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08 来源:复禾疾病百科
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蛋白尿。一般来说,蛋白尿既不疼也不痒,一般不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如果长期不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首先,慢性肾病主要有两种蛋白尿:一种是肾小球蛋白尿;另一种是肾小管蛋白尿。正常情况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其体积和电荷性质,血液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不会泄漏到肾小管,少量蛋白质泄漏到肾小管,大部分会被肾小管吸收回血液循环,其余尿液排出,一般24 小时不超过150mg。健康青少年的价值略高,但一般不超过250mg/24小时。
在慢性肾病中,肾小球蛋白尿的出现是因为肾小球的过滤屏障受损,更具体的是肾小球的固有细胞或基质受损,导致其维持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因此会有许多超出正常范围的蛋白质泄漏到肾小管,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许多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从而形成肾小球蛋白尿。肾小管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其重吸收功能受损,不能重吸收原尿中的蛋白质,也会导致部分蛋白质排出,从而形成肾小管蛋白尿。一般来说,肾小球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肾小管蛋白尿。
从以上可以看出,肾小球蛋白尿和肾小管蛋白尿都与患者肾细胞的健康有关,从而影响蛋白尿。因此,为了摆脱蛋白尿的困扰,肾脏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