为广州市东部最大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近数年来急诊量超过32万人次\/年,院前急救超过6000车次\/年,留观住院病人超过2万人次\/年,在广州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名列前茅。可满足所有急诊就诊病人的需求,对各种急危重症如心脏骤停、休克、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脓毒症、恶性心律失常、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中毒等病人进行有创或无创循环、呼吸功能监测与支持,以及心脏起博和血液净化等治疗,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和中国高级
脊柱侧弯中心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侧弯中心以我院脊柱外科为基地,人员队伍主要由我院脊柱外科团队、我院脊柱外科双聘教授杨军林教授、相关科室及技术人员构成,由戎利民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杨军林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中山三院脊柱侧弯中心拥有由脊柱外科、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团队、放射科、超声科、外科ICU、儿科、康复科等多学科联合组建的专业化脊柱侧弯防治团队,设立脊柱侧弯门诊与专家门诊,开展一系列中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的矫形手术治疗和轻度脊柱侧弯患者的医学形体、支具及强化康复保守治疗,同时开展脊柱侧弯筛查、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随访跟踪、数据收集整理及相关科研成果和课题申报等工作。预计每年接诊3000例脊柱侧弯患者,完成轻度脊柱侧弯的医学形体、支具及强化康复保守治疗2000例,完成中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量150~200台,资助完成10例贫困脊柱侧弯患者手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苗脊柱侧弯中心隶属于我院脊柱侧弯中心,由杨军林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山三院新苗脊柱侧弯中心将作为新苗公益项目成员单位之一,同时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聘任戎利民教授为新苗脊柱侧弯治疗基地特聘专家,通过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苗公益项目资助支持,计划将在我院开展一系列贫困脊柱侧弯患者公益手术。此外,中心联合多学科组建专业化脊柱侧弯防治团队,将开展一系列中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的矫形手术治疗和轻度脊柱侧弯患者的医学形体、支具及强化康复保守治疗,同时开展脊柱侧弯筛查、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随访跟踪、数据收集整理及相关科研成果和课题申报等工作。中心将不定期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项目成员单位举办公益活动,将中山三院新苗脊柱侧弯中心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新苗公益脊柱侧弯治疗基地。"}
甲状腺、乳腺外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是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专科,为亚洲乳腺癌协作组名誉主席、广东省乳腺病学会主任委员及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甲状腺专业主任委员所在科室,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有专科医生1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具博士学位10人,具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6位医生曾赴美国、日本与韩国留学进修;科室护士19人,其中有护理本科毕业15人,副主任护师1人。该专科以甲状腺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重点,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诊治理念和技术,尤其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无病生存带来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早期乳腺癌治疗后复发率极低,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较长时间的高生活质量地生存。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3000例,2017年完成手术2296例,专科门诊病人近3万人次。我们开展早期乳腺癌的筛查,进行高分辨彩色B超、数字乳腺钼靶照片、数字钼靶断层成像、先进的3.0乳腺专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及乳腺癌微小病灶立体定位手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外科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对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及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甲状旁腺肿瘤进行有效的规范化治疗。该专科现有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名,主要从事乳腺癌的发病、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定期派遣研究生赴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进行联合培养,曾多位研究生获得中山大学及中山三医院优秀研究生称号。承担中山大学的本科生理论教学课程,每年培训实习医生近百人,同时我们也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及外地住院医师的培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医务人才。在以临床诊断治疗为重点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医学研究,近年来我专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0余篇。护理团队有\"静疗\"专科护士一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名,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1名,获PICC置管资格两名。2010年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推广优质护理及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乳腺癌个案管理,2011年我科林嘉旋副主任护师获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016年3月开设乳腺护理门诊,走在省内前列,并率先开展淋巴水肿综合
介入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国内最早从事介入放射学科临床诊疗工作及成立介入病房的单位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介入放射学工作,并于1993年成立介入放射学专业,1996年成立肿瘤介入科,2004年更名为介入血管科,2016年更名为介入-血管外科,2018年1月更名为介入科。我院介入科是国家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之一。我院介入科有天河和萝岗2个病区,天河病区有44张床位,萝岗病区18张床位。科室有医生19人,护士2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2人。目前医院拥有标准的介入手术室4间,杂交手术室1间,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5台。近年来每年介入治疗患者超过3000余人次。我科开展了全身各专业系统疾病的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是我科的传统强项。\"不同性质门脉高压症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系列研究\"获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学及介入诊疗技术的系列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不同性质门脉高压症包括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海绵样变、布-加综合征等进行系列综合临床研究,从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到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使得我科在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上始终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地位。现有的针对原发性肝癌的各种介入综合治疗方法与技术,如传统TACE、载药微球TACE、消融术(微波、射频、冷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我科均有广泛开展,使患者得到系统与个体化治疗。此外,还广泛开展了全身各部位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动静脉血栓、胸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脑血管狭窄、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等。诊治患者的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国内先进行列,极大地造福了广大的患者。近年来,我科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10项,省部级基金10余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6项,发表文章7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主编专著4部,多次举办国内、国际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目前已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40余名。全国各地派送进修生来我科学习,已经毕业进修生150余名,回到当地医院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与省内多家医院达成合作帮扶关系,并对国内多家医院进行业务指导。我科先后
精神(心理)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成立于1983年,在全国综合医院内最早开展心理咨询工作。90年代初,率先提出我国心理咨询的医学模式,同时工作重心由心理咨询逐渐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全方位转移。经过近20余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是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历史最悠久、门诊量最大、住院人次最多的精神专科;是卫生部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试验药理基地以及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的挂靠单位。科室现有教师18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占38.9%;副高职称4人,占22.2%;中级职称3人,占16.7%。学位:博士学位8人,占44.4%;硕士学位10人,占55.6%。住院部拥有病区3个,编制床位189张,设立\"重性精神疾病专科\"、\"情感障碍专科\"和\"焦虑障碍专科\"三个亚专科,全部实行\"开放式管理\"以及家属陪护制度,强调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性化管理,并以\"回归社会、功能康复\"作为治疗的终极目标。科室年收治住院病人4000例人次,门诊年就诊人数为17万多人次,病种囊括精神病学教科书里罗列的所有病种,患者来源覆盖全中国、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科室为中山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所在单位,承担着中山大学临床五年制、临床八年制、口腔、预防、法医、MBBS等专业的《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护理本科《精神科护理学》,通识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肿瘤学》和《全科医学》心理学部分的等理论授课及临床五年制《精神病学》的实习见习任务,每学年授课及带教学生人次高达2000人次。教研室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每年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0名。近年来,在教研室主任关念红和学科带头人张晋碚教授的带领下,教研室重点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现有团队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使团队成员来源更加广泛,同时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分级分层次培养,实行\"以老带新,以赛代训,阶梯式培养\"的培养年轻教师方式。教研室连续多年获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综合贡献奖第一名;关念红主任荣获2001年南粤教坛新秀称号,荣获2015年及2019年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教金-突出贡献奖;张晋碚教授曾获得2014年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教金-突出贡献奖;教研室其他多位老师荣获中山大学及中山大学附
康复医学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95年,康复科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成绩显著,目前跻身于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复旦大学医院研究所专科声誉排行榜前10名。在神经性疾病康复,特别是早期与重症康复中的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与国际发达国家并跑,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天河、萝岗两个院区,康复床位110张,已建立神经康复、早期与重症康复、肌骨疼痛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儿童康复等五个亚专科。现已成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康复医学科重点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科培训基地。自2010年伊始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项,近3年来获国家科技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项目5项,2015年、2020年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等奖各1项,近三年来共发表SCI论文28篇。2005年至今共培养研究生58名,其中博士17名,硕士41名。拥有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各1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目前是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候任主委单位,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次蝉联复旦大学医院研究所发布的专科声誉排行榜第10名。我们的目标是将本专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辐射港澳台地区,具有一流特色品牌;力争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康复医学区域中心,力争把早期与神经重症康复、肌骨疼痛亚专科康复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治疗和研究中心。"}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2007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012年)、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现有医教研系列人员26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1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护士系列人员34人,副主任护师2人。设有门诊、天河院区一病区、二病区、萝岗院区内分泌病区,开放总床位102张。近5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科室门诊量明显提升1.5倍、住院出院人数增加1.6倍、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辐射能力有所增强(进修医生数和省外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科室整体实力增强,专科目前有四个亚专科,分别是糖尿病亚专科、甲状腺亚专科、肥胖亚专科及垂体肾上腺性腺亚专科。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垂体危象、肾上腺危象、甲亢并发重症肝炎、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并黏液水肿性昏迷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专科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1型糖尿病管理、糖尿病分子分型诊断、肥胖综合管理、介入技术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应用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临床特色。专科处理疑难重症能力不断增强,并相应开展了多项现代技术的运用,例如:创新性引入中医中药、针灸等多方式治疗肥胖与糖尿病技术及肥胖症多学科临床诊疗\"3+N\"模式,以本科室为主导联合介入科开展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岩下窦取血技术、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技术、甲状腺静脉取血技术、联合超声科进行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疾病和肾上腺疾病的消融治疗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专科整体的医疗诊治能力及水平。科研方面科室围绕紧密结合我国糖尿病管理率、达标率低,并发症和伴发疾病高发的重大需求,和现阶段缺乏精准诊疗的共性技术问题,提出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专科形成了1型糖尿病转化、2型糖尿规范化诊疗管理、糖尿病遗传学等特色研究方向:引领并建立了以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为核心的\"胰岛β细胞休整\"治疗新方案,特别是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方案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采纳,并针对新方案治疗的适应症及使用时间等发布了中国以及国际专家共识,将新诊断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推向国际;明确了指南推荐的不同治疗方案对中国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南推广及更新提供中国的循证
全科医学科
查看详情
全科医学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正式成立,设立全科门诊和教学门诊,开设住院病区,开放床位20张。目前科室有医疗系列12人,其中正高、博士生导师1人,副高、硕士生导师1人,1人获得博士学位,10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获学士学位;护理系列人员1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在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管理具有熟练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诊治经验,处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中山三院全科医学科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地,全科医学教研室始建于2011年,基地主任张扣兴主任医师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等职务。全科师资力量强大,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以及良好的全科带教理念。近年来我科共培养了80余名优秀的住培医师,执业医师通过率、住培结业率100%,教学成果获得国家以及省住培专家小组的积极肯定。积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致力于培养\"实践型\"与\"研究型\"并重的住培学员。目前有两家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石牌卫生服务中心、冼村卫生服务中心)为我科的规培合作单位,协同完成住陪医师培训工作。未来将增加更多的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合作单位,定期派专家去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讲课和出专家诊,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科诊疗范围:1.多发病、常见病2.未确定所属专科的初诊3.慢性病随访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多种慢性病共存的诊治,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4.健康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咨询
肾脏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初创于1973年,正式成立于1992年,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培训基地、广东省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肾脏病诊治和疑难病会诊的防治中心。本学科目前有天河和萝岗两个院区,床位46张,血液透析机位超过110台,并设有高质量的腹膜透析中心,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2000人次,就诊患者中超过50%来自广州市外或者周边省份。肾脏内科是教育部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点、肾脏内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中级及以下医师11人,超过90%的在编医师有医学博士学位。另有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生及硕士研究生10余人,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学术团队中有中华肾脏病学会前任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双聘教授和客座教授。我科坚持以临床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临床和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急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高血压。本学科近十年先后获得国家\"十二五\"项目分课题、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卫生部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资助,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余项,发表论文超过120篇,其中高水平论文80余篇,发表在包括ScienceTransitionalMedicine、NatureCommunications、JournalofAmericanSocietyofNephrology、KidneyInternational等国际顶级专业杂志,同时还与与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生物治疗中心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04年在全省较早开展免疫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生物治疗中心目前是广东省教育厅肝脏疾病生物治疗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细胞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临床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广州市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基地和广东省干细胞临床转化与示范基地的依托单位。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单位,在细胞制备、质控和临床转化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实行生物治疗临床规范化操作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各类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制定了每个项目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规范,细胞质量稳定,临床安全性良好,相关疾病与患者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疗效与受益。我中心目前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8人,业务骨干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已建立了规范化的生物治疗临床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我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符合GMP标准的细胞治疗实验室,拥有BD-influx流式细胞仪、生物安全柜、活细胞工作站、血细胞分离机、高速低温离心机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广东省、市干细胞临床应用与转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及中山大学的支持下,我们中心建设了\"规模化\"干细胞平台,建立了\"标准化\"干细胞关键技术攻关和质控体系,包括临床级干细胞培养提取、扩增技术、冻存复苏技术、存储运输技术与质量控制标准;干细胞制备平台和质控平台;干细胞数据库;开展临床级干细胞库建设和干细胞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等。同时,建立了\"规范化\"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学术交流、临床研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后勤保障。同时,建立开放的运行机制,吸引国际一流干细胞创新技术来进行转化,为生物治疗的开展提供了安全和技术保障。生物治疗中心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已建立了规范的生物制品制备操作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中心始终是以三甲的要求进行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坚持医院公益性,改善科室的各项服务,保证患者安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加强各项管理,已建立完善的细胞生产实验室,细胞回输门诊,尚未开设病房,待条件成熟时进一步完善。规范地开展以肝脏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为范例的、国际注册的临床试验示范项目,以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生殖医学中心
查看详情
生殖医学中心位于天河院区的11号楼(龙口东路6号),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生殖内分泌与不孕不育诊治的专业医疗中心;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及男性不育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心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服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原因的患者,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案,力求给患者安全、优质、快捷的助孕体验。响应国家医联体建设政策号召,2020年1月,生殖中心与广州多个区、佛山、东莞、惠州、阳江等地级市多家医院,建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助孕专科联盟\",通过检验结果互认、专家门诊、远程会诊、绿色转诊通道等方式,为患者就诊提供更多便利,减少路程奔波和节省费用,广受患者、地级市医院医生好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临床团队中心临床医生团队医疗技术精湛、理论知识丰富、手术操作娴熟,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及男性不育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实力。中心学科带头人、总负责人欧建平教授师从我国著名生殖医学专家庄广伦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二十余年,在辅助生殖治疗(促排卵、人工受精、试管婴儿)及其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征、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等)的诊断和处理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生殖医学同行及患者当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中心临床负责人、试管婴儿技术负责人蔡柳洪教授是中山大学和美国名校JohnsHopkinsUniversity联合培养的妇科内分泌博士,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具有扎实的生殖内分泌理论基础及诊疗经验。人工授精技术负责人陶欣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和生殖内分泌工作30多年,对月经失调、排卵障碍、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复发性流产有丰富的诊疗经验。贴心、负责、高效的胚胎学家经验丰富的临床团队是生殖中心的基础,而胚胎实验室则是临床团队的坚强后盾。实验室团队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IVF的失败周期数、胚胎培养记录等因素,为每一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胚胎培养方案,并最终视患者子宫内膜的情况选出最合适的时机进行胚胎移植,以极大限度地提高受孕成功率。正因为实验室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得我中心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等能长期维持在稳定且较高的水平。中心实验室负责人李涛副研究员,从2000年起从事实验室的日常操作与管理工作,拥有极为丰富的胚胎
手术麻醉中心
查看详情
一、科室组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是由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和肇庆院区四个院区的麻醉科组成,共拥有现代化层流手术间73间(天河院区本部23间,萝岗院区12间,粤东院区18间,肇庆院区20间)。科室始建于1971年,目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于一体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山大学麻醉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二、科室荣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广东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委单位三、临床专长科室医疗业务涵盖临床麻醉、危重症病人救治、急慢性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全面开展各类常规手术的麻醉。每年完成手术室内麻醉量近3万例,手术室外麻醉近6万例。科室同时开设麻醉门诊和疼痛门诊,年门诊量超过7000人次,2011年荣获首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肝脏移植麻醉是科室临床特长,麻醉数量、临床和基础研究均位居全国前列。科室是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单位及培训基地,尤其以超高龄(85岁以上)病人麻醉的综合处理能力突出。科室是中国医师协会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每年完成近5万例无痛系列麻醉,包括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等,舒适化无痛比例超过91%,位居全省前列。以麻醉为核心团队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治疗成果斐然,目前ERAS-MDT诊治团队数量超过12个,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一套成熟的ERAS管理方案,服务了近3万名ERAS患者。此外机器人手术麻醉、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麻醉、危重病人麻醉、器官移植麻醉也是是科室麻醉特色。四、人才构成科室现有医、技、护等工作人员244人,在站博后5人。其中医生70人,护士167人,技术工程师6人、办事人员1人。医生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9人,规培医师14人,其中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29人。科室目前博士后、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7名。五、人才培养麻醉手术中心始建于1971年,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学科带头人黑子清主任的带领下,在麻醉学领域进
外科ICU
查看详情
外科ICU现固定床位11张,主要从事各手术科室(肝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等)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整个病区采用德国进口净化机组,空气洁净度具有万级层流水平,全年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温度维持在20~28℃之间,可有效地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外科ICU投资数千万元,采用世界一流仪器设备,11张床均为电动床,其中两张床可自动称重,每张床都配有循环充气的高级防褥疮气垫、进口多功能心电监护设备、呼吸机及液体输入泵系统。另外,ICU还配备自动血气分析仪、床旁血滤仪、全自动12导联心电图机、电除颤仪、床旁X光机、纤维支气管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无创心排量检测仪、肺部振动治疗仪、保温毯、降温机等先进设施。环境优美、温馨、宽敞的ICU病房设有中央供气、供氧、负压吸引及不间断供电设施。护士站设置的中心监护仪与各病房床旁监护仪相连接,可有效做到实时监控、信息互联,护士站中央对讲器可与病房内医护人员随时交流。为了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缓解压力,病房以粉色为主色调,并安装了背景音乐系统。外科ICU不仅配备有最先进的医疗监测仪器和治疗支持设备,更拥有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这支年富力强的队伍,承担着全院手术科室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及大型手术围手术期的监护工作。开展的特色技术,如人工肝支持系统、呼吸支持系统、ECOMO等,进一步提高重要脏器的监测与支持水平,巩固专科优势。重症医学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强初级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床边带教,专业轮转,严格执行危重病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症医学科建立资源整合信息平台,综合调配人员及设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最大效益。成立危重病抢救治疗小组,建立相关制度,制订疑难病例及危重病联合讨论制度,负责全院危重病的会诊及救治,推动医院危重病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国际性临床试验研究;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重症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我院重症医学科与与各联盟成员单位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优势互补,建立一套有效的转诊机制,完善治疗—长期护理服务链,建立基层服务、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覆盖我省部分基层医院患者急、慢
胃肠外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山三院普通外科的主要分支,成立于2004年,在学科带头人卫洪波教授带领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在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影响的临床科室,是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微创解剖学组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胃肠专委会主委单位、教育部外科学博士生培养点、卫计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及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基地。科室开放床位50张,在编医师16名,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名,14人获博士学位,其中4人有美国留学进修经历。我科专科特色鲜明,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腹腔镜胃癌和结直肠癌手术的中心之一,我科在2005年成功开展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随后又开展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whipple等高难度术式,极大提升了科室的医疗水平及行业影响力,经过10余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腔镜微创手术为核心的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已完成3000余例腹腔镜胃和结直肠肿瘤手术,长期生存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国内腹腔镜胃肠肿瘤治疗领域具有相当高知名度。借助腹腔镜胃肠微创手术的多年积累,我科还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了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减肥手术等领先手术方式,同时普及应用腹腔镜内镜联合消化道息肉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等多种微创手术,服务广大患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我们的优势项目。我科在学术带头人卫洪波教授的带领下,从尸体解剖、组织胚胎、电生理及临床实践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胆地对直肠癌经典根治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理论提出了质疑及挑战,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保留Denovilliers筋膜的直肠癌根治术,经过多中心临床验证,显著降低了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也获得了TME理论创始人、英国著名专家R.JHeald教授的肯定。R.JHeald教授更将我们提出的保留Denovilliers筋膜的直肠癌根治术命名为innovativeTME,iTME。iTME理念和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成为我科的一张闪亮名片。另外,我们还提出了\"Denovilliers筋膜手
心胸外科
查看详情
科室介绍:心胸外科是医院重点学科,下设心血管外科及胸外科2个亚专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科室。科室环境舒适,设备精良,目前开放病床50张,并拥有独立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万级层流、配置一流医疗设备)。心血管外科成立早期即开展基本的心血管外科手术,包括二、三尖瓣成型及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法洛氏四联症根治等手术。胸外科紧跟国内、国际发展及新进展,在大量开展肺癌、食道癌、胸膜疾病、纵膈肿瘤、胸部外伤血气胸、肋骨骨折及复杂高难度纵膈肿瘤手术等治疗的基础上成为国内首批成功广泛开展腔镜下(微创)诊治普胸外科各种常见病的医疗单位。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为省内心血管外科专家马少鸿教授。马少鸿教授在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搭桥、尤其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与国、内外多个心脏大血管中心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我院并为心血管外科配置了先进诊疗设备:最新一代体外循环机、血液回收分离机、局部脑氧监测仪、血管即时流量测定及超声成像仪、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专业心脏彩色超声机等,并拥有超高清胸腔镜及微创心脏手术临床设备。将更好的为广大心胸外科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血液内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是一个拥有深厚底蕴、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科室。胸外科医护人员集优良的医德与医技于一身,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在广大患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整形烧伤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形美容科成立于2004年5月,是医院的特色学科,为整形外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整形美容机构之一。已形成高素质、高学历的专科技术队伍,其中高级职称2名,硕士生导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学科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本科拥有先进的激光和手术设备,超净化的门诊手术区和舒适的住院部,病区4张床位。年门诊量1.5万人次以上,诊疗技术力量雄厚,有资深整形美容专家主诊,并长期与国外著名整形烧伤机构进行技术交流。以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雄厚综合医疗力量为后盾,已成功实施了各类烧伤、美容、修复等整形手术数万例,得到了众多求医者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赞誉。"}
肿瘤放射治疗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于2018年3月成立,由国内著名放射治疗学专家徐向英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及首任科主任筹划组建;2019年12月2日开放病区,同年12月31日放疗中心开始正式收治病人。2020年8月10日,为满足广大肿瘤患者的需求,建设开放独立病区。科室目前设病床24张,工作人员共30人,其中医生6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2人,正高1人,副高1人,博导1人,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后2人;物理师3人,全部硕士;技术员7人,本科;护理10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秘书1人,本科;文员1人。科室拥有ElektaASynergy直线加速器、Somatom大孔径CT模拟机、Mmonaco放疗计划系统等国际先进设备,开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逆向适形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放疗(RapidArc)、图像引导放疗(IGRT)、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系列高新技术,并有严格的放疗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科室积极推行肿瘤的规范化诊疗,目前主要分为三个亚专业组:头颈部肿瘤专业组、胸部肿瘤专业组、腹盆肿瘤专业组,放疗瘤种涵盖全身常见的恶性肿瘤30余种,包括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头颈部恶性肿瘤、鼻咽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肝胆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皮肤癌及疤痕瘤等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科室自成立起各岗位就建立严格的规范治疗流程和标准,最精治疗误差可控制在1mm内,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准,设备年检MV和KV等中心偏差0.02\/0.05\/0.00cm,均优于国家标准。迄今共放疗22000余人次,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床位平均等待时间超过3周。尤其是为了确保放疗靶区的精准,科室是全国唯一针对盆腔肿瘤(直肠癌、前列腺癌及妇科肿瘤)全员、全程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的科室,年约测量3000人次以上。科室目前在研各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33篇论文,其中通讯\/第一\/共一高水平论文16篇。教学方面,徐向英教授作为唯一博导及博士后导师,已于2019年-2020年招收博士后2人;2020年12月21日成立肿瘤放射治疗学教研室,徐向英教授任首任主任;已开展中山大学2021年第一学期《放射肿瘤学》通识课程。科室秉承医院\"博积精勤,医德至上\"的理念及学科\"团结协作,规范创新\"的精神,重视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快速发展及提高医疗团队整体水平,科室先进设备和技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
首页
简介
医生
科室
指南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